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1:06:15

网络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三)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信访、舆情处置工作,在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信访、舆情处置合力。

三、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及成员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扎实有效地做好舆情监测报送处置工作。

(一)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筹协调重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应对合力,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舆情进展和处置结果;负责指导信访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信访和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信访和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信访和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社会动态,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应疑问、改进工作,并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三)事件处置单位。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四)新闻发言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党委副书记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党政办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四、应对机制

(一)加强舆情监控。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员要每天浏览热门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要在热门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贴资格,同时要对热门热点论坛的帖子实施监控。

(二)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联系一天内要有个情况核实结果返回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时向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三)及时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反映澡溪的信访和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和政务微博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五、管控要求

加强风险研判,有效引导网上热点,着力保持网上意识形态积极健康向上。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各村(社区)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乡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网上舆情,梳理舆情潜在风险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报送。

(三)解析引导,注重时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到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对经济增速、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热点、就医就业就学等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论集中爆发,防止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慎重稳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不炒作不渲染。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调控热度,加强权威信息,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漩涡。

(四)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说明原因,给出时间表,要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五)及时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信访和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六、工作要求

(一)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保证通讯畅通。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文科;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网络舆情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所表达的公共情绪,它与国家信息、机构形象、地区形象和个人形象息息相关,对整个社会产生全面且重要的影响[1]。一方面社情民意与社会心理决定了网络舆情的走向与效果,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反映了当下的社情民意与社会心理,并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政府决策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利用现代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分析与研判,对舆情的快速预警与正确引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始《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很有必要。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为应用的技术革命,将人类推向了“智能时代”的产业革命。现代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促使传统的文科教育也必须使用这些工具对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等新的领域[2]。因此,在《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中,基于社会科学的传统舆情分析类课程中引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等理工科技术的应用学习,从而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构建一种社会科学学科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一、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信息设备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促使人们可以在网络“随意”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公众可以便捷地参与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的讨论,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与诸多风险问题。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对处置成为当下各级政府亟须开展的工作。而网络舆情的研究工作综合性较强,必须结合新闻传播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大数据处理甚至人工智能技术来开展[3-4]。现阶段网络舆情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首先课堂教学以单向讲授为主。虽可结合当下网络舆情事件在教学过程中以自身清晰的思路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其次文科专业学生缺乏对技术的掌握。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要求学生对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数据获取与处理等技术知识进行了解,而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恰好是文科学生的“短板”。第三学生对舆情事件分析与研判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网络舆情的种类繁杂,很多舆情事件的分析需要有一定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工作经历以及专业知识,这对于本科层次学生要求很高,学生并非能对所有的网络舆情事件都能进行正确细致的分析。

二、新闻传播专业《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网络舆情与新闻传播学科的关系。现代社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类的新闻与纷杂的舆情,在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本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舆情知识并提升网络舆情引导技能。而传播学已有的信息生成、传播过程、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以及传播媒介等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都能够应用于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中。(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培养适应网络舆情服务行业发展,熟悉网络舆情基础理论,掌握网络舆情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全面进行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正确提出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方案的专业型人才。(三)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以夯实基础理论、使用监测技术、注重舆情分析、掌握研判方法为原则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上课初期就将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提出,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解决问题进行展开。1.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理论教学内容设计理论教学应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网络舆情应用分析能力的新闻媒体人。首先细化基础理论内容,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特点、类型的同时,深刻理解其发生机制、传播渠道与传播效果。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理解知识内容。其次明确技能学习方向,让文科学生在了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初步掌握一些软硬件的使用方法,至少能够使用一种网络舆情监测软件获取并处理舆情数据,以及自动获取数据分析报告。最后强调知识学以致用,理解网络舆情分析的基本模式,掌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方法,能够撰写较为全面的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以及具有一定深度的应对处置方案。2.以模块化任务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依托大数据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以及各类相关的科研或教改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内容,提升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与书面写作能力。首先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情案例,在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用一定的课时量进行案例专题分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其次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利用软件进行网络舆情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再次安排学生进行网络舆情专题分析实践讲解练习,每位同学选取近期发生的典型网络舆情案例,基于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问题的定性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应对处置方案。最后撰写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提升书面写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一)“学习-实践”闭环系统构建。构建一种闭环式的教学系统,教师通过知识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所需的技术知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基本流程,通过技能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获取并处理网络舆情数据,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搜集近期发生典型舆情事件信息,并利用所学的理论与技术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新的典型案例,以供再次学习使用。即构建了一个“学习知识、学习案例→使用知识、创建案例→再学习知识、再学习案例”的闭环教学系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主动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文工交叉”的新文科理念融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是当下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定量分析必然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相应的统计学方法等这些原属于工科课程的内容。改变以往单一传授知识或培养普通能力的目标,将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以及高级思维与深度分析能力。基于新文科思想,将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在新闻传播专业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网络舆情案例分析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等引入课程,课程讲授过程中引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归纳能力,从而使教学内容创新体现时代性与前沿性。教学内容层面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新文科思想、多学科思维融合等),提升学习难度,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总结

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是一门舆情学与舆论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大数据处理甚至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能片面具备某一类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坚持新文科理念与“文工交叉”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式采用讲练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中引入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研究热点,结合网络舆情监测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的同时,教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舆情数据获取与智能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实践环节中学生能自主学习使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主动搜集经典案例,认真完成案例分析,积极参与案例讲解与讨论活动。创新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与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蔚华,徐发波.网络舆情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赵磊.网络舆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管宇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网络舆情管理课程教学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5):212.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社会主体;应用;措施

1引言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研究科学有效的舆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方法,采集相关信息做食品安全舆情信息规划,为政府、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等社会主体提供监测预警服务,旨在掌握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诉求、提高国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管理能力[1]。自国外爆发了“二噁英”、“疯牛病”和“口蹄疫”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以来,发达国家制定了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管理体系,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在国内,近年来“三聚氰胺”、“双汇瘦肉精”、“塑化剂”和“毒胶囊”等突发事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成为热点和焦点话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为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有效管理,我国监管部门自2009年起,依法陆续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文件,要求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和早处置[4]。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技术架构开展讨论,鲜少有对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方面系统性、全面性的总结。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的发展进程,结合我国现况和特点,分析不同社会主体对于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提出政府、食品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食品风险管控措施,形成舆情预警和补救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引导,提升政府对突发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处理能力的建设,引领媒体、网民公正地发表观点,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环境,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保障食品安全[5],为相关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2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及其监测的定义

现今国际上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6]的定义并未统一,也未见我国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概念的阐述。业界、学界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的定义。马雨萌等[7]认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指的是网民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对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所产生的情绪、意见及态度等的总和,体现了老百姓对食品危害事件的愤懑情绪,是引起社会食品安全恐慌的风险要素。刘文等[4]认为:食品安全舆情是网民通过新闻论坛、微博微信等舆情渠道,传播对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监管的见解、意见和情绪。因此,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与食品安全进行多因素、多环节、多层面联系之后的结果,具有专业性、复杂性以及关联性的特点[8]。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概念和食品风险交流原理相结合,就得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定义,即借助食品安全专业知识,通过人工或智能的采集方法,获取有关食品安全风险的舆情分析结果,从而制定风险干预措施和危机应对策略,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9]。

