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文化构建论文

时间:2022-03-30 05:27:00

虚拟企业文化构建论文

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摘要】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环节出现了新的实现场所,出现了虚拟企业这个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每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就会伴随着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的出现,本文就是就着这个问题来讨论虚拟企业中的企业文化的特点、构建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虚拟企业企业文化文化构建1【Title】Onculturalconstructionofvirtualcorporation【Abstract】withtheAppearanceanddevelopmentofcybereconomy,manyphasesofbusinessmanagementemergesthenewrealizationplace,emergestheneworganizationformforvirtualcorporation.Alongwithakindofnewcultureappearsalongwiththeemergenceofaneworganizationform.Thistextthequestioncomeanddiscussescharacteristic,constructionanditsdevelopmenttrendinthefutureofcorporatecultureofvirtualcorporation.【Keywords】virtualcorporation;enterpriseculture;culturalconstruction【文献综述】一、虚拟企业的发展背景以及主要观点、成果自1992年尼斯.普瑞斯(KennethPreiss)、史蒂文.L.戈德曼(Steven.Goldman)和罗杰.N.内格儿(Roger.N.Nagel)出版第一本专著《虚拟公司》提出虚拟组织这个概念以来,出现了多种关于虚拟企业的不同描述。1993年2月约翰.拜恩(John.Byrne)虚拟企业是指用技术把人、资金和构思网络在一个临时的组织内,一旦任务完成即解散组织。它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而是由各独立公司所构成的暂时性网络,通过信息技术连接起来,共享技术、成本以及对方的市场。1994年3月,美国的迈克尔.马隆(Micha.Malone)指出:虚拟公司像一个公司一样、临时把各方面联合在一个“变形的企业内”,在共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长久的联盟。其成员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它既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象传统企业那样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中国台湾《经济时报》认为:虚拟企业的基本精神在于突破企业的界限,延伸企业的企图,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倡导经理尽可能将所有的事分配给其他成员。企业将变得小型化、分散化。公司内部投资尽可能小,以适应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从而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国内有学者认为: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通过策略联盟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达到被此核心能力的共享。这里的核心能力是一种竞争能力,是知识经济下企业具有的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销售、服务、商标和专利等技能或资产的有机融合。二战后,日本曾以“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的方式超越美国而在制造业方面居于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试图夺回制造业的优势,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1991年,美国国会和国防部委托里海大学的艾科卡研究所进行一项旨在建立较长期的制造技术规划基础结构的课题研究。该所学者戈德曼、内格尔和普瑞斯于1994年提交了一份名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们在总结了当今世界成功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灵捷制造,并创造性地概括出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pOrganization)的新型企业。他们指出,这种所谓的虚拟企业可以整合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通过动态联盟的形式,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虚拟企业理论的提出绝非偶然,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和相应技术手段的成熟,为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市场竞争的新特点要求企业实施灵捷战略。社会发展使顾客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本身是否具有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生产柔性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显然,传统的大规模、大批量、单功能的刚性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这种市场需要。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实施一种全新的战略——灵捷战略,以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遇,将原本分散的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快速有效地加以整合,而能够执行这种战略的企业必然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形态。虚拟企业理论的创始人就曾将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视为企业适应灵捷竞争的需要。(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新企业组织形态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光纤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企业创造了一种超越时间、地域的交流方式,消除了信息交流的种种壁垒,大大改变了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业务联系的方式,同时也对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深层次产品信息共享和交换提供了技术条件。总之,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在企业组织追求速度、创新与弹性的大趋势下,虚拟企业的产生,将会开创企业组织革命的新纪元,虚拟式的组织似乎也是企业解决面对环境冲击的“最佳解”。在现实中,很多世界著名的企业都采取这种虚拟式组织而取得了巨大成功。二、研究虚拟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一)虚拟企业的价值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形式,它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快速相应市场环境为目标,以虚拟制造为手段,管理高度集中化、信息化的组织模式。虚拟企业的出现是观念的突破,组织形式的创新,是企业管理体制上的飞跃。这一突破为企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虚拟企业出现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跃变,它由企业内部的部门专业化分工升华到网络组织中的企业专业化分工,从而将使生产力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阶梯。