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

时间:2022-09-25 03:33:19

浅谈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

摘要:当前高校对师德的建设依然侧重于理论研究,在师德建设途径的探索上,还缺少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途径。文章从职业认知、价值取向、职业行为、管理制度等方面解释了师德建设弱化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弱化现象,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强化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弱化表现;强化途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而目前高校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很多,其中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本文主要研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弱化表现及强化途径。

一、师德建设弱化的具体表现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认知模糊,价值取向功利化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属于育人型工作,既不是单一的科学研究型,也不是单一的研发生产型职业,这种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要远远高于别人。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考核中仅仅注重教的教学工作量,关注的只是职称和职级评审的作用,大大忽略了教师的个体价值,过分地看重效果,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引导,出现了教师功利化、价值取向表面化的趋势[1]。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失准,仁爱之心匮乏

目前,高校辅导员是跟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包括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也会从辅导员身上增长智慧,还会从教师的言行中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部分高校辅导员出现了以权谋私的现象,而高校对此没有引起重视。

(三)师德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培训缺乏有效载体

曲阜师范大学的王万民在《高校师德建设弱化表现与强化措施》一文中的调研结果显示,高校中近80%的教师对于学校关于师德建设方面的制度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通常针对辅导员的师德建设主要体现在入职宣誓、师德承诺、师德惩治,大部分都是根据高校教师管理条例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制定的。关于师德的培训也仅仅是入职时的教育和在培训阶段对于师德的学习。

二、开展行之有效的强化途径

(一)规范师德制度管理,做好多维度考评工作

首先,高校用教师管理制度这把“标尺”,衡量好师德行为的尺度,师德管理机制的健全是确保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有效开展的保证[2]。其次,要建立师德督导小组,运用一套师德培训、管理、监督“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从“学院—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师德的他评、互评和自评工作,结合法律约束机制来构成整套师德机制。自评的开展要求对照师德管理条例“正衣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互评则是教师之间的考评,参照师德优秀的教师,做好自身师德检查。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仁爱之心、缺乏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功利化等问题。因此,通过学生对于教师的考评可以直接体现出教师在师德方面的表现是否合格。

(二)树立师德模范榜样,加强党员典型教育

党员干部要通过个人的行为带动广大教师,营造良好师德作风,达到以“党风”带“师风”的效果。树立好师德模范典型,就是为了通过“照镜子”引导教师自查、自律、自省。师德模范典型要具备先进思想、优良作风、正确方法等,对广大教师倡导“传、帮、带”活动。但仍需要注意,典型人物的确定和推广,要做到贴近生活,切合实际,避免不必要的道德拔高。

(三)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创建浓厚师德氛围

建立氛围浓厚、品质高尚的校园文化,以文化内核为驱动力,通过良好校园氛围感染教师,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3]。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海报、电子屏的方式宣传师德文化,宣扬师德典范的先进事迹和人格,让“师德”两字时刻在高校辅导员的生活中浮现,时刻自我约束。其次要加强师德培养环境的构建,配合好高校辅导员的师德管理机制,通过教学实践,将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要面向全体教师,由上及下,由表及里,对职业道德、道德品质、职业精神、思想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教育[4]。

三、结语

师者,就是要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人才。辅导员应该紧跟“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总目标,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作者:吴行健 罗红伟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雪平,宋海洋.浅析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高校师德建设[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7-19.

[2]岳志新.新时期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途径探讨[J].湘潮(下半月),2015(6):56.

[3]王万民,佀黎明.高校师德建设弱化表现与强化措施[J].山东工会论坛,2016(3):36-38,99.

[4]刘思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探析[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