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策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3:26:39

预防策略

预防策略范文篇1

【关键词】常见羊病;治疗;预防

1常见羊的类型及发病的原因

养殖户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羊病主要分为普通型疾病、传染型疾病以及寄生虫型疾病三大类。1.1普通型疾病的原因及症状。普通性疾病的种类相对较多,有内科、外科、产科等几大方面。普通型疾病的种类虽多,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不够细心,养殖方式不科学,从而造成羊的营养代谢失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现象,对羊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2传染型疾病的原因及症状。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微生物、支原体等感染所致的。这种疾病不仅会危害羊的健康还极易引起羊群大量死亡。所以一旦出现羊的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出现大面积的传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使目前无发病的症状,也要单独进行隔离观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与正常的羊同时进行饲养。1.3寄生虫型疾病的原因及症状。羊寄生虫型疾病也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螨虫、肝片吸虫、绦虫等寄生虫进入羊的体内,与羊抢夺体内的营养物质,对羊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肝片吸虫这种疾病发病后会导致羊营养不良,进食困难或者器官受损,一般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地区,并且非常容易引发其他的寄生虫疾病。其中绦虫病、羊脑包虫病、和羊鼻蝇蛆病也比较常见。而感染了绦虫病的山羊皮毛粗乱无光、食欲减退、腹泻水肿等;感染了羊脑包虫病的病羊,主要的行动以转圈为主;羊鼻蝇蛆病的病羊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消瘦等现象。

2常见羊病的治疗

2.1普通型疾病的治疗。普通型疾病种类较多,要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如果出现中毒现象,要及时查找中毒原因。如果食用了有毒物质后,应该及时用温水洗胃。如果发现中毒较深,要立即灌服盐类泻剂硫酸钠或者硫酸镁,或者进行静脉注射,在治疗过程用要注意药剂的用量。2.2传染型疾病的治疗。目前羊病中最为常见的传染型疾病就是传染型胸膜肺炎。治疗这种传染病应及时将病羊进行隔离,然后静脉注射300ml的5%葡萄糖,辅以2%的红霉素,其中红霉素的使用以五天为一个周期。如果羊群中爆发炭疽、口蹄疫、羊痘等,就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及时进行处理扑灭焚烧。划分出隔离带,将使用的器具也要进行全面的处理,以免扩大疫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3寄生虫型疾病的治疗。群发性和季节性是寄生虫性疾病的两个主要特征。如果养长期处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寄生虫型疾病,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肝片吸虫病,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应从羊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羊的体重服用适量的硝氯酚。在治疗过程重要保证羊圈的阳光充足,并且进行彻底的消毒,以此来减少寄生虫的繁殖。感染了绦虫后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用水稀释后,灌服硫酸二氯酚;而羊鼻蝇蛆则需要每侧鼻孔灌注6~8毫升螨净水溶液;感染羊脑包虫病则是每年春季口服吡喹酮粉剂,剂量为每公斤体重60~80毫克。

3常见羊病的预防措施

3.1加强日常清理,做到定期消毒。养殖户必须对羊的生活环境做到及时的清理和定期消毒。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羊的排泄物是寄生虫和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养料,所以要定期对地面、粪便、羊毛等垃圾及时进行清理,如果不及时清理,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或者寄生虫,造成羊群患病现象。所以一定要为羊提供一个舒适没有污染的环境,做好消毒工作,抑制寄生虫和微生物的繁殖。如果出现患有羊病的羊,要及时进行隔离并且进行治疗,不能对病羊随意进行丢弃或者宰杀,如果有必要的话,必须及时进行上报,将病羊和使用的器具都进行焚烧或者高温消毒处理,以免传染其他牲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3.2加强日常管理。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很多的养殖户由于各种原因,并不重视羊群的日常管理。首先要对羊进行科学的饲养。根据其品种、性别等进行细致的划分后再进行饲养。其次,羊在繁殖时要选择无疾病、身体健康的羊进行繁殖,以保证下一代的羊身体健康。要选择干净且阳光充足的位置进行饲养,避免寄生虫的繁殖。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策略,科学的进行喂养并且定期进行巡视和免疫检查。3.3加强羊病的检疫检测和普及预防羊病的宣传知识。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增加,羊养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及时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目前我国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主要有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羊快疫、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等。同时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政府工作,深入养殖户进行羊病的预防和简单的处理措施的培训,提高群众对羊病认识,使养殖户能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饲养。

4结论

羊是我国饲养范围比较广的家畜,但是养好却并不容易,羊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在养殖的过程中对羊病的预防也是养殖户需要重视的问题。养殖者的主要经济来源均来自于对羊群的养殖,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和隔离,很有可能会传染整个羊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国家也要给与相应的重视,积极深入到养殖户中开展科学养殖的方式和羊病预防的培训,使养殖户在羊病发生后能够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定期使用消毒水对羊的生活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飞.浅谈常见羊病的治疗及预防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1):59.

[2]孙芳芳.浅谈常见羊病的治疗及预防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2(3):63.

预防策略范文篇2

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从火灾的扑救到人员的逃生等,都有着更大的困难和更高的技术要求。我国的高层建筑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发展速度很快。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地加快,高层建筑物在我国会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其安全问题,特别是消防安全,我们不得不给予足够的关注。我国的高层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一类和二类。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扑救难度大的高层建筑划为一类,其他为二类。

二、高层建筑物的火灾特点

1、燃烧迅速,火势蔓延速度快高层建筑中,火势的发展速度比在普通建筑中快得多,主要原因有:①易形成“烟囱效应”。高层建筑有许多竖向井道,如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排气道等,如果没有防火分隔或防火分隔措施不当,发生火灾时,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形成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②易受风力的影响。

风力对高层建筑火灾蔓延有明显的影响,据测定建筑物10米高处的风速为5米/秒,在30米高处的风速为8.7米/秒,在60米高处的风速为12.3米/秒,在90米高处的风速为15米/秒,风速增大,势必会加速火势的蔓延扩大,因而更加难以控制火势和迅速有效地灭火。③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引发火灾传播速度快。高层建筑为了维持其坚牢稳固,通常建筑基地比较大,楼层越高,相对的所要求的基地也就越大,由此单一楼层面积也就比普通的建筑物要大,整体的楼层面积也就更为宽阔,发生火灾时,燃烧的范围也就很大,火灾的传播速度快。同时,高层建筑物多走廊、通道、出口,也会加速火势的扩展。

2、火灾温度高不燃结构的一般建筑物火灾温度大约在900℃,而高层建筑物火灾的温度可达1300℃,人在70℃的条件下,只能承受半分钟左右,所以人在如此高温下进行逃生时,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同时高温高热使外部的施救人员不易靠近,而且因为高热蓄积的结果,一旦外部有大量的空气进人,瞬间就会引起大火。