3欧盟、美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的进展

3.1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进展。2002年,欧盟了《食品安全绿皮书》和《食品安全白皮书》,制定了《欧盟食品安全总法(EC178/2002)》,建立有关食品追溯、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危机应对等防范机制和若干法律法规,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10]。随后,欧盟正式成立了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FoodSafetyAgency,EFSA),为欧共体各成员国提供有关食品安全的科学意见,汇集和研究潜在食品安全风险数据,实现对早期风险的鉴别和预警,以控制和管理“从农田到餐桌”整个环节的食品安全[11]。2009年,EFSA了《交流战略:2010-2013》[12],建立起从农场到最终消费者贯穿整个食物链的舆情快速监测和预警系统,要求成员国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通过舆情快速预警系统及时通报欧盟委员会,由欧盟委员经核查和评估来确定食品风险等级,并在第一时间结合相关建议协助成员国采取适当的措施[13]。2013年,欧盟委员会启动了一项题为《2050年欧盟食品安全和营养:未来变化的情景和政策应对》[14]的研究,这项工作主要是为欧盟委员会制定未来的政策提供指导和分析,确定一些可能对欧盟食品安全产生潜在影响的因素,以保持欧盟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高水平[15]。建立世界领先水平的食品监管体系并不断优化升级是美国成功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16]。其中“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是美国食品安全体系中最有效的措施,它能精确挖掘潜在食品安全风险因子,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舆情处置方案来阻止风险的爆发,尽可能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17]。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食品安全现代风险交流战略》[18],通过实时监测网络媒体报道,上传舆情数据,确保群众对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的全面获取,指导自身消费,并根据网民意见调整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以稳定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19]。2019年,FDA提出“智慧食品安全新时代”这一倡议,旨在继续实施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DAfoodsafetymodernizationact,FSMA),智慧食品安全作为一种新的食品安全方法,纳入区块链、传感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建立一个对食品安全风险更智能的预防方法,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免受食源性疾病侵害[20]。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领域起步早,随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发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集中体现了舆情监测的重要性和大数据技术的进步。3.2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应用进展。网络新媒体时代,发达国家借助大数据技术研发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无形中推动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进程。1996年,疯牛病从英国爆发致使欧盟畜牧业面临重大损失,欧共体迅速建立了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alertsystemforfoodandfeed,RASFF)[21],为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欧盟利用快速预警系统进行食品和饲料的风险交流,制定了事前干预、事中跟踪分析和事后决策处置的预警机制[22]。20世纪以来,EFSA颁布了食品安全信息与舆情干预措施,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加强各监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互联网媒体之间的管理和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协作[4]。美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信息机制、媒体沟通机制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指导等多部分协作运行。2006年美国发生一起大肠杆菌污染事件,美国FDA立即与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CDC)协作并进行调查,在识别出该食源性疾病是与一种预包装菠菜有关系时,FDA立即采取行动,通过FDA网站和网络媒体及时食品风险信息,指导公众购买消费,科学了解食品安全,掌握最新的发展时态[23]。同时,2012年FDA风险沟通战略提出修正,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收集工具,建立数据快速采集机制,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有关消费者情绪、意见和态度的反应信息。国外研究学者在食品安全舆情监测领域也取得众多显著成果,Yuan等[24]建立了在线分类监测系统对食品和药品安全事件预警分级,早期预警信息平台;Li等[25]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食品安全互联网热点识别和收集方法,有效实现了食品安全舆情的发现与跟踪;AlSumait等[26]引入了一种在线主题模型,该模型可以自动捕捉并识别主题模式。国外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优势在于:数据来源广泛,采集了包括产品投诉、论坛、消费者评论、社交媒体、行业和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数据信息;同时善于利用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分析食品安全信息,提升了发现潜在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加强了对现代网络收集系统的重视,通过运用媒体优势完善信息机制,确保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提前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指导公众科学认识风险危害;实现了国家治理、媒体良性监督、消费者积极参与,各个社会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的效果。如何借鉴国外实践经验建设符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政策,还有待解决。

4我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的进展

4.1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进展。我国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多发与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暴露,开展舆情监测的力度也越来越大[27]。1995年《食品安全法》颁布,标志着我国食品卫生进入法制化管理新阶段[28]。在《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主要是由《中国食品报》等权威报纸媒体报道相关食品安全事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2010年我国有调查发现,以食品安全为主的公共卫生类舆情事件在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位列第一[29]。我国创建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决策评测等,通过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及时将风险信息借助网络公布给公众,以防范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的爆发[30]。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舆情报告蓝皮书》上线,表明我国食品产业高速发展,备受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中曝光率越来越高,成为高敏感性的公共卫生舆情事件[31]。2015年,“互联网+”时代到来,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融入了物联网、智能运算、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由食品安全数据库、食品安全公共检测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用户使用平台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登录平台构成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32]。初步建立起我国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研发推广了“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超市食品安全监控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等舆情监测平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用户提供实时监测与预警服务[33]。从我国整个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来看,尽管研究众多,但都较为零散,缺乏对一个健全监管机制的开发,需要更加系统化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体系建设。4.2我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应用状况。1988年上海被爆出因食用被污染毛蚶而引发甲肝的重大疫情,该事件在当时引起全国热议,被早期的《人民日报》、《中国食品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主流媒体、行业媒体争相报道[27]。2000年以后,国家开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2015年,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在网络上成为了热点话题,虽然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一片向好,但是由于一部分失实媒体的报道,很容易引起食品安全网络舆论,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34]。例如,2004年安徽发生的“阜阳劣质奶事件”,由于当时监管部门没有采取正确的舆情干预措施,阻滞了事件的处理进程,造成了严重的网络舆论危机,使该事件直接成为了我国《食品卫生法》向《食品安全法》演变的导火索[35]。以及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2012年“皮革奶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2015年“僵尸肉事件”、2017年“海底捞事件”等,都是由于食品安全舆情危机应对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爆发网络舆论危机,不仅阻滞了食品行业发展,也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损害了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良好形象。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具有很强的互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由于非业界媒体不具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在食品安全事件爆发时容易形成真实性和可靠性不稳定的网络信息,引起矛盾升级[36]。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研发和应用总体上呈现小、散、弱的特点,但是我国积极在重点领域、重点风险防控方面开展探索和尝试。例如:Song等[37]针对当下社会火热话题“外卖食品舆情分析”展开了研究,通过收集分析2015~2018年新浪微博上与外卖食品相关的评论,识别关注的话题,运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研究情感趋势,帮助政府和食品行业更好地了解目前的情况,并为未来更好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建议。为了及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保持质量和安全,Wang等[38]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将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的数据作为处理对象,整理成信息源、预警分析、反应和应急反馈的4个模块。但在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推广使用方面,我国仍然存在应用面狭窄,应用场景化不强等许多问题。在借鉴学习国外的同时,需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生产需求的政策以及调整舆情监测技术的运用范围,将监管技术与不同社会共治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推广,并获取辖区内的舆情动态,针对风险指标进行重点监测;企业加强对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普及化应用,并获取同行业同类别的舆情动态,不断完善自身问题,增强规范化管理;消费者通过提升参与能力,借助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指导自身消费、规避问题和风险。

