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5:28:36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范文篇1

美学家席勒对工业社会中人的精神颓废现象做过深刻的分析,指出人的情知分离必然造成人的畸形化,因此提出了审美教育的主张。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辐射型教学的提出与践行,是基于以上诸家的理念。辐射者,由此及彼的联系和拓展。辐射型教学,就是依据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某一话题为引发点,带出一些相关的“”知识或话题内容,将这些内容巧妙自然地融进教材。在“大文化”的层面上,于古今中外、科学人文、环境自然、现实未来,均可作为联系的内容。这种内外兼容的教学,它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于对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知识视野的扩展,进而引导学生知书达理、乐学向善、关注现实、通晓人情,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是陪伴人生的修养核心,最终发挥语文的“美育”功能。

二、辐射型教学的课堂运用

(一)名言引入学习一些韵味顿挫、涵义丰富的名言佳句,可以激趣,又可明理。讲授《杨修之死》,杨修的结局,正应了古语“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和“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为强出头”。才思敏捷如杨修,要避害全身,应该修炼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境界。“不作聪明便是才”是良训。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在分析于勒所处的世风,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等数句老话;也很容易想起当年鄂比赠给曹雪芹的那幅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三言两语,就说尽了世态的炎凉。阅读《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当学生们感动于华罗庚先生一生勤勉之余,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补充一些古今催人奋进的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骥一日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行百里者半九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惽惽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许多名言佳句,言简意赅、意近旨远,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心灵美的透光。不管是语言的形式,还是句子的蕴义,都深含美学的底蕴。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篇章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勤于采撷,并能够引申有方,这对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触类旁通的领悟,对丰富学生语言的储积量,都是两全其美的。

(二)眼观现实语文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但现行的各种中职语文教材,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充塞,即使是一些审美性的选文,大多也是内容陈旧,思想滞后,远离现实生活。把学生框在教室里,局囿于教材,在题海里翻滚,忽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体验、积累、实践,抓住课内一小块,放弃一大片,这无疑是沙上筑塔。教学语文,势必当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社会,引向现实生活。钱穆先生的《乡村与城市》一文,正切中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时下的中国农村,已经成了老年人、妇女、儿童的留守之地,读了没几年书的年轻人,总把城市当作可以捡到金条的希望之都而趋之若鹜,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老弱妇孺却成了支撑农业的主力军。这怎么说都不正常。如果将这个问题与当前的“欠薪”、“农民工”、“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农民荒”、“耕地撂荒”、“空巢”等词语联系起来,让学生来思考来讨论则是一个既沉重又有意义的话题。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将会逐渐明白自身即将面临的“城乡差别”、“职业选择”、“就业生存”、“福利”、“生活成本”等问题隐忧。学习王力先生的《请客》,教师可以从学生自身曾有的经历谈起:一个平常的生日,就要呼朋引伴的聚上一两桌美酒加咖啡;再联系当前社会上不良的请客风气,再到“公款吃喝”、“嘴上腐败”等深层次社会问题。在对“面子”、“关系”、“浪费”、“腐败”、“国有资产流失”、“权利监督”等话题的讨论中,逐渐引导学生明是非,辨美丑,进而培养可贵的自律精神和忧患意识。

(三)情溢课堂文学的本质在于以情动人,文学是书写永恒的人性,而不是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附庸。“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就是在一愤一悱之中对学生情感的唤醒。鉴于中职生的特殊性,在教学上进行情感渗透,尤显必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

其一,教师要激情投入。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也应是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爱我所爱,恨我所恨,在学生心目中,亲和力与敬畏感都应兼具,既是良师又是益友。除了贯通教材,又当熟悉每一位学生,想其所想,或引导,或启发,让学生消除一些厌学情绪,改变“要我学”的被动心理,激发“我要学”的欲望。

其二,精心选择美文教学。从审美的角度能否提升人性,这可作为判断一篇文章优劣的依据。像《雪山上的红盖头》、《汉堡港的变奏》之类,说教成分非常浓厚,空虚而做作,将很难获得学生情感的共鸣。我们常说“真情感人”,文章会感人,是因为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的泣血淋泪的真情实感。

