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2:33:23

技术管理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技术管理木桶理论

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贯穿建筑业个个专业科目;技术管理工作者具有单一的技术专长是难以胜任的,就像管理界的木桶理论一样,你技术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你应有的最缺乏的专业的那一快短板;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知识你均掌握其核心知识之后,而你没有相关的多年的实践经验,也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就像木桶上的箍筋箍不紧一样,所盛的水照样从板缝中流走,需要你把各个专业相互密切贯穿起来,做到各个专业之间上下左右全方位紧密贯穿,这样才会使你的木桶盛上更多的水,并且密而不漏。在此我着重谈一下房地产行业在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部分漏洞与弊端,指明技术管理中各个阶段的短板和朽木所在,以及对此的解决办法的个人见解。本人在山东金瀚房地产工作,知识浅薄,意在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不妥之处请多指教。

一技术中心的人员组织管理

房地产行业根据其开发规模,大部分均设有技术管理机构,技术人员的管理机构的大小据建设规模而定。一个项目的成败取决于一个优秀的高执行力的团队。在人员组织管理上常有一下几种情况:

1组织架构不合理,技术人才缺乏

依据项目的建设规模与类别以及其技术含量,项目技术管理组织的设计有所区别,主要是人员数量上的区别,在技术含量上是基本相同的。一般一个项目的技术组织架构设计是金字塔形的设计,如:项目技术总监、专业技术总监、专业技术主管、专业技术员。其中专业技术总监大部分设建筑、结构、电器、水暖、暖通、智能化、环境等,有的中小项目只是分土建、安装两类;如此再向下进行细分如:建筑分为土建、装修,水暖分为上下水、采暖,等等。而且每一位上层技术负责人均要有下层各个专业技术核心知识,并且还要有将各个专业相互贯穿综合审查和处理专业间相互不协调的能力。一般项目管理过程中,忽视了技术组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设计单位的事情,或是只是注重设计人才的开发与应有,忽视了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开发与应有;有的技术组织成了只是来回拿取图纸的跑腿的运输队,形同虚设;有的技术组织由于能力不足又怕承担责任,将出现的问题均推到设计单位,而又没有对设计单位的一套审核措施,任设计单位设计个一塌糊涂。专业组织设置不全和复合型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难点。复合型技术人才是从基层各个专业慢慢干起来的集施工、技术、项目管理、设计综合审核、项目规划等于一体的技术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一般以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不少于十年、项目管理不少于五年为佳;部分开发企业善终于聘用干过设计为基础的人员,其缺点是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少,设计专业划分过细,即长板过长,短板过短,甚至为零,处理专业技术间的不协调能力差。年开发竣工面积在二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项目的技术管理与项目的工程管理可以划分为两个部门,中小项目可以将工程管理与技术管理合二为一来进行管理。合理优化您的项目技术管理组织,留住复合型技术人才,是您企业管理、项目盈利的重要砝码,是提高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项目技术总监专业不对口、专业单一、现场施工经验少

一个项目的技术总监是集多种专业知识于一身,具有综合审核并处理专业间相互矛盾、冲突等的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承担。在经验和专业知识方面,现场经验占了上风,其从事过的单专业知识,在此只是水桶中的其中一块长木板。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项目技术总监,是从设计单位出身的,单专业设计知识精湛的人员;而这种设计专业人才往往是现场施工、项目管理经验缺乏,单专业设计精湛而其他专业知识缺乏,如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是两个范畴。当设计和施工经验均丰富的前途下,其从事过的主专业应当是以建筑专业为主的最佳,这是由于建筑专业向下细分的相关专业多而定的;其下的结构、水电、园林等专业都是为其服务分支专业;有部分项目技术总监是从事结构或是电器、暖通等专业的,往往是只重视了本专业而忽视了全局。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每一个专业就是木桶上的每一块木板,其中的短板只能靠自身的能力增长,而无法靠长板来进行补充。

3专业技术主管专业知识过度细分,精而不全

要是将一个项目下的各个分支专业比喻成是一个大木桶的每一块木板的话,而每一个主专业下的细分的专业那就是这块木板的各个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了问题,木桶中的水同样会从这块木板中的孔洞中流出。细分的专业知识需要的就是无缝覆盖。比如每个专业要通晓本专业范围内的设计、施工、材料、工艺、质量以及各个专业相互穿插配合的要求等知识。

二设计过程中的全程审核管理

一个好项目的成本控制与技术、质量控制重点环节就在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优劣程度直接决定着一个项目的成败,而现在房地产行业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将应该时间宽余的设计阶段的时间人为的压缩,将项目开工时间提前,从而导致项目设计技术文件的知识技术含量底,致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产品定位与设计问题频繁变更,最终使项目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设计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一下几种情况。

1项目的产品定位不准确,设计任务书标准含糊

好多的项目在开发前期的产品定位时前瞻性差,定位过高或是过低,或是定位时的标准设定中留有一定的变更余地,致使设计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后续的相关工作难以进展。

2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技术含量底

现在国内的设计市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鱼目混珠的、产品低劣的设计单位层出不穷,甚者三五人组成一个团队挂靠一个知名设计单位打空手道,有的刚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主设计大师或是在审核上签字凑人数等,您不看图纸上盖章的注册设计师又有几个是真的见过图纸的,不就是借用他人的资质和印章用着吗?真可谓是防不胜防啊。而又有好多的企业偏偏就用这种三流的设计单位,为什么?设计费用底呗,殊不知真正后续浪费的要比您在前期省下的多得多,这又何苦呢。好多设计单位抓住建设单位技术组织不健全的弱点,大打偷工减料牌。选择一个好的设计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织是成就一个优秀设计文件的前提,是众多企业需要调整成本控制中的设计环节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一个环节上,您是选择了一个优质的木桶还是选择了一个假冒伪劣的木桶,这就要看您的战略了。

3设计文件的过程控制不到位

一个优秀的设计文件,从开始到结束,贯穿各个设计环节,需要各方相关人员多次的重复效对、审核、优化等过程才会形成的。在好多的企业当中,这方面的控制流程需要进行再造、优化。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只是注重前期的规划设计和方案设计,而忽视了施工图设计,规划和方案总归是一个粗放式的设计文件,而细节的控制就是在施工图设计上。规划和方案设计就是您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木桶,而施工图设计就是木桶细部的制作质量。设计全过程是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规划设计和方案设计是一个项目设计前期方案优化的过程,需要多个设计方案进行参照、对比、优化,最终定案,是一个粗放式的设计过程;施工图设计是依据前期定案的设计方案,对方案的细化过程,使所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细化的过程和专业间相互穿插融合的过程,是设计工作量最大、最细的过程;最终来到项目现场使用的是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控制流程,单纯一个控制流程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技术管理者全员、全身心的投入,最终才会形成凝聚全员智慧的优秀的设计文件,才能使整个项目得以顺利进展。

4设计交底不到位

设计交底是设计过程中上道设计完成后对下一道设计、管理环节进行交底的文件。部分企业在这一个环节上不做技术交底或者交底不细,致使后续的设计、管理工作或多或少的偏离原来的设计意图,甚者有些由于结构、安装等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等原因私自串改原设计,导致后续的优化、控制等工作无形中加大了数倍的工作量,并人为的加长了设计阶段的时间;做好设计交底工作,为项目的顺利进展营造良好的设计基础。

三施工现场中的全面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是一个优秀项目的实施过程,是项目技术管理的中间管理阶段,此阶段所涉及到的专业科目更为复杂,管理要求更高,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经验要求更高,对现场需求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更为迫切。现场管理常出现的技术管理缺陷有一下几点。

1现场项目经理专业技术单一、现场技术实践经验少

房地产企业的现场项目技术管理,一般人认为是一个虚拟的工作,就是可以干也可以不干,由于这个技术工作是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的事情,项目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只是做各方的协调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内外关系的协调工作是工作重点,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是项目工程管理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没有一定的多专业技术知识,您就没有这个基础,那您就没有资格来管理这个项目。现场的项目经理需要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并能够及时对发生的项目专业间的矛盾冲突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果断的处理措施。好多企业的项目经理很难做到或是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当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现以往的决策是错误的,甚者都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更没有纠正错误的一套完整的方案,有的就将错就错,错到底,致使工程质量隐患重重,就不用说是受到的经济损失了。现场的技术管理是以现场施工为重点,项目管理中包括技术管理。一只狼领导一群羊的力量,有时会大于一只羊领导一群狼的力量。