3、毒气危害大,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在高层建筑物火灾死亡的人中,70%-80%是中毒窒息而死的,烟是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在装修的过程中,追求美观、新颖,使用合板、塑胶、纤维等易燃材料,火灾时不断燃烧迅速,并产生大量烟雾及有毒气体,危害很大。

4、火灾扑救难度很大①疏散营救难。由于高层建筑物楼房高、层次多、垂直距离大,着火后,被困人员多,疏散距离很大,导致救人与灭火的冲突,特别是在有烟、断电情况下疏散,更易造成疏散营救难的情况。②指挥难。由于浓烟高温,消防员不易接近起火部位,易造成错误判断。在指挥高层建筑物灭火中要立体救火,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技术战术措施必须一致正确,后勤保障力量一定要跟得上,这都是火场指挥员要考虑到的,同时由于受到建筑物屏蔽和火区高温的影响,通讯联系干扰很大,指挥必须要现场调整解决好,才能有效地指挥。

三、高层建筑物火灾原因

1、电气使用引发火灾高层建筑物中用电量大,电气用具种类繁多,安装时为了美观,电线隐蔽式铺设,隐藏在吊顶和装饰墙内,散热条件差,易发生故障,造成事故。

2、用火不慎引发火灾这是高层建筑物火灾最常见的原因。高层建筑物内居民使用明火,如厨房和锅炉用火会引起火灾,一些可燃气体泄漏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也有儿童玩火引起火灾,甚或是抽烟时的不慎,也可以引发火灾。

3、违章操作引发火灾有些高层建筑物在维修建筑物和设备时,进行切割焊接,因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火灾事故。

四、高层建筑物火灾的防范

预防策略范文篇3

论文摘要: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程度在提高,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聋人犯罪率呈增高的趋势,据一份权威报纸报道,聋哑人犯罪是所有残疾人中比例最高的。这是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不和谐音。我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聋人犯罪预防策略:一、科学完善的德育机制;二、因地制宜的职业培训教育机制;三、扎实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机制;五、协调一致的家庭监管机制。从现已走上社会的聋毕业生发展状态看,该机制有效遏止了聋人犯罪现象的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应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残疾人,他们如何和谐地融入社会,成为每一位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科学完善的德育机制

事例呈现:2005年10月份,县公安局抓到一个湖南籍的聋哑犯罪嫌疑团伙,手语翻译老师配合公安局审讯完嫌疑人,经过充分准备后,向全体在校聋生讲述了这些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背景、经过、危害。然后让同学们谈谈校园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大家踊跃发言,纷纷指出了学校中发生的打架、偷窃等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作了深刻的剖析,明确了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解读:通过聋校教育,是提高聋生自身免疫力、预防犯罪的根本所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从而使聋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德育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突出“三性”:“针对性”,“有效性”,“开放性”。1、针对性。聋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历程带来不同的品德表现,故对每位聋生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手段。2、有效性。学校班主任、生活老师负责对聋生的德育表现建立档案,上面详细记载了聋生的个人信息、行为表现,采取的教育策略以及反馈小结、教师的希望与寄语等。聋生学完9年毕业后,档案已建了厚厚一大本,如聋生感兴趣,还可复印一份带在身边,看看自己的成长过程,也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反省教育时机。3、开放性。社会是个大课堂,我们从来不把聋生死死地关在教室里进行灌输,而是带他们去厂矿企业,去亲身体悟劳动的艰辛,带他们去派出所、公安局感受犯罪的危害。我们也多方请来法制副校长、社区干部给聋生作法制专题讲座,通过生动鲜活的例子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小错不断,大错就悔”的道理。

二、因地制宜的职业培训教育机制

事例呈现:2004年11月,县聋校的学生又在西园广场举行了自行车、电动车义卖活动。过往行人纷纷停下脚步,去摸一摸车子,试一试车子,中意的干脆就买下来。有谁知道,这些车子都是学校从县交警大队以低廉的价格买来的,而经过聋生修理后,又是一辆好车。大家对车子质量很满意,因较便宜,半天工夫不到,百余辆车子被一抢而空。

解读:“掌握一技之长,从而立足于社会”。我们在办校之初就向聋生提出了这一目标,因而学校开设的职业项目均紧紧围绕如何“掌握一技之长”开展,从来不搞虚架子。1、千岛湖有机鱼养殖。傍着“千岛湖有机鱼”这个大牌子,我们与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由公司方负责场地、鱼苗、技术支持等,校方负责人力、网箱、饲料等,聋生家庭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出一部分的资金,支持项目的顺利完成。几年来,养殖基地不仅培养了11名养殖能手,还为学校创利2万余元。2、渔网加工。与千岛湖渔网厂合作进行渔网代加工,厂方把成批的渔网半成品运到学校,学校利用自己的场地(教室、操场、走廊)开展勤工俭学,上至九年级,下至一年级,所有聋生均能操作,而且全是手工活,不存在风险,随着聋生熟练程度的提高,厂方也逐渐把技术含量更高的加工项目引入学校,由此,一步一步,聋生都学会了渔网加工。3、助动车、摩托车、自行车修理。我校与县交警大队结为警民共建友好单位,双方就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商定由交警大队以优惠的价格为学校提供所没收的无主无证车辆(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车辆修好后,县交警大队负责加盖钢印、发证,学校在办好其它手续后,定期上街销售车辆。聋生对车辆修理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男同学,个个跃跃试试,有的甚至废寝忘食,学校从街头修车摊请师傅指导修理,效果很好。几年来,共修理各类车辆1670余辆,创利3万余元,聋生获得奖励共5000余元,而且,部分有志于修理的聋生修理技术较熟练,走上社会稍加辅导即能自立了。其它的职教项目还有大棚蔬菜种植、美容美发、缝纫等。学校正是通过这些职教项目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也正是这些职教项目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三、扎实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

事例呈现:毕业生洪某,在校期间常与人打架,甚至还有小偷小摸习惯,但他比较喜欢理发,在理发师傅的辅导下,他的理发技术日趋熟练。毕业后,学校与他家庭协商,让他在千岛湖镇开了一家理发店,取名“林林发屋”,经过一段帮扶期后,他就能自主经营了。后来他自己也开始带徒弟了,目前还带着三位,由于技术精湛、收费合理,很多顾客都喜欢到他店里理发,生意非常红火。

解读:有的聋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为什么会犯罪?根本的一点是因为无事可做、不安心工作,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这些又是造成他们工作不稳定的关键因素。从我校聋生的就业途径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企业工作,我们与千岛湖渔网厂、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萧山万向集团等多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学校为企业培养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半熟练工,企业安排他们就业;另一种是聋生自谋职业,部分在聋校已学得理发、修理车辆、缝纫等一技之长的聋生,走上社会后即可开始自主经营。到目前为止,在千岛湖及其它乡镇从事自主经营的聋生已达21名,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五分之一,而且,经营状况良好。确实做到了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满意。

阶段帮扶期跟踪期自主期

内容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学校合作教育学生自主工作、创业

要求设项目、定方向、配人员互相协助、思想教育与技术指导结合学生在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下自主工作

