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传播环保知识论文

时间:2022-06-05 04:49:00

水问传播环保知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水问》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真实现状;对水资源现状的思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水默默的维护人类的干净、舒适、健康,也默默地承受人类交给它的肮脏、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水问》真实再现了中国水资源所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培养大众环保意识势在必行、环保意识不仅是一个概念、为子孙后代,我们需要一场变革、中国的水资源整体状况已经恶化到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境地等,具体请详见。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水问题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水资源的短缺也时刻警醒着我们。《水问》以极具思考深度并令人注目的方式,用无可争议、令人震惊的实例,向观众展现了大量伴随水资源危机而产生的巨大危害。

《水问》含有“水的哭诉”、“水的呐喊”之意,直接而尖锐,急促而紧迫[1]。该片的总编导王猛说:“水是宽容的,因为这种宽容才产生了生命,也因为这种宽容,它容纳了这个世界所有肮脏的东西。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水默默的维护人类的干净、舒适、健康,也默默地承受人类交给它的肮脏。水是有生命、有感知的,它会释放情感,在饱受污染时,它也有哭诉的愿望。

一、《水问》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真实现状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2]。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事实上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开始蔓延。

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但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能喝上一杯干净的水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因为水源干涸而不得背井离乡。华北地区的打井高潮时,每年打井在三百万眼以上,而如今,这些井已经无水可取。在衡水市,以前打井只需要100多米便可,如今须打300多米才可见水,取水工具最初是离心泵,后来是工业泵,现在必须用深潜水泵才能抽出水来,水源的干涸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但昆明市每天有约25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滇池,导致滇池生态承载能力越来越弱[3]。我国的东南地区是著名的水乡,随着经济发展,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缺水地区。

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的咸海已消失了一半;淮河因污染导致岸边所有河蟹养殖户破产;在长江,人们花费巨资,只为寻找白鳍豚;“太湖美”、“汾河清”已是曾经的景色。水资源危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对水资源现状的思索

《水问》真实再现了中国水资源所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从道德、伦理等精神层面上都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对保护水资源,对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起到了重大作用。

水资源问题已经从以前模糊的概念渐渐变成大众听得见、看得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滇池太湖蓝藻、重庆大旱、济南暴雨、南方洪水等水环境问题,以及震惊全国的松花江苯污染、北江韶关镉污染、阳宗海砷污染、新洋港河水源污染等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一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深忧虑。《水问》将中国众多地区水资源的真实现状全面、立体地呈现给观众。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杯水,中国人均水资源却只有杯底上很少的水,整个中国都处于缺水的状态,只是缺水的方式不同而已。可以说,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确已到了令人十分堪忧的地步。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水问》选取了观众最熟悉的题材,同时又从中挖掘出最不为人知或是难于理解的真相来告知观众。它从全新的角度来呈现中国水资源情况,深刻剖析了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平时一说到水污染,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工业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污水所造成的。实际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大量垃圾污物无序堆放,使得大部分河流湖泊成为排污明沟和纳污水体。中国的环保标准并不比欧美发达国家低,但英国泰晤士河边可能只有十家工厂,而长江沿岸就有上千家工厂,即使每家工厂都保证达标排放,所有工厂排放的污染总量也远远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a)培养大众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面对我国水资源如此恶劣的情况,《水问》并未告诉观众过多的解决办法,但却是观众看完影片后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环保意识不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口号,而是一种需要随时随地,从小培养的意识。应该将更深层次的环保理念融入到大众最潜在的意识当中。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倡导人们改变久已形成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2]。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它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正义是一个新的环保概念,它包括代际正义和代内正义。代内正义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的权利均等。代际正义关注的是当代与后代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和生态责任问题[5]。它强调以人的持续发展为目标,要求上一代为下一代合理储存资源。

我国著名环境学家曲格平曾提出:“为子孙后代,我们需要一场变革”[4]。水资源的享用者,不仅是这一代的居民,还包括更多的后代子孙。当代人在享有良好水资源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保护水资源的义务。每一代人总是从前人留下的资源储备而发展起来的,如果前一代人偏爱自己的利益,过多消耗自然资源,将导致后代资源的匮乏。因此,培养生态正义意识,就是力求使当代人能够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同时也为了满足后代子孙能平等地享用水资源。

《水问》告诉我们,工业文明时期的与大自然对抗、征服自然为我所用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取而代之的是创建生态文明,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水问》让广大民众更加了解我国的水环境状况,清楚环境危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加强环境保护不但要有法律的支持,还要以大众的道德观及潜意识作为约束。这就需要扩大环保宣传力度,掀起全民生态教育,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

b)结语

中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人们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当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容易被人忽视。

中国的水资源整体状况已经恶化到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境地。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正义,就必须让公众了解我国目前的真实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水问》成功的传播了环保知识,让公众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的环保记录片的问世,进一步提高大众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水问》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环保警钟[N]四川新闻网,2008,10.26

[2].赵淑杰环境危局唤醒人类生态精神——一部环保纪录片引发的生态思考[J]生态保护,2008,388(18):49-51

[3].昆明污水处理能力全国领先[J]云南节能通讯,2005,18:8

[4].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7-28.

[5].刘湘溶等作为生态伦理的正义观[J]吉首大学学报,20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