2专业管理员综合技能差

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好多项目专业管理员,只精通自己本专业内的技术知识,对周边专业是一窍不通,在审查技术问题时,对问题观察的角度狭窄,很难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处理方案。比如:电器专业的人员看不懂建筑图和结构图,园林专业的看不懂市政配套图等等。

3管理方法不对路

房地产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是一个侧面的、综合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监督执行的层面;真正大部分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和监理方来进行实施和控制的;现场的施工、监理方只要有能力将这项工作干好,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就不应该过度插手其中的工作;有好多的建设单位工程代表,就没有将自己的技术管理位置认清,过度越位,致使有些项目出现建设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多于施工、监理方技术管理人员的怪现象;管理是要靠科学的方法,不是靠人海战术的。现场人员需要精英,现场项目管理需要精通,管理方法需要精技,只要您有了全面的技能,就有了能盛满水的木桶。

四物业管理中的维护技术管理

物业管理阶段是一个公司诚信经营和服务至上的表现阶段;质量是生命之本,合理的维护是优质的保证;维护技术的好坏在客户面前直接反应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技能的高低,从而推理出项目前期的技术管理状况;维护技术是集诊断、治疗、护理、合理应用的过程,是对现场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术要求更高的阶段,本阶段大大区别于以上以管理和技术知识为主的阶段,这是以管理和操作技能为主的阶段;致使在此阶段的人员管理方面也大大区别于前期。在此阶段的技术管理常出现的现象有一下几点。

1人员技能定位不正确、专业不对口

物业管理过程中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是以操作层的技术工人为主的团队;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的工程人员定位时,定位到技术管理层面上,操作层人员甚少,甚至没有操作工人。操作层的工作主要是维护工作,并不是以上下协调为主的管理工作。从专业方面,是以建筑修缮为主的管理层和执行层。

2维护知识缺乏、预防意识差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工程技术管理;创新管理模式;钻井安全;提高效益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是中国陆上实力雄厚的钻井承包商之一。该公司秉承“真诚服务甲方”的合作理念,大力实施“四大技术管理”方式方法,着力为国内外油气能源公司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钻井工程技术服务。

1“四大技术管理”创新构建现代安全钻井的背景

中原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成立30多年来,一直处在高速的发展进程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各项技术指标、经济效益也名列前茅,以良好的技术实力,敢打敢拼的精神铸就了“石油工程铁军”形象。但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整体下跌,2015年愈演愈烈,2016年石油工程行业进入“极寒期”,各油田不断压缩投资,钻井工程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工程项目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网络化办公的普及,凸显出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钻头、螺杆等工具、钻井液处理剂材料质量监管难度大,部分钻井队日常检查有漏缺,工程故障、复杂情况时有发生,制约了钻井安全提速。因此,进一步挖掘技术管理潜力,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四大技术管理”创新的内涵

在创建现代化油气井钻井企业过程中,中原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着重实施“技术管理制度创新、技术交流模式创新、科技进步创新、保障机制创新”四大创新管理。1、技术管理制度创新。2、技术交流模式创新。3、科技进步创新。4、保障机制创新。

3“四大技术管理”创新的具体做法

3.1创新管理制度,使技术管理迈上网络化时代

(1)建立钻井队技术日报表汇报分析制度。针对公司钻井市场分布广,钻井队分散,技术管理工作不能及时覆盖所有井队等问题,技术部门建立了钻井队技术日报表分析制度,创立报表模板,以收集、汇报、分析、反馈模式运行,实时监控公司各钻井区域的生产技术情况。(2)加强质量控制,规范钻头、螺杆、钻井液处理剂使用管理。由于钻井队的钻头、螺杆、钻井液处理剂厂家和品种较多,质量监管难度大,公司技术部门修订完善了《钻头、螺杆钻具管理规范》、《钻井液处理剂管理规范》,实施统一归口、动态管理。每月对钻头、螺杆钻具使用情况月度报表,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处理剂进行随机抽检。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保障了施工安全和速度,降低了综合成本。(3)全面提升井队基层技术管理。针对部分井队基础工作不扎实、日常检查有漏缺的问题,公司技术部门制定了《基层技术管理细则》,各项目部和基层井队认真贯彻实施。细则主要针对现场操作,内容涵盖井控制度落实、井控装备安装管理、井控现场作业管理、钻井施工现场管理、钻井液现场管理、完井作业现场管理、技术资料等7大项目,47小项简评项目,全面规范了井队现场技术管理。(4)建立技术信息交流平台。针对技术人员在外部市场比较分散的情况,技术部门建立QQ技术交流群,实现技术信息共享,加快了施工中技术难题处理。特别是对年轻技术人员,提供了随时可以交流、学习、解决难题的平台。(5)改造优化ERP“生产技术”栏目。利用公司ERP加强工程设计的执行,加强施工方案、邻井资料、技术措施的监管、制定和落实,加强钻头、螺杆等工具的使用经验交流和优选,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ERP生产技术板块主要分为公告栏、井队汇报栏、工程技术栏、技术交流栏、技术文档栏等5部分。从钻头、螺杆及钻井液材料的使用分析,到施工井的井史、技术总结及技术经济分析报告,从工艺技术的介绍到技术成果的交流展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公司技术人员分享交流的平台,查阅资料的信息库。

3.2创新技术交流模式,技术措施“直达现场”

公司技术部门利用钻井技术分析日报表制、QQ技术交流群、ERP“生产技术”栏目等资源,对生产井情况及时收集、及时分析、及时会诊、及时处理,发挥了“一井一策,分类指导”的作用,保障了各钻井市场生产井的安全、优质、高效。

3.3创新科技进步,攻克技术瓶颈问题

针对各区域市场影响钻井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公司技术部门落实“一井一策”,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施工方案,狠抓技术攻关,保障安全快速施工。在西南礁石坝工区的施工井二开浅层气、东北地区的井壁稳定、营城组可钻性差、川西项目上部地层造浆严重、易钻头泥包,下部地层钻井液密度高、地温高;陕北、山西项目刘家沟地层重复性漏失、冀东项目五段制井多、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上,通过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组织技术骨干联合攻关,避免了故障的发生,工程事故时效为零,复杂失效大幅降低,钻井速度、工程质量均有提高。

3.4创新保障机制,区域市场技术管理负责制“落地生根”

以总工程师为主导,技术部门副总师、技术专家为骨干,在日常巡视和工作督导的基础上,分别侧重分管不同钻井市场定期进驻项目和钻井队指导生产;强化了“双配套”技术管理模式,与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融为一体,同抓共管,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

4“四大技术管理”创新的成果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3

一、汉字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汉字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把纸质档案上的固定信息变成可以被检索利用的活信息,为文本数据管理技术提供丰富的数据源。

首先,从库存档案的情况来看,近几十年来形成的大量印刷汉字档案记载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对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但这部分档案的内容都没有文本数据,或者说都只是固定在纸质载体上的死信息。既使通过扫描以图像方式存储于计算机中,检索利用也有不便之处,难于满足现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多种利用需求。其次,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每年接收的档案中仍然会有相当数量的档案没有文本文件,或为外单位来文,或为丢失损坏等。汉字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就是使这两大部分纸质档案上的固定信息变成可以被检索利用的活信息,为全文检索提供数据,使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成为可能,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档案目录数据的录入方式。