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机制

事例呈现:2005年5月18日,“聋校第五期毕业生返校学习日”在学校召开,会上,毕业生都谈了在企业的工作状况,尤其是王某,(由于受到了一些挫折,曾一度想离厂,但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总算度过了难关。)她讲得泪流满面,台下老师和在校生都深受感动。那次会上,在校学生代表、和企业、学校领导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作了表态发言。

解读:有的聋生毕业后,没有了学校教育机制的束缚,思想一放松,就干了坏事,故学校始终保持对聋毕业生的联系,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1、就业心理辅导。聋生能就业并不能保证一直能安心工作,学校与企业及家庭还得逐步建立好聋生的心理保障机制,学校经常深入企业了解聋生工作状况,心理动态,与企业一起解决实际困难,帮聋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使聋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从而不会轻易放弃工作。2、法制教育讲座。学校与企业合作定期组织毕业生听取法制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是国家的法律知识,也可以是工作中的反面例子,通过这些深刻的教训使毕业生懂得犯罪带来的危害。3、学历教育。调查中发现,聋生接受的教育年限越长,犯罪的几率就越小。目前我国聋校普遍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仅相当于初中毕业,故他们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就很差。我校的做法是帮聋毕业生订来高中教材,并让他们定期回校接受高中文化知识的教育,学校也指定专门老师进厂矿企业为他们释疑解惑,由此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后,明白的道理就多了一些。从效果看,此做法确实较好。

五、协调一致的家庭监管机制

事例呈现:聋生王某,校七年级学生,自入校以来,行为习惯一直很差,老师多次教育后,始终不见好转。班主任经过家访、调查发现,病根出在他的家庭,父母均是农民,斗大字不识一个,在村里就是小偷小摸的人物,对这个残疾孩子的成长根本不闻不问。此后,班主任、校长委婉、艺术地去做家庭工作。甚至还找了村干部去争取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现如今,王某某些不良行为已改正,但还不彻底。

解读:由于父母及家人与聋生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沟通就更难了。故在校期间,学校就重视聋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主要措施如下:1、家长学校。我校定期组织家长来校进行中国手语、特殊教育理论、聋生心理学等课程的培训,使家长了解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亲身体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2、家长委员会。委员会的功能主要在于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学校可把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作为典型宣传,使所有聋生家长均能获得启示。3、毕业生家长联系委员会。对已毕业的聋生,我校始终做到:把聋生的教育规律向家长传授,组织家长来校学习如何教育走上社会的孩子。如社会交往心理的引导、自卑心理,敌视心理的疏导等。最终使孩子能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残疾人生态性职业评估》刘东刚华夏出版社2001.5

2、《聋校职业教育改革》刘惠萍华夏出版社1999.6

预防策略范文篇4

关键词:“裸贷”;法律;预防

“裸贷”,也指裸条,是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来替代借条,以此作为借款的抵押,当其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便公开散布借款人的裸体照片为手段逼迫、要挟其还款。现在越来越多的在校女大学生陷入裸贷的泥潭并深受其害,这种不良现象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争议。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已满18周岁的公民便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责任,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民事责任。从事民事活动时,这一条款在很多领域内是适用的,但是在网络借贷这一特殊而又新兴的领域当中,笔者认为大学生虽然年满18周岁,但是未进入到社会,其并不具备完全民事能力,同时也无法独立承担网络借贷行为而引发的法律责任,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借款人作为一群资金来源渠道较少的大学生,因为到期无法偿还借款而被威胁,又加之心生恐惧,不敢通过正常途径去维权,所以无法获得法律的救助。在国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平台在打“擦边球”,打着P2P的旗帜招摇撞骗,不断从事非法借贷以及非法集资的行为,主要原因还是我国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具有滞后性,同时行政监管部门管理也存在漏洞。所以要立足民间借贷以及P2P共存的背景下,国家该如何完善立法并且实施有效监管,对于扼制“裸贷”乱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裸贷”乱象的法律分析

(一)民事法律层面。第一,从贷款利率的层面来看,“裸贷”利率不满足法律的要求。根据最高院关于借贷案件适用法律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未超过24%,受法律保护,如果协议中所规定的年利率在36%以上,那么超出的利息将不会具备法律效力。从相关报道当中能够发现,“裸贷”条款当中的利息极高,同时也不够合理,这些都会造成借款人在后期陷入到以贷还款的恶性循环当中。“裸贷”利率通常以使用一周作为期限,周利率大多在15%-50%之间,部分借条中还规定了,如果借款人逾期没有归还,逾期一天就会按照20%的本金利率来收取费用,如果超过了3天将会依据30%的利率收取费用,也就是说1万块钱的贷款,一个星期内的利息就能够达到3000元。数不胜数的“裸贷”案例一再警示我们,“裸贷”成为了一种包装下的高利贷。第二,从提供担保层面来看,裸贷难以构成质押担保或者是抵押担保。首先,在物权法中,物权标的物原则上只限定于独立物体、特定物体以及有体物。有体物指的是占据特定空间,按照人的五官可以感受到、摸得着以及看得见的物体。虽然物权法不断拓展物权客体的种类,牵涉到了网络虚拟财产、权利、无线电通讯频道等物体,但“裸贷”的视频、照片很难被认定为是物权的标的物;其次,抵押指的是为了履行债务,债务人以及第三方不转移财产占有,向债权人抵押财产。物权法也明确规定了法律与行政法规没有禁止的抵押的财产可以认定为是可抵押财产。“裸贷”当中将裸体视频以及照片等淫秽物品作为担保,这些裸体视频与照片都是法律上明文禁止贩卖、传播以及制作的物品,不能够认定为是合同法当中所规定的抵押物;再次,“裸贷”当中的视频以及照片在发给放贷人以后,实际上放贷人对其产生了实际占有的关系,具备一定的控制权与支配权,这也不符合抵押在法律上的要求;最后,动产质押,指的是履行担保债务,债务人以及第三人将动产质押给债权人。法律以及行政法明确的规定了禁止转让的动产不能出质。虽然裸条满足标的物转移占有的规定,但是如果将其看作是物,那将是法律所禁止流通的淫秽物品。“裸贷”当中的视频以及照片还能够被看做是借款人隐私权,隐私权并非是财产权,也不能成为权利质权标的。所以,“裸贷”属于不合法借贷。第三,从公序良俗上看,订立以及履行合同都要遵守社会公德,以不损害社会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作为准绳。“裸贷”的前置条件就是拍摄裸体照片或者是视频,显然,这些照片与视频已经违反了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如果将其放到了互联网上,那么将会被大量传播,对网络环境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并危害公共秩序。总而言之,“裸贷”本身是不合法的借贷,其涉及到的合同中很多内容都是无效的,所以需要被严厉的打击与遏制。(二)刑法层面。第一,触犯敲诈勒索罪。“裸贷”行为不满足正当民事借贷的相关要求,因此法院并不会受理这方面的诉讼。如果放贷者采取非法加害的形式,逼迫借贷者交付财务,就会形成敲诈勒索罪。在“裸贷”的整个过程当中,放贷者凭借着裸照以及裸体视频威胁借款人,要求其归还贷款,如果借款人出现了违约情况,还要求其支付更多的赔偿与财物,期间,放贷者采取恐吓、威胁等行为,导致借款人会心生畏惧,最后不得不将财物全部交还给放贷者,从而使得放贷者获得了巨额财务,借贷者遭受到了巨大损失,这些都是满足敲诈勒索的构成特征。第二,触犯贩卖、传播、制作淫秽物品罪。放贷者会创建“裸贷”交流群,并在群内各种“裸贷”福利以及裸条出售的公告。还有的放贷者会建立一对一的优享利益群以及裸条贩卖群,借此实现对整个“裸贷”行业的控制,获得更多的不法利益。同时,很多的放贷者并不局限于在借款人处获得高昂的利益,还会将手中已经持有的信息贩卖给其他的人,在数量以及后果达到某种程度,就会触犯《刑法》中第363条关于贩卖、传播、制作淫秽物品的罪责。第三,触犯强迫罪和介绍罪的罪。借款人将承担“裸贷”后的巨额利息,无法还款的同时又担心裸照以及个人信息会遭到泄漏,又加之在放贷者的逼迫下,很多人都会接受放贷者所提出的“肉偿”要求,甚至会通过提供性服务的形式还清贷款。不乏存在一些动机不纯的放贷者,制定出了详细的计划,将借贷者一步一步引入陷阱,在实施“裸贷”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联系“客户”,进行不正当的交易,其背后其实还涉及到灰色的利益关系。这种行为将会触犯我国《刑法》中第359条对于强迫罪以及介绍罪的相关罪责。第四,侵犯个人信息罪。我国《刑法》第253条规定,不能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的个人信息。其中涉及到的个人信息指的是电子和其他方式记录,可以被单独或者是和其他信息共同识别自然人身份以及体现特定自然人活动的各类信息。“裸贷”当中要求借款人提供个人裸体视频以及裸照、学籍信息、身份证件以及亲友联系形式等隐私信息,这部分信息都牵涉到公民个人的信息,所以对于放贷者,在向特定的群体提供个人信息,利用信息网络和其他的途径各种个人信息,采用购买以及交换的形式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都会侵犯个人信息。