老舍先生《我的母亲》,莫言的《卖白菜》,林清玄的《好雪片片》,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等,都是动人心弦的好文章,那种在苦难中体现出来的坚韧、真诚、善良、宽容等诸多美好的人性,正是引导学生在“反诸己身”的感知体验中最好的精神元素,学生在自我的观照审视中,内心深处情感的潮水必将涌动难抑。另外,我们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近时期的课外美文,譬如被誉为“2004年感动中国第一文”的《疯娘》,2011年轰动中国的万言长帖《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等,让学生在阅读沉思中提升美好的人性,养成立诚求真的人格。

教学方式范文篇2

钢琴教学大致可以分为启蒙、初级、中级、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内容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启蒙阶段主要是对指法、音阶、琶音、和弦的练习。手指练习可选用李斐岚的《儿童钢琴手指练习》、哈农的《钢琴练指法》、什密特的《钢琴五指练习》等。陈庆峰的《音阶与琶音》、熊道儿和李素心的《音阶和弦琶音》适于练习音阶、琶音和和弦。初级阶段依然是打基础的阶段,要巩固手形、手掌的支撑,完善非连音、连音和跳音三种奏法的综合运用。初级阶段的练习曲可选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钢琴简易练习曲》等,复调作品可选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曲》等,乐曲可选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威尔的《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等。中级阶段要加强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使手指均匀、有力的跑动训练,学习不同的触键,增强指尖的灵敏度,弹奏出不同层次的音色变化,进一步训练手指、手腕、手臂三者的相互配合,逐步掌握各种专门技术。中级阶段可选的练习曲有车尔尼的《25首钢琴小手练习曲》、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复调作品可选《创意曲集》《法国组曲》等,乐曲可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肖邦《夜曲集》等。高级阶段的重点在音乐表现上,从乐曲中学技术,用技术表现音乐。此阶段应广泛地接触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作品,扩大曲目范围。钢琴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示范法、提问法、指导法、练习法、欣赏法、发现法。这些为钢琴中的一般方法,在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时需要采用与一般不同的特殊教学方法。

二、钢琴教学教材的选择和搭配

教材的选择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的选择依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需求。如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不同,在初级阶段可选《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应诗真的《中国儿童钢琴教程》等;在中级阶段可选《汤普森钢琴教学》第四册、柴可夫斯基《四季》等,在高级阶段可选克列门蒂的《钢琴名手之道》《帕格尼尼的钢琴练习曲》《巴赫平均律》等。在钢琴教学中教材常常是搭配使用的,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时代的作品、不同程度的作品需要进行合理搭配。

三、学员演奏心里的调节

从艺术实践看,心理状态对演奏结果的好坏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训练,从而使演奏者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演奏前学生应有的心理准备,即第一,要使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保持良好的心境及身心的和谐统一;第二,要有强烈的演奏欲望和自信心;第三,审美完形心理结构的积累和凝聚;第四,始终要保持理智;第五,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演奏中学生的心理调节包括临场的心理调节、创造热情的激发和控制、排除杂念、应变能力。临场心理的调节主要是在即将上场前,学生应回避嘈杂的环境,选择安静的地方活动手指,边读谱。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手指肌肉的灵活自如,还可以缓解因激动、紧张而造成大脑情绪中枢过度兴奋。演奏时,演奏者要正式投入表演,随时激发、调动创造热情,富有激情的演奏才能引发听众的情感交流,使演奏者与欣赏者在音乐声中融为一体。同时演奏者又必须控制感情强度和变化幅度,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排除一切杂念,把紧张而引起的兴奋中心转移到对音乐体验的兴奋中去,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演奏曲目的情感中去。在每一次演出中,都难免会发生来自外界的或者演奏者本身的始料未及的突然变化,一个成功的演奏者必须具有随时沉着应付各种突变的能力。

四、结语

教学方式范文篇3

关键词:民族舞;舞蹈教学;舞蹈表演

舞蹈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人文艺术,是一种用肢体语言传达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主要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中形成的民族舞蹈也具有多元化特征。民族舞蹈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民族舞教学,加强民族舞教学管理,在民族舞教学中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民族舞蹈能够充分彰显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传递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高校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明确民族舞与其他类型舞蹈的区别,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开展民族舞教学。

