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时间:2022-07-06 08:30:16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摘要:现代林业与生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林业兼顾生态、经济协调的方向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并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分析保护区现存的问题,然后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科学合理性,突出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在非生物界与生物界能量交换与流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进一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

1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现存问题

内蒙古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服务陆地生态系统各项功能成为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尤其森林生态发挥着巨大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根据文献记载,贺兰山森林覆盖率达13.4%以上,拥有690种维管植物、70多种保水治沙本土树种、100多种可观赏植物,还拥有5纲24目56科140属218种的脊椎动物,并且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在人类过度开发下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带来全新的转机。现阶段,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不高、动植物种类过少、监督管理不到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这成为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无法有效增强的根本原因。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担子越来越重,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也逐渐突出,需要保护区在有计划的直接利用基础上,切实加强各项资源的间接利用,以此提高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的科学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1]。

2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1认真领会中央会议精神,推进制度管理规范化

党的七中全会以“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专题聚焦的主题,制定的纲领性发展目标,对内蒙古贺兰山区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修复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中央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和完善13个制度体系和重大发展战略任务,要求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执行的相关制度必须带有全局性、根本性与长期稳定性。因此,自然保护区应将党中央最新的会议、文件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原文学习,认证领会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方略,明确全局发展方位,务必结合实际情况运行规范的管理局制度,以最严格的标准确保保护区现代化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落实。首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将贺兰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切实推进以保护为主体的现代化建设,严格根据“最严制度”对逾越生态红线行为实行严肃处理。其次,实行完善的全过程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是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作为环境监管、执法、管控等各环节工作的刚性标准,以此保证“最严格”的制度融入进实际工作中,同时与生态环境、森林公安等部门联合执行相关的体制、机制,以此形成非常严密的环境保护网。最后,实行最健全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度。全局性、系统性、完整性作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落实的重要角度,应从源头上加强保护区空间与资源的规划、利用工作,将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等作为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体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为后续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指明更加清晰的方向。

2.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最大、生产力最高,生态系统中蕴含的大量能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区还应通过宣传进一步强化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此为内蒙古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一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生态教育。自然生态教育不仅要针对林业保护人员,还要对当地居民、旅游客源与旅游组织、政府部门等进行多方位的教育,以此实现整体素质提高的目标,唤醒人们最深处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意识,树立起优良的环境安全观念。在对保护区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过程中,应进行生态道德伦理、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生态保护法制等全方位的教育,切实提高整体队伍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为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在经营森林资源时,应始终可持续发展观,正确处理短期与长期利益,做到有规划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此充分发挥出森林生态系统促进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的作用。另一方面,深化科技兴林战略。从保护区长远利益出发,加强组织领导、充实科研力量、增强技术指导成为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策略贯彻落实的关键。因此,保护区应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校进行联合攻关,充分利用优秀的科研资源,进一步夯实科研基础、加强平台建设,以此保证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遵循系统性、渐进性原则设计科研方案,结合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逐步完善科研技术指导工作,切实完善科研仪器、设备、用品,以此推进科研在实用性方向的发展[2]。

2.3加强资源的管护与培育,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

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在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应进一步加强资源的管护与培育工作,以此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结构的改善,保障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有效落实。在加强资源管护与培育方面,需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贯彻情况与林业工作进行主要方向,进一步加快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第一,利用移植、补植等方面保证幼苗存活率与生长率,进而增强森林资源的后备力量。第二,加大低质林木抚育与改造力度,同时加强高效林培育工作,以此实现林业投资结构的改善,对提升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丰富林木种植种类、增强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积极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对现阶段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监管,将质量作为各项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以此提升森林资源管理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此外,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内生物多样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注重幼龄树抚育工作,保证林木健康、快速生长。第二,加强珍稀树种抚育工作,保证森林质量不断提高。第三,注重系统外动植物的保护,以此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的管护与培训,才能为动植物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空间,同时还应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避免危险病虫害的异地传播与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以此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4强化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内蒙古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拥有28875.2hm2的林地,全部为特种用途林的水源涵养林,蓄积量达到2408975.4m3,覆盖率在30%~70%之间。为进一步保证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设,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监测[3]。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应对森林资源以及现有的其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利用3S技术以及其他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对森林生态状况进行综合监测,结合监测数据做出的全方位评价,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制定的重要依据,对推进“数字林业”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策略制定的科技含量与动态监测结果利用效率,还应从基础设施、机构队伍、监管能力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保护区宏观管理、科学决策的能力,以此推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此外,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还应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监测保护工作,针对生态系统中的现存动植物物种建立起完善的监测数据库,同时加强保护区内各项资源汇总、处理、分析与整合工作,以此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提供可行依据,通过自然恢复与人为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空间修复,为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服务功能注入强大动力,以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都得到的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林木产品的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持续推进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行森林资源的管理、培育与监督,以此为内蒙古贺兰山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丽丽,杨玉萍.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林业,2020,(11):17-21.

[2]党玉龙.筑牢思想基础提升治理能力推进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J].宁夏林业,2019,(6):16-17.

[3]胡诗睿,白依凡.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实施围封转移的生态发展战略解析[J].法制博览,2020,(5):187-188.

作者:杨玉萍 单位:内蒙古贺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