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分析论文

时间:2022-03-01 04:50:00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分析论文

一关于德育的定位问题

这里面的问题很多,我主要谈德育与智育的区别问题,可以说,它是德育工作是否有实效的关键,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1智育主要解决知不知的问题,而德育主要解决信不信的问题

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任务。现在不少人把德育变成智育,用智育办法来进行德育,这就不可能有较强的实效性。因为智育要解决的是知不知的问题,而德育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智育主要告诉学生道理,让学生由不知到知,而德育更重要的是这个道理你信不信。因此不能简单地讲知识,而要把道理内化为学生的信念。人应该诚实,这个道理学生都知道,但怎样把它变成学生的价值观,这是德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现在有些思想品德课上成了知识课,光讲道理,甚至课上又解词,又分析含义,上成了语文课,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内化上、信念上、价值观上解决问题,也就是要在“信”上下功夫。

2智育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主要解决行不行的问题

智育要解决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而德育要解决行不行的问题。现在有些教师上思想品德课讲得多,练得少,说得多,行得少,因此造成学生知行脱节,讲起道理来可以头头是道,可落实到行动上全吹了。这样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德育必须解决行不行的问题,一定要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关于德育的目标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是高度统一的,在德育目标上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种经济并存,多种价值观念并存,把学生都培养成共产主义接班人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事求是地讲,对多数人来说,应该首先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一小部分人可以培养成共产主义接班人。因此,在德育目标上把单一的目标变为多层次的目标才更切合实际,更接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提出多层次的目标看起来好像是降低了德育标准,其实不然。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道德水平,实事求是地提出多层次的目标,既适合现阶段多种经济成分的情况,又能有效地防止“逆反心理”。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分清哪些是我们反对的,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提倡的,要分出层次。应该首先做到最基本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这基础上再向高层次前进——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三关于德育的内容问题

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中小学德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内容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因此必须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教育过多。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中小学德育必须突出“小”字,从教学生坐立、行走开始,让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

目前我们的教育内容还有“成人化”倾向,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过于抽象,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尽量小一点,要尽量使他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有些教育内容比较抽象,可以把它具体化,把它分解成具体的细目。

2内容要贴近实际,讲究一个“近”字

德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学生对脱离实际的内容不感兴趣,致使德育成为“无效劳动”、“低效劳动”甚至“负效劳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特别强调“近”字,力图使教育内容贴近学生,贴近时代。

(1)要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贴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

在计划经济制约下的德育是“纯而又纯”的理想型教育,教师只讲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不讲假、恶、丑,学生带着理想化认识走向社会,一碰上假、恶、丑就不知所措,甚至被污染。

现在是由理想型教育转为实事求是型教育的时候了,要摈弃空话、大话、套话,要讲真话,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时期,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要让学生有思想准备,让他们看清主流,也要知道有支流。要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抵制能力、批判能力。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是我们的两大任务,我们培养的学生价值水平应该在社会平均价值水平以上,应该让他们有较高的价值取向,不但能做到洁身自好,还要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具有先进道德的共产主义者。这是我们的德育所追求的目标。历史上真正的志士仁人都有较高的道德选择能力,能够做到“出于污泥而不染”;都能挺身保卫先进的道德,“宁可掉脑袋也不丢掉原则”。这样的人靠单纯灌输的方法是培养不出来的,靠“纯而又纯”的理想型教育也是不行的。

我们的德育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这就要求我们把一些新观念列入德育,特别是以下一些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竞争的观念;社交和合作的观念;时间和效益的观念;信息的观念;民主和法制的观念;拼搏和进取的观念;务实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照章纳税的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文明消费的观念;互惠互利的观念;等等。

还要包括一些新的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影视及传媒指导;文化生活指导;人际交往指导;安全与防范指导;反迷信讲科学指导;艾滋病与性病的预防教育;生活和职业指导;网络信息筛选;等等。

(2)要贴近学生年龄的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学生年龄的实际,凭主观想象设计内容。有的学校给初中学生讲民主与法律,让学生背刑法条文,背离婚的条件,背财产法,枯燥极了。假如同样的内容我们编上十几个法律故事、刑法案例,有抓流氓的,有侦破的,有审案的,每个故事中渗透法律常识,学生一定爱学。如果再让学生参观监狱,与公安人员、律师、法官座谈,学生定会欢迎。实践证明,凡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学生就欢迎,教育就有成效。