虚拟企业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先进组织形式,它突破了企业实体的界限,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甚至突破了国家的界限,利用网络形式把分散在全球各地的企业整和起来,为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的需求,对全球资源进行配置,形成了个小型的“经济联合国”,以无以竞争的实力展现给人们无限的魅力。由于虚拟企业的顽强生命力,对中国企业改革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长期以来盲目建设、盲目生产问题,在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充分暴露出来,突出表现为生产能力放空,产品积压,企业富余职工增多,经济效益滑坡,经济增速趋缓。如果仍按老办法筹资建厂,建立刚性生产线,往往是新产品推出之时就是淘汰之日。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鉴国外虚拟企业的成功经验,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按照政策导向、企业自愿、互有需求的原则,由充分熟悉行业、企业的市场中介机构会同网络专家、管理专家、战略研究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先试点建立若干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虚拟企业”,积累经验,逐步推广,达到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有效实施资产重组的目的,防止伤筋动骨般的破产兼并,减少下岗分流,避免社会震荡,实现搞活中国企业的目的。(二)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虚拟企业也不例外。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在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科技方面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它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一定机制,正式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风尚、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易懂、以理服人,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使企业重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企业代表人物、企业象征标志产生感情,这也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企业驱动力的基础。对于大多数我国企业而言,改造企业文化首先要冲破的是旧有观念、习惯以及制度的束缚,正所谓有破才能有立。由于虚拟企业并不是一种实际意义上我们所熟悉的企业,它有许许多多与传统企业不同的东西。关于虚拟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不少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似乎还很少有人从文化这一块对虚拟企业进行探讨。而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管理团队和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世界500强企业出类拔萃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背后,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可以这样说:21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积极倡导和运用企业文化的企业,对虚拟企业也一样。三、研究方法以及对发展趋势的预测本文采用了定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虚拟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网络文化是企业文化在虚拟企业中的再现和发扬光大。文化的经济价值是其赋予企业和产品一定的文化力,而文化力的大小不仅依赖企业文化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文化的传播。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网络本身担当着传播的功能,但作为非门户性网站的专业或行业网站的传播功能就很有限,还需要选择自身媒体以外的传播。网络文化的传播分为网际文化传播和跨媒体传播。网际文化传播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通过与门户网站和其他关联网站的合作进行宣传和推广。pp虚拟企业本身就是一种与网络密切联系的组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企业与网络的关系就越密切,而虚拟企业文化也越来越与网络文化靠近,也由此可以预测:网络文化是虚拟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参考文献[1]曹占英.虚拟企业一企业管理新模式[J].中外企业文化,2001.[2]吴刚.论虚拟企业文化[J].科学.经济.社会.2002,(4)[3]解树江.虚拟企业对传统企业文化的影响[J].中外企业文化,2001,(5).[4]徐小军﹒虚拟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实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1).[5]奠少颖.21世纪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虚拟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6]毕波.试论虚拟企业[J].经济师,2001,(5).[7]³Â½£.冯尉东﹒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pp[8]叶飞.孙东川.张红.虚拟企业的复杂性研究[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14).[9]超择林.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J].中外企业文化,2001,(5).[10]马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2][3]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正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互联网和全球通讯设施的迅速成长,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人类社会正在驶人经济一体化、消费个性化、竞争激烈化的信息时代。这时候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和方式——虚拟企业产生了。但是这种形式并非任何企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运用,作为一种崭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其运作必然要求企业更新经营理念,重塑企业文化。一、虚拟企业的概述(一)虚拟企业的定义什么是虚拟企业呢?1991年“虚拟”被移植到管理模式上,即出现了“虚拟企业”一词。目前理论界并没有对虚拟企业的定义进行明确界定,学者们对虚拟企业的定义也并不一致。根据目前已有的参考文献可以把虚拟企业的定义归为两大类:pp(l)从信息网络的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即企业组织无形化,指通过信息网络加以联结的企业组织,如网上商店、网上银行等都为虚拟企业。pp(2)从组织的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虚拟企业(VirtualpEnterprise)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网络组织。在合作过程中各成员彼此互不干涉,且共同分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当预期目标达到之后,此组织即将解体。