应用计算机以来,汉字录入只有一种方式,即健盘录入。虽然目前汉字键盘录入的方法有许多种,而且日趋简便快捷,已是年轻人必备的职业技能,但是它毕竟属于一种技能,不仅需要反应灵敏,手指灵活,而且要熟记录入的原则、方法和要领。这对于在档案部门占有相当比例的中老年同志来说,掌握起来确有难度。因此,键盘录入方式仍然是影响一些档案部门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数据库的因素之一。OCR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通过“拖拉”的方式,将屏幕上文件的目录项如标题、文号、责任者等直接移植到档案目录数据库的相应字段中去,简单易学,一看就会。遗憾的是手工“拖拉”速度较慢,而且需要即时扫描或调用图像数据,所以单一利用这种方式录入档案目录,速度不及熟练录入员的键入速度。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录入方式,为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数据库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途径。而且,如果利用OCR软件同时建立新型的综合档案信息数据库,例如包括档案的文件目录、图像和文本等,效果就此较理想了。

二、汉字识别后生成的文本数据的属性问题。

原始性是档案的基本属性。汉字识别后生成的文本数据是根据档案的本源信息,即固定在纸质载体上的汉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扫描、识别、校对、修改等工序后形成的复制加工品,因此不具有档案的原始性。

知识性是档案的又一个属性。汉字识别后生成的文本数据如果不计算人工校对后仍然可能存在的微小误差,应该说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内容,因此具有档案的知识性。

汉字识别后生成的文本数据是将档案的内容以特殊的物理方式重新记录在特殊的载体之上,比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在纸质载体之上更具有便于传递、接收、存储、利用以及不磨损、不丢失等属性。因此具有更强的信息性。

汉字识别后生成的文本数据应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一次信息的复制品或编研开发成果。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制品或编研开发成果,因其生成的目的不同,又具有两种不同的属性:当以提供利用为目的通过汉字识别建立文本数据库时,其文本数据具有类似于汇编类档案编研成果的属性;当以编辑出版纸质的档案编研材料如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文件汇编等为目的进行汉字识别时,其文本数据不仅具有类似于档案编研成果的属性,而且具有档案原始性的基本属性,因为它们是印刷品或出版物的本源信息。

由此可见,汉字识别后生成的文本数据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档案属性的新型档案信息。

三、汉字识别技术的应用方式

汉字识别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根据其目前的技术水平主要适用于近几十年来印刷汉字档案内容的识别,图像、文本数据的形成、存储和目录数据的录入等项工作。主要的应用方式有:

(一)利用者阅读纸质档案的内容之后,对其所需要的内容进行扫描和汉字识别,或打印出统一格式的利用摘录,或直接提供文本拷贝。

这种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1方便用户,可减少信息利用过程中的重复劳动;

2不给档案人员增加建库的工作负担;

3节省建库所需的经费开支。其缺点主要有:

1不能为全文检索提供数据,实现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

2存在对同一档案内容重复进行扫描和汉字识别的可能性。

(二)输入档案目录。这是加快档案目录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一条新路,能够使更多的人员从事输入工作,但输入速度不甚理想,而且成本费用相对较高。

(三)扫描、保存图像并提供利用,只针对利用者需要的图像内容进行汉字识别等利用服务。

这种方式必须在已有文件目录的前提下使用。其优点主要有:1具有提供原件和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的双重优势;2档案人员不承担汉字识别后生成的文本数据的维护工作。其缺点主要有:1同第一种利用方式的缺点。2汉字识别技术要求图像的光学分辨率较高,一般为3000dpi,而一般图像的分辨率仅为150dpi,因此所需的存储空间较大,约是一般图像的2、3倍,那么,所需的存储成本也要高得多。这种高代价的图像存储仅用来满足用户利用识别的需要似乎有点得不偿失。因此低分辨率的图像也能进行汉字识别,只是识别率相对较低而已。我们也曾做过对比实验,同一页印刷质量良好的B5纸型文件约500字,以300dpi进行扫描,识别率为100%;以150dpi进行扫描,识别率为99.4%(误识3字)。这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无所谓的。

(四)建立文本数据库。这种方式也应在已有文件目录的条件下使用。其优点主要有:

1节省存储空间和存储成本。仍以一页B5型纸约500汉字的文件为例,以文本方式存储约需1000字节;以图像方式存储约需25000字节。因此,同量汉字的文本方式存储比图像方式存储成本低得多。

2为全文检索提供数据,能够实现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

其缺点主要有:

1建立文本数据库的工作量较大。

2不能满足用户阅读档案原件的需求。

3由于没有图像随时提供依据,不便于对文本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实。

(五)输入目录并保存图像。

(六)输入目录、建立文本数据库。

(七)保存图像、建立文本件数据。

(八)输入目录、保存图像并建立文本数据库。

这是充分发挥OCR软件功能,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应用方式。但工程量较大,人力、资金需求较多,建库周期较长。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4

摘要:针对32位ARM处理器开发过程中调试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JTAG的实时调试技术,介绍了正在发展的嵌入式调试标准,并展望期趋势。

关键词:嵌入式调试处理器JTAGNexusARM

随着对高处理能力、实时多任务、网络通信、超低功耗需求的增长,传统8位机已远远满足不了新产品的要求,高端嵌入式处理器已经进入了国内开发人员的视野,并在国内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应用。ARM内核系列处理器是由英国ARM公司开发授权给其他芯片生产商进行生产的系统级芯片。目前在嵌入式32位处理器市场中已经达到70%的份额。笔者在对三星公司的ARM7芯片技术调试的过程中,对这些高端嵌入式系统的调试技术进行了总结。

传统的调试工具及方法存在过分依赖芯片引脚、不能在处理器高速运行下正常工作、占用系统资源且不能实时跟踪和硬件断点、价格过于昂贵等弊端。目前嵌入式高端处理器的使用渐趋普及。这些处理器常常运行在100MHz,并且一些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存储器的总线信号并不体现在外部引脚上。这种片上系统(SystemonChip)、深度嵌入、软件复杂的发展趋势给传统的调试工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给嵌入式处理器开发工程师的工作带来了不便,这就需要更先进的调试技术和工具进行配套。本文将详细介绍在ARM处理器中采用的几种片上调试技术(on-chipdebugger)。这些片上调试技术通过在芯片的硬件逻辑中加入调试模块,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实现传统的在线仿真器和逻辑分析仪器的功能,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实时跟踪和分析,进行软件代码的优化。

1边界扫描技术(JTAG)

边界扫描技术是为了满足当今深度嵌入式系统调试的需要而被IEEE1149.1标准所采纳,全称是标准测试访问接口与边界扫描结构(StandardTestAccessPortandBoundaryScanArchitecture)。JTAG遵循1149.1标准,是面向用户的测试接口,是ARM处理器调试的基础。本文提到的ARM的E-TRACE调试模式实际上是JTAG的增强版本,其它一些32位嵌入式处理器的调试方式也基本上遵循这个标准。这个用户接口一般由4个引脚组成:测试数据输入(TDI)、测试数据输出(TDO)、测试时钟(TCK)、测试模式选择引脚(TMS),有的还加了一个异步测试复位引脚(TRST)。其体系结构如图1。

所谓边界扫描就是将芯片内部内科所有的引脚通过边界扫描单元(BSC)串接起来,从JTAG的TDI引入,TDO引出。芯片内的边界扫描链由许多的BSC组成,通过这些扫描单元,可以实现许多在线仿真器的功能。根据1149.1的规定,芯片内的片上调试逻辑通常包括一个测试访问接口控制器(TAP)。它是一个16状态的有限状态机以及测试指令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旁路寄存器和芯片标识寄存器等。在正常模式下,这些测试单元(BSC)是不可见的。一旦进入调试状态,调试指令和数据从TDI进入,沿着测试链通过测试单元送到芯片的各个引脚和测试寄存器中,通过不同的测试指令来完成不同的测试功能。包括用于测试外部电气连接和芯片功能的外部模式以及用于芯片内部功能测试(对芯片生产商)的内部模式,还可以访问和修改CPU寄存器和存储器,设置软件断点,单步执行,下载程序等。其优点如下:

·可以通过边界扫描操作测试整个板的电气连接,特点为表面贴元件提供方便;

·各个引脚信号的采样,并可强制引脚输出用以测试芯片;

·可以软件下载、执行、调试和控制,为复杂的实时跟踪调试提供路径;

