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原因论文

时间:2022-02-26 10:25:00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原因论文

一、“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第二,在文化素养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观念上认同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学生却在行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面对文化建设,他们的认识和评论独到而深刻,“没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没有品味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浅薄”。而大学校园里,不少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却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被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更有极少数大学生只看武打、言情、凶杀为主的书刊,凡是少赌、无毒、缺黄等不“刺激”的书刊,一律提不起兴趣。这种文化失范现象促使极少数大学生生活畸变,精神空虚,文化审美异化。

第三,在道德立场上,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有完善人的人格。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接受或认同“正直”、“诚信”、“责任心”、“礼貌”等优秀道德品质,但自身在行为层面体现出的道德水平却偏低。“据《中国青年研究》报道,近日,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7%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2]多数学生在观念上接受了遵守社会公德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重大意义,可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慎独”、“笃行”,甚至无视社会公德。

第四,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主张以集体为重,以大局为先,以义为本。然而,不少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识水平,表现在:一是行为价值功利化较为明显,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内在素养的提高;二是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多的学生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信条,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严重偏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查协会对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学生愿高价做”。[3]

此类现象与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水平极不相称,已经成为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突出问题。

二、现时期高校德育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本身的特性使然

从伦理学的角度讲,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比,前者比后者更难以实现。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和行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对道德行为起支配和调节作用。道德行为则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作为中介。道德行为是在知、情、意基础上,通过一定训练才能形成。这个过程需要主体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撑作用和道德意志的定向作用,同时还需要排除各种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困扰。因此,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作为知行转化内部条件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弱化,必将使道德知行转化出现困难,从而使道德表现出知易行难的特征。

(二)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教育因素

高校德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刺激了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现象的蔓延。主要表现在:①德育的地位有待提高。在不少高校,德育被当成了“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成了人们讽刺的“形象工程”,华而不实。②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德育工作注重强调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忽视运用道德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受教育者对道德的理解不能深入到行动层面;在内容传授上,过分重视先进性道德的提倡,忽视宣传广泛性的道德要求,以致部分大学生感叹德育“可敬而不可行”。③德育方法创新不够。传统德育过分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在工作中命令主义和单向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在德育中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④德育评价不对路。许多高校在德育考核方式上只强调“知”的评价标准,忽视甚至几乎没有“行”的评价指标,容易使学生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进而造成知行一致目标无法实现。⑤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适应。“‘用崇高的理想激励自己,用高尚的道德规范自己,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用严明的组织纪律约束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7]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现出与教书育人的天职不相适应,为师者自身知行不一,给高校德育带来假道名的恶名,制约着高校德育功能的整体发挥。

家庭德育的处境极为尴尬。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中长期处于父辈或祖辈的宠爱之中,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随意偏袒他们的过失,致使一部分子女在价值判断上往往从个人出发,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久而久之,使青年学生在行为选择时茫然无措。另外,受就业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与学校教育相对立,对子女的学业只强调技能培养,却忽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品格的塑造,甚至有意无意地向子女灌输一些与社会道德要求格格不入的错误观念。还有的家长身教与言教相背离。这样的家教下,子女如何“知行一致”呢?

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首先,道德宣传不适当。现实的大众传媒时常对道德范例的宣传失实,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推介不明朗,对非道德与不道德现象的批判缺乏力度,更多地转向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不少人由羡慕西方的物质生活发展到欣赏西方的社会制度,不知不觉地做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俘虏。其次,道德环境的污染。目前高校的道德环境正面对着道德相对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中物欲横流、正不压邪等现象的污染。道德生活中,非道德甚至是不道德的因素占据了上风,往往使人“知德而不能行德”。大学生们难免要受到不良因素的感染、暗示和压力,从而导致知与行的脱节。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大学生知行分离现象出现的催化剂

首先,受社会转型的影响,道德评价标准出现混乱。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5]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往往用本利益集团的道德评价标准来衡量道德行为,当该道德行为与评价主体所持的评价标准不一致时,就出现了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形成道德知行冲突。同时社会变革又让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致使传统的道德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新的调适和生长点,一些旧的道德规范失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的约束作用,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导致新旧社会体制和道德观念的摩擦较多,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主体迷失倾向”,“知行不一”便有了产生的温床。其次,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已有的道德产生强烈的冲击。校园的围墙阻隔不断与社会的联系,大学生也不可能在纯净的真空中独自生活、成长。社会性的腐败现象,也在残害着大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一部分大学生从当初对腐败的震怒、痛恨,已转为后来的无奈、感慨,继而麻木、漠然,接着便是附和、苟同。于是,即使学校的德育再精彩,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子们也无法抵御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形成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再次,网络发展的双重影响。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网络的发展致使道德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与社会责任感弱化,道德冲突和道德价值取向错位,影响和冲击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致使德育知行统一的目标难以实现。