pp实际上第一种定义与第二定义存在明显区别:第一种定义的虚拟企业是指单个企业主体;而第二种定义的虚拟企业是指由多个实体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而组成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却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企业。与第一种定义来讲,第二种定义更有意义、更有前途。(二)虚拟企业的特点pp既然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企业有着与传统企业不同的特点:(1)网络化。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是虚拟企业产生和运作的技术基础。虚拟企业一般没有地理上的边界,拥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以某种方式形成一个网络,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沟通。因此,只有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降低交易成本的时候,虚拟企业才能逐步成为主流的企业形态。(2)灵敏化。虚拟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极为灵敏。因为它将管理、技术各方面融合在一起,对市场的变化迅速反应。另外,虚拟企业将网络作为其组织生存的一个支撑,只要市场一有变化,它就可以反馈回中心,然后就可以迅速的组织生产,组织销售。(3)动态化。确切的说虚拟企业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它并不会时时刻刻都会存在。它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当一个市场机会出现时,适应其的一个虚拟企业就产生了。当某个市场任务完成以后,与其像适应的那个虚拟企业也就解体了。虚拟企业的这个特点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减少成本的支出。(4)虚拟化。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最突出的不同就是它的虚拟化,表现方面很多如功能的虚拟化,地域虚拟化等等。这些虚拟化特点表现出来其实就是网络化、灵敏化等等。(5)水平管理。传统企业是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而现代企业是网络水平管理。虚拟企业采用电子网络,可明显减少从价值产生到价值确认过程中管理层次和人员的数量。所以,这种组织形式呈扁平状。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概念(一)企业文化的含义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在打破国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新世纪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1)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p(2)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p(3)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4)当前有关企业文化的表述,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p(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到了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1)企业文化具有融合性。任何一个组织其内部的文化环境是十分复杂的,有领导文化、团体文化和个人文化,但作为一个真正的组织,就必须有统一文化,这种文化只能是各种文化的融合物,而不是混合物。企业文化具有这种融合功能,它可以把企业组织内各个不明的团体从文化上融合成一个共同体,把企业个人文化或个体文化融合于统一组织内,并且能够对渗透进企业内部来的异质文化(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并消化。另外,企业中各位员工、各个部门都有着各自的目标,而组织有组织的目标,企业文化能把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形成统一的行动,这样企业就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了。(2)企业文化具有娱乐性。企业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促使职工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3)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凝聚力就是还过公共关系双向沟通的方法,团结广大员工,主动出击沟通他们的思想,使他们产生为本企业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标而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共同愿望。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文化的产物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绘企业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它赋予人们以共同的目标、理想与志向使人们心往一处想劲住一处使,成为具有共识同感的人文结合体。同时,企业文化也为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正确的准则。(4)有利于正确的管理与引导员工。利用创建企业文化的方式员工使员工产生自我意识行为,通过员工适应性的自我调整,把企业管理逐步地变强制为自主,使员工心服口服不折不扣地执行管理.这种主动管理,着眼点在于要赢得广大员工的心,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主动自觉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产生一股“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从而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和企业目标.所以,企业高层经理应以创建优势的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的各项行为。(5)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是指公司文化的作用不仅在组织内部,而且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这样不但使本企业受益,即使外界更了解企业;也可以使社会各界都受益。三、虚拟企业文化的特点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其在外部形式上的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文化的塑造。(1)虚拟企业是一种暂时性的企业,它随着一定条件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条件的消亡而消亡。因此这就决定了虚拟企业文化是一种短暂而动态的企业文化。之所以说短暂是因为虚拟企业本身是随项目的产生而产生,随项目的消亡而消亡,很多时候企业文化还没建立,这个企业就解体了。而之所以说动态是因为虚拟企业要保持市场主导者的地位,就不可能通过像传统企业那样的长期竞争优势来实现,而是通过创造一连串的短期竞争优势即“创造性毁灭”来实现。与此同时,虚拟企业的战略思想随着企业组织形式与结构、市场环境的演变而发生转变,由“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转变为“合作共赢”的竞争观念。所以,虚拟企业的文化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流变的。(2)由于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不一样,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的一种暂时性的企业。因此它不需要像传统企业那样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只需要在市场机会出现的时候,利用网络进行生产与销售的分配。而网络社会所特有的那种多元化特性就造成了虚拟企业文化中的意见模式、观念模式、文化模式等呈现出多元化样态。