·可以进行多内核和多处理器的板级和芯片级的调试,通过串接(如图2),为芯片制造商提供芯片生产、测试的途径。

虽然JTAG调试不占用系统资源,能够调试没有外部总线的芯片,代价也非常小;但是由于JTAG是通过串口依次传递数据,速度比较慢,只能进行软件断点级别的调试,自身还不能完成实时跟踪和多种事件触发等复杂调试功能。因此便有了几种功能更为完善的增强版本。

2ARM芯片的实时调试方案(E-TRACE)

ARM公司的内核芯片采用E-TRACE片上调试模式。它实际上是JTAG的升级版本,通过增强的辅助片上调试硬件来完成实时调试,解决了许多传统调试器难以解决的问题。

图2对多内核和多处理器的调试

它的实时调试方案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EmbeddedICE硬逻辑;

·实时监控;

·实时跟踪。

EmbeddedICE逻辑单元存在于ARM7TDMI、ARM9TDMI、ARM9E和ARM10内核中。它枯JTAG口的基础上,增加了硬件断点寄存器、比较器,通过断点寄存器的值可以进行硬件断点的设置,不仅对地址还可以对数据、控制总线的信号进行复杂的触发控制设定,而不是单单在指令级别进行中断(如软中断),从而满足对特定事件的中断响应,极大的增加了灵活性,同时可以在ROM中设置断点和观察点,极大地方便调试。其示意如图3。

实时监控则是进一步在ARM9E和ARM10中的改进。它改变EmbeddedICE在触发中断后时入调试模式状态而停止内核运行的弊端,进入一段非常小的中断监控程序中,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后迅速把控制权转让给先前的任务(这是与远程监控器最大的区别)。在监控程序内处理器完全可以再接收外界的中断和其他触事件,而不是停止运行。这种方式综合了JTAG和远程调试的优点,它可以增加以下两个好处:

·在不禁止中断的前提下调试前景任务(即中断时正在运行的任务);

·不用停止处理器的运行就可以读写和修改存储器(对于机电设备非常重要)。

更为强大的是ARM的实时跟踪解决方案,它由三部分组成:

·嵌入跟踪微核;

·跟踪分析仪;

·跟踪调试软件。

通过这三种工具可实现完全的实时跟踪。跟踪微核存在于芯片,它可以不停止CPU的运行而实时监视芯片总线的信息,并把设定触发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在CPU运行的同时通过压缩的方式送到外部的跟踪分析仪器里。分析跟踪仪器从芯片外部通过跟踪口(另外一个不同于JTAG的接口)收取信息。因为是压缩的数据,所以分析仪不需要采用与跟踪微核实时跟踪相同的速度。这大大降低了分析的成本,并增加了存储的容量。而PC端的跟踪软件则来自分析仪的数据重新组织起来,从而重现处理器的历史状态和数据、程序流程。同时还可以把执行代码与源代码链接起来,使调试者快速理解跟踪数据。ARM的这种方式通过芯片内部的实时跟踪硬件加上低成本的分析仪器,解决了传统在线仿真器(ICE)和逻辑分析仪的诸多弊端。其示意如图4。

3Nexus标准

自从JTAGIEEE1149.1标准出来后,越来越多的高端嵌入芯片生产商开始采用这个标准。但是1149.1标准只能提供一种静态的调试方法,如处理器的启动和停止、软件断点、单步执行、修改寄存器,而不能提供处理器实时运行时的信息。于是各个厂家在自己的芯片上,把原有的JTAG的基本功能进行了加强和扩展,如前面提到的E-TRACE、背景调试模式BDM(BackgroundDebuggingMode)和片上仿真OnCE(On-ChipEmulation)等,在处理器不停止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实时的调试。

由于这些增强的JTAG版本之间各有差异,而且即使同一厂家的不同产品之间也在存着不同。所以一些芯片厂商和调试工具开发公司于1998年成立了Nexus5001论坛,以期提出一个在JTAG之上的嵌入式处理器调度的统一标准。

Nexus将调试开发分成四级,从第一级开始,每级的复杂度都在增加,并且上级功能覆盖下一级。第一级使用JTAG的简单静态调试;第二级支持编程跟踪和实时多任务的跟踪,并欢用户用I/O引脚作为多路复用辅助调试口;第三级包括处理器运行时的数据写入跟踪和存储器的读写跟踪;第四级增加了存储替换并触发复杂的硬件断点。从第二级开始,Nexus规定了可变的辅助口。辅助口使用3~16个数据引脚,用来帮助其他仿真器和分析仪之类的辅助调试工具。其示意如图5。

通过Nexus标准可以解以下问题:

·调试内部总线没有引出的处理器,如含有片内内存器的芯片;

·传统在线仿真器无法实现的高速调试;

·深度流水线和有片上Cache的芯片,能够探测具体哪条指令被取和最终执行;

·可以稳定地进行多内核处理器的调试。

4调试技术的展望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基坑支护卸荷支顶斜撑

1工程概况

某建筑位于太原市汾河东侧500m。该工程地下1层,地上15层,建筑面积11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Φ800m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1500mm厚条形承台基础,承台基础用400mm厚构造筏板(筏板下设300mm厚干炉渣)相连,基础顶标高-5.13m,平面尺寸43.8m×19m。构造筏板干炉渣底标高-6.00m,承台垫层底标高-6.80m,电梯基坑处局部-8.37m,室内外高差0.9m,自然地坪为-1.06~-1.6m。施工前期,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和基坑支护帷幕桩已相继施工完成。

1.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杂填土,平均层厚1.18m;

②粉土,平均层厚1.5m;

③粉细砂,平均层厚3.88m;

④I:中砂,中密,平均层厚9.02m;

⑤II:粉细砂,中密,平均层厚4.73m;

⑥粗砂砾,中密,平均层厚2.22m;

⑦粉土,平均层厚5.14m。

土质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Ⅲ类。地下水位在自然地坪下2.2~2.7m,为潜水类型,由东向西流入汾河。

1.2周边环境

该工程东侧相距6m为5层办公楼,西侧相距8m为6层住宅楼,南侧相距4m为宽15m的道路,相距25m为5层住宅楼,道路下埋设有各种管线。

1.3基坑帷幕

基坑四周布设双排喷水泥浆深层搅拌桩,桩径Φ500mm,桩长12m,桩顶标高-2.5m,桩间距350mm,排距400mm。

1.4基坑支护

东西两侧距离办公楼、住宅楼分别为3m、5m处,各布置14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Φ600mm,桩长12m,间距1.5m,顶标高-1.8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周围均匀布置8Φ18受力筋,箍筋Φ8@200。南北两侧帷幕桩兼作支护桩。

2基坑支护综合处理方案

2.1原支护桩复核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未提供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原支护设计采用的技术数据及要求的技术条件也未获得。按经验数据验算,东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支护桩及南北两侧的喷水泥浆深层搅拌帷幕支护桩均不能保证安全,必须采取处理措施。

2.2基坑支护处理原则

(1)尽量保留原有支护桩,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以节约投资;

(2)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

(3)避免因基坑周围土体变形和降水不当,造成邻近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的不均匀沉降;

(4)便于施工操作。根据上述原则,经过对几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和细致计算,确定了基坑支护的综合处理方案。即采用土体卸荷、对不同的开挖深度采取不同的支顶斜撑和不同的承台胎模的作法;降水采用轻型井点和回灌的措施。

2.3综合处理方案介绍

2.3.1钢筋混凝土支护桩和帷幕支护桩外侧挖土至-3.5m卸荷,卸荷宽度2.5m,其标高略高于地下水位;

2.3.2400mm厚构造筏板部位,用370mm厚砖胎模保护被动土区不受干扰;

2.3.31500mm厚条形承台部位,先以工程桩为支点,用钢管斜撑临时支顶钢筋混凝土支护桩和帷幕桩,然后挖土满砌砖胎模加强被动区,再拆除斜撑;

2.3.4电梯基坑部位,以4排工程桩为支点,边挖土、边用4道钢管斜撑支顶帷幕支护桩,浇筑配筋混凝土胎模兼支护墙,再割除斜撑;