5不同主体应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方向

5.1政府。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使用者、落实者以及公共管理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处置食品安全事件,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应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危机[39]。欧盟、美国的政府以积极推广的方式促进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例如:欧盟建立了食品安全网络快速预警系统,当某一成员国发生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时,协助成员国给出科学有效的舆情应急处置方案,使得舆情信息可以迅速上传下达[40];美国政府通过各部门协作实现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根据舆情分析结果进行事后的政策优化和风险交流,例如FDA在风险沟通交流战略的修正中,建立测量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反应的数据收集系统,设置及时的网络信息机制,并定期针对食品安全事件与网络媒体展开交流和沟通。我国通过对舆情监测系统的应用,建立了开放透明、渠道多样、信息共享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获取有关决策参考、专项整治、协查处置的舆情信息应用场景化服务,制定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舆情应对策略,正确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看待突发食品安全风险,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恐慌,维护政府公信力。5.2食品企业。5.2.1参考同行食品安全经验,提升自身业务管理能力。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主体,负责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等重要环节,通过舆情监测系统食品企业可实现自治,获取同行业同类别的舆情动态,不断检讨自身食品安全问题,增强规范化管理,以便提前化解食品安全风险[41]。2017年,著名食品企业海底捞公司爆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北京海底捞劲松店、太阳宫店存在消毒记录不全、未戴工作帽及口罩等若干食品卫生问题,事件曝光后海底捞公关做出了“认错、担责、整改”的全面回应,因为企业积极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并快速做出响应,采。取正确有力的措施,使海底捞受损情况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化解网民的愤懑情绪,挽救了企业的形象与声誉[42]。5.2.2针对风险指标重点监测,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一条食品产业链包括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紧密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方面出现纰漏,都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针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中出现的风险指标重点关注、深度调查与跟踪,加强风险管控,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舆情监测预警能力,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发生[43]。5.3消费者。2018年,市场调查发现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0美元,进入了消费全面升级的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从关注食品卫生,逐渐过渡到重视营养与健康[44]。在食品安全事件舆情传播过程中,消费者通过转发、评论网络信息,表达对食品安全势态的意见、情绪,影响着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进展进程[45]。消费者不仅可以参与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管理,还可根据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分析结果,指导自身消费,规避问题和风险,增强民众的社会问题监控和参与度,了解舆情事件的整个过程,避免以偏概全的现象[46]。

6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方案

6.1政府。政府应不断优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督导其贯彻落实,解决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全局性、系统性的应用问题[47]。政府应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的网络传播机制,保持畅通的网络信息渠道,在监测到风险危害后,初步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核查与鉴别食品安全事件,及时上报有关上级监管部门并请求指示,制定出合理高效的食品安全舆情应对方案[48]。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国家在食品安全事件监测预警方面的效率和能力[49]。食品安全事件的舆情危机本质上考验的仍是政府监管能力,只有政府部门提高信息透明度,赢得公众的理解和认可,督导食品企业规范生产,才能真正避免食品安全事件谣言、噪声的传播与蔓延。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环境,广泛开辟新闻的渠道,加强与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的交流沟通,提高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反应速度,保障食品行业的稳步发展[50]。6.2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可以帮助食品企业获取同行舆情经验,以完善自身食品安全问题,并针对重点风险指标实施自查,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环节进行舆情监测,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接受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检阅[48]。食品企业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平台的投入使用,达到普及化应用。此外,鉴于食品企业的多元化,不同企业用户对应的应用场景不同,舆情监测系统还可自动配置相应的重点监测网站和重点监测词,在食品企业遭遇食品安全风波时,提供及时的舆情分析报告,帮助企业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置方案,减少不必要的食品安全纠纷和事故,督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人民食品安全。6.3消费者。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意识,将使得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最大受益者[51]。同时,消费者参与度高不仅有利于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的推广应用,还为消费者鉴别食品品质优劣、监测舆情事件提供证据,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向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抵御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52]。此外,通过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舆情调研,可得出影响消费者安全消费行为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调整改进。

7结论与展望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引导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集中化。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基本上都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渗透生活,而高校是新世纪网络使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发表言论的主要途径,网络平台上随处充斥着大学生的身影。第二,当前的大学生处在学校与社会交界处,又是新时代的宠儿,心理处于半成熟阶段,社会阅历不足,对生活一知半解,对热点事件充满兴趣。第三,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导致其不够坚定,会成为不同舆论风向的支持者,容易改变,缺乏自我约束,从而呈现一定的“非理性”的状态。高校网络舆情主题敏感化与引发的周期性。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由学生日常生活引起,主题大多围绕食宿、学习环境、校园风气、科研成果、教学管理、考试情况等问题。这些主题一直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写照,也是与学生自身利益最切合的部分,极具敏感度。当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且学生在提出诉求之后没有得到学校的具体回应,网络就成为学生“发泄”的平台。不同于其他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立足于高校,立足于大学生,高校更像是一个“小社会”,话题的激烈讨论同时将逐渐映射到对社会相应话题的讨论,如社会治理、国家政治等。任何话题当与大学生或高校相关被大多数网民关注,都将成为引发高校舆情在网络上的爆发。高校舆情的引发具有周期性。高校网络舆情符合生命周期理论,而突发负面高校舆情更是具有短周期性,正如生命的诞生、成熟至消亡。网络舆情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发酵期、爆发期和衰退期,由于表征网络舆情的关注度在这三个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1]可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实施正确的引导方式。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与引导的非体制性。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可将舆情来源、类型、持续时间、爆发范围、讨论重点及网民从舆情酝酿到高校回应至最终结果的态度变化等抽象数据具体化,从而直观地观察出舆情动态。大部分高校利用识微商情系统、清博大数据舆情、蚂蚁作坊、鹰眼速度网等舆情监测软件制定舆情报告,也有高校利用爬虫技术获取网络资源,进行话题识别与跟踪、人工检测、敏感词过滤、网页清洗,充当“把关人”角色,及时有效清除负面信息。舆情监测可视化可全面综合分析大学生关注目标舆情的趋势变化、传播网站、传播媒体、关键传播节点,以及传播溯源等进行全网舆情实时监测以及危机预警。但绝大多数高校未建立成熟的舆情管理机制,使得舆情引导非体制化,最后导致舆论爆发难以平息。高校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高校舆情的不可控更多是因为每个传播受众,也就是在校大学生们由于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和喜爱偏好的偏差,导致个体对于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二次传播出现了生活中千差万别的高校舆论结果。准确来说,高校舆情不可控性大致可分为理解能力不可控、受众素质不可控、传播方式不可控和舆论走向不可控。以湖南2020年高考留守女学生报考考古专业这一微博热搜为例,在理解能力这一点,微博用户庞大,受众的文化、理解、看待的方式不同,导致每个读到这条信息的大学生在讨论和转发时出现五花八门的声音,二次传播形成了高校舆情本身的一部分。受众素质不可控是因为中国在校大学生群体庞大,仅本科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传播方式不可控是指信息时代谁也离不开互联网,大学生接收的不过是在媒体信息泛滥时代下多样传播的一种结果。舆论走向体现在最终大学生对于一条信息的印象把握,有人说这名女考生不应该报考,因为没“钱”途,也有人鼓励说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持支持和积极态度,可以用来激励102他人……高校舆情最终就是这样有了不可控的可能性。