二、“裸贷”乱象的预防措施

(一)国家层面。第一,国家立法部门应该立足信贷市场,对信贷立法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以及完善,强化对信贷市场领域的设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加以防范。第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要对网贷监管细则进行完善,有效划分监管区域,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管反馈,提升网贷平台对于借款人资格审查的力度,提升违规以及违法的成本,有效提高网贷平台自律与合规意识。重点打击非法高利贷的行为,防止出现黑社会催收以及暴力催收的情况,并时刻关注相关问题的发展以及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二)学校方面。毋庸置疑,学校在裸贷事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裸贷”身披校园贷款外溢,在校园内盛行,残害着花季少女,学校在其中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要减少或消除“裸贷”行为,关键在于加强教育。第一,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风险防范教育工作,引入合乎规范要求的借贷平台,规范以及审核各个借贷平台的资质,从而为学生提供便捷而又安全的借贷渠道。第二,重点提升教育力度,将生命、金钱、风险教育工作提上日常,培养学生正确而又理性的价值观与消费理念。第三,学校要加强普法教育力度,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法律认知,师生之间要注重沟通交流,学校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家长,将“裸贷”行为扼杀在摇篮中。(三)家庭方面。媒体所曝光的“裸贷”事件当中,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都非常一般,但由于虚荣心作怪,贪图一时的享乐,对于物质有着较高的追求,消费理念又不够理性,所以,掉进“裸贷”的陷阱。在校大学生的这类思想和家庭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家庭对学生成长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与教育作用,没有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生校园“裸贷”行为,家长自身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所以杜绝“裸贷”事件的发生,家庭的引导与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四)社会方面。对于一些不良网贷平台,社会需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首先,社会工作需要主动而又积极的向行政部门举报各类存在校园“裸贷”行为的平台。其次,密切关注诸如微信、QQ以及微博等社交软件当中所暗含的校园“裸贷”事件,以便行政部门强化监管。如果发现了社交平台当中存在“裸贷”照片、谈话和视频资料,社交平台要及时的对账号进行查封,同时社交平台需要逐渐的实现实名制,在社交活动中验证用户的身份,从根本上避免校园“裸贷”交易行为,一旦存在校园“裸贷”行为,可以及时的按照身份信息选找到当事人。(五)学生方面。“裸贷”的产生,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已经成年了,同时也接受了高等教育,具备一般风险认知的能力,能够计算出借贷成本,同时对于违约风险也应该预见,在借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自身是否能够承受高额利率贷款,学会有效应对自身财务问题。最后,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自爱以及自尊的品质,如学生无法做到自尊自爱,贪图走捷径,那么就无法根除“裸贷”行为。因此,做人道德底线是预防“裸贷”的核心所在。

三、结语

当前,“裸贷”市场乱象丛生,通常会伴随着暴力、色情、欺诈等违法行为,此问题开始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了检验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全社会都应该主动行动起来,以家庭与高校的教育引导为主要内容,凝聚社会监督、政府规范等共同力量,有效遏制“裸贷”行为的产生,还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建刚.校园女生“裸贷”乱象背后的法律问题探究.价值工程.2017,36(4).

[2]苏杨.“裸贷”里的情色产业链.齐鲁周刊.2016(46).

预防策略范文篇5

1风险因素

1.1产科的特殊性

急诊多,夜诊多,病情变化快,技术要求高。产妇个体差异又大,妊娠期进展,临产的产程变化,产褥期恢复都不完全相同,均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患者周转快,工作量大而且繁琐,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纠纷。

1.2助产士因素

1.2.1法律意识淡漠助产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表现为护理记录不详细,不能如实表达病情变化,缺乏连续性,准确性,无法体现该产妇的个体差异,忽视产妇的权力和利益,不履行告知义务等等。

1.2.2责任意识缺乏,业务技术水平低下有些助产士工作时没有高度责任心,缺乏慎独精神,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任意简化工作程序。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观察产程不够细致,预见性差,延误处理时机。而当前临床助产士趋年轻化,对接产技术认识有局限性,加上护理经验不足,专业技术不熟练。未正确使用助产技术引发新生儿损伤,对妊高症病人观察护理不到位,使病人发生子痫。急救时,不能熟练使用急救设备,急救药品不能及时给予等等。这些都是产房护理风险的隐患。

1.2.3缺乏沟通技巧临床上,部分助产士只重视完成专业技术操作,忽视了产妇与家属的沟通。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语气不够温和,或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恐惧、焦虑未能及时进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在执行操作时也不注意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感受,不加强分娩知识宣教,不及时将产程情况与家属沟通,引起产妇家属的反感。因此产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家属便难以接受,从而引发护患纠纷造成医患紧张。