2.3.5采用4套轻型井点降水,其中3套设在支护桩及承台筏板之间,井点管底标高-9m,高于帷幕桩底3m,在卸土区挖土后安设,主体结构完成4层后拆除;另1套设备设在电梯基坑东、南、西三面,挖土至-6.8m时安设,电梯基坑混凝土完成后拆除;

2.3.6在基坑东、南、西三面布置10口回灌井,保证回灌水高度-3.8m。

3方案的实施顺序及施工要点

3.1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卸荷区统一挖土至-3.5m→支护桩内侧边3套轻型井点管埋设,打回灌井、观测井,组装降水回灌系统→降水回灌→基坑内土方开挖,支护桩内侧宽2.5m的范围挖至-5.1m时暂保持不动,其余部位挖至-6m→条形承台部位挖至-6.8m,支顶斜撑,挖除支护桩内侧保留土;砌筑砖胎模砌体兼支护墙,拆除斜撑→电梯基坑外侧1套轻型井点管埋设,机组组装降水→电梯基坑部位挖土,斜撑处斜面分层挖土,分别支顶-5.0m、-6.6m、-7.5m、-8.2m斜撑,支模浇筑钢筋混凝土胎模兼支护墙,割除斜撑,封斜撑管口→电梯基坑部位基础承台施工→拆除电梯基坑外侧1套轻型井点→其余承台筏板施工。

3.2施工要点

(1)型钢和钢板用Q235,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砌体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砖。

(2)为使东西两侧桩间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边开挖、边在支护桩间挂铅丝网抹灰。

(3)钢斜撑下端支顶在工程桩上,斜撑与工程桩相接触处焊弧形钢垫板,钢垫板与工程桩间孔隙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灌实;钢斜梯上端槽钢组合腰梁与支护桩间孔隙,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实。

(4)同一根工程桩上支顶两根斜撑的,在该工程桩与其邻近后侧桩间水平支顶木撑,以确保工程桩的安全。

(5)支顶斜撑的设置,必须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斜撑的拆除,必须在砌体砌筑后2d且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C10以上时进行。

4施工监测结果

4.1周边环境东、西两侧建筑及南侧道路稳定,无开裂现象发生,建筑物的最大沉降值10mm,最大倾斜值0.07%,属正常允许范围。

4.2支护桩顶变形观测点埋设后进行第一次观测。从挖土开始,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每日或隔日进行观测,直至承台混凝土施工完毕,共观测10次,东、南、西、北的最大位移分别为7mm、7mm、8mm、20mm。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近年来,稻象甲已成为影响六安市金安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介绍稻象甲的发生及危害特点,分析稻象甲近年来在金安区为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夺取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危害水稻生产的有害生物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水稻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的危害大大减轻,而稻象甲、稻曲病以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逐步成为影响我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稻象甲的发生特点和综合治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稻象甲的危害

2000年以前,稻象甲在我区仅零星发生,未构成危害,一般农民也不了解稻象甲;2000年后,稻象甲才逐渐被农民所认识,不少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曾经深受其害。

(1)高梁育苗缺苗一半。2000年施桥镇旗杆村与安徽迎驾集团签定高梁种植合同。播种育苗后疏于管理,稻象甲防治不及时,10hm2种植计划,移栽5hm2,仅占合同生产任务的50%。

(2)早稻减产30%。2003年施桥镇金斗村桑朝阳户,1700m2双季早稻,抽穗扬花后,发现上部叶片叶尖逐渐发黄、早衰,谷粒不饱满,提前收割后减产约30%。农户不知原因,农技人员现场拔起稻桩检查,确认是稻象甲幼虫为害。

(3)育秧田受稻象甲为害,造成缺苗空田或迟栽改种,影响茬口和收成。

(4)直播田受稻象甲为害,基本苗不足,生育期推迟,危害严重田块翻耕补种、延误农时。2007年施桥镇河口村徐发久户0.23hm2杂交中稻减产达1000kg以上。

(5)玉米苗期受稻象甲为害后,造成缺苗或迟发,整齐度下降,成熟期推迟,减少产量。

2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2.1发生特点

稻象甲又称稻象鼻虫、稻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异型亚科,不仅为害水稻,还能取食小麦、玉米、高梁、油菜以及稗草等多种作物和杂草。成虫咬食叶片,幼虫为害新根,以丘陵山区为害较重。我区1年发生1代,多以成虫在稻花、土缝、田边、杂草上越冬,4月中旬前后相继为害各种农作物。

2.2为害症状

稻象甲成虫以管状喙咬食水稻秧苗心叶,抽出后形成一排小孔,被咬稻叶易折断,漂浮水面,水稻分蘖后为害逐渐减轻,玉米、高梁幼苗为害症状与水稻秧苗为害症状相似。稻象甲幼虫为害水稻新根,被害稻株叶尖发黄,叶片枯死,严重时整丛枯死,稻穗不能抽出或形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3稻象甲近年来为害加重原因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我区冬季气温升高,有利于稻象甲越冬,越冬虫量增大。

(2)适宜越冬及栖息的场所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燃料多样化、农机替代耕牛以及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等变化,使整个农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有利于稻象甲的越冬和栖息。

(3)稻象甲食性杂。我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方式不一,给稻象甲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非常有利。

4综合治理措施

(1)清洁田园。通过铲草皮、割草或喷施除草剂等措施,破坏稻象甲越冬及栖息场所。

(2)午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水翻耕,消灭部分虫源。

(3)水稻育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山坡、堤坎等杂草较多的虫源区,并相对集中育秧,减轻为害。

(4)适当推迟一季中稻播期,避开稻象甲为害高峰期,食源植物大量发生后,可以分散稻象甲为害;同时还可推迟水稻抽穗扬花期,避开7月下旬高温热害,增加结实率。

(5)喷撒农药时,不仅要对秧苗喷药,还要对秧田周围杂草喷药,能起到较好的杀灭和阻隔作用,对为害较重的田块,可增加用药次数。

(6)为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可随药配用农田有机硅助剂“展透”,既增加叶片的农药附着率,又增加农药对害虫的渗透性。

(7)早中稻本田防治稻象甲可选用锐劲特、毒死蜱、三唑磷等,也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剂对水喷雾防治成虫取食叶片,拌毒土撒施防止幼虫为害水稻根部。

参考文献

[1]高成,郭书普.农业病虫草害防治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程满枝,张传根.皖南山区稻象甲回升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78,80.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7

