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乡镇服务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2-12-31 02:28:00

研究乡镇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1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乡镇服务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提升城市功能的新途径和转方式调结构的主阵地来抓。全市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乡镇服务业的提升,乡镇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规模不断膨胀,乡镇服务业发展成效比较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乡镇服务业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功能不断完善2008年4月,东营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服务业四大载体的意见》,其中把加快培育重点服务业城镇作为“四大载体”之一。目前,东营市确定的10个重点服务业城镇中,东营区、仙河镇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50%,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传统服务业发展方面,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乡镇已初具规模。例如利津县陈庄镇的建筑建材市场、二手手机交易市场、棉花交易市场等在全市乃至周边地区都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已经辐射到山东省内及天津等地区。除传统服务业外,东营市部分乡镇在物流业、房地产业、商旅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软件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方面也有较快发展。例如河口区依托港口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联动发展,培育壮大了神舟物流、富海物流、通海运输等一批物流企业。服务业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带动和加快了东营市镇域经济增长,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信息、物流、科技等现代服务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扩大了农村发展空间,为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机会。

1.2乡镇服务业规模逐步膨胀、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多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对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2012年2月,东营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措施,并对全市服务业发展作了战略规划。这为全市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引领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全市乡镇服务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服务业创造的产值逐年上升。从东营市三县两区的情况来看,服务业产值都在不断提升。2011年,东营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44.3亿元,同比增长18.5%,占GDP的比重达49.8%,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河口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9亿元,同比增长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2%,比2010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广饶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6.8亿元,同比增长16.2%,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1.7%,比2010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垦利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4亿元,比去年增加12.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9%,比2010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利津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5.2亿元,同比增长26.6%,占GDP(170.6亿元)的比重达到32.4%,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来看,东营市乡镇服务业规模在不断膨胀,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2.1.3乡镇服务业发展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度不断加大从经济贡献度来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增加地方财力的重要源泉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2011年,东营市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2%,高出2010年同期9.5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收入47.63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部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42.3%;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由上年的38.2%提高到39.5%,部分乡镇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了50%。从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来看,2011年东营市农民第三产业纯收入为1080.13元,比2010年增加218.62元,增长25.38%。从社会贡献度来看,乡镇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地区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就业,改变人们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迅速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水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2011年,东营市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各乡镇农村等改造建设了日用品农家店210个,农资店40个,大大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的推进中,2011年,东营市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2.1万台,同比增长了256%。销售家电以旧换新17.5万台,同比增长了67%,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2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制约了乡镇服务业的进一步提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2.1乡镇服务业经济结构需要继续调整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东营市乡镇服务业依旧存在结构不合理与档次偏低的问题。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2011年,东营市服务业占比仍是全省唯一不超过30%的市,且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有继续扩大之势,加之二三产业投资增速趋于相当,服务业仍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短板。短期内想要扭转服务业占比低的局面难度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较重。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行业发展水平偏低,所占比重小。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占比分别为46.2%、33%和20.8%,且现代服务业大部分集中在市级范围内,乡镇上一些新兴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只能提供一些最简单服务,档次普遍偏低,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例如金源物流是陈庄镇较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虽然承担了一定的物流业务,却仅能承担传统的枢纽转运型物流,汽车和农用机车的销售还是其主营业务,不能在克服农村生产发展中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原材料、零配件和制成品供销成本高的比较劣势中起到实质性的有效作用。