1.3患者因素

部分产妇很少做产前检查,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分娩过程中不了解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意外。他们认为到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母婴一定要万无一失。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产妇及家属不理解,不接受。目前正值独生子女生育高峰期,产妇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不能耐受疼痛,个人要求高,家属关注度大,产妇营养过剩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妊娠分娩期间的风险。

2防范措施

2.1加强专科业务学习及操作培训,强化责任心

加强对助产士尤其是低年资助产士的操作培训。让有经验的助产士介绍助产技巧,并采取新老助产士配对带教的形式,传授助产技术,让年轻助产士尽快提高助产水平。定期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培训及考核。对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进行学习,不断更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医疗差错事故,保证每位产妇及婴儿的安全。

2.2加强助产士防护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医疗制度,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明确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意识贯穿到工作中,充分认识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医院逐步建立医疗职业保险制度,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2.3优化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应及时向家属告知产程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弥补医患间沟通不足,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解决家属的焦虑与不安。与产妇进行换位思考,帮助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实行人性化服务,多关心体贴产妇,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妇,采取符合其身,心,病等特点的护理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用爱心与产妇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产妇的主诉,及时发现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取得合作,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在涉及产妇备皮,导尿等隐秘性操作时,要尊重产妇,注意保护产妇的隐私,讲清目的,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产妇出院后电话随访,关心母婴目前情况,征求对科室的建议和意见,创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

预防策略范文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镇10个村2004年1月1日出生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200名,其中男121名,女79名,年龄1~7岁,平均(3.7±0.6)岁,其中2004年出生儿童27名,2005年出生儿童24名,2006年出生儿童38名,2007年出生儿童19名,2008年出生儿童31名,2009年出生儿童25名,2010年出生儿童36名;常住儿童145名,频繁外出居住儿童55名。各年龄段间儿童数无明显差异,并且儿童地点分布随机。

1.2调查方法

根据距离接种门诊远近把全镇所有村分为远、中、近三类,分层随机选取我镇10个村并通过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卡上的预防接种记录分析其接种情况,然后通过深入农村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儿童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乙型肝炎疫苗(HepB)、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对于其中任何一项未全程接种的儿童即断定为未进行预防接种。在10个村中共调查到325名未全程预防接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深入每个未进行预防接种儿童家中进行调查记录,主要调查其进行预防接种情况,未进行预防接种原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工作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健康状况等,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排除无效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00份,对这200份调查问卷进行具体分析和统计。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两比较的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当P<0.05说明有差异。

2结果

2.1儿童未完成预防接种具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8种疫苗中卡介苗的接种情况最好,并且卡介苗的未接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疫苗未接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未种率较低,与这几年来开展强化免疫有很大关系。

2.2儿童未进行预防接种原因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家长没有时间造成儿童未进行疫苗接种比例最高为30.5%,家长不知道何时接种造成未进行疫苗接种所占比例最低,家长没有时间这个原因造成疫苗接种为完成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个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农村1~7岁儿童现状与疫苗接种情况

通过这次对本镇10个村1~7岁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儿童预防接种并未全程进行。随着近年来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其子女留守在当地与其祖辈或亲戚朋友家中。同时存在一部分儿童跟随其父母在外带养,随父母工作地的变化而变更居住地。以上是当前我镇大部分农村儿童的生活现状。全程预防接种儿童大部分居住环境稳定,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未全程预防接种的儿童中,87.5%的儿童是由于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疫苗未接种,61%的儿童出现第2、3、4针第漏打情况,72%的儿童出现超年龄接种的情况(即并未按医疗机构的规划进行免疫接而是延后接种时间),1%的儿童未接受过疫苗接种。在未全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我们从制作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8个疫苗中以卡介苗(BCG)未接种率最低为5.5%,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未接种率为8.5%,百白破联合疫苗(DPT)未接种率为32.5%,麻疹疫苗(MV)的未接种率为9.5%,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未接种率为17.0%,乙脑疫苗的未种率38.0%,流脑疫苗的未种率为40.0%,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未种率为31.5%,并且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卡介苗未接种率明显低于其他七种疫苗。并且在具体的调查中我们发现1岁以内预防接种较好,1岁以后接种较差,乙脑、流脑、甲肝等疫苗接种率较差,乙型肝炎疫苗未完成接种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第2、3针漏打,百白破联合疫苗为完成接种的儿童多因发生低热、疲倦、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而终止接种。

3.2农村1~7岁儿童未完成预防接种原因分析

从本次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造成当地农村儿童未能完成预防接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父母或监护人没有时间精力,在200名儿童中有30.5%是因为此原因,大部分儿童父母由于在外务工没有时间回家陪儿童同去。其次21%的儿童由于其父母或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不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预防接种,造成此现象与其父母或祖辈教育程度不高有关,也与医疗机构宣传不够有关,这与许慧琳等[1]专家研究结果相符合。19.5%的儿童由于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免疫规划,这主要体现在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后发生头痛低热后所造成的,使家长对疫苗接种产生不信任。11.5%的儿童由于跟随其在外务工的父母居住地频繁更换而不能完成免疫规划,因为不同地区之间儿童免疫接种并没有建立信息互通的平台[2]。9%的儿童由于父母或监护人不知道何时接种而不能完成免疫规划,与接种模式变换和免疫规划疫苗增多有关。通过统计学分析家长没有时间精力这项原因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项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18.5的儿童是由于其他原因,其中包括由于家长对疫苗了解不够发生漏第2、3针的情况,也有因为接种医疗机构位置与居住地较远,并有少部分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而放弃接种疫苗。

预防策略范文篇7

关键词:招聘风险分析防范措施用人成本

引言:

美国石油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有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由此可见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富有竞争力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的获得,招聘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招聘与绩效考评是被业界人士所公认的两大难题,其中必然存在着诸多潜在的风险,尤其在新《劳动法》实施和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企业只有发现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超前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规避其中的风险,降低用人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招聘风险分析

1、不完善的招聘体系的风险

成功的招聘是需要健全的招聘制度做支撑的,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没看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没有投入物力财力进行招聘制度的设计,而只是敷衍的制定了一些不完善的、简单的制度,这将会给企业的招聘不能顺利开展甚至招聘的失败埋下伏笔。

2、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

目前,人才招聘渠道较之以前要丰富很多,普通的渠道诸如:招聘会、网络招聘、广告招聘、电话招聘、校园招聘、员工推荐;特殊的渠道:猎头公司、人才中介机构、参加行业专题会议、参加专业培训班等方式。