人类正阔步进入信息化社会,教育也正掀起信息化革命的浪潮。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是历史的必然。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本着早起步、早受益、高标准、高效益的指导思想,自1997年开始,就努力探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我们的实施策略是以构建信息化校园为理念,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载体,以现代管理方略为动力,力求高效率、低能耗的使用,让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的校园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生成智慧,形成人格。建——创造信息化校园的物质平台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点投入。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已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场学习上的革命。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教学方式,显然已与当今现代化教育大相径庭。只有在装备好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创构新的教育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才能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使学校立于一流学校之林。为此,我们这几年都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建设一流学校的突破口,确立了发展目标,多方筹措经费,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使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在学校还有很多教师没有住房、食无定所的情况下,我们从学校大局考虑,尽量保证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具体经历了三步走的过程:1、准备阶段(1997—1999年)。在这三年中,我们边规划边建设,首先购买了相应设备,这时主要以PⅡ为主要使用机型,重点为电教教师、学校骨干教师、行政管理提供服务,同时为大规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奠定基础。2、硬件设备添置阶段(1999—2001年)。这一阶段主要以购置设备为主。同时分步建立学校校园网,通过在全校各教室安装多媒体电脑,使电脑从学校管理和少数人使用向课堂教学和大多数使用延伸,迄今为止,全校43个班级和15个年级处室都配备了由清华同方电脑公司提供了相应品牌电脑。学校同时投入2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文昌电视台,使之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中转站。建起两个宽敞的电脑网络室和一个电子备课室,按当时较先进标准规格装备了机房。目前,学校共配备计算机188台,购买了电视机62台,投影器5台,摄像机2台,多功能视频展示仪9台,教学演示、控制系统各一套,全数码采编设备一套。使学生有了学习电脑、摄入信息的场所,也使教师和学生能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和教学。3、软件提高阶段(2001—2003年)。学校聘请华中科大附属专业公司为学校建立千兆以太网,将各教室、各办公室和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多媒体网络,为教师提供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服务器的集中、存储、检查、编辑和演示,形成教师课件、存储资料教学演示的支持系统,辅助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实现学校与社会联网,通过中国电信的Internet连接,构建信息化校园,建立校园虚拟网,定期及时更新网上内容,使网上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系统来辅助教师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和界面,实现教师、学生,国内外资源共享。建立学校图书馆多媒体网络,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电子阅读的多媒体环境,并实现包括图书编目、流通、检索在内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提高图书信息的流通量和利用率,为教育教学和教改科研更上一个台阶提供服务。管——寻求信息化校园的高质量一、落实分层管理责任。为了抓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制订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制定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工作、借还登记等有关制度,收集整理现代教育信息资料,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活动,各个班级、处室的教师和负责人,负责各班和处室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形成设备损失与工作绩效挂钩的管理机制,保证了学校电教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扎实培训,建好人才库。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在教师。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纳入教师现代素质范畴,并在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中作重点提出,在1999—2002三年间,我们请市电教馆和兄弟学校的专家来校讲课,使全体教师都接受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我们派遣骨干教师赴武汉、宜昌、荆州等地学习观摩优秀电教课,去年暑期我们派出了十多名教师赴荆州参加CAI课件短期培训,今年,我们又派去了两名教师赴武汉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此同时,学校利用晚上和各个假期组织了三期教学多媒体技术集中培训,内容从最初的电脑认识到一般维护,从authoware课件、Flash动画制作到Frontpage网页制作,各学科近40名教师初步掌握设计编辑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技术,他们放弃寒暑假休息时间,完成了首批课件制作工作,学校青年教师陈贤君、马敏等在学习期间刻苦钻研,常常一学就是十几个钟头,他们不懂就问、刻苦钻研的精神也极大地带动了其它教师的学习热情,在培训期间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蔚然成风。今年,学校对这些教师的培训成绩进行了评比,并在网上公布了考试成绩。2002—2003学年度,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我们在校内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鼓励教师自制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对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学校每期都要开展一次电化教学评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电教优质课,写一篇电化教学论文,设计制作一件CAI课件,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为督促教师坚持使用好各种电教媒体,学校还将电教媒体使用情况与教学工作考核挂钩,奖优罚劣。三、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管理,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水平,我们在其管理上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首先成立了信息技术课题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学习初制订教学计划,期中检查计划落实,期末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其次,合理安排课表,合理使用计算机室,力争学生上课就能上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要上机时间和动手机会。最后,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达到学以致用。四、课题研究带动现代教育技术经验成长。自1999年我校开展“互动—生成”课题实验研究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一直是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认为,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关键是课件。针对市场上现有的课件还不太适应课堂教学和学校各科教师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采取由执教老师谈教学设想,由专长教师制作;利用已开发的课件,改进使之成熟;全校性课题研讨会,带动执教教师课件开发热情等。目前,我校已建起了自制的课件加库,由20多位教师自制的30多个课件极大的丰富了学校课件资源库。五、寻求技术支持。为了提高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含量,至2001年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寻求,得到现代教育技术公司、大专院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持,经过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的多次接触、交流,在华师教授、领导认真反复的考察之后,我校正式成为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和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每年,他们都将派谴多名研究生、专家和教授来我校进行信息工作的指导。今年,我校又成为中央教科所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些都无疑将为我校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腾飞提供绝佳的契机。用——追求信息化校园的高效益经过几年来不懈努力,我们感到在学校工作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校管理以及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提高管理效益。在学校校园网内,学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教务、财务管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料和学生各种资料共享,教师和职工开始逐步摆脱繁琐的手工劳动式的操作,工作效率也大大得到了提升。2、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教室和办公室都已安装电脑和多媒体显示仪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师在备好课后,只要将有关资料设置共享,不管走到哪个年级或处室都可以随时调用,教师无纸化办公、备课和学生无纸化学习已成为趋势,不但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学生的左脑、右脑同步发展,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得到培养,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3、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校1600多名上机学生中,有40%学生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统和Word、excel等软件,不少五、六年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ICQ号,能自如的收、发电子邮件和阅读网上资料。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带来了信息化学习的革命,知识具有了更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可随时自由阅读、选择信息,主动地获取各类知识。同时,网络的更新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网络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我们不仅利用电教手段创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诸多“乐趣”,还利用网络技术让教师和学生自制处室、班级和个人网页,现在处室、个人网页已初见成效,由于其图文声音并茂,深受教师学生的喜爱,我们觉得这也是校园文化新的形式,我们将加以引导和发展。5、畅通信息渠道。随着教育网、科技网等开通,网上信息资源日见丰富,教师能够从网上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学生也能从网上学到各种有用的知识。在各级电教主管部门的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师生齐心协力,使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市示范学校,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二年来,教师采用电教手段的公开课有一节在荆州市获奖,有3节在市级获奖。教师参加电教论文评比中先后有4人获省、地、市一、二等奖。教师制作的各科CAI课件也分别获得省二等奖、地级一等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个开端,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师资自培,努力创造出一支精良的教师群体队伍,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的需要。我们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之下,借助丰富的现代教育资源,我们构建信息化校园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从选地、制作苗床、选基质、装袋、播种、幼苗管理、移苗定植等方面介绍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技术,以期能尽快培育出优质白皮松壮苗、大苗,从而满足市场供应。

白皮松属于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针叶3针1束,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中国特产的珍贵树种。白皮松喜光,稍耐荫,是深根性树种,适应较干冷的气候,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可生长在pH值为8的土壤上,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抗性强,不耐水湿。在干旱地区,白皮松也是优良的造林树种。由于城市特殊的生境,白皮松在近年的城市绿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白皮松苗期易感染猝倒病,用白皮松种子常规育苗,由于圃地选择不当,苗期管理不善,往往造成育苗失败。而采用容器育苗,则可以保证育苗成功。同时具备以下好处:容器育苗的根系发育良好,起苗时不伤根,减少了苗木因起苗、运输、假植等作业时对根系的损伤和水分的损失,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特别是在安徽省这样的干旱地区,采用容器育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为了满足市场供应,尽快培育出优质的白皮松壮苗、大苗,则最好选择容器育苗。

1选地、制苗床

1.1育苗地的选择

在选择苗床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①白皮松怕水湿,因此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的风口处。②白皮松苗期需经常喷水、喷药,因而育苗地附近应有充足清洁的水源。③白皮松苗期易患猝倒病,前作是马铃薯、瓜类、大豆、烟草、棉花、茄科等感病植物,均不宜用来作育苗床。

1.2育苗床的制作

首先要整平育苗地,清除杂草,再制作育苗床。白皮松容器育苗一般用低床育苗,根据容器袋的规格来决定床的深度与宽度。一般挖深12cm、宽80cm的育苗床,使容器袋装土后排放在苗床内刚好与地面平齐。同时,修平并拍实苗床底部,苗床四壁要垂直,两苗床之间留40cm宽的步道,育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以10m为宜。

2选基质、装袋

2.1育苗基质的选择

常用来配制营养土的材料有林中腐殖质土、泥炭土、未经耕种的山地土、磨碎的树皮、稻壳、蛭石和珍珠岩等,最好选用经过火烧或高温消毒过的土壤,可以消灭病虫害及杂草种子。基质的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壤和肥源,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既经济又合理。如选择草皮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按3∶1比例配制育苗基质,采集的基质要粉碎过筛,除去草根、石块等杂物,充分拌匀,有条件的地方,此项工作最好在一年以前进行,并最好选用五氯硝基苯对营养土进行消毒。

