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评审医疗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28 03:51:51

等级评审医疗管理论文

1对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认识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是以“质量、服务、管理、安全”为主题,充分借鉴和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医院管理实践中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摒弃以往偏重设备、规模等硬件设施的考核方法,在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着重加强为部队服务、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安全管理、诊疗规范和单病种费用控制等长效机制的建设和改进。对照标准[1],我院分级制度、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临床路径等10多项制度还未完全推开,病历书写质量离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抗菌药物使用、手术期管理、诊疗技术规范等方面还有欠缺等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培训、配齐设施、督促检查等办法,可以促进我院内涵质量建设跨上新台阶。

2等级评审后我院内涵建设取得的成效

2.1医院管理明显规范

建立健全了九类管理委员会和领导机构,部门职能分工清楚,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医院全面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制定完善了战备年度教育计划、考核标准、战备等级转进预案,以及严格的战备值班制度,使卫勤战备工作重点更加突出,队伍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成立了临床教学委员会,制作了一系列教学培训课件,“三生”培养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开展感染监控、医学影像传输、合理用药、手术麻醉、预约挂号、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管理,临床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补充办理大型设备配置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以及大型设备上岗证,医技管理进一步规范。实施医技检查零预约、器械集中消毒、设备应急调配等制度,服务保障措施更加有力[2]。

2.2质量内涵显著增强

建立健全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层级清晰,职责明确,定期分析,有力促进了医疗质量与安全措施的落实。开展门诊病历展览等医疗文书评比活动,集中了院内外一批优秀病历,供全院科室参观学习,提升了全院病历书写质量。完善了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伤病员术前病情评估、术前讨论、手术安全核查等制度,有效提升了手术期的诊疗质量与安全系数。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准入、手术分级分类管理、新技术报批、高风险诊疗操作授权,以及医疗技术风险评价和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实现医疗技术管理与全军全面接轨。制定出台医疗缺陷评议制度,以及医疗纠纷防范、预警与处理规定,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了可靠依据,确保医疗秩序安全。组织实施临床用血管理、用血监督制度,严格术前输血指征把握和输血病历书写,开展了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有力促进了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推行当日出院制度,制定平均住院日奖惩措施,并按科室月度指标兑现,有效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诊疗效率。严格了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按周跟踪,按月分析。医院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0.5d缩短到了9.5d,费比下降9%,手术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下降了32%。

2.3服务水平有力提升

推行门诊“一卡通”系统,实现预约和分时段挂号,使患者就诊更加方便快捷。开展的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制定的护理患者安全风险评估流程,畅通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渠道,并开展了相关缺陷改进,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放射科、超声科、核磁共振科、CT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在缩短报告时间、提升检测质量、方便服务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等方面积极想办法,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药剂科安装了冷链药品监控管理系统,为临床科室配备了保温箱、保温盒,保证了药品质量安全,并印制了责任药师联系卡,加强了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与沟通。

2.4文化和安全机制持续巩固

按照《军队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规定》,建立健全的医德医风管理机构、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以及相应的医德医风管理制度,特别是严格组织实施的医德医风“十不准”教育和“八项承诺”活动,以及诚信廉洁行医公约,有效规范了全院医务人员行为,风气建设进一步增强。开展了经常性法纪法规教育,有力助推了医院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建立健全了重大经济集体决策、物资统一采购、基建项目管理等制度,院务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措施更加规范。大力加强餐饮服务和水电气保障,服务临床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技能培训和演练,建成了院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确保了医院行政安全。加强医院控烟、环境整治、医疗废物和废水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有力提升了医院营院环境质量。

3评审后对重点医疗工作的思考

3.1突出抓好研究型学科和人才建设

针对我院部分学科专业分得过细、规模效应不明显,学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加强开展研究型科室和研究型人才院内遴选工作,推开第二次医院学科评估,将遴选出医院研究型科室,按政策给予资金、空间和人才支持。同时,开展研究型人才评选工作,明确各项人才培养计划执行对象,有效充实学科后备力量。在研究型学科评估后,按照专业对现有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科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力求申报1~2个全国和全军重点学科。在年内开展的国家重点课题申报评审中,推举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课题参选,提高医院课题中标率和科研成果转化率。

3.2大力推进绩效考评工作

2005年以来我院推行绩效考评工作,对医院建设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随着医院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变化,存在医疗绩效指标不全面、部分配套方案缺乏实际操作性、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将原医疗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的百分制改为千分制,考评频率由原年度考评改为按月度考评,并与月度科室超劳务补贴挂钩。在医疗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中增加病房管理和门诊管理两大配套方案,并赋予较大分值,有效提升和监督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指标设置及考评细则,包括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医疗安全、医技质量、基础质量、院感防控、收费管理、为部队服务、科研训练等方面绩效,力争发挥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3]。

3.3持续抓好内涵质量建设

落实好医师分级、手术分级、抗生素分级制度,进一步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继续完善和加强住院总制度,组织住院总积极参与督察、急会诊、抢救、卫勤保障等活动,达到培养骨干、提高质量与安全的目的。制定新技术及新业务和二、三类技术管理及评议制度,促进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对手术死亡、非计划二次手术、术后重大并发症、抗生素使用、术后感染等围术期管理方面,逐项落实,并按照季度进行专项分析并拿出整改建议。在病历归档时限奖惩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病历内涵质量的监管,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进一步提升病历内涵质量。特别是针对我院输血病历质量问题,在手术记录、术后记录、输血指征、输血效果,以及输血知情同意上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提高输血病历质量。充分利用好门诊手术室,推行日间病房、日间手术,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全员培训,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测,与医生绩效挂钩,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3.4突出诊疗行为规范化

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医院纳入北京市及驻京医院的网上预约挂号平台,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对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均实行预约挂号服务[4]。医院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三长一短”问题,实行挂号、收费、住院“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门诊“一卡通”作用,方便患者查询医保、物价、出诊信息,减少患者的就医等待时间。发放《医师手册》,组织学习科室诊疗操作规范,不断规范和提高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救治效率。畅通危重症伤病员绿色通道,保障伤病员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赢得社会和群众的关心支持。

作者:彭卫平刘庆春姜伟张开张红英刘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