采用普通的渠道进行人才招聘是很难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因为优秀的人才很少会跳槽,他们的工作是相对稳定的,他们即便跳槽也不会通过普通的招聘会、广告招聘等方式,如我公司的技术总工、技术专工等专业性的人才10人均是通过总经理的朋友引荐过来的,而参加招聘会的多半是应届毕业生和一些不太成熟的人才,甚至不乏存在一些品德修养较差的人员,诸如自恃甚高但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注重金钱但品行恶劣、怨天尤人而频繁跳槽等类型,如果招聘这些人员则对公司团队的建设,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还要进行重复招聘,造成招聘成本增加,因此采用普通招聘方式进行招聘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的。

目前,大多企业的HR为了尽量降低招聘成本和招聘管理,将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招聘以外包给猎头公司的方式进行,但因猎头公司的门槛较低,数目繁多,另外猎头公司为企业招聘员工所收取的费用较高(约为招聘人员年薪的30%左右),因此如果不能筛选出专业的猎头公司,并与其保持有效的对接与合作,其潜在的风险是十分巨大的。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招聘渠道的选择是存在着风险的,采用错误的招聘渠道所造成的后果是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轻则造成招聘成本增加,重则会增加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甚至影响公司的发展。

3、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应聘者为了获得工作,往往会向企业提供有利于个人的虚假信息,如文凭、各种证书、夸大自己的工作履历和工作成绩等等。如果在应聘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将会给企业的人力资源带来很大的风险,增加企业的损失,我公司曾经燃料部经理的招聘信息,一原在某国企从事新能源电厂从事燃料工作的员工前来面试,当时由我公司技术总工和我参加面试,从与他交谈中发现该人沟通能力强、业务技能比较专业、比较有想法、文凭为专科文凭且为初级职称,适合燃料部经理一职,但当要求看其文凭、初级职称证书,发现字迹模糊,后经查均为伪造证书,且该人品行极低,曾因盗窃公司财务,收受燃料经纪人贿赂被两家公司开除过。

同样,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则会肆意的夸大公司的形象、拔高公司的根本支付不起的薪酬、福利待遇,采取“先骗来、再治理的”手段,而且这些在一些民营、私企是很常见的事情。

信息不对称是招聘工作中难以避免的风险,而且由于个人对企业信息的掌握远比企业对个人信息的掌握,因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要严重一些。

4、测评风险

对企业而言,人才测评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技术。

是招聘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的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如性格测评、人员素质测评、心理分析、职业测评等等,但是无人能保证其效能是百分之百的,这其中必然受到应聘者和招聘者的主观因素等的制约,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5、应聘者简历的管理风险

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尤其在每年末的各种形式的大型招聘会上)后,会收到数以千计的应聘者简历,而且不同的企业会收到同一个应聘者的简历,这就要求用人单位要采用较好的简历管理机制,即简历的删选机制和对应聘者的回复机制,而往往有些单位对这一块的管理并不是很重视,造成简历损坏、丢失,发现差不多符合条件的就懒得去删选了等现象,导致所招人才不合适、真正人才漏掉等,由此可见如不能准确的完成这些简历的删选工作,那将会造成人才发现不了的风险,如不能快速的进行删选则会造成你所选定的合适人才已被招聘的风险,这样便只能重复招聘,增加招聘风险,提高了招聘成本。

6、招聘成本风险

人力资源的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包括人才获取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退出成本等,其中获取成本又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和安置成本。根据相关资料证实:校园招聘成本最低:零元至600元不等;上海、成都、浙江、南京、广西、武汉、云南等地招聘会的招聘成本:100-1600元不等;猎头公司的招聘成本:所招聘岗位人员年薪的30%,这仅仅是人才获取成本中的招募成本,由此可见人才获得成本是很高的,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在要求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要求招聘者必须尽可能的降低招聘成本,即招聘者需要在招聘优秀人才和降低招聘成本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这本身就是风险所在。

另外,现在国内普片存在的一个现象,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剧增,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并没有成比例增加,加之大学生眼光高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往往就丢掉人力资源成本不管,忽略自身的生产规模,薪酬福利供应能力等,只是一味的拔高应聘条件,如高中生的岗位招聘大专生、专科生的岗位招聘本科生、本科生的岗位招聘研究生,还有类似中级职称以上等等,招聘条件与岗位的实际要求相脱节,以为天下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其结果不是招不到人,就是招到了也留不住,造成重新招聘,增加招聘风险和招聘成本。

5、招聘中的法律风险

在招聘工作中,一些HR们往往意识不到招聘环节中的法律风险,而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不仅仅是存在于与员工形成事实的劳动关系过程中,招聘过程中也是存在着法律风险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潜在风险:

5.1招聘条件描述不清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招聘时,招聘信息的撰写不应该是随意性的,其中要写明对应聘者有约束力的条款,如对应聘人学历、工作履历、身体条件、适合长期出差等,如果这些约束性的条款描述不清将会带来法律风险,比如:劳动法中,企业享有一项权利:“如果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写明约束性的条款,便无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5.2存在多个事实劳动关系的风险

目前,很大一部分公司采用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利用高昂的违约金的办法低成本用人、留人如山东某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违约金订立为8000元,在员工离职这一块做的并不规范,导致在合同期内,员工离职往往采用恶意离职的方式,并未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不能注意到此事项,将会给公司带来劳动纠纷案件,造成经济损失。

5.3录用通知书操作中的风险

在发现适合的人才后,公司HR就要给所要招聘的准员工送达录用通知书,通知应聘者前来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发生事实劳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录用通知书本身是具有法律效用的,如果不能操作好录用通知书,会给企业招聘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各种风险外,在招聘过程中,还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如招聘者的职业道德风险、应聘者的职业道德风险等

二、防范措施

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基础。能否以较低的成本,招聘到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优秀人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对于能否规避企业用人风险,甚至对于企业的发展好与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规避招聘过程中的风险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1、制定周密的招聘规划

成功的招聘必然需要健全的招聘体系作为后盾,但是由于招聘体系的概念太大,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论述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假定各企业已经建立健全了招聘体系的情况下,规避招聘风险的第一个措施:制定周密的招聘规划,做到招聘工作有的放矢。作为一个周密的招聘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1制定年度、季度、月度招聘计划

根据企业近期发展的战略蓝图或者叫战略规划,制定本年度、季度、月度的工作计划,应包括招聘时间、岗位名称、到岗时间、任务分配等,以达到运筹帷幄、有条不紊的效果。

1.2进行科学的岗位分析并制定岗位说明书

根据1.1制定的招聘计划,对需要招聘的岗位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是对岗位任务和内容的确定过程,同时也就确定了对能胜任该岗位的人员要求,然后编写岗位说明书、明确任职要求,这两个工作是招聘过程中选人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岗位分析的重要作用,岗位分析如果加入了个人的主观臆想和缺少专业知识作为技术支撑,其结果便是制定了无效的岗位分析,则后续的岗位分析、任职条件均会与实际岗位需求相差很大,甚至背离,造成招聘效果不佳甚至是失败。

