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探讨

时间:2022-12-14 11:00:57

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探讨

(一)对于理性预期假设的质疑

Shiller(1978)就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如果模型改变了,从而连带着原有的理性预期机制也就不再理性了,这样的话新的预期机制还能找到吗?另外,当这个新的机制出现时,他还会是理性的吗?如果是的话,它能够在短期内就发挥出作用吗?理性预期假设所提出的那种价格和工资的完美弹性,暗示着在瓦尔拉斯试验中的均衡价格下,会有短瞬的价格调整,然而这又与现实世界是相背离的。Modigliani(1977)宣称理性预期假设最大的缺陷就是通过实际案例证明了他的不协调性,这些案例揭示了该假说所产生的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频繁的、持续性的误差。

(二)背景介绍

在宏观经济学的后凯恩斯主义中,有一项发展就是试图去融合凯恩斯模型和新古典主义模型,这种流派就叫做新古典-凯恩斯综合体。该综合体也是在尝试对一个宏观经济学行为提供一个微观经济学基础。首先,它揭示了流动性偏好和消费行为都来源于个体利用最大化原则,投资行为可以来源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其次,他通过把庇古效应引入凯恩斯模型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也就是说,价格弹性加上财富效应会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第三,关于价格弹性轮流出现的假设引出了货币中性概念———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与凯恩斯主义者的结论正好相反。可以看出,这种把凯恩斯主义模型和新古典主义假设结合起来的特殊方法很完善,美中不足就是剥夺了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原本特征,并强迫模型以瓦尔拉斯实验过程为根基。新古典—凯恩斯综合体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均衡的系统,但是凯恩斯主义系统则是一个非均衡系统,系统内部会广泛传播非主观性的失业,这些失业有时也会被偶然的抵制掉,但是整体上不会产生趋向恢复的内部倾向。他们尝试通过非均衡模型来解释失业,而不是用瓦尔拉斯试验过程来解释。

(三)最新发展成果

该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突破都是指向了对原有模型的缺陷的调整。他们特定的目标之一就是解释为什么价格没有改变,而不是当价格保持稳定时,会发生什么。同时,他们也尝试证明在不存在价格-工资刚性外生的假设下,不均衡状态也是可能出现的。与早先的固定价格模型形成对比的是,Benassy(1975)、Hahn(1978)和其他学者都尝试去解释失业和萧条价格内生是同时的。而在Dreze(1975)和Benassy(1975)研究的价格设定的非瓦尔拉斯试验计划中,机构在阶梯变化的市场价格下,无法购买或出售所有他们想要的。在这种完全竞争形势下,政府只要是处在垄断竞争环境中,就能够成为价格的操控者。Benassy的研究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个形成了一般非瓦尔拉斯试验模型,把价格行为内生化。

结论最近关于非均衡方法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工资和价格的缺乏弹性使得他们对于系统而言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结论。同样,价格设定行为的理性化也在限制定量模型中得到了发展。因此,非均衡模型也会获得与理性预期假设同样的信用,而他们都是以某些经济主体的理性最优行为为基础的,从而缩小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差距。

作者:颉迪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