3内容要注意知行统一,讲究一个“实”字

德育缺乏实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虚而不实。道理讲得多,行为指导少,存在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现在不少学生讲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而一落到行动上就吹了。假如我们的教育不能对学生的行为发生影响,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教育的“质”的指标。狠抓“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当然我们所说的“实”字还不只是行为上的变化,它也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变化,总之是让良好的道德融入学生内心,成为学生良好的品德。

4内容要讲究层次,强调一个“序”字

德育实效性差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刀切,不分层次,不讲“序”。不讲序必然造成德育内容的混乱,降低德育实效。

人的成长是有序的,这个“序”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研究这个“序”,揭示出这个“序”,并按这个“序”来安排内容。那种突击性、运动式的做法打乱了教育的序,也就是违背科学规律。运动式、一刀切的教育往往是“雨过地皮湿”,并未使良好的道德在学生身上生根。为了使良好的道德深入学生的内心,就要改变无序的状态,按照科学的序进行教育。

德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安排内容。进行什么教育,使用哪些方法,都要事先计划好。教育内容、教育时间、教育空间都要科学地进行序列安排,使之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

为了克服德育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制订序列化方案。制订序列化方案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要求;另一条是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和道德基础。

制定序列化内容可以参考几种理论:

1)“循环说”理论。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时间的循环往复,是螺旋式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中、高年级还要经常进行重复训练,否则难于巩固。

2)“阶段说”理论。各个年龄段要有各自的教育重点,要研究各种教育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注意阶段性,也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联系。

3)“中心扩散说”理论。教育内容相当繁杂,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中心,中心抓准了,就可以把许多其它的教育内容带动起来。因此,制订序列时,要分析哪些教育在哪个阶段是最主要、最关键的。

这三种理论都不完善,但都有可取之处,可以取其所长,补其不足,使我们的序既有中心,又有阶段性,还要有必要的循环。进行低层次教育要为高层次教育打基础,进行高层次教育也要注意巩固和强化低层次教育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教育内容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逐步升华。例如:

爱祖国、爱人民教育序列: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他人→爱祖国、爱人民。

劳动教育序列: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里的事帮着干→集体的事抢着干→社会的事主动干。

金钱观教育序列:金钱不是白来的,需要辛苦的劳动→花钱要节制,不要挥霍浪费→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取财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

消费观教育序列: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交际性消费→精神性消费→道德性消费。

道德教育序列:自我修养→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

5内容要生动、活泼,讲究一个“趣”字

德育实效性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内容呆板、枯燥。有的学生说学思想政治课如同嚼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强调“趣”字,让教材有可读性,能吸引学生。要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每课都有精美的插图,文字精炼,配上名人名言,增强艺术性、趣味性。例如,在进行艰苦朴素教育时,教材上可以画两幅图,一幅图是穿着各种名牌服装的中学生,一个个漂亮、潇洒,个个都如服装模特;另一幅图是穿着普通服装的名人,有、居里夫人、雷锋等。这样的教材学生看了,立刻会明白,我们要追名人而不追名牌。这样的课文比简单说教效果会好得多。

总之,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就要改革教育内容,强调五个字——小、近、实、序、趣。

四关于德育方法问题

德育实效性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太简单,或是硬性灌输,或是简单训斥甚至讽刺挖苦,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有些教师一味说教,他们以为说多了学生就记住了。前面讲过,其实质是没有分清德育与智育的区别。

在方法上,德育与智育也不同。德育方法更多的是靠渗透,而不是像智育似的只要讲清概念、观点就行了。它需要尽量隐蔽一些,迂回一些,避免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德育方法与智育不同,不能靠教具或靠现代化教学设备,它更多的是要靠人格的力量,靠教师的道德影响力,以德育德。

1言教+身教+境教

搞好德育关键是教师。教师本人必须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身教,要以身立教。言教、身教、境教(教育环境)有机地结合才是最好的教育。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德育解决的是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这两个矛盾除了必要的灌输外,很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通过“说一说”、“论一论”、“看一看”、“演一演”等形式,把讲授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主导与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作业中不但布置学校的活动,还有家庭和社会中的活动,以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有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采用“道德澄清法”给学生出个两难问题,让学生讨论。有个孩子的母亲临死时想吃一顿饱饭,可家里穷得一片面包都没有,儿子到商店偷了一个面包给母亲吃。这个儿子的做法对不对?通过讨论,学生深化了对孝敬、诚实这二个道德的理解。