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

建立高校形象:建立“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网络信息的特点是多样且复杂,同时负面信息往往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当高校以积极的、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应用中时,庞杂的负面信息出现一个或多个的正能量的舆情并且是为人们所关注的高校。当这种关注度到达甚至冲破一个又一个的时间节点,不断地冲刷着人们对高校形象的认知程度。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就此显现,对高校形象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舆情发生之前,高校提前应做好预警机制,提出引导策略;在舆情发生后,践行引导策略。经过引导,不断建立起高校的“品牌”形象,提高高校的知名度,扩大高校的影响力,为高校的招生与就业带来促进作用。2020年6月8日为哈工大百年校庆,自6月3日起,哈工大开始为百年校庆造势,仅6月7日和8日,就有10项微博热搜,成功使哈工大百年校庆“出圈”,进一步扩大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知名度。增加事件复杂性:涉及主体广泛,严重深入问题。互联网的普及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样会对大学生产生许多消极影响。[2]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不利于事件的顺利解决,通过网络不断发酵,人们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会影响当事人对事件的判断和处理,同时受网络的影响,会增加对当事人的伤害。高校网络舆情在传播中被不断放大,不仅会上升为讨论话题,相关的主体也会被抬升,容易产生更多的问题,增加解决事件的难度,从而导致整个事件的持续时间更长,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2020年11月10日,“高校学生会成员被指耍官威爆粗口”登上了热搜,登上热搜后学校给予回应,学校学生工作处已经进行了处置。但在网络的快速传播下,经过两天原本涉及主体只是本学校,登上热搜后关注事件的人更多,不仅关注这个学生,也会关注这个学校如何做出处理,关注对象上升为高校,本已经解决的事情却持续了两天。而该学生会成员被更多的人议论,一些对他批评的言论对他身心发展不利,甚至有些人会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对其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增加事件的复杂性不利于解决。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从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入手: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培养正面舆情思维。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大众可以互联网作为载体来发出自己的观点与情绪,所以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与多元性。在某一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的声音良莠不齐,而高校舆情的主体大多是刚成年的学生,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所以对事件或者新闻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见解。但是他们思想刚刚成熟,且社会阅历与经验较少,在对一些热点事件与重大事件做出敏感反应的同时,更容易盲目轻信被片面信息所误导。通过思想教育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正面网络思维,提高学生自我的约束能力,在网络上要积极传播正能量的言论思想与主流社会价值观。让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有更好的认知与理解,对舆情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客观且公正地看待网络舆情,不会盲目地去吸收信息,做到能够分辨舆论的是非对错,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网络思维能力,把网络舆情的优点与有利影响发挥到最大化。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大环境入手:网络舆情“把关人”充分发挥作用。网络舆情的“把关人”是把握社会舆论导向的重要角色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在众说纷纭的事件中为受众指明方向,使更科学、更正确的观点在整个舆情大环境中形成一个主流。互联网给了大众更多的自由言论的空间,这种开放的环境也鼓励了更多的思想上与情绪上的表达,这就更需要网络舆情的“把关人”正确并充分地发挥其引导性作用,占据舆论话语权的制高点,打破舆论的无序性,把有效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大众,从而带动整体网络舆情环境健康的发展。负责高校与网络舆情的相关部门加强管理。高校应对网络资源加强管理,高校学生获得网络信息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校内的各大社交平台,所以高校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相关核心技术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系统,改变对网络舆情的一般观念,深入学生的生活,紧紧跟进学生。在网络舆情监测方面要引进人才与先进技术,注重对于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加快对大数据的处理速度。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组织程序、计划方案、决策措施进行优化完善,对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积极整改。[3]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信息的处理,加快对信息的披露,使大众能够获得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这有助于大众对事件的理解,也有利于正面引导舆情,使高校学生能够正确、积极地接收信息。

参考文献:

[1]徐红.网络舆情发展阶段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22):65-66.

[2]石国泰.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9.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5

一、明确监测范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以互联网表达和传播信息为主体,网络信息数量巨大、涉及面广,要准确、及时、高效地筛选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首先明确舆情监测的范围及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检测范围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使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及消费的舆情;二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政策法规、重大活动以及日常监管行为的舆情。检测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监测的地域范围以国内为主;监测的农产品种类以居民日常大宗消费的粮、油、果、蔬菜、茶等为主;监测的对象以农药残留、污染物、添加剂、植物疫病为主;监测工作以标准、评估、监测、检测、认证、监督、执法等为主。

二、明确分工及职责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多样化,临时性及应急性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所以应建立稳定的舆情监测工作体系。领导应该组织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舆情响应等方面明确负责机构、人员和职责,分兵把守、严密监测、科学研判、及时响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统一领导负责舆情监测工作、工作部署和协调管理。指定专门机构和业务人员具体负责、对涉及全省范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进行综合检测、分析研判、汇总报送。重大舆情第一时间迅速上报上级部门。

三、合理利用采集信息方法和监测方式

舆情信息可通过人工搜索和专用软件搜索两种方式实现。在人工搜索条件下,为保证舆情监控全面、不遗漏,可输入关键词搜索和重点网站盯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关键词搜索的重点在于关键词的合理设置,应根据舆情监测范围和重点,及时根据舆论热点和网络语言传播规律调整关键词设置。重点网站盯牢的关键在于正确选取监测网源,应以政府机构网站、权威媒体网络版、公众认知度较高的门户网站和论坛、影响力较大的博客和微博等为主要信息来源,通过浏览网站新闻排行、论坛热帖排行、博客和微博热点话题排行等,确保主流网络舆论热点监测到位。网络舆情发生时间不定时,利用专业舆情监测软件能够实现不间断连续采集,但在人工监测条件下,必须摸清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整体情况,对重点网站热点新闻、话题、论坛必须不间断浏览才能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对于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要确保信息内容收集全面、第一信息来源、报道时间、具体内容、网站转载和网民跟帖评论情况都要收集完整,做好记录。

四、做好分析研判和预警

要筛选、收集和利用有价值的舆情信息,才能发挥对舆情信息分析、研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将舆情性质分为贬、褒两类,舆情内容的可信度及反应问题的严重程度等,分析同类主题舆情传播量、社会关注量、网民浏览量和跟帖评论量数据大小。结合数据,判定传播途径、影响范围、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并汇编舆情分析报告。

五、及时做好舆情分类报送

舆情信息应实行分类报送,建立快报、周报、月报和专题报告,通过分析研判,达到分级要求的舆情信息应报送上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部门。如遇到重大舆情事件,可通过快报形式汇总后上报。日常工作以每周一收集汇总方式编写舆情周报,同时,月底将舆情发展趁势进行分析汇总,编辑月报并上报。对特别热点惹人关注的问题,还应编写专题报告研究,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案例,编制专题报告上报。舆情信息报送到有关管理部门后应尽快作出响应,对造成社会影响的舆情,需要调查核实,有关部门应迅速开展调查工作,查清事实真相,主动公布舆情情况,平息舆论发展态势。调查属实的,相关部门应依法处置、公布处理结果,平息社会矛盾。调查不实的,及时澄清事实,追究制造舆论者责任,正面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六、加强舆情检测条件和完善舆情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6

互联网技术带给传播介质的冲击和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交互性与及时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见,因而被称为“第四媒体”。在缺乏针对性监测与管控的情况下,网络负面信息快速传播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舆论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这就使得面向网络的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变得极其迫切。目前,我国大约有6亿多网民,其中青年网民的占比增长迅速。根据官方数据,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是30.7%。2013年的数据则显示,网民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学生约1.19亿人,占学生网民的75.31%”。相较于其他网民而言,高校在校生是对社会生活领域各类信息最为敏感的一群,他们既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又具有激进的批判精神;既具有独特的思维优势,又具有典型的心理脆性。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网络的介入既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为大学生使命感、责任感、批判精神向社会领域的延展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也以其虚拟性、隐匿性为大学生心理脆性的非理性爆发创设了空间。网络舆情的兴起,对高校的日常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不过网络舆情并非洪水猛兽,其兴起亦是一种契机。“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可见在战略层面已有双向部署,那么如何有序加以实施就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研究唤起的必然理由。

2.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面临的“三个困局”

