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忠实性原则分析

时间:2022-01-26 08:48:36

文学翻译忠实性原则分析

摘要:文学是一种源于语言却又高于语言、以审美为目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形式。因此,文学翻译相较于其他翻译具有更高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旨在追求译作不仅要与原作相媲美,而且要在表达艺术方面超过原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翻译要脱离原作进行创作,翻译始终是“戴着镣铐跳舞”——忠于原作是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笔者发现张培基教授对于中国现代散文《渐》的英译中存在偏离原文主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的解读与对比,阐述译文与原文在语义、逻辑和情感上产生偏差的现象,旨在引起当前译界对文学翻译的忠实性原则的重视,从而为实现更高质量的译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学翻译;张培基;《渐》;忠实性原则

一、汉语与英语的语言特征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相比,现代汉语有着鲜明的特征。总体上,汉语是分散型“意合”语言,其语法具有隐含性,具体体现在汉语词素黏着构成词组,句子多为单句、短句,句子之间没有明显和严格的逻辑关系,而且句子以“主题”为中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即“形散而神不散”。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一种综合型“形合”语言,其语法特征呈外显性,句子多为复杂句、从句,句子各成分之间以及句子之间强调严密的逻辑关联,句义通常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即“一以贯之”。简而言之,汉语与英语的造句法可分别表示为“黏合法”和“榫合法”,如图:

二、文学翻译的特征和原则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的核心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汉英文学翻译实际上是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各种差异、各种矛盾互相调和,彼此呈现,最后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翻译不仅完成了对原文内在语义的深层理解,还以一种符合译文语言文化习惯的形式呈现了原文的艺术效果,表达了原文应有的情感。文学翻译过程起于对原文的理解和对源语言的揣摩,终于译文的合理创造以及对目的语恰如其分的驾驭。古今中外众多翻译家都对这一过程进行过不同层次的探讨。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认为:“好的翻译要求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里,使得译作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翻译大师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复制与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等值物。”19世纪末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分别为“信”“达”“雅”。不论泰特勒的“移注”说法、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概念,还是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古往今来翻译大师们对于好的翻译的定义都要求译文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为首要原则。全国MTI系列教材《高级文学翻译》里面也提到,“文学翻译的模仿说是以原作为中心的,翻译家的任务就是在译入语中摹写原作,其最高标准就是忠实于原作”。

三、张培基英译散文《渐》中存在的问题

在汉语散文《渐》中,作者丰子恺以朴素自然、流利干练的语言以及丰富多样的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时间渐变无形、不易为人所感知等特点,展示了个体生命在时间流转过程中的渐渐变化和演进。全文的主旨即:“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接着作者以孩子、青年、老头子的渐变,纨绔子弟逐渐衰变成乞丐和小偷,四季、昼夜渐变,儿女渐渐长大,水仙花渐渐开放等例子来论证时间渐变过程的微妙和不为人知。其中,儿女渐渐长大的事例为:“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对此,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为:“Whileparentslivingtogetherwiththeirchildrenallthetimeneverperceivetheirgradualgrowth,theymayfailtorecognize,however,adistantrelativewhomtheyhavenotseenforquitesometime.”

(一)汉语原文句意解读

首先,汉语原文在结构上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让步+转折的二重复句。分析如下:“儿女渐渐长大起来①,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②,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③”其中①为主谓/起述结构,是全句的中心话题;②为省略了宾语的介词短语结构,在语义上是一个让步分句;③为省略了宾语的主谓结构,在语义上是一个转折分句。①和②是省略了“虽然……但是……”的关联分句,偏重于强调③的内容。这同时也符合了汉语重心放在句末和逐层深入的习惯。根据句子成分省略原则,句子成分省略是句法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成分省略,而且多是承前省,即后面的分句承接前面分句的主语、宾语、定语等;也有蒙后省。例句中,②③分句的动词“觉得”和“相见不相识”都是承前省略了宾语成分“儿女渐渐长大”。因此,例句补全省略的成分后完整说法如下:“儿女渐渐长大起来①,(虽然)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儿女渐渐长大)②,(但是)难得见面的远亲就(与渐渐长大的儿女)相见不相识了。③”按照这一完整的句意,再结合原文的主旨——时间渐变于无形,不易为人所知,作者引用此例的意图就十分明晰了:儿女的渐变式长大难以被父母察觉,难得见面的远亲见面的次数和时间减少,压缩了这一渐变的过程,才能发现儿女们的变化。所以这个事例依然紧扣“渐变不为人所知”这一主题。

(二)英语译文句意解读

张培基先生对于儿女渐渐长大的事例的翻译如下:“Whileparentslivingtogetherwiththeirchildrenallthetimeneverperceivetheirgradualgrowth①,theymayfailtorecognize,however,adistantrelativewhomtheyhavenotseenforquitesometime.②”首先,译文是一个由“while”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①+主句②构成的复杂句。主句中间插入“however”作为转折,形式上与原文整齐划一。其次,译文中张培基先生用了四个代词“their(children)”“their(gradualgrowth)”“they(mayfail)”“they(havenot)”。按照英语代词照应规则,凡是指代对象出现在上文,代词出现在下文,并指向前文,形成的照应关系为“前照应”;反之,则为“后照应”。在特定语境中,只出现代词而不出现指代对象则为“语境照应”。经分析,译文补全代词省略的信息后完整的表达为:“Whileparentslivingtogetherwiththeirchildrenallthetimeneverperceivetheir(children’s)gradualgrowth①,parentsmayfailtorecognize,however,adistantrelativewhomparentshavenotseenforquitesometime②.”由此,译者表达的核心意思为:“Whileparentsneverperceivetheirchildren’sgrowth,parentsfailtorecognizeadistantrelative.”按照以上解读,英译事例中围绕parents展开,主语parents虽然不会发现自己儿女的成长,却认不出难得见面的远亲。