一、民族舞蹈的特点

(一)民族舞蹈具有传承性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民族舞蹈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民族舞蹈大多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经久不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民族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其经历了历史变迁,随着时展的步伐而不断前进,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民族舞蹈的传承性都是不容改变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二)民族舞蹈具有民族性

民族性是民族舞蹈的主要特点,主要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符号。比如,我国著名的孔雀舞、狩猎舞等都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衍变而来的,体现出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和民族韵味。

(三)民族舞蹈具有娱乐性

民族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常是人们在进行娱乐活动或宗教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特征。在许多情况下,民族舞蹈是人们传递喜悦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是人的一种出于本能的自我表现,人们会在喜悦、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不知不觉地跟随音乐的节奏跳起民族舞蹈,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流露。因此,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步伐较为简单精炼,易于掌握,且舞蹈形式具有一定的团队特征。

二、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技能训练,轻感情培养

舞蹈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民族舞蹈还是其他种类的舞蹈,都源于人们的内心情感,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自己心理状态的一种方式。民族舞蹈能够有效地将民族特色和民族符号与表演者的情感进行有效融合,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表现民族舞蹈的独特文化。比如,我国蒙古族舞蹈的动作幅度较大,表演者的面部表情需要体现出热情奔放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展现出蒙古族舞蹈热情的特色。但目前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舞蹈动作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了民族舞蹈所传递出来的感情,没有体现出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情感特征。许多学生在表现不同类型的民族舞蹈时采用统一表情,没有准确理解舞蹈所传达出的思想情绪,在舞蹈表演时情绪管理不到位,不能够全身心地融入舞蹈表演,没有给观众带来较好的体验,没有实现民族舞蹈表演的意义。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团队

首先,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舞蹈表演专业和民族舞蹈教学课程,却没有足够重视民族舞蹈教学师资团队的素质和水平,许多高校缺少专业的民族舞蹈教学团队,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其次,由于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学生如果进行单一化的学习将会忽视民族舞蹈自身的特色,进而使民族舞蹈在传统教学中失去民族特色,不能够体现出民族舞蹈的独特优势。并且,许多高校民族舞蹈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训练,而没有深入实际去了解民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民族舞蹈背后的深刻含义,导致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时没有充分展现民族舞蹈的特色,使民族舞蹈教学流于空谈。

三、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改进措施

(一)使民族舞蹈教学课程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新形势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重视独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且,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和时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首先,高校在开展民族舞蹈教学时,要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来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具有较高的民族舞蹈表演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的种类是十分丰富的,民族舞蹈的特色又是多元化的,教师要想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民族舞蹈表演,就要让学生学会不同民族舞蹈的基本理论,从而达到良好的民族舞蹈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可以开展专业化、科学化的民族舞蹈教学,在内部建立完整的民族舞蹈教学体系,配备相应的师资团队以及为师生配备民族传统服饰,从而实现民族舞蹈教学课程目标,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舞蹈表演水平。最后,为了有效完成民族舞蹈教学目标,高校应该根据不同民族特色以及不同民族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民族舞蹈课程,并且可针对自身所在地域的民族开设地方特色舞蹈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可以将部分民族舞蹈划分为选修课程,将常见的民族舞蹈划分为必修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民族舞蹈选修课的选择和学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民族舞蹈,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选修课程,这有利于实现高校课程教学目标。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无论是民族舞蹈还是其他种类的舞蹈,情感都是舞蹈表演的核心,我国的民族舞蹈不仅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底蕴,还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形式。在不同的庆典活动中会有不同形式的民族舞蹈。比如在祭祀活动中,民族舞蹈则相对含蓄内敛、庄重。因此,高校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首先,我国高校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开展民族舞蹈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舞蹈技巧的掌握和肢体动作是否优美,还要注重民族文化内涵的普及,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民族舞蹈理论。其次,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时,高校教师要注重保持肢体的优美,同时要在民族舞蹈表演中注入情感和文化因素,要将情感表达融入民族舞蹈教学,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民族舞蹈的实际内涵,保障民族舞蹈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再次,民族舞蹈教师必须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加强对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的教学,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深厚文化,以及民族舞蹈文化的形成。最后,民族舞蹈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民族舞蹈信息资源,可以通过观看民族舞蹈纪录片或倾听民族歌谣的方式,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以及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历史,增强自身对民族舞蹈情感表达的理解,从而在民族舞蹈表演中融入合适的情感元素,更好地实现民族舞蹈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傣族孔雀舞时,民族舞蹈教师不仅要注重舞姿的优美,还要注重傣族孔雀舞的情感表达,了解傣族孔雀舞背后的民俗文化。在傣族人民心中,孔雀是一种象征吉祥的鸟,孔雀舞可以体现出人们轻松愉悦的心情。因此,表演者在表演孔雀舞时通常会采用轻快的步伐,体现出孔雀舞充满活力的特点,给人们一种吉祥和幸福的感觉。