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其舆情的酝酿、发展、高涨、回落、反馈,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伴随着“示范性”的勾连效应,时刻经受着“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冲突的拷问。一方面,高校力图借助网络监管将校园舆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可应用的管理资源与管理手段权限,在确有必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情况下,科学界定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的限度,是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需首要破解的认知困局。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效果显著与否则取决于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效。美国学者费姆•邦茨认为:“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纵观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舆情监管,大多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行政命令、政治动员等形式,这种工作模式由于内部信息传递渠道狭窄单一,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很难快速显效,只能扮演“围、堵、截”亡羊补牢的角色,十分被动。缺失科学有序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体系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亟待破解的机制困局。显效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建设要有合乎信息传播规律与认知规律的设计思路,更要有必要的投入,譬如包括人员的投入,设施的投入。从前者的角度来说,受限于编制,多数高校的舆情监测依靠少数的网络管理员来完成,他们日常工作本已庞杂繁琐,更难以抽出精力做常态化监测。从后者的角度来说,虽然国内已有信息技术公司推出了适用于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的应用系统,可以进行专业化、即时性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预警和处理等工作,但由于其购置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较高,大部分高校会因经费紧张而放弃硬件投入与配备。人员缺失与硬件设施费用高昂是高校亟待破解的成本困局。

3.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困局的破解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酵升级代表着公共管理危机的涌现。在管理学领域里,危机管理也被称为危机沟通管理。由此,破解认知困局,把握高校舆情监测管理的合理“限度”,亦应以沟通管理为抓手,与诉求对象进行多渠道沟通。“围、堵、截”是一种监管方法,但常态化的监管并非拘泥于“堵”“疏”与“导”也是一种监管。相较于传统的管控思路,这种以疏代堵,事前介入的工作思路更好地拿捏住了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之间的“度”,使监管手段与监管效用在动态中达到理想的平衡。张弛有度,动态平衡的管控思路需要有对应的体制机制设计来加以保障实施。具体地说,就是要遵循网络舆情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分别针对舆情发生、发酵、发展、高涨、回落、反馈阶段的信息传播特点,构建“预警—引导—应急—重塑”四级联动的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在舆情发生、发酵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敏感源的解析与筛除,做出预见性的舆情预警;在舆情发展期,通过主动性的信息与释疑,进行集中的舆情引导,为远期的舆情重塑创设有利环境;在舆情应急期,针对已触发的恶性事件,启动网上和网下联动机制,捕获并整合关键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在舆情回落期、反馈期,积极进行舆情重塑,消解衍生谣言触发新的网络舆情的风险。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1]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高校更要注重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一、高校网络舆情和监测预警机制概念界定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可能或已经影响学校形象的网络信息内容,包括突发事件舆论、负面评论、社会与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其主体可能是学校,也包括师生。监测预警机制是指对高校网络舆情所引发的影响进行监测预警,建立警报系统,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采取积极举措,控制事态发展,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将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二、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意义

在网络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能够稳定高校教育教学秩序,能够提升高校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其还是高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稳定教育教学秩序

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通过网络新媒体影响着高校师生。大学生在未完全进入社会之前仍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稳定、不成熟的阶段,容易被错误观点影响,极易被人利用。社会的风吹草动会影响高校,校园事件同样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高校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能够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了解师生需求,监测与学校相关的负面言论,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二)提升应对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

高校的舆情研判和处置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舆情研判不准确,规章制度不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尚未实现7*24小时的全程监控,还不能实现对不同舆情的科学研判和及时处置,同时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第二,网络舆情应对方式单一。在网络舆情发生后,不能通过“封、堵、删”的传统方式进行应对,需要采取更加专业的、现代化的舆情应对方式。第三,网络舆情引导比较被动。高校在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下,更容易受舆情引导,而不是主动引导舆情。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有利于提升高校开展网络舆情监控、研判和处置工作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

(三)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9年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这种网络世界的影响更为明显。高校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了解师生需求及其思想动态,在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注重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渗透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三、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构建

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点。第一,新媒体平台具有多样性、即时性、虚拟性、娱乐性等特点。多样性是指网络舆情发生在微信、微博、QQ、抖音、网站等多种平台;即时性是指平台、接收消息的快速性;虚拟性是指各大平台都不是实名制,正是因为虚拟性,网络用户可以“自由”无束缚地消息;娱乐性是指网络平台内容有娱乐倾向,不正式。新媒体是信息扩散的“催化剂”,使得信息能够扩散到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引起网民的热烈讨论[2]。第二,网络大V的影响。网络舆情的发生和网络名人的转发、评论、点赞等有很大的关联。有了网络名人的关注,特别是有上百万粉丝的网络名人关注,网络舆情的影响会持续扩大。第三,大学生个人因素。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对网络事件的反应比一般网民更加强烈[3],而且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辩证思维,思考不够全面,易冲动,容易造成舆情发酵。

(一)舆情监测

参照《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事件分级规定,根据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发展蔓延的趋势,网络舆情分为四级,即一般网络舆情、较大网络舆情、重大网络舆情、特别重大网络舆情,并分别启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响应。1.一般网络舆情。对学校声誉没有造成负面影响,事态发展在可控范围内,舆情信息对学校利益、社会秩序和学生安全没有造成损害;网上学校负面信息话题不具有敏感性、发帖篇幅较短、阅读量在5000以下,无网络大V关注,瞬时增长量较慢、微博热度为0~1。一般网络舆情启动一级响应。2.较大网络舆情。对学校声誉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事态发展在各单位可控制范围内,舆情信息内容对学校利益、社会秩序、学生安全没有造成损害;话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发帖篇幅较长且配有图片、在较少平台、负面信息话题阅读量在1万以下、无网络大V关注,瞬时增长量较慢、微博话题热度为2~3。较大网络舆情启动二级响应。3.重大网络舆情。对学校声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事态发展还在学校可控制范围内,对学校利益、社会秩序、学生安全可能会造成损害的突发事件;话题敏感、发帖篇幅长并配图或视频、在多个平台、网上学校负面信息话题阅读量在1万以上、有1~2名网络大V(粉丝数达到10万)关注,瞬时阅读量增长较快或者微博话题热度为3~7。重大网络舆情启动三级响应。4.特别重大网络舆情。严重影响学校声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事态发展超出学校控制能力,需要公安、网信部门介入,对学校利益、社会秩序、学生安全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负面信息迅速发酵,有主流媒体介入报道,网上学校负面信息话题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多名网络大V(或有两位以上粉丝数达到100万的网络名人)关注、瞬时阅读量成倍增长或者微博话题热度在7以上。特别重大网络舆情启动四级响应。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人员在全面监测舆情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监测系统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信息,本着快速反应的原则在第一时间预测舆情状况,分级响应预警,并提出解决预案。

(二)预警

高校要树立预防为先的理念,构建“1521”预警机制,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在15分钟内上报,2小时内作出书面回应,全天24小时值守。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学校舆情管理工作人员监测到信息后,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科学研判可能发生的现实危机,向外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机关、响应等级、影响范围、时限要求和需要采取的措施等,积极应对,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预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全面搜集信息,由党委宣传部、舆情专家和学生组织成员从海量信息中搜集与舆情相关的信息,通过去粗取精、去轻取重的方法搜集网民关注的帖子、热点话题、热门报道和评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生干部要搜集学生对舆情的看法,辅导员和班干部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2],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舆情事件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对于一般网络舆情,由话题涉及单位负责应对,启动一级响应,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备;对于较大网络舆情,由话题涉及部门或院系负责预警信息,启动二级响应;对于重大网络舆情,由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启动三级响应;对于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需成立专项工作组,启动四级响应,24小时值守,跟踪事态发展、研判影响范围、即时通报情况。

(三)应急处置

通过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分析研判后,根据不同的响应等级和信息内容,依据科学专业的判断进行回应和处理。1.一般网络舆情(一级响应)。继续关注,及时联系责任单位,做好线下疏导工作,避免更大网络舆情的发生。2.较大网络舆情(二级响应)。密切关注,第一时间联系舆情相关单位,做好线下调查工作,厘清事实真相,做好回应准备。3.重大网络舆情(三级响应)。在15分钟内上报学校,召开舆情工作会议,指定专人负责,启动预案,稳定人心,沟通协调各单位。在2小时内查清事实真相,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证据,形成事件报告,及时回应网友。协调新闻媒体做好社会正面舆论引导,校内由网络评论员队伍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4.特别重大网络舆情(四级响应)。在15分钟内上报舆情,成立专项工作组,及时联系上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网信部门,调查清楚事实真相,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形成事件报告。新闻中心接待媒体记者,做好社会正面舆论引导,借助学校网站、官微、官博等信息平台或召开会,第一时间发声,事件经过及结果,牵涉法律问题可征求司法部门和律师意见。如召开新闻会,新闻发言人为学校代表,其他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表态。网络评论引导员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四、结语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要有先进技术的支持和专业团队的支撑,这样才能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DB/OL].中国青年网.

