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外向型经济影响论文

时间:2022-01-19 10:39:00

人民币升值对外向型经济影响论文

一、我国地区外向型经济状况的分析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地区间外向型经济的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具有很大的差异,不仅对外开放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而且在出口贸易方式、出口主体和出口产品类别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别。

1.不同地区的对外开放度的比较

由于各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各地区的进出口额在全国的比重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统计数据;2006年东部10省市的出口及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91.8%和92.3%,其中广东、江苏、上海和浙江的出口及进出口又在东部地区占了大部分,远远高出其他省市。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及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非常小,中部地区这两个比重分别为4.7%和4.4%;西部地区这两个比重分别为3.5%和3.3%。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外贸状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与此同时,各地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相差较大,从2003年到2006年期间,高依存度的地区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的外贸依存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中依存度的地区中,浙江、山东、新疆的外贸依存度呈现逐步上升或稳定的趋势,而福建和辽宁在2004年外贸依存度得到提高之后,又出现了下降的势头。

2.不同地区的外资引入和实际利用情况比较

首先,从2006年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排名前8位的是前面所归入的东部地区。而归入东部地区的山东该比重在全国排名第13位;河北该比重则在倒数第6位,远远落后于其他东部省市。

其次,从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各地区的总出口来看,东部10省市排在前十位,依次分别是天津、江苏、上海、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北京、浙江和河北,其中天津、江苏、上海、广东和福建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比要高于全国的水平。这说明外商投资企业对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天津、江苏、上海、广东和福建。

再次,从不同地区的出口贸易方式看,东部省市是我国加工贸易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学的统计数据,2006年东部省市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比重的97.4%,中西部地区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导地位,其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普遍落后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只占1.65%,而西部地区则不到0.95%。

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水平高,进出口额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在全国的进出口额排名中位于前列,外商投资企业对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外企出口占各省市的比重也排在前列。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普遍不发达,从整体上要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对地区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不大。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各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有着很大的差异,人民币升值对各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差甚远。本文试图通过定量分析,测算出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变动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风险程度的影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主要从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外企出口占比、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高新技术出口占比、投资环境、加工贸易出口占比、加工贸易政策影响、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这9个指标,对在人民币升值及贸易政策调整背景下地区外向型经济综合风险做出一个粗略的定量判断。

其中,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外企出口占比、加工贸易政策影响与风险呈正相关的关系,即指标值越大,风险越大;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高新技术出口占比、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投资环境与风险呈负相关的关系,即指标值越大,风险越小。

首先,对以上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和同向化处理:

经该式处理后的各个指标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且都是取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其中xjmax和xjmin的取值为对应指标的最好值和最差值。

后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地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而得到各地区的外向型经济风险指数。

通过测算,从图1中可以看出:

(1)东部地区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增加了其经济的脆弱性,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落后,在地区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不会对整体地区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外向型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东部地区(除辽宁、山东和河北外)的外向型经济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经济发展对外贸和外资的依赖程度较大,特别是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和江苏的外贸依存度高于100%;天津、江苏、上海、广东和福建的外企出口占比大都超过60%,这些地区对外贸和外资的过度依赖,造成了经济的不平衡和脆弱性。

(2)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东部地区出口大省影响较大,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较低的省市。出口退税调整主要涉及“两高一资”产品和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虽然也涉及了一部分机电产品,但影响不大。因此东部地区那些机电产品出口比例较低的省市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这些地区包括辽宁、山东和河北,此外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虽稍高于以上三省,纺织服装等非机电产品出口仍占有相当高的比例。2007年三季度,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几个出口大省订单指数下降较为明显。从总体的出口订单情况来看,出口订单指数为7.2%,比上季度下降2.6个百分点,创2005年以来单季最大降幅。而三季度国内订单指数也出现季节性回落,该指数由二季度的峰值12.9%回落至本季度的11.6%,虽然下降1.3个百分点,但仍为历史次高点。

(3)在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政策调整背景下,以出口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类产品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其外向型经济面临的风险加大。和东部地区省市相比,中西部地区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商品的比重较大,这些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利润较薄,自主定价能力不强。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或取消、进出口税率的调整以及加工贸易禁止类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增长会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且,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外贸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竞争力较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三、资金投向的政策建议

1.首先应把握由于人民币升值对不同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把握在目前货币从紧的背景下,资金的重点投向区域。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高端劳动力、资本以及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要加速向沿海地区转移,增强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降低成本。因此,我国东部地区要以发展商业、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中部由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则以发展工业为主;西部限于城市群体的分散和城市化水平不高,则在注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着重改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有关企业要及早认清形势,尽快从“严防死守”中走出来,要主动“转移”,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对主动“转移”的企业给予奖励。这种产业转移和资金的适度偏向会促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中国经济未来几年更平衡的发展。

2.由于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且差异较大,对于传统型行业如电子、服装业等行业的负面影响较大,对于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企业则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因此,资金的投向即应该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流向风险较小的行业。另外,我国目前有必要通过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来减轻出口企业所遇到的临时出口困难。可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出口补贴,如鼓励研发的补贴、环保项目的补贴以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政府在原有扶持政策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贸易环境,简化进出口环节审批程序,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便捷通关服务。建立科技出口信息服务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技术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动态、行业发展、技术标准、国别贸易政策等各类信息。

3.资金投向应向优质客户倾斜,进行客户结构的升级。对于属于同类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也存在不同。对于行业龙头企业和具有强大研发能力企业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应该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增加科研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在创新、创造中求发展。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转变增长方式、解决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一个核心问题。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对研发成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内容提要]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各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一,今后资金应该如何进行分配是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比较我国东西中部外向型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测算出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在各地不同程度的风险分析,提出资金投向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地区外向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