1.3合理选择招聘渠道

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招聘人员应合理的选择招聘渠道,往往一次招聘工作需要采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招聘渠道以达到顺利获取优秀人才之目的。这就要求招聘者首先应准确了解各种招聘渠道的特点,然后从招聘成本、岗位特点、各种层级人才的求职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招聘渠道。

1.4做好招聘成本预算

倘若招聘成本高于甚至远高于所要招聘人才的价值,那招聘是失败的,这就要求企业招聘前要做招聘预算,以指导招聘工作,控制招聘风险,能全面反应招聘成本的。

2、合理的选择招聘人员

招聘人员的合理选择对于企业招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需慎重选择,个人认为能够做到以下几项的便可以成为合格的招聘者:

2.1能公平客观的审视应聘者

在面试的过程中,招聘人员往往是通过应聘者的仪容装束、言谈举止、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全面程度等方面的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来选拔人才的,这里面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招聘人员的主观因素可能制约着招聘的成败。如果一名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由于自己的相貌、自己的紧张造成语言、举止方面的失误可能就会被删选掉了,这是常见的现象,因此对于合格的应聘者应该能够刻服自己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做到公平客观的审视应聘者。

2.2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原因在于有丰富思想的人类存在,由于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受到教育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不同的。作为合格的招聘者,在面对思想观点不同的应聘者时,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实现与应聘者的双赢。

2.3广博的知识、精深专业知识

广博的知识面有利于判断应聘者的综合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判断应聘者是否满足招聘岗位的技术要求,有利于发现该应聘者的综合条件。

3、科学测评,准确甄选

4、建立企业人才库

预防策略范文篇8

随着现代桥梁工程施工工艺的飞速发展,各种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与加强,桥梁工程的内在施工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外观质量已成为反映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一面,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减少裂缝亦成为建设单位、监理部门及施工企业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桥梁混凝土领域,一个相当普遍的质量问题就是结构裂缝问题,它已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虽然理论认为,结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通过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减少和控制裂缝是完全可能的。本文重点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与处理裂缝的措施。

2桥梁裂缝形成原因

裂缝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及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型。其中结构性裂缝可分为设计结构性裂缝及施工结构性裂缝。非结构性裂缝可分为塑性裂缝、温差裂缝、长期干裂缝、龟裂缝及其它侵害性裂缝。

2.1结构性裂缝的形成原因

设计结构裂缝是指设计时采用的结构型式在荷载作用下必然会产生的裂缝,如非预应力的预制梁板及非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等。虽然在施工时针对这种形式设置了预拱,但在荷载作用下,预拱消失后梁底抗拉区的混凝土最终还是要开裂的。非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还在梁顶负弯矩区产生裂缝。这种裂缝是正常的、安全的,但裂缝的宽度应小于0.20cm或设计规定的范围,若超过这个范围,那么裂缝就不正常了,就需要对其成因及安全性作进一步分析和鉴定。施工结构性裂缝是指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结构性裂缝,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裂缝,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拆除过程中产生的裂缝等等。预应力结构的张拉裂缝一般是由于锚垫板位置没按设计位置布置、锚垫板后螺旋筋没有顶牢锚垫板、锚垫板混凝土不密实或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张拉强度时进行张拉等原因造成的;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拆架过程中产生的裂缝是由于落架顺

序不当或落架时间过长引起的,因为一联箱梁落架不可能在瞬间完成,有一个从简支梁到连续梁的受力体系以接近设计受力体系的方式进行转换,那么连续梁的负弯矩区在简支过程中梁底是肯定要产生横向裂缝的。

2.2非结构性裂缝的形成原因

(1)塑性裂缝

塑性裂缝,即混凝土在可塑状态下出现的裂缝,分为沉降裂缝和收缩裂缝两种形式。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混凝土在塑性状态下其基础、支架等有不均匀沉降,使局部地方的}昆凝土变形受约束导致裂缝;二是由于重力作用使混凝土中较重颗粒下沉,而使水泥浆上浮,当这种下沉受到钢筋、模板拉杆约束时就会产生裂缝。收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快速干燥,混凝土内水份的蒸发速率大于其泌水速率,在固体颗粒水面形成弯月形产生毛细管张力,混凝土自体收缩所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而导致裂缝。

(2)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即由于混凝土自体的温度变化及混凝土自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异使混凝土自体收缩不均而产生的裂缝。由于早期混凝土构件被模板等材料隔离,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到空气中,故在初始24h内混凝土温度将升高,过几天后随着热量的散发混凝土将变冷,此时混凝土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受结构内部钢筋及外部模板等约束会使混凝土开裂;当混凝土冬季施工时,由于混凝土散热快,其内部温度较高,而表面温度受环境影响变得较低,表面混凝土的收缩率大于混凝土内部的收缩率,从而使表面混凝土产生裂缝。

(3)长期干缩裂缝

长期干缩裂缝,即混凝土长期暴露于不饱和的空气中由于物理的、化学的失水使混凝土体积缩小,当缩小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通常来讲,干缩产生的混凝土应变速率非常慢,而且混凝土徐变产生的松弛可抵消部分干缩应变。但混凝土设计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分布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混凝土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等都会导致干缩裂缝。

3桥梁裂缝的处理措施

3.1表面处理法

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裂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木工膜或其他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3.2填充法

填充法就是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裂缝宽度I>0-3mm)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对裂缝宽度<O.3mm且深度较浅,可采用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3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3.4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火灾造成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的,可采取结构补强法、锚补强法、预应法等。

3.5防止施工工艺质量低劣引发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拼装及吊装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各种裂缝,裂缝的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比较常见的有:1、混凝土振捣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2、混凝土应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投料,拌和时间不应小于1~2min,使和易性好,不离析,不析水,运输时间短,浇注时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不应大于30cm。振捣时应让振捣棒插入前层5~lOcm,振捣时间为lmin左右,直至排出气泡为止。3、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上层钢筋被踩压变位,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少,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4、混凝土运输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道工序,运输工具保证不渗露,不析水避免日晒雨淋,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能离析,运输时间不应大于30min,在高温下运输应及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以确保由于蒸发而造成的水分损失,并及时调整坍落度。5、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当,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6、施工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7、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预防策略范文篇9

情况编制,并对外提供的一种书面报告文件,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就是向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各类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真实性、完整性是财务报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某些不当的经济利益,经常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造成财务报告的失真。

一、企业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

1.为了减少或者延迟纳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缴纳营业所、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税费缴纳的基数主要是当期取得收入、支出以及形成的会计利润。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对相关的会计信息或者会计报表进行修改,从而达到偷税、漏税或是延期纳税的目的。

2.为了获取外部资金支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要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为了获取资金,企业往往需要依靠信贷资金,或者发行债券、股票等进行融资。企业财务报告是金融机构、债券人、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并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部分企业为了获得外部资金或者降低融资成本,往往在进行融资前对财务报告,造成财务报告失真。

3.为了获得好考核结果。财务指标通常是评价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中,往往均会采用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资本保值增值率等财务指标。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达到既定的考核目标,取得好的考核结果,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从而造成财务报告失真。