[2]陈谦,陈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02):143-144.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8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建议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在网络媒体上食品安全质量有了很高的话题讨论度。一些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浮现出来,或是对安全事件的错误理解,还有一些农业产品的危机事件,造成一些消费上的恐慌,因此需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1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概述

一般关于网络舆情概念的理解为:网络是舆情的载体,事件是网络舆情的核心,网络舆情表达和传播通过互联网,具体表现出来就是,广大网民把自己对所关心的和有关利益的事情所带有的态度、情绪及意见、观点通过网络表达出来,然后可以进行互动,还包括集合到一起的后期影响力。根据有关农产品的法律规定中的农产品定义,将关于农产品的网络舆情概括为: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相关的事件是中心,在互联网的表现和传递功能上,网民对从农业中得到的动植物和其他产品有没有达到保证人体健康与不造成损害的要求所产生的态度、情绪,进而表达的一些意见和观点,然后对以上内容进行传递和互动,还包括集合在一起的后期影响力。对网络舆情的监测是指使用网络的相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农产品舆情进行监测与分析工作,对网络舆情导向、特征以及形式有一个良好的把握,进而可以监测出及时、可信的舆情信息,帮助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实行决策服务。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要监测舆情、收获数据,更要对网络中网民发表的意见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再分析意见情况,以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提出科学的建议。

2网络舆情监测流程

2.1获取舆情。舆情信息的获取是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这项工作的基础条件。信息的准确性影响着监测结果的准确程度,所以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很重要。获取舆情信息的方式方法主要有:1)人工搜索。把各种网络资源(包括政府机构和权威媒体的网站、公认度较高的网站、公认度较高的论坛、影响较高的博客、影响广泛的微博)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紧密关注那些有嫌疑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点的农产品相关问题,尤其是负面新闻,制定一个关于热门站点的登记笔记,监测浏览网站中新闻、论坛热帖、博客高热话题、微博热点的排行情况。2)专用软件搜索。在网络中设置一个专门用来进行搜索的软件,按照一定的关键词,在网络中对信息实行自动化搜集,再把搜集的结果集中起来。专用软件搜索节省了人工工作,提升了搜索工作的智能化水平。2.2分析舆情。将搜集的舆情信息进行统计,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判别分类。一般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关于性质的判别一定要全面准确,在舆情信息的本质与价值方面对舆情认定和判断,并在舆情传播范围、情况和受众观点趋势等方面在数量上有一定的统计,定性和定量分析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将舆情信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工作相结合,充分认识舆情的整体轮廓,认清舆情的发展脉络,掌握舆情的本质特点和内在发展规律,这样对舆情后期的应对工作能够制定科学准确的策略。2.3报告舆情。为了保证舆情信息在时间上的效率,对舆情信息进行有效利用,需要把舆情信息分门别类,根据舆情涉及事件轻重设立不同程度的报告(如专题报告、快报、日报、月报等),重要事件舆情上报到农产品监管部门,尤其是质量安全部门。一般情况下,日报形式的舆情报告汇总上报最为经常使用,当遇到重大紧急舆情就要使用快报的形式进行上报。在每个月的工作中,还要把舆情信息进行一个整体上的分析汇总,编撰成月报的形式上报。对民众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要在上报和监测跟踪的基础上做好专题性研究,总结工作经验,对专题案例进行综合整理,推广、学习技术经验。2.4上报后的响应工作。农产品舆情信息报告上报后,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最快地做出响应,并在与网民的沟通机制上要不断完善。首先,判定舆情信息的真假,对那些不真实的地方,快速组织专业团队和机构解读,一定要非常权威的判定信息,快速把网民的疑惑化解掉。其次,对严重的问题要实施调查核实工作,立即命令有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去调查事件,查明真相后要及时在有关网站、论坛等处公布,满足网络民众的知情权,及时安抚好网络民众的情绪。第三,对于舆情发生后的后期事务要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安排专业人员跟踪后续事情的发展方向,如民众有不满要做好安抚应急的措施,将调查结果公布到主流媒体上,防止事态恶化发展。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工作的建议

3.1提升相关的认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对于农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并了解这项工作不是由单独部门负责的,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对监测后的情况要及时整理成数据报告上报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而可以对出现的网络事件进行处理,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提倡正面能量,防止不真实的舆情严重化,形成农产品安全事件。3.2保证资金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想要得到好的效果,在资金方面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支持力度。在硬件配置和人员配置上要更加的系统和专业,以保证工作进行更顺利和品质更高。3.3加强监测队伍建设。要重视监测队伍的建设工作,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指导、舆论引导、处置舆情措施等,提高监测人员的网络信息研究能力、判断能力、舆情传播规律掌控能力、网络舆情预见能力及防范能力。同时,还要快速培养一些有着正确方向、熟悉掌握网络传播技术和技巧的评论员。

4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非常普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成为各个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对网络舆情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并及时做出判定,处理好舆情带来的后续影响,可以使事态发展向好的方向前进,而不是进一步恶化。

作者:杨旭 单位: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参考文献

[1]邓玉,李祥洲,廉亚丽,等.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热点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3):5-9.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9