再如采用“活动法”。教师布置学生每人买20张晚报到大街上卖,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卖光,然后教师带他们去问卖报的老奶奶,卖20张晚报挣多少钱?老奶奶说,挣不了多少,才一块多钱。学生说,我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挣一块多钱哪!他们深刻体会到金钱来得不容易,再也不能大手大脚花钱了。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才有深刻体会,有了体会才能深信不移。

3指导“自我教育”

任何教育最终必须变成学生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行动。教育过程是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这里内因的作用是很大的。学生品德的形成,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任何有效的教育过程,都应该是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加中进行的。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然后给以指导。我们不是一概反对“灌输”,但灌输必须能引起学生自己的思考、对比、反思,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

自我教育对中学生尤为重要,学生到青春期已开始反感教师的硬性约束,教师这也限制、那也限制,往往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的学生总想与成人平起平坐,他们不愿意听别人的指责,而愿意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这正是自我教育的心理基础。指导自我教育法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它的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因为自我教育没有强迫性,更易于学生接受。

自我教育的前提是有一定的道德标准,教师把这个标准告诉学生,使其独立思考有所依据,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有了这个标准学生才好作出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约束。

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具体方法,如格言激励、语言文字提示、自立守则、良心监督、自我检查,以及仿效榜样等。现在不少教师是靠管、卡、压、盯、骂、训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是启发自觉。如果我们重视了指导自我教育,把自我教育的钥匙交给学生,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教师能指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约束、自我锻炼,学生就能更快地成熟起来。

4讲究教育艺术

教育中存在的“低效劳动”、“无效劳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掌握教育艺术,用简单的方法甚至是生硬的、粗暴的方法解决复杂的、敏感的问题。有了教育艺术,问题一点就破,一句话就解决问题,犹如画龙点睛。

教育艺术不是生硬说教,而是结合日常生活,很自然地让学生接受教育,它淡化教育痕迹,其最高境界是达到“不教而教”,表面看来好像不是教育,而实际上却是深刻的教育,因为教师把教育内容已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教育艺术特别强调教育的间接性。间接法是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在起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接受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总不愿意教师把他们当孩子看,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反对过多的束缚、管教,尤其反感那些“赤裸裸”的说教。间接方法正是一种“不教而教”的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二,间接法的教育往往不是呆板、沉重、命令式、灌输式、强制式的教育模式,而是自然的、轻松的甚至是愉快的方式,使学生在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受到熏陶、教育,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其三,间接法是一种渗透的方式,不一定一次见效,但经常渗透,逐步积累,最终会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其四,间接法更多的是运用情感、兴趣、意志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把它与直接法的理性思维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学生健康成长。间接法有这么多优点,但运用起来也较复杂,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机智,是教育的有心人。正因为它用起来比较难,需要精心设计,所以它的教育效果就更好,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优势,发挥优势。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对后进生要“厚爱”。

2)善于疏导,开渠引流。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行疏导,把疏与堵结合起来。

3)顺其天性,循序渐进。要按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施教,不能性急,切忌“揠苗助长”。

4)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性格差异、认知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5)掌握分寸,宽严得当。

6)抓住时机,适时教育。要“遇物而诲”、“遇事而诲”,还要“遇功而诲”、“遇败而诲”、“遇热而诲”、“遇趣而诲”、“遇惧而诲”、“遇变而诲”、“遇潮而诲”。

7)适当宽容,以情动情。要善于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善于宽容学生。适当的宽容有时能收到惊人的教育效果。

5教师+家长+朋友+学生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教育因素。教师不是“教师爷”,不能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教师对学生来说应是多种角色,即首先是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其次是家长,要有母爱亲情,对学生无微不至;第三是朋友,要与学生平等沟通,要有民主作风;第四是学生,教师要向学生学习。总之,这几个角色处理好了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五关于德育途径

1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课堂指导制约课外

如讲过尊师内容后,要在班内评选尊师标兵,这个活动要搞一学期,因此德育课不要停止在课堂上,要有延伸。

2要由学校向家庭和社会延伸,不只局限于学校内,还要制约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

例如,学了爱劳动的内容,搞一个“家务劳动承包制”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天天劳动;学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社会上遵守交通规则……。总之,课内要制约课外,校内要制约校外,使德育形成立体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