2.2乡镇服务业发展质量需要继续提升受各种因素影响,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整体质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服务业市场亟须进一步规范。2011年,东营市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0.97%,但由于东营市是一座依托油田而建成的资源型城市,受生产条件的约束,产业布局不集中,城市布局分散性强,尤其是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服务业缺少大发展的条件和动力。乡镇之间由于缺乏协同机制,服务业发展大都存在“小、散、乱”现象,布局不尽合理,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尚难显现。以利津县陈庄镇为例,陈庄镇的粮食批发市场、棉花市场等专业交易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新世纪商贸城虽地处陈庄镇商贸聚集区,却因超出市场需求量和其他因素,几年之内都难以启动;二手手机交易市场是陈庄镇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市场,但市场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各商户间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布局不规范,专业化有待提高。同时市场的发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是以二手手机的现货销售为主,与二手手机相关联的售前与售后接续产业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短、层次低,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这种情况在其他乡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2.3乡镇服务业发展障碍需要破除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私营企业主小富即安思想较重,担心企业做大做强后自己难以驾驭,因此满于现状,继续创业的动力不足,难以带动其他农民致富。二是资金瓶颈的约束。资金短缺是制约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几年东营市金融业发展较快,截至2011年底,东营市已经新引进了8家股份制银行,组建了3家村镇银行和3家农村商业银行,并组建了21家小额贷款公司。理论上看资金相当充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股份制银行多数集中在市级范围内,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本利率较高,导致乡镇服务业发展缺乏资金的现象依旧比较普遍。尤其是乡镇服务业多数是中小企业,一些企业主要扩大规模、开拓市场,但由于缺乏资金,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较大限制。三是土地审批难度较大。我国目前对土地问题监管较严,许多企业的发展都受到这一问题的限制,例如金源物流集团是陈庄镇发展规模较大的一家综合性服务企业,土地审批难被认为是当前制约企业规模扩张的头等问题。仙河镇作为把服务业发展列为重点战略的乡镇之一,土地问题也同样存在。孤岛镇的神仙沟是空间非常广阔的旅游资源,也一直因为土地权限问题而难以深度开发。

2.4乡镇服务业发展政策需要加大落实部分乡镇领导对服务业发展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至今认为服务业不创造物质财富,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弱,对财税贡献小,是“小打小闹”,不如发展工业来得快,短期行为较严重,思想认识误区导致了对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还有部分乡镇对服务业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政策支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使发展工业有了明确的要求,招商引资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而发展服务业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到位,政策不配套,缺乏考核机制,一些领导出于自身利益要求,重工业轻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的内在要求不高。近年来,虽然围绕服务业发展,各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东营市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从政策的力度看,扶持力度还较小,在其他地方可行的政策,在部分乡镇却囿于各种原因而放不开、行不通;从政策的落实情况看,不尽理想,有些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调查中还发现有些部门乱检查、乱收费,吃、拿、卡、要时有发生,挫伤了一些企业主的发展积极性。

2.5乡镇服务业升级空间需要开拓由于现代服务业的聚集性和规模特性,周边城市具有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乡镇的现代服务市场,导致东营市乡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处在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光影效应”的影响下,使乡镇服务产业的升级空间受到限制。东营区由于区位优势,在服务业规模、比重、拥有服务企业数量及涵盖服务行业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相比较而言,广饶县、利津县的服务业发展不足,在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发展适宜的主导服务产业方面有待提升。总的来看,服务业发展还缺乏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集聚区,以及实力强、影响力大的服务业支柱企业和知名品牌,对黄河三角洲周边县市区的影响力偏弱、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度较低,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能力尚待完善。

二、加快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发展工业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

工业的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现阶段部分乡镇要实现经济总量快速膨胀和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客观上必须有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发展工业不能动摇,但脱离服务业发展的工业增长是不能持久的。服务业是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行业,要通过加快服务业发展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部门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发展工业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既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又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这样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形成完善的经济运行体系。要一手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手抓生产服务,一手抓生活服务。重点发展生产服务,尤其是乡镇工业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链条分工细化和延伸,形成高效配套的服务体系,提高工业竞争力,实现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要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结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使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实现服务业新的跨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2科学规划,理清乡镇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服务业行业庞杂、内容繁多、特点各异,要使乡镇服务业得到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实行科学规划。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东营市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以工带农、以城促乡”进程的加快,乡镇将成为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规模化、市场化集散地。要加强乡镇教育、医疗、交通、供水、供电、金融、商业、饮食、广播电视、文化娱乐以及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的优化布局,构建起以乡镇为基础平台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同时还要着眼于农村服务业的长远发展,适当超前,预留发展空间。发展规划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近期以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为主,中期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远期以实现城乡服务业一体化为主。