2.2装袋

白皮松塑料袋容器育苗一般选择折叠式蜂窝状无底塑膜容器较好,容器规格为:直径5cm,高为12cm,容器厚度为0.02mm。这种容器保水性能好,价格低,有利于苗木生长,容器重量轻,便于运输。装土时,将折叠式蜂窝状塑膜容器拉开横排在育苗床内,其拉开长度刚好80cm,与育苗床宽度相等,使每个容器均呈六角形,四边用细树枝固定,然后装土。先装容器袋四个角落的土,最后装容器袋中间的土。当基质装到1/3时,放入3~4粒磷酸二铵,其目的是起提苗壮苗作用。再将容器袋装土至袋沿1cm处,装完一本容器袋的土,再摆第二本塑膜容器袋,摆入床内的容器要直立、挤紧,尽量少留空隙。当苗床容器袋都装满土后,用质量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待消毒液渗完后才可播种。

3播种

3.1种子处理

在土壤封冻前,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背荫处挖坑,坑的深度依当地条件而定,以能把温度控制在0~5℃、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宜。一般坑深为60~80cm、宽为1m,长度随种子多少而定。为了便于排水,坑底要铺10cm左右的粗沙或砖块。为了预防病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将精选的种子用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或用质量浓度为2%~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后取出,密封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45℃温水浸种,浸种时间以24h为宜。将种、沙按1∶3的体积比混合或分层放入坑内,直至离坑沿20cm左右时,再在上面覆盖间层物和泥土。坑的中间每隔1m距离应设置1个通气孔,并通过撤除或覆盖泥土或浇水来调节坑内温度和湿度。第二年春天播种前1~2d将种子取出,检查发芽情况。如未达到要求的催芽程度,就应放在温暖处催芽,上面盖塑料薄膜,每天翻动2~3次,并少量喷水保持湿润,夜晚在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当有30%的种皮开裂露白时即可播种。

3.2播种时间、方法

多在春季适时早播,早播可使苗木提前木质化,减免日灼害和立枯病的发生。一般以土壤解冻后10d内播种最好(我省南部以3月初至3月中旬,中部和北部以3月底至4月初为宜)。白皮松容器袋育苗采用点播方法,每个容器袋播种1~2粒,播后覆土1.0~1.5cm厚,随即用喷壶喷洒质量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或福美钾(代森锰锌、多菌灵)500倍液,用药量为6~7kg/m2(既对土壤起消毒作用,同时也可使土壤与种子密接,有利于种子发芽)。喷药后30min,再喷等量清水1次。最后覆盖树枝、杂草、塑料薄膜等物,用以保持床面湿润。

4幼苗管理

4.1出苗期的看护管理

白皮松幼苗带种壳出土,约需20d左右种壳才能自行脱落。这段时间应注意防止鸟类啄食种壳,可派人看护,也可在步道和床面上撒施毒饵。

4.2喷水

白皮松播种后要保持床面湿润,播种后约30~40d便有种子陆续出土,此时应逐步撤除覆盖物。当苗木出土后要经常喷水,特别是进入6~7月份,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要在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喷水1次。喷水时要做到少量勤喷,高温季节要适当多喷,阴雨天气少喷或不喷,切忌中午高温时喷水。喷水不仅使苗床土壤保持湿润,保证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而且还可降低地表温度,调节苗木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4.3追肥

追肥是补充苗木养分,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追肥应少施勤施,以液体速效肥料为主。一般在6~7月间结合喷水追肥2~3次,第一次追施1%的尿素水溶液,以后停止追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最好每隔15d追施0.2%~0.3%磷酸二氢钾1次。8月份,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应停止追肥。防止秋梢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尤其要注意,每次追肥后要用清水喷洒床面、苗叶,以免肥液粘附叶面造成肥害。

4.4病虫害防治、除草及防寒

为了预防白皮松幼苗患猝倒病,从苗木陆续出土时起,每周用质量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和1%的硫酸亚铁水溶液交替进行喷施。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同时用质量浓度为2%~3%的硫酸亚铁或0.5%~1.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床面,喷药后30min再喷1遍清水,冲洗苗木,以免发生药害。拔除的病株应集中烧毁,不得随手丢弃于苗床上,防止病害蔓延。除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的目的是防止杂草与苗木争肥争水,影响苗木的生长。除草应在浇水后进行。白皮松幼苗抗寒能力较差,为使当年生的白皮松幼苗能安全越冬,于11月中旬浇封冻水,并对白皮松幼苗进行埋土防寒,次年春撤除防寒土后及时浇解冻水。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介绍荞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轮作、种子处理及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荞麦,为双子叶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蓼科(polygonalceae)荞麦属(Fagopyrum),有15个种,我国有9个种。栽培种有甜荞(F.Esculentum)、苦荞(F.tarfaricum)和有翅荞麦(F.emrainatum)3个种。由于有翅荞的籽实较小,品质又差,栽培较少。生产上,主要栽种甜荞和苦荞2种。这两个栽培种形态性状有较大的差异。①幼苗:甜荞子叶大,真叶呈三角形、戟形;苦荞子叶小,真叶较圆。②茎:甜荞的茎常有棱角,淡红绿色;苦荞的茎光滑绿色。③根:甜荞的根无菌根;苦荞的根有菌根。④花序:甜荞为伞房总状花序;苦荞为稀疏总状花序。⑤花:甜荞的花朵较大,白红色,有密脉(有香味),雌雄蕊不等长,适于异花授粉,自交不育;苦荞花朵较小,淡黄绿色,无密腺(无香味),雌雄蕊等长,能自花授粉。⑥果实:均为瘦果、三棱形,但甜荞果实较大,表面与边缘平滑光亮,棱角明显;苦荞果实较小,表面甚粗糙,棱成波纹,中间有深的凹线,果实有苦味。

荞麦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常作为避灾多种、增加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填闲复种作物。荞麦花多具有蜜腺,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作物。荞麦茎叶厚嫩,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牲畜的饲料。

1荞麦的生育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荞麦的生育特点

荞麦生长发育与禾谷类作物有很大的不同,植株的生长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而花蕾的形成则在出苗后8~10d即开始,花期长达25~40d。因此,整个成热期拉得很长,在开花的同时,又进行灌浆及绿叶的继续生长。荞麦随品种、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的不同,生育期的长短有较大的差异。就全生育期而言,60~70d为早熟品种,70~90d为中熟品种,90~120d为晚熟品种,甜荞品种一般为早熟品种,苦荞一般为晚熟品种。因此,甜荞可分秋荞与春荞两季栽培,而苦荞一般仅种一季,但苦荞单产明显高于甜荞。

1.2荞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荞麦喜凉爽而稍湿润的气候环境。4℃以下的温度就会造成叶片严重受害,0℃以下则整株死亡,8~9℃时种子开始萌发,但生长缓慢,在15~22℃时出苗最整齐。在荞麦的开花期,21~26℃的温度授粉率较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受精结实而使产量下降。另外,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2)光照。荞麦为短日照非专业化型作物,光照时数增加时,能延缓茎生长锥分化速度,使生长发育过程减慢,但仍能正常发育、开花结实。荞麦对光照强度很敏感。在光照强度低于750Lx时,植株瘦弱,花序和小花的分化受影响,花序数减少,花序长度变短,小花减少,在雌雄蕊原基形成阶段至四分体形成期,光照不足必然使光合作用下降,造成养分供应不足而产生不育花粉和不正常子房。

(3)水分。荞麦生长全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水分,荞麦种子播种后需吸水达干重的40%~50%,才能顺利萌发,否则会严重影响出苗率。幼苗期,由于其有庞大的根系,能忍受一定程度的水分不足,但土壤持水量需保持在70%左右才有利于植株生长和分化。开花结实期荞麦对水分的需求很高,此时要求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80%,空气湿度应在70%~80%较为适宜。但水分过多,阴雨连绵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和影响授粉结实。