(三)原文与译文对比赏析

根据对原文以及译文的解读,一方面,汉语原文把“儿女渐渐长大”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句,不仅体现散文句式分散的特点,而且在语义上紧紧围绕“时间渐变”这一核心话题,后面两个分句的让步和转折强调时间压缩之后变化才能为人所感知的特点。作者运用此事例进一步强化了全文主旨“时间渐变难以被人们所感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渐变的感慨以及不可知论的认识。而另一方面,英语译文以父母(parents)为主语,围绕父母不知其儿女的长大却认不出远亲而展开。这样的翻译虽然通过深究后仍能发现父母对变化的认知差异,却偏离了全文论述的话题中心,即“时间的渐变”。而且,汉语主题“儿女渐渐长大”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发生的变化,其本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全文作者引用了众多事例,最终都体现一个共同的哲理,即“变化无处不在,个体感知深浅不一”。而时间上的无限延长,使变化过程变得缓慢,短时间内的变化程度被弱化,从而导致人们难以感知客观变化。原文的核心依然是变化(儿女渐渐长大),父母、远亲只是用以对比论证的两个参照物而已。这就好比作者引用的前一个例子:“黎明凭窗,不瞬目地注视东天,也不辨自夜向昼的痕迹。”自夜向昼的痕迹这一变化才是全句的中心话题,黎明、凭窗、东天这些都只是辅佐论证的参照罢了。这一句张培基先生的翻译就很美妙了:“Whenatdawnyoustandintentlygazingoutofawindowintotheeasternhorizon,youneverfeelthetransitionfromnighttoday.”由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囊括了参照物,主句揭示全句的核心“neverfeelthetransitionfromnighttoday”,即“不能感知由夜向昼的变化”。然而,接下来在儿女渐渐长大这个事例的翻译中,张教授却把参照物之一的“父母”作为全句的主语,贯穿整句,这就偏离了原文的核心,违背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而且父母作为人化主体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再者,父母不能认出难得见面的远亲,这一现象到底反映了由于时间的延长使得客观变化不为人所知,还是主体的认识能力或者认识意愿导致主体不能认识到客观变化?这就显得“不能感知变化”这一结果有更大的随意性,与原文始终紧扣主题的风格相迥异,与丰子恺先生严密的哲理思维相背离。自然,丰子恺先生对于时间延长后世界的微妙变化难以感知的感慨在译文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四、译文偏离原文的原因

张培基先生作为北大的资深教授,当代著名翻译家,迄今为止翻译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行云流水般的语言驾驭能力、极高的文学造诣,以及对翻译作品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当代翻译界所认可。然而,为何张教授会在这一个事例的翻译中偏离原文呢?其一,汉语本身相较于英语就具有意合和隐晦性特点,散文更是让人捉摸不透,在翻译中就难以恰如其分地表达。散文翻译并不是翻译单词孤句,而是翻译篇章,因而这是一个以篇章为导向的语言转换过程。一方面,译者要领会原文的内容和要旨,而另一方面译者又要兼顾文章风格和艺术效果。所以散文的英译就必须跳出英文严密逻辑的束缚,让译文有类似于原文的“散”的特点。其二,英语具有形合的特点,而相较于汉语略显呆板。因此,要让英语充分体现汉语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就变得难上加难,要么译文味同嚼蜡,难以传神;要么偏离原文,语义游离。其三,译者对于艺术审美的过度追求。翻译是一个把源语言转化为目的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即忠实于原文是贯穿翻译始终的重要原则,翻译是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再创作过程,这就要区别于其他创作。过度追求翻译作品的艺术价值,则容易顾此失彼,失去原文最本真的内容。

五、如何做好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复杂艺术形式。因此,译者不仅要具有极高的语言资质、文学造诣、艺术感悟,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才能充分理解原作,并创造出同为艺术品的译作。教材《高级文学翻译》对文学翻译者提出了四项要求:“1.对待文学的正确态度、严谨作风、坚韧的精神和追求完美的品质。2.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语言驾驭能力、高屋建瓴的语言视野。3.丰富的文学知识、较高的文学造诣、了解相关文学理论。4.良好的感悟能力,即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高度的艺术修养所培养出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译者个人的能力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加会不断提升,但是翻译的偏误并不完全取决于译者的能力和文学水平。文学翻译不仅需要炉火纯青的技术、高屋建瓴的视野,更需要时刻警醒的态度和忠实的原则。无论是翻译新人还是翻译大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充分解读原作,传递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其次才是追求艺术价值和文学造诣。忠于原文和原作者,避开翻译陷阱,坚持在“信”的基础上传递原文最本真的信息和价值追求,坚持在原文高保真的基础上再追求“雅”的最高境界。

六、结语

文学翻译区别于纯粹翻译之处在于创造性以及审美价值的提升,同时又区别于完全文学创作之处在于其以原文为中心。好的翻译作品首先在于对原文合理细致的解读和对原作者的充分了解,然后以流畅的目的语再现原文的内容和情感,译文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为翻译的最高追求。然而,张培基教授在翻译儿女渐渐长大的事例时将参照物“父母”作为主语,偏离了全文的主旨,失去了原文引用此事例论证“时间渐变难以被人们感知”这一核心观点的作用,脱离了原作者严密的哲理思维。因此,作为译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忠于原文的内容和情感,只有在传递好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追求更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鲁川.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张斌主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5版)学生用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4]张培基译著.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

[6]何其莘,仲伟合,许钧主编.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

作者:卿莫愁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