也就是说虚拟企业在表现形式上并不象传统文化那样需要有单一的、所有人都遵守的企业文化,它是动态的、多元化的,也是自由的、无拘束的。(3)虚拟企业中可能会产生一种更具有平等和开放特征的新型企业文化。因为虚拟企业治理结构的“共同治理”特性是构建虚拟企业文化的基石,虚拟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治理结构的“共同治理”特性。首先,虚拟企业是为了特定的商业机遇而形成的企业动态联盟。既然是联盟,其治理结构就不会是单边治理。其次.虚拟企业往往是由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作组成的。对参与虚拟企业的各方来讲,每一方相对于其他各方都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第三,从某种意义上说,虚拟企业是为了迎合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产物.于是虚拟企业从为顾客创造最大价值的角度出发,营造自己的顾客网络。顾客作为利益相关者从来没有像在虚拟企业中这样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此外,虚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将因对信息流的高度应变性而相应变的扁平化,传统企业由于职能过分细化,中层管理人员过多,而在虚拟企业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传统的中层管理的协调和监督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处于企业管理最高层和最低层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沟通和联络,改变了过去两者之间存在的障碍,这使得虚拟企业文化将比传统企业文化更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四、如何构建虚拟企业中的企业文化通常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且虚拟企业存在时间的短暂性、工作方式等等方面更是增加了其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但是不管怎么样,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方式它是适应与世界的发展。可以说,虚拟企业中可能会产生一种更具有平等和开放特征的新型企业文化。因此,如何构建虚拟企业中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了重点。(一)构建虚拟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不管怎么说,人们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实行虚拟组织运作要求企业树立新的经营观念,也就是说:(1)以人为本的观念。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一样,都是人格化的经济组织。它仍以获利为动力,并以是否获利作为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据,这是一个铁的法则。同时,又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价值问题,即怎样获利以及通过获利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对于各个成员来说,他们拥有很大的相对自由度和独立性,他们之间既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自由拆分,每个成员都有其独特的性质,但又能理解它在整个企业背景企业大背景中的地位和意义。另外企业应该改变过去以生产为中心,追求大规模、低成本的经营策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观念,积极主动的分析顾客的需求,了解顾客的处境,甚至从顾客的立场出发,帮助顾客确定其需要和要求,并向他们表明如何能够从按其需求生产出的产品中获得利益。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在虚拟企业内部表现为全面理解人,尊重员工的人格,重视员工的价值,发挥员工的才智;在虚拟企业外部表现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全心全意服务于消费者。(2)核心职能的观念。作为一位商务管理者,您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核心职能里的领域,考虑一下有没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将它们划分出去,让别的公司接管这些领域的工作,然后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他们保持密切联系。贯注核心职能,实现生产专业化既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而这种战略是任何企业都难以在短期内独立完成的。没有技术领先优势就没有市场优势。在高新技术领域能否及时的推出新产品,是否具有技术领先地位,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扩展潜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树立核心专长的观念,强调做精做强而非做大做全,尽可能的集中资源,沿着企业技术所导向的路线,培育企业核心专长,保持企业在主要业务领域技术领先地位。(3)相互和谐的观念。虚拟企业与协作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经营理念、所处环境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兼容的可能。核心价值观念是指不同区域的企业的价值观念在核心层面或基础层面上是趋同的。这具体表现为:平等、公正、法制、市场、科技等核心价值理念逐渐为处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所认同和接受。这些核心价值观念也就构成了现代企业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虚拟企业在这种共同规定性的基础上与外来企业文化互相融合和创新,从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实现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4)科学的学习的观念。从开放性的角度来看,虚拟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是在与外来企业文化的冲突、碰撞、融合中展开的,所以虚拟企业保持宽容、开放的心态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虚拟企业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不能因为民族情结或区域情结割舍不断而完全排斥外来企业文化。这意味着,除了极少数知识可以通过版权或专利权加以保护以外,大多数知识可以溢漏到别的企业,为其它企业迅速模仿。因此唯一保持领先的做法是不断学习,而且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增强自己的核心专长。(5)变化发展的观念。从虚拟企业文化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虚拟企业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结构体系。所以,虚拟企业要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更新。企业文化的调整主要是指在现有的企业文化范围内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以使其结构更优化。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对企业文化中不同的原则进行重新定位。企业文化的更新,主要是指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全面的或部分的改换,以使其内容更合理。虚拟企业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在很多情况下是结合在一起的。调整可能引起更新,更新也可能引起调整。总之,塑造虚拟企业文化要立足于现实,放眼于世界,借鉴世界优秀企业文化,兼顾中国传统企业文化,在批判、选择、综合的基础上创新,以构建一种具有兼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动态企业文化。(6)信息网络观念。要使虚拟企业组织各成员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同合作必须以信息网络系统位依托。