4.为了隐瞒存在问题。在生产经营中,企业管理者的部分决策可能达不到既定目标,并有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比如对外投资项目经营恶化、对外担保可能承担连带责任、金融衍生合同出现较大浮亏。为了规避管理责任,企业管理者往往对财务报告有关内容进行修改,掩饰或者隐瞒存在的重大问题,造成财务报告失真。

二、常见的财务报告粉饰方法

1.虚构经济业务。部分企业通过捏造虚假的经济业务,调整财务报告,比如某上市公司通过与隐瞒的关联方签订假的销售合同,大幅虚增收入,提高其盈利水平;部分企业通过签订虚假的合同,虚增成本支出,减少当期利润,以便偷漏税款。

2.滥用会计确认和会计估计。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通过调整业务的确认期间,在不同的会计年度间进行调整,比如通过调整固定资产入账时间,调整当期固定资产折旧;通过调整收入确认年度,调整当期利润;通过调整原材料领用数量,调整当期利润。部分企业将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作为资产,通过虚盈实亏的方法增加利润;部分企业频繁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等,调整企业利润。

3.利用资产重估。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或者进行企业改制时,往往会对资产进行重新评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企业在采用固定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股权投资时,对于评估增值、减值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部分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时,采用非货币性资产出资,并通过评估增减值来调整企业的盈利和资产结构。

4.隐瞒应披露的信息。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会计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作出真实、完整、清晰的说明。部分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内容过于简单,对重要的会计信息不披露或者进行粉饰,隐瞒存在的问题,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

三、改变财务报告失真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配备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监事人员,确保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二是成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核企业财务报告,监督内、外部审计机构,以及审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重大关联交易等工作,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内部控制流程,减少财务报告中人为的操纵可能,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独立性。

预防策略范文篇10

关键词:预防职务犯罪;特点;实践

任何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预防部门作为检察机关的一个职能部门,其性质和发展方向必须体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围绕这个核心,分析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预防工作才能顺利和有效地展开,不仅可以节约管理资源,也能让预防工作取得更大的效果。充分认识该项工作包括对职务犯罪发生的普遍规律的认识和对各行业职务犯罪的特殊规律的认识。前者要求我们深入了解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从犯罪性质,涉案人员特点,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等全方面分析至罪原因;后者则要求我们对社会各行业职务犯罪的特殊性有一个正确的区分与对待,包括行业性质,运行方式,规章制度,人员结构等诸多因素。盲目工作容易导致形式主义,简单地按照职能要求完成任务,为预防而预防,毫不顾忌预防效果,不仅无法树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威,也影响了广大群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一、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针对性

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应重视至罪原因分析。案例分析是预防任务的一个方面,是倾向于理论调研的一项工作。2007年至今,**市人民检察院每年在《基层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考核标准》的修改过程中,都结合各区院工作开展情况及意见反馈,越加重视理论调研工作,具体体现在个案预防的一案一调研上,并明确规定了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对这一项的量化考核充分体现了至罪原因分析的重要性。罗干同志在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有比较深切的了解;对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至罪原因的分析其实就是预防工作开展的前提,不知原因,何谈对症下药,又何谈药到病除。

二、职务犯罪案件的特殊性

任何一项犯罪的发生都会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职务犯罪是公权力的错误行使,犯罪份子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利益,损害的不仅是国家公信力,也对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媒体可以宣传职务犯罪案件事实,老百姓可以知道犯罪案件的存在,可以将该类案件当新闻,当谈资,但广大群众更关心的是如何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司法机关有没有采取相关措施。为了还权于社会,还权于老百姓,我们在惩治犯罪的同时,防微杜渐工作也不能忽视,深入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包括让国家公务员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克服自私自利观念,也应该包括对普通老百姓的普法教育,树立司法权威,维护社会稳定。2009年**市人民检察院策划的“千场预防职务犯罪公益电影进社区”活动,将预防宣传教育与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扩大宣传范围,取得效果明显。

三、预防对象的多样性

在分析职务犯罪产生的普遍原因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行业特点,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所决定的。从个案中我们可以知道犯罪过程,了解行业特点,但这是被动的,预防工作则需要以点扩大到面,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掌握各行业特点,这在事前预防中显得尤为重要,也对预防工作人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了解预防业务本身,对涉及职务犯罪的各领域各行业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发案单位的制度监督尤其需要我们了解该领域的运行特点,这将决定着我们采取何种方式开展工作以及工作的重点应落在哪里。

四、预防工作的系统性

(一)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工作。作为检察机关的职能部门,其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宣传教育这一块为了避免与其他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发生冲突,需要由上级领导统一部署。例如我区院预防科在2007年针对区供水系统和城管执法大队联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将该项工作实施方案报区委区政府,区政府领导明确批示“区纪委做好协调工作,不搞重复劳动。”“此项工作可在区重点领域及单位全面展开。”这项工作开展顺利,取得效果明显,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宏观统筹,这充分证明了预防工作对外的系统性。

(二)预防工作对内也要重视与检察机关其他各部门的有效合作。预防必须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职责,同办案紧密结合,把预防工作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都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将职务犯罪预防作为一项工作职责来抓,并且与预防部门协调,做好商洽、协作、备案、交流经验等相关工作,结合各部门的职责科学划分各部门预防工作任务。例如,侦查人员对某类特定职务犯罪的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对涉案人员谈话中的个别教育;控申科的举报宣传、公诉的发表公诉意见或检察建议等,都可以独立地进行。2007年,我院出台了一套具体的《预防职务犯罪部门协作制度》,使宝安检察院内部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趋于制度化、日常化和正规化,有效地推动我院检察一体化工作的开展。2009年,我院预防科加强与侦查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反贪部门查办职务犯罪的“三个机制”纳入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宣讲,取得效果明显。

五、预防工作人员的业务性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这一工作并不像有的同志所认为的那样,成立个组织、开个联席会议、发个检察建议、上一堂法制宣讲课那样简单。一个能够出色地干好预防工作的同志,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预防工作经验,同时,他还应对犯罪学尤其是职务犯罪学有一定的造诣,必须掌握其他相关知识和宣讲技巧、写作能力。否则,他很难胜任这一工作。公务员之家:

六、预防工作的法律监督性

2009年,最高检下达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查办工程建设领域的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我院预防科根据通知精神制定了工程建设领域专项预防工作方案,结合全区工作大局,采取“三步走”的方针,制定计划,开展调研,科学落实,认真抓好每一项工作。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既要预防犯罪又要服务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和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不受影响,要坚持惩防并举,反贪、反渎部门要与预防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建立防治腐败长效机制。这一工作必须体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监督方式应当合法,不可以利用司法会计人才,或者聘用社会专门人才,以预防的名义,对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这样做显然是没有认识到预防的监督性,把政府部门做的事揽过来做,既有越权之嫌,又给人以检察机关牟利之口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