互联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基础和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进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趋丰富,新的应用和传播形态不断涌现,网络新闻、BBS、博客、微博、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网络媒介相互交织,互相借力,构成了一个多元立体的舆论传播路径,极大地拓展了网络舆情的传播空间,多元化的舆情传播格局大大增加了舆情监测和把控的难度[18]。同时,新媒体迅速向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渗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大大增强了新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有调查显示,微博已成为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曝光的主要源头和重要传播渠道。2012年上半年,浙江“杨梅膨大剂”等近10件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传闻就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曝料的[5]。网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超出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的30.2%,我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19-20]。在网民数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一方面,网民上网的娱乐化追求倾向明显降低,网络议题从日常生活琐事转向社会公共事件[21],涉及一日三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自然成为网民最为关注的公共话题;另一方面,网民应用互联网的角色也逐渐从信息获取者向信息制造者转变,大众麦克风时代催生了一个巨大的“网民压力集团”,政府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高倍放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舆论讨伐。除普通网民外,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日益不容忽视[22]。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安全、有保障,但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产主体素质不高,部分生产经营者故意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违法手段花样翻新,传统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尚未杜绝,新的违法添加等风险隐患又不断出现,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检测工作等带来很大挑战[23],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这些都决定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处于多发期,安全消费矛盾凸显。从“镉大米”、“药袋苹果”、“有机食品风波”等热点舆情来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过程还是政府监管行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成为近年来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然而在网络媒体发挥舆论传播和监督功能的同时,其自身道德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有些媒体片面追求时效,为抢占先机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讹传讹,造成谣言传播;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断章取义,动辄冠以“致癌”、“剧毒”等字眼加以报道,加剧公众恐慌;还有些媒体为提高关注度,夸大负面新闻,把个别现象扩大化、典型化、普遍化,扩大事态影响,甚至冲击整个产业[24-25]。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为不实舆情,极大地增加了政府部门回应网络舆情的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零容忍的态度愈加强烈。但客观上任何食品都没有“零风险”,由于官方风险交流机制不健全,消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比较薄弱,消费者在媒体的推波助澜或误导下,容易以偏概全,产生认识误区,难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客观认识,消费心理敏感而脆弱,任何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信息都极易引发非理性的共鸣。“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尽管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和抽查力度空前,但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还是一蹶不振。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日益加深,网络舆论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干预机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在应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危机实践中,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但与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网络舆情日益上升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特别是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放大炒作对产业和消费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互联网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处置工作”。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舆情收集和分析”。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主动、密切监测舆情”,从国家层面对舆情监测提出了制度性要求。2012年,《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着力强化舆情监测,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与预警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调度、分析和综合研判制度”,将强化舆情监测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制度性安排。为落实舆情监测工作的制度安排,支撑实际工作中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与应对,近年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陆续启动了舆情监测工作。部级层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向常态发展,一是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整理,确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快报(日报)制度,并深化舆情总结分析,编制舆情跟踪和重点舆情专题分析报告,帮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读网,为舆情响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二是依托新组建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强化了专家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职责,针对重大舆情不定期组织会商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三是安排专门经费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体制机制研究工作。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纷纷将舆情监测纳入监管工作内容,如江西省成立了舆情监测小组,设置了舆情监测信息员,建立了舆情报告制度,编印舆情简报,及时上报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26];重庆市组建了舆情信息监测专家团队,并建立了舆情信息收集整理、跟踪巡查和干预制度;上海市在舆情监测及处置机制、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畅通舆情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外,部分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建立了舆情监测和报告制度。随着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重视程度的上升和应急处置经验的积累,近年来网络舆情应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都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在实践中渐显成熟。“激素黄瓜”、“香蕉乙烯利”、“茶叶农残超标”等一系列不实网络舆情发生后,农业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解释,借助权威媒体澄清事实,采取网络访谈、深度报道等多种形式正面引导舆论,有效阻断了谣言传播,有力保护了农民和产业利益。“药袋苹果”等安全隐患一经报道,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界定了个案性质,防止了媒体扩大炒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产业损失。“河南瘦肉精”等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得到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排查和督导工作,尽快查清事实,公布真相,回应社会关切,并依法开展责任追究,树立了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虽然各级农业部门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有关舆情监测的制度要求仅在相关的文件和办法里有所提及,没有针对舆情监测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舆情监控工作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同时,由于开展舆情监控工作的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集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反馈于一体的运作机制,农业部门内部的共享机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对接机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机制等也尚未形成,有些地方舆情监控工作往往是仓促应急,就事论事,多以经验性行为为主,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和应对环境都有别于传统舆情,相对于网络舆情短时间内的快速蓬勃发展,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手段调整略显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一是监测手段不适应,传统人工监测的信息获取手段已无法满足对海量信息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分析方法不适应,对舆情信息的汇总、舆情周期的判别、舆情走势的预测和重要舆情的预警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三是应对方式不适应,固守传统媒体、忽视网络阵地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对新媒体和新型舆论平台的运用较为有限,多数部门不善于适应网络环境、运用网络语言、与新闻媒体见面、与网民对话,缺乏应对舆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舆情发生时,难以及时缓解舆论压力,化解矛盾[27]。目前农业系统普遍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研究并开展网络舆情应对,特别是地方农业部门,监控力量薄弱,没有确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现有的网络舆情人员大多是兼职,并且缺乏系统培训,缺少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再加上管理薄弱,现有的人员力量难以支撑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响应工作,更难以保证舆情应对效果。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舆情监测硬件设备投入不足,软件设施开发和购置也受到限制,有人员没设备、有设备没监测手段的现象比较突出。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监测范文篇10

关键词:网络;教育舆情;问题;引导策略

教育舆情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民生、民情的反映。网络教育舆情是网民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权利衍生的中介事项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的一系列行为。网络教育舆情与现实社会教育相互作用,对现实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舆情,有利于教育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决策和增强社会民众对教育的监控能力。

一、我国网络教育舆情现有的引导方式

近几年,政府层面加大了教育舆情的科学化管理力度,部分地区成立了教育舆情监测机构。另外,部分高校也成立了各自的舆情研究中心,从高校对舆情的研究方面来看,以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建立各自的舆情研究中心,多数与政府合作,以研究为主,定期一些报告。网络教育舆情引导的方式主要是指政府或者其他组织召开新闻会、应用新媒体、发挥传统媒体、完善网络教育信息公开、联合第三方科研机构与通信技术公司等途径对网上舆情数据进行监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在查阅大量关于网络舆情的引导方式中,发现现行引导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舆情因势引导法。因势引导主要是根据舆情发展的客体和主体的特点,通过调查了解网民的思想观点、行为方式方法,在舆情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中,若舆情能够按照所期望的发展,则不断提升舆情的发展步调,大力宣传、赞扬,为已经发展起来的网络舆情添砖加瓦。2.舆情顺势引导法。舆情顺势引导法与舆情因势引导法既相似又相互区别,两者都是在已有的舆情的事件发展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正当的引导,但舆情顺势强调在大环境下采取引导措施,着重对舆情环境、传播规律的引导。3.舆情造势引导法。舆情造势引导法就是在舆情处于雏形时期,即舆情的生态环境尚未形成之前,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舆情环境,为舆情后续发展的引导创建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大化正面效应,最小化负面影响。