高效的信息网络系统不仅使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从众多的备选组织中精选出合作伙伴,把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组织综合成单一的靠电子手段联系的经营实体,而且使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合作的企业组织都能共享设计、生产以及营销的有关信息,从而能够真正协调步调,保证合作个方面能够较好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有效的合作,使企业集成出较强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必须树立信息网络观念,不断打破企业的水平界限、垂直界限和外部界限,使信息能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畅通无阻的流动和共享,保证虚拟合作的有效进行。p(二)构建虚拟企业文化的措施与途径p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形式用有许多传统企业所没有的优点,但是由于其的一些特点如短暂性、灵活性等等也给企业建设增添了许多困难,如:虚拟企业的存续时间的短暂性使企业文化还未建立,企业就已经消亡。又如,虚拟企业中由于信息基础设施等异步通气系统及网络的支持,使得企业工作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顺序的串行工作方式,因此就大大的削弱企业的凝聚力等等。这些方面让虚拟企业的文化构建必须要有精心的策划。正像社会文化,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就有什么的社会制度,而社会制度的优劣则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文化也是一样,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从而也决定企业的经营行为,而企业的经营行为正确与否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企业的实践也正是验证了这种观点。虚拟企业虽然独特,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其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因此要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实现:(1)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消费者、社会公众对企业、企业行为、企业的各种活动给予的整体评价和一般认定。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可以使企业扩大知名度、荣誉感和自信心,这又成为企业内部的激励因素。构建虚拟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营理念。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形象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员工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取决于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体素质。因此“树厂先树人,树人先树魂”,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根本。建设虚拟企业文化,要十分注意“以人为中心的管理”。(2)领导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论在企业中,领导的作用都是不能忽视。尤其是虚拟企业中,这个作用就更加突出。因为虚拟企业本身就与传统企业不一样,不象传统企业一样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他们更多的是运用网络或其他的信息技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需要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去进行整和他们。优秀的企业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互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个企业。一个品格高尚的企业家,其人格力量就是这个企业的信誉、形象和文化资产;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本身就是这个企业充满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素质代表企业素质,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慧眼、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又以其成功后的自信,激励和鞭策企业家组织和带领全体员工在“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一种以人文精神为动力的激励机制,能使这个企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3)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得以延续和维护的重要保证。虚拟企业那种通过网络、不面对面的工作方式使制定适合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就十分的重要。因此,在虚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当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企业精神为宗旨。围绕实现企业目标进行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规范网络,可以使员工的各种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建立和调整,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均有法可依。(4)培育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杰出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这是构建虚拟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为确立企业的共有价值观念体系和企业精神,首先应当对与本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客观对象进行价值评价和排序,从中确定最具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同时,博采本行业、本企业、本民族已经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优秀精神,并根据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要,融会成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一套企业理念。其次,要采用具体生动的表达方式或文字或图标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加以表达,使之简明、易记。再次,对既定的企业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经常性的进行灌输、宣传和引导。最后,管理层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发贯彻执行,使企业宗旨、价值观、精神等理念系统要素化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唯有长期不懈的努力培育,企业才能确定温度成熟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5)在企业内形成民主、公平和自由的风气。民主自由之风已成社会主流。人人都渴望民主,在企业内倡导民主,必将大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必将非常有利于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骤力及战斗力的形成,民主和自由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人的尊严有时比生命更重要。