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效性试析论文

时间:2022-03-01 04:51:00

德育实效性试析论文

一、导致德育失效的原因

1.德育的某些内容脱离实际

主要表现一是某些德育内容不能满足当代德育发展要求。德育内容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反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民主政治、环境意识等要求,学生就会一方面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社会需要有效地转化为自身修养的动力。二是德育的某些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要。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受教育者的道德需求,教育者所传达的道德规范便不能转化为教育者的道德观念。而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品德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品德的深层内在的动力系统,是一种由道德需要所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所以,道德教育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如果德育内容的设置忽视学生的精神满足和心理需要,不能有效回答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择业等现实问题,德育内容脱离学生成长实际,就会引发学生的疏远、不信任感,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2.德育方式、方法不科学

德育失效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德育违背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教育方式和方法不当。一是德育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如果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个人的“管束”,忽视学生日常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那么,道德规范就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也就人为地削弱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把避免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把建立一种无灌输的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其中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内容的多元性,为学生扩展求知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和效益利益观念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越来越弱化,一些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某些腐朽思想和堕落生活方式的侵蚀,许多人的价值观、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物欲诱惑的恶浪随时都在吞没着那些思想意志不强的人。学生作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信息的活跃受众,比普通人更能感知到这种气氛。

二、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1.德育必须以提高素质,培养创造性为目标

现代德育需要培养创造性。首先,品德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能够对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而不只是服从周围成年人的道德判断的推理是其道德成熟的标志。现代德育应唤起青少年的主体创造性,利用社会道德规范、思想理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确处理社会道德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是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个体品德发展对德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其次,创造并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思想领域同样充满了创造。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WTO的加入,客观上必然带来许多新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道德思想和思维判断也不断地演化。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社会的思想道德原理,才能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才能驾驭社会道德的发展,从而不断融入社会的变革之中。

2.德育内容一定要融入社会,贴近生活

德育内容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和反映,包括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等。德育过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不仅因为人在德育过程中的多方面活动和交往具有社会性,而且德育要求和目的直接反映社会的要求。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面,德育应该紧紧地围绕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设定德育内容,使之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应重视社会现实的发展,与时俱进,融入社会,贴近生活。唯其如此,学生才能适应学习现代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可以切合当地社区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德育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现实化,“有的放矢”才有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中不应该刻意回避社会的阴暗面,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处理问题,出污泥而不染,而不是同流合污,增强对现实中不良诱惑的抵抗力。对于优良传统教育,应该发展,将传统与现实进行新的组合,给出新的呈现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优良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而不再仅仅是历史中的片断。同时,德育并不局限于德育课,德育应与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切实做到“教育性教学”。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内容之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抗挫折的能力、完善的个性等,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德育途径应该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德育途径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应利用的具体渠道,也称德育组织形式,是一个涉及德育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性问题。在选择德育途径上,依据品德心理的知、情、意、行四个构成部分协调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德育活动,克服德育形式单一,以及一个模式一阵风的做法。充分利用教学、班集体、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团队工作、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在建立制度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新形式并根据地域特色,走出适合实际情况的特色途径。学校可以开辟一些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应该持久深入下去,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找出适合学生锻炼的岗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设立德育基地,提供品德实践机会,弥补单纯靠课堂的教学不足,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接触社会,体验生活。

4.德育方法一定要有的放矢,为学生喜闻乐见

德育方法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在选择德育方法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例如,童年期学生由于自我意识不成熟,行为以“他律”为准绳,可以更多使用榜样示范和行为养成;青少年期以后的学生,自我意识已逐渐形成,“自律”能力加强,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说理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法。人的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德育方法的实效性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古代就非常强调通过“躬行实践”的方法来培养人,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能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在于能否探讨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法。应该注意把德育要求尽快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摒弃那种成人式的说教,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唤起学生的思想道德体验和创造感,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或印象理念,而是切实的体验和感触。

5.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

道德行为的产生既与健全的人格有关,又与特定的环境有关。德育不能脱离实际的社会环境。德育工作者应注重教学环境设计,力图创设与实际环境相符合的学习情境,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情境改组,让学生着眼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获得对同样知识的多样理解。德育工作还必须延伸德育的课堂教学,构建多元化的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工作者的影响力,优化德育工作影响源,创建优秀的群体氛围与群体文化,用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个体加强修养,全面发展。在德育过程中,集体对于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集体中的舆论、价值观念和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营造集体的正确的舆论和风气,引导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平等相处、互相合作等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曲建武,王海威.大学生逆反心理与德育实效性.思想理论导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