(四)“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主体自身原因

首先,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是他们道德知行分离的主观因素。大学生的年龄和经历决定了在心理上缺乏调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中缺乏应有的定向功能从而使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易变、无序的特性。其次,部分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动机不纯。目前大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和学习要求只是教育者们的预设和安排,导致部分学生的道德学习与自身的道德需求之间的脱节,进而引起了大学生道德学习动机的多样化,也就很难考虑社会实践的真正需要。再次,部分大学生残缺的心理素养。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是知、情、意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起动力的作用。道德意志则直接决定着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它是道德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决定性机制。现实的问题是,部分学生不仅缺乏道德意志的锤炼,而且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的培养,造成了他们的道德心理素养的残缺。正是这种残缺的心理素养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内化缺乏深度,也影响了他们在道德生活中的抗惑力,进而在外界的干扰下就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道德追求,使他们在道德生活中产生了“知行脱节”的现象。最后,部分学生存在盲目的媚俗心态。道德实践的主体必须具有接受、认同、吸收、内化道德规范与道德知识的能力。然而,部分大学生中缺乏主见和道德辨别力,存在着盲目讨好和迎合世俗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们完全有可能迷失心智,丧失道德意志力,有德而不能行德。事实上,它也确实是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公德心缺失、见怪不怪、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玩恋爱游戏等“知行脱节”现象的一个主要心理原因。

三、实现知行统一是提高对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对策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该落实在学生个体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既要着[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更要重视道德实践的锻炼和深化,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

(一)推进高校德育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德育具有时代性。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倘如德育的内容正好与受教育者的道德期望一致,那么就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融化成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按照要求正确地进行德育实践。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创新德育手段和德育方法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理性化的道德认知导向要转化个体内在的心性价值信仰,除了要求道德内容折射社会正义与公共理性外,还取决于道德教化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道德主体的心灵共鸣。因此,切中个体自由的心性价值世界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于道德教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6]我们只有注意研究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选定最佳的方法开展工作,才能完成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首先,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的转变、“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使德育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创建新阵地,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构建多方联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课堂,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最后,在教育方式上,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系统,三方加强联系,形成联动,达到德育过程的优化。同时,改变德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建立起把德育发展到班级各学科教学相互渗透,校内外各组织指导,全社会各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各种德育网络纵横交错的德育模式。

(三)努力拓展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和方式

“德育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7]道德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能够深化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同时也是走出重道德认识教育,轻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培养误区的有力措施。德育工作者要从点滴做起,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环节中,加强道德行为规范,经过实践的反复强化,磨练道德意志,使受教育者在切身体会中去领悟道德真谛,从而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准。通过开展群体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修养,在社会实践中分清是非,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使良好品质得到检验、巩固与提高,逐步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规范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依托党、团组织,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组成不同服务方向的志愿者队伍,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既可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又可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意识。

(四)建立科学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是完成高校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的有效手段,对保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化和现代化,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更新德育观念,提高和加强学校领导对德育的认识与领导水平,树立全面德育观、终身德育观、德育时效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促进高校德育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实现科学化,加大科学管理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抓好师德建设,对学生的道德生活起到良好的示范与导向的作用。高校要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引导、协调、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大学生在反复的行为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理论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在道德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做到知行统一。

(五)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加强党对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同志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8]的要求,真正把德育工作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放在首位,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这支队伍,充分肯定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和劳动价值,正确评价德育工作者的劳动与付出,努力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积极营造尊重他们辛勤劳动的良好氛围,增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吸引力。其次,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加强新型德育人才的选拔,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并在实践中紧跟时代的需要逐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应变能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再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德育工作队伍。高校要围绕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和高效化,突出在动态反映、科学决策、监督检查、评价考核、激励约束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层层落实的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制度。

(六)营造优良的校园道德环境

“德育的危机,相当程度上是德育环境的危机所致。德育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实施,德育的有效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支撑。”[9]“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成效最为举足轻重,消极地等待是不可能的,只能积极地投入,主动地适应才是上策。”[10]学校环境是学生确立牢固的道德信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以促进其由“知”到“行”的转化以及实现“知”与“行”统一的重要因素,是品德形成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高校德育环境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情感具有,陶和感染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规范作用。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首先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创建品位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为陶冶学生情操创造物质条件。其次按照德育工作的原则,认真制定,严格规范,创建优越的校园制度环境,为大学生的真正成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应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环境,不断提高精神环境水准。校园精神环境直接影响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直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深刻性、长期性。最后,充分发挥德育环境对大学生品德形成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总之,德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知德行善”,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尚需要十分漫长的路要走,这不仅要全体教员努力研究、探索和工作,还需要行为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当两个积极性都能充分发挥之日,也就是德育知行统一的有效之日。

参考文献:

[1]张继缅.中华儒学精髓[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不得不抄能抄就抄——作弊现象折射考试制度弊端[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5-8-31.

[3]谢静娴.南京5高校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学生愿高价做[N].现代快报,2007-3-31.

[7]廖和平,周雄文,王卫方.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6]杨立英.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

[7]王颖,俞树彪.关于高校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9).

[8].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学习出版社,2000.

[9]樊浩.“德”——“育”生态论[J].东南大学学报,1999,(2).

[10]苏逊.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探讨和研究高校学生德育中出现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原因;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