(三)优化教学设计

我国共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民族舞蹈的精髓,准确抓住民族舞蹈的精神内核。由于民族舞蹈理论知识过于具体、抽象,许多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接受。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在民族舞蹈课程安排上由浅入深,在课程内容上由简单到复杂,一周安排两到三节课程,逐步让学生了解民族舞蹈的深刻内涵。另外,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获得了深入发展,并逐渐被应用到学校教学领域。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民族舞蹈的视频和音频,讲解一些知名的民族舞蹈作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舞蹈理论,更好地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舞蹈文化,也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目标。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要想有效完成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目标,就要让学生精准掌握民族舞蹈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舞蹈鉴赏能力,能够对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的认知,对民族舞蹈进行个人理解,让民族舞蹈表演更具个性化特征和较强的感染力,让观看者能够感受到民族舞蹈所传递出的民族文化。在开展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让学生对不同的民族舞蹈有自己的判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功能,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民族舞蹈的相关视频,并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表演表达自己的见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塔吉克族舞蹈视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民族舞蹈,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进行课堂总结。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属于什么类型的民族舞蹈,表现出了什么主题,它的故事情节是怎么推动的,整个舞蹈的韵律和节奏是怎么样的,从而在课堂中逐步提高学生对于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使其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精神文化。

(五)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模式

民族舞蹈在我国舞蹈教学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大型的庆典活动中都有民族舞蹈表演节目。因此,高校要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重视程度,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时,高校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内容中融入不同民族的特色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民俗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舞蹈的特色,提高学生民族舞蹈的表现力。民族舞蹈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开设了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拥有丰富的民族舞蹈内容,民族舞蹈相较于现代的体育舞蹈或现代舞蹈具有多元化特征,进行民族舞蹈教学能够有效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民族舞蹈教学,重视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民族舞蹈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文化。

(六)开展民族舞蹈理论教学

首先,在实际的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许多高校只重视学生的肢体动作是否标准,而没有进行专业的理论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的民族舞蹈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不能够真正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部分高校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但缺乏较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由于教师本身就不具备扎实的舞蹈理论知识,不能够对民族舞蹈进行全面分析,学生无法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深刻含义。因此,高校舞蹈教师要积极开展理论教学,明确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丰富的民族舞蹈理论知识,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比如,高校教师可以开展课堂理论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在课堂内利用多媒体播放或展示民族舞蹈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功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更好地进行民族舞蹈表演。

四、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我国不仅更加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高校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开展个性化的民族舞蹈教学。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民族舞蹈背后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进行真实的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丰富民族舞蹈的内涵,实现民族舞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洛毛措.舞蹈表演教学中的民族舞教学方式分析: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20(9):128.

[2]马婷.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的民族舞教学方式分析:以榆社霸王鞭舞为例[J].北方音乐,2020(9):151-152.

[3]马旎.舞蹈表演教学中民族舞教学方式探析:以云南傣族孔雀舞为例[J].大观(论坛),2019(12):110-111.

[4]刘紫云.高职舞蹈表演教学中的民族舞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探究[J].艺术家,2019(3):83.

教学方式范文篇4

壮族舞蹈大致分为民间壮