因此,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必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尊严,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满足员工的自尊的需要,而员工的自尊的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极为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员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进而形成企业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只有公平和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骤力和战斗力,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有公正、公正的思想和愿望,更要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民主合理的申诉制度作保证。(6)构建企虚拟业文化就是要建设有利于形成和促进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的良性循环的经营理念和是非标准。第一,树立以形成和促进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的良性循环来取得企业长期成功的经营思想。第二,抓住员工满意这个关键,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如:给员工以有吸引力的薪资和福利;给员工一定的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感等等。虚拟企业在这点上和普通的企业一样,因为它也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在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的良性循环中来取得企业的成功。p(7)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更是虚拟企业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虚拟企业产生以来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能否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融为一体,互相激发灵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必须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员工之间沟通气氛,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员工团结向上,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亲合力。还要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使员工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五、虚拟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1][2][3]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互联网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就其存在形式来说是静态的,但作为一种成功的、富有表现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文化,其本质特征又具交互性和动态性。对具有交互性和动态性的活动文化的组织是网络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网络文化是企业文化在虚拟企业中的再现和发扬光大。文化的经济价值是其赋予企业和产品一定的文化力,而文化力的大小不仅依赖企业文化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文化的传播。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网络本身担当着传播的功能,但作为非门户性网站的专业或行业网站的传播功能就很有限,还需要选择自身媒体以外的传播。网络文化的传播分为网际文化传播和跨媒体传播。网际文化传播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通过与门户网站和其他关联网站的合作进行宣传和推广。除通过平面的、立体的和多媒体的展示和广告宣传形式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网络的活动与文化及时向外传播。跨媒体传播主要是指综合性的应用互联网和其他媒体,包括传统的纸张平面媒体、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以及机构以外的公关现场等。跨媒体传播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利于产品推广的专业渠道。六、结束语p企业文化是一个包含了信息、价值观、理想目标、行为规范、企业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对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的综合反映和具体表现。而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形式,对其文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本文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够在各方面汲取经验,以便得到更好的提高。【参考文献】[1]申俊喜.构建顺应虚拟组织运作的企业文化[J].商业研究.2003,(4).[2]吴刚.论虚拟企业文化[J].科学.经济.社会.2002,(4)[3]解树江.虚拟企业对传统企业文化的影响[J].中外企业文化.2001,(5).[4]徐小军﹒虚拟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实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1).[5]张光进.龙朝双.虚拟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4).[6]奠少颖.21世纪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虚拟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7]毕波.试论虚拟企业[J].经济师.2001,(5).[8]³Â½£.冯尉东﹒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pp[9]叶飞.孙东川.张红.虚拟企业的复杂性研究[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14).[10]超择林.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J].中外企业文化.2001,(5).[1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2]王银娥.试析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构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8).[13]梁经伟.曾德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1,(6).[14]农贵新.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15]董立民.郭化林.虚拟企业的现实意义.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4).[16]蔡红英.虚拟企业成因探析.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17]贾平.杨晓敏.虚拟企业及其现实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1).[18]吴延兵.“虚实结合”:虚拟企业成功之道.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2).[19]½ªNÒ.企业文化建设与高效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1).[20]刘炳瑛.企业文化建设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