(4)土壤及养分。荞麦根系发达,有一定的耐瘠薄能力,但荞麦生长过程却需大量的营养。每生产1kg荞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33g、五氧化二磷15g、氧化钾43g,此外,锌、锰、铜、硼、钼等微量元素在其受精结实过程中亦是很重要的。荞麦有较强的耐酸性土能力,在土壤pH值4~5时也能生长,以pH值6~7最适宜。荞麦子叶大,出土、顶土能力差,要求土壤疏松,深耕土地以增加耕作层厚度,增加蓄水保墒能力。播种覆土不宜过厚。

2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2.1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荞麦高产栽培措施之一。在高海拔地区采取荞麦、燕麦、马铃薯轮作较好;在2000m以下的地区,采取大豆、荞麦轮作的方式。豆科作物作为荞麦的前作,能使荞麦的产量提高15%~30%。

2.2种子处理及播种

荞麦种子成熟不一致,成熟不完全的种子发芽率低,一般种子中有20%~40%的未完全成熟,为了保证全苗,种子收获时应进行充分的晒种处理,以促使未成熟种子后熟并晒死部分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在播种前需进行清水或泥水选种,泥水比重大,能更好地漂去不成熟种子,提高发芽率3%~7%,且有利于形成壮苗。播前用35~40℃的温汤浸种10~15min,不但可减少附着在种壳上的病原菌,还能提高发芽率,也可采用0.1%~0.5%硼酸或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种,采用种子量的0.1%~0.5%五氯硝基苯,或种子量的0.3%~0.5%的2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0.5%的甲拌磷乳油拌种,能防治疫病、凋萎病、灰腐病和蛾姑、蛴螬等地下害虫。

播种应选择在终霜期后4~5d的冷尾暖头进行,我县的终霜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此时播种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霜期到来前收获,播种量苦荞一般为52.5~75.0kg/hm2,以保证150~225万株/hm2,根据土坡的肥力状况,肥地宜少播,瘦地宜多播密植,更瘠薄的土地还可考虑240万株/hm2以上;甜荞叶面积较大,播种量应控制在105~135万株/hm2,用种量45~60kg/hm2。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与点播3种,采用条播和点播有利于荞麦密度均匀,通风透光,可比撒播增产20%左右。播种深度以5~6cm为宜,栽培秋荞一般应在7~8月播种。

2.3合理施肥

荞麦生育期短,生长迅速,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含种肥),适时追肥为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原则。在土壤酸性过大的地区,由于大量的有效营养易被土壤固定,应施用石灰改良土壤。配方施肥是提高荞麦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基肥一般可在农家肥中配上300~375kg/hm2钙镁磷肥、45~75kg/hm2尿素作为基肥。荞麦灌浆期需要大量的营养供应,日平均氮吸收量为450~1065g/hm2,此外,对磷、钾的需量也很大,所以此期间应适时追肥,并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荞麦为拒氯作物,施用的钾肥最好采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一般不用氯化钾,氯常引起叶斑病的发生。在土壤强酸性的地区,采用在开花期根外追肥,喷尿素12.75kg/hm2、磷酸二氢钾4.5kg/hm2可增产20%以上。

2.4田间管理

荞麦长出1片真叶后,即可进行中耕除草,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幼苗生长。中耕可进行1~2次,但必须在开花前完成,以免损伤植株。中耕常结合追肥进行,追施75kg/hm2尿素,有利于培育壮苗。荞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特别是开花结实灌浆期,缺水会引起花败育,受精果实也会停止发育而造成籽粒减少和秕壳增多,此时若遇干旱,加之土壤保墒能力弱,就会大大减产,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浇水抗旱。

2.5病虫害防治

荞麦病虫害主要有轮纹病、褐斑病、霜霉病、立枯病和菌核病等,虫害危害较大的有粘虫、钩刺蛾等。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农田预防为主,在生产上进行合理轮作、清洁田园以减少病虫来源,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以增加植株的抗病虫能力。一旦发现病虫应及时用药剂防治,减少损失。

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针对秸秆利用过程中严重浪费现状,提出了以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秆资源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期提高利用率,妥善利用这一资源。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交通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县是个农业大县,每年秸秆资源达70万吨,若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1利用秸秆资源的意义

(1)作物秸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分布广、供应稳定的特点,应合理利用。历史上,我国有利用秸秆的优良传统,农民用秸秆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秆烧火做饭取暖;用秸秆养畜积肥还田………合理利用秸秆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一方面,秸秆利用开辟了新路子,其综合利用成为一篇必须做好的很有价值的大文章;另一方面,焚烧秸秆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成为必须认真对待、下决心解决的紧迫问题。最近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中30%用作农用燃料,25%用作饲料,2%~3%作工副业生产原料,6%~7%直接还田;此外还有35%的2.2亿吨剩余秸秆未被合理利用。

(2)秸秆还田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释放出N、P、K等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3)秸秆资源的利用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要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餐桌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合理运筹肥料是关键措施之一,增施有机肥能够改善农产品品质,这已家喻户晓,而秸秆是很好的有机肥源。

(4)秸秆作饲料可以促进物质转化和良性循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禽类、奶的需求快速增长,推动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饲料加工行业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养殖业,可以由动物将人类不能利用的有机物转化成蛋白质、脂肪等,增加物质循环,改善人类食物结构,节约粮食。

2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回收加工,可归纳为“4F”路线:即Fodder(饲料)、Fuel(燃料)、Fertilizer(肥料)、FeedStock(工业原料),研究人员称其为“四料”。在“四料”转换利用中,饲料、燃料利用及其转换技术仍然是主要领域。

2.1秸秆作肥料

2.1.1直接还田。一是留高桩。麦秸、油菜秸等留16.7~20.0cm高桩;后茬是水稻的,可以先耕翻灭茬,然后抛秧前灌水整田;后茬是棉花、玉米等旱作物的,空行中的高桩待以后中耕除草时灭茬。二是铺、盖草。将秸草铺盖于桑园、果园、棉花、玉米、瓜菜等行间,既把有机质归还到土壤,又起到保墒、增(降)温、降盐,提高化除效果等作用,一般均匀铺盖干草2250~3000kg/hm2,桑、果、菜园可多些。

2.1.2动物过腹还田。食草动物以秸秆为饲料,经消化吸收后,其粪便还田。

2.1.3积制堆、沤肥。用秸秆与畜禽粪积制堆肥,粪与草隔层堆积、压实。这样,可以促进熟化,提高肥效。还可以利用秸秆制作草泥塘,将秸秆投入沼气池沤制,最后还田。

2.2秸秆作动物饲料

作物秸秆可以直接用作食草动物的饲料,但适口性较差,采食量少。秸秆经氨化处理后,粗蛋白由3%~4%提高到8%左右,有机物的消化率提高10%~20%,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可以代替30%~40%的精饲料。此外,还可杀死野草籽,防止霉变。因此,氨化秸秆喂羊、牛等,效果很好。秸秆也可以粉碎成草糠,作动物辅助饲料。

2.3秸秆作工业原料

通过秸秆打包机将秸秆打包成80~100kg的包夹,每公顷只需45~60个包夹,运销至造纸厂作原料,或者可以将经辗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中加压成型处理,制成各种各样的低密度纤维板材。再在其表面加压和化学处理,用于制作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这种板材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它的开发,对于缓解国内木材供应数量不足和供求趋紧的矛盾、节约森林资源、发展人造板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秸秆还可用来生产一次性卫生筷、快餐盒,使用后可自然生物降解,无毒无害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

2.4秸秆作基料

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材料。一般秸秆粉碎后可占食用菌栽培料的75%~85%。秸秆袋料栽培食用菌,是目前利用秸秆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的常用方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能大量处理秸秆的技术措施,备受农民欢迎。

1袋食用菌需秸秆粉0.9~1.2kg,每生产1万袋食用菌就可处理秸秆9~12t。

3秸秆作能源

3.1秸秆发电

秸秆发电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秸秆发电厂的选址应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成本的因素,通常应以就近原则建在常年有稳定秸秆供应的地区,并且处于附近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方。

3.2秸秆气化

秸秆气化广义上称谓“生物质气化”,是指生物质在缺氧状态下燃烧,使生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品位、易输送、利用效率高的气体燃料。生物质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在生物质气化的过程中经过热解、燃烧和还原反映,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等可燃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