二、我国网络教育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改革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网络教育舆情的研究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广大民众对教育问题的观点看法,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然而,我国对网络教育舆情的研究还非常的弱,虽然一些研究机构或高校有专门的教育舆情的研究机构,但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在应对教育舆情问题时不能快速地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机构的杂乱性。目前,网络教育舆情的研究机构呈现多且杂的特点,整体散乱分布,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并且各研究机构也缺乏核心竞争力。研究机构中用于商业运营软件监测占大多数,政府或者教育机构一般委托这些机构进行舆情监测、报告提供,网络舆情的信息主要掌握在网络平台的运营商手中,政府或者一些研究机构必须与其合作才能根据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对于一般的教育组织建立一个包含技术设备和研究团队的专门研究网络教育舆情,投资巨大,依靠单个的研究机构完成教育舆情研究项目难度过大。2.研究目的的单一性与研究内容的浅层化。研究目的的单一性主要体现在我国教育舆情的研究多数为政府服务,忽略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中的应用。这方面的反例如加拿大益普索(IPSOS)公司常常为高校监测教育数据,如对学校的声誉进行监测,以及生源进行监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建议。我国的教育舆情监测主要还是体现在监测和指导实践上,对舆情的预测还不够成熟。研究内容的浅层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对教育舆情的监测中,只是限于对某一时间段内公众高度关注的教育事件进行解读,研究机构在对舆情分析时,侧重于单一方面解读,如对于教育事件、政策法规的解读,注重数据的采集和量化分析,轻视甚至忽略数据的传播学意义、教育学意义;第二,研究过于侧重对网络媒体的利用,而对于线下民意的调查不够充分,网上存在大量的水军,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受到质疑;第三,整个舆情的机制不够健全导致过度关注舆情信息工作、舆情机制等,对于网络教育的研究不够,而国外对舆情的主体、客体、民意调查、舆情分析、应用体系等具备健全的机制,对教育舆情的研究也具备健全的机制。3.对舆情的准确把握存在困难。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更新速度、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量巨大,虽然有专门的软件进行监测,但网络内容通常真假难辨,舆情变化太快。网民可以从各个方面对舆情进行评论、推广,这些大量的信息会导致引导部门在判断舆情的过程中错过对舆情的最佳引导时机;其次,舆情事件涉及众多的部门,一方面是舆情的当事人组织可能众多,另一方面是引导舆情涉及组织众多,舆情信息沟通不畅会导致舆情信息把握不准,影响网络舆情的引导。4.网络舆情引导的专业度不足。从态度意识方面来讲,引导组织缺乏正确的引导意识。人民网监测室曾经提出“黄金4小时”法则,即在舆情形成到发展后4个小时之内是引导组织对舆情处理的最佳时间段,但随着微博、微信等媒体应用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有学者提出“钻石1小时”,即舆情事件发展开始,引导组织要把握好这钻石1小时,但有的引导组织不能主动地应对舆情事件,而是事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被动向媒体和民众引导,这种被动消极的态度会导致舆情发展到难以引导或引导非常困难的地步。从行为角度来看,引导组织缺乏正确的引导方式。网络舆情多具有多元性与时效性等特点,并且网络平台中的网民受教育水平、道德素质等参差不齐,引导组织若没有相对应综合分析与解读能力,不能积极与网民有效互动,害怕谣言扩散造成不良影响,有甚至屏蔽或者关闭网民留言渠道,引起网民的强烈不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引导组织的微博、公众号使用不够完善。据人民舆情监测室根据微博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政务微博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有173569个,较2016年新增9047个。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多的同时,引导组织的专业化、精细化也需不断地加强。有些微博、公众号私人情绪化严重,互动交流意识不足,缺乏服务思想,甚至有的出现运营停滞,更新迟缓现象。引导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大众平台与民互动、知民所想、因循善诱,合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另一方面,引导组织对大数据的利用不够充分。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占95%以上。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使各种信息相互交流融合,使得舆情的数据不断聚集形成“舆情大数据”。与大数据、与计算技术的相互结合,给网络教育舆情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对舆情的样本采集、传播渠道、舆情类型进行综合分析。但我国目前缺乏对网络教育舆情的数据分析师与专门的大数据处理机构,怎样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网络教育舆情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5.网络舆情的引导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首先,网络舆情的引导体制不够完善。政府或高校引导组织缺乏专门从事网络舆情研究和引导的人员配置,如相当多的组织机构并未安排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的人员,也没有专门的舆情信息收集、呈送、反馈的渠道。虽然有部分组织设置相应的人员负责网络信息管理、舆情分析的专门人员,但存在人员不专业、配置体系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完备等问题。因此,体制不完善导致引导组织在面对舆情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其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不够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是指对舆情制定分级别的、适应各种类型的舆情预警和研判体系,并根据舆情的级别建立有效的舆情引导程序,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目前,大多数引导组织都没有建立好完善的体制机制,导致大量机构、人员对引导流程不清晰,引导措施不明确,而在引导过程中做无用功。

三、网络教育舆情引导策略

引导以“个人”为单位网状传播的网络舆情信息,仅依靠传统的“管控型”模式已经不现实,虽然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能够主动介入,但舆情干预效果却不理想。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构建教育部门、学校、媒体、企业等多方位协同一体的网络教育舆情应对机制。1.完善网络教育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常态化的网络教育舆情预警机制是提升网络教育舆情应对机制的基础和前提。舆情预警机制的完善能够对舆情的实时动态进行研判,防止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虽然近年来有专业的机构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但单独针对网络教育舆情预警机制并未出现,并且现有对整体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措施较为滞后,预警方式单一,因此完善网络教育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尤为重要。教育部门或政府机构利用监测预警系统能够有效监测负面信息,及时地采取舆情干预措施,并且在干预的过程中能够对已形成的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判研、及时调整干预方案,避免热点事件变成舆情事件,也防止盲目进行舆情干预导致舆情恶化的现象发生。2.强化网络教育舆情应对机制。对网络教育舆情的有效处置与应对,需要线上与线下、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及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各级媒体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当网络教育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建立健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策略,能够实现多方联动的舆情应对机制,全面提升网络教育舆情的应对机制。如,2018年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警方能够通过微博及时做出回应,并随后公布了红黄蓝教育机构、市教委、市医院4个部门联合处理结果,有效地控制了舆情的恶化。另一方面,网络教育舆情应对机制还需要加强教育管理部门内部的纵向合作,要协调好教育系统内部各行政机构、各学校、各司局之间的关系,增强部门上下级之间的协同联动。3.完善网络教育舆情信息公开机制。特别是具有负面信息的网络教育舆情能够瞬间爆发,舆情的信息平衡供给迅速被打破,政府部门或教育管理部门的语焉不详或沉默都会激化网民的抵触情绪,引发新一轮的舆情,使舆情的应对陷入被动状态。有统计结果显示,对舆情信息的及时公开能够及时控制网民的情绪,有效应对舆情的发展,而教育管理部门对舆情的信息公开透明度普遍偏低。在广东湛江强制怀孕教师支教引质疑舆情事件中,对于校方的虚实参半的回应引发网民的质疑,使舆情再度的恶化,引发二次舆情。所以,教育管理机构要完善网络教育舆情信息公开机制,以公开为常态,在第一时间依法依规权威新闻,主动掌握话语权,控制网络谣言肆意蔓延与网络教育舆情的持续升级。对掌握不准确的舆情信息也要诚恳解释,做到不推诿、不掩盖,使得信息公开具有透明性,提高网民的信任度。4.强化网络教育舆情问责机制。强化网络教育舆情问责机制能够刺激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络教育舆情的应对。在中山大学教授张鹏被曝性骚扰舆情事件中,虽然校方在网上公布了事件的处理结果,但遭到网友的质疑,表示网文与学校调查核实不相符的情况,引起了二次舆情危机。校方迫于舆论的压力,二次通报调查结果,从重处理。校方这种处理方式没能将舆情缓解,还使舆情二次产生,实在得不偿失。所以,教育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网络教育舆情问责机制,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科学严密的问责体系,将问责的标准具体到负责人。另一方面,要加大“异体问责”机制,推进师生、家长等参与主体对教育管理部门的问责体制,加强媒体对教育的监督。5.健全网络教育舆情善后处置机制。网络教育舆情反映的是公众对现实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态度、看法、意见、观点的综合,背后折射出学生、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复杂的冲突关系,若不妥善处置甚至会引发社会的恐慌与动荡。从以往的舆情事件来看,如庆阳女生跳楼事件、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等都是一些负面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虽然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但引起的受害者家庭情感上的伤害却是永久抹不去的。如若仅仅注重事件暂时的平复,没有健全的善后处置机制,不能解决舆情的根源问题,还会引起更深的舆论危机,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建立健全网络教育舆情善后处置机制,深层次解决问题根源,真正做到网络教育舆情的标本兼治。网络的大规模普及,网络舆情活跃度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网络教育舆情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教育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多,对网络教育舆情的引导成为重中之重。千年大计,教育为本。网络教育舆情引导对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下,构建教育部门、媒体、企业、家庭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网络教育舆情应对机制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中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

参考文献:

[1]徐占琨,龚海军,何婷婷,等.热点事件发现[C]//内容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前言———第九届全国计算机语言学术论文集,2007.

[2]洪卫林,林潇潇.当下教育舆情的特点分析和对策建议[J].青年记者,2017,(12).

[3]廖智辉,张学波.教育网络舆情影响因子及其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2).

[4]赵海青.高校课堂质量的AHP———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J].高教学刊,2017,(7).

[5]晏敬东.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微博舆情引控研究[J].情报杂志,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