3优化结构,提升乡镇服务业发展档次

针对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市场开放度低、发展不平衡等结构问题,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结合东营市的实际情况,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发展农村生产服务业一是发展农村物流业。充分发挥东营市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建设与全国市场对接、辐射服务全省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推行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商贸信息平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完善的乡村流通服务网络。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围绕优质专用粮食、特种蔬菜、高档花卉、优质水果等农作物和畜禽良种引繁选育、动植物疫病防控、生物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防治污染等领域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藏等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整合城乡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资源,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及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三是发展农机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等组织。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支柱产业和规模化生产,着力推广适用关键农机技术,并向设施农业、畜牧饲料加工等全方位拓展;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四是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病虫监测和控制,重大突发性病虫灾害植保等体系。五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创建旅游小镇、开发乡村旅游景区,充分发挥农村自然、历史、人文等旅游内涵丰富而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拓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美食旅游、养身旅游,推出若干条城乡旅游线路;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观光农业,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农业基地,提升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乡村旅游景点品质,使乡村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3.2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业一是发展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业。营造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引导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更好发挥支农金融职能作用。二是以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为中心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利用现有电信资源,提供面向公众、面向世界的农业及农村信息、查询和网上交易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农业、农村及相关综合信息数据库。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加快发展乡村公交客运输业。

3.3发展农村民生服务业一是围绕建立健全城乡对接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农村医疗机构,拓宽办医渠道。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以市、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二是发展文化体育服务业。实施以文化基础设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为主的建设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增加图书、广播、电视、电影等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大力发展群众性民办文化,采取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民间开办图书馆、文化大院、读书社等群众文化设施。支持、引导集体或个体电影放映队、民间职业剧团和基层业余文艺演出队,以市场运作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三是发展城乡统一就业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构建市、县(市)区、乡镇、社区多级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形成以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权益保障、跟踪服务等功能为主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4多措并举,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

东营市乡镇服务业发展要想提升质量,必须加强调研、因地制宜、规范市场、加强项目管理多措并举。

4.1强化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和分析各乡镇要经常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和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要坚持服务业经济运行分析制度,每月调度行业运行情况,每季度召开服务业联席会议,研讨分析服务业运行发展趋势,找出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并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与有关部门深入研究。

4.2以项目带发展提水平一是围绕乡镇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和新兴行业,每年年初组织筛选论证一批服务业建设项目,纳入全市服务业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定期调度、及时更新。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快推进乡镇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每年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扶持领域和要求,筛选论证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上报,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扶持。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招商,每年围绕服务业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组织筛选论证一批服务业招商项目,推出去、找上门进行推介招商。

4.3对各类市场进行规范治理要进行农村服务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业态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将市区存在的商业业态、流通手段和消费方式推广至乡镇。鼓励乡镇流通企业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加强为农服务。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组建农资配送中心,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农资产品。建设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和改造乡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积极引导专业户、能人及农民运用市场机制建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做好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大超市对接。鼓励和发展城乡之间的经贸联合与协作,引导城市企业在农产品的生产、贸易、物流等环节与农村专业户、经营大户或各种经济组织之间开展紧密或松散型的联合,共谋市场,优势互补,城乡双赢。对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要壮大以多成分、多形式、多功能、纵横交错、相互配套、覆盖农村各产业乃至农民生活、连接众多企业和千家万户为特色的现代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5政策引导、消除服务业发展障碍

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是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着手加强政策引导:

5.1做好服务业政策落地工作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出台的服务业各项政策的基础上,东营市又加大行业政策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扶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来。要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乡镇服务业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并确保产业政策的落地。要用足用好各级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已有政策,积极落实到位;根据各乡镇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继续从放宽市场准入、实施税收优惠、加大财政金融扶持、鼓励企业实施二三产业分离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5.2强化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效用,综合运用规划引导、项目审批、用地安排等措施,通过贴息、补助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服务业投资,同时逐年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业的投入。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外来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多渠道为乡镇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5.3深化机制创新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促进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只要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全部向内资开放。加快推进油田和地方工业企业实施非核心业务剥离,培植乡镇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5.4加强人才培养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增强服务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深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搞好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的结合,建立人才培训与引进的长效机制,培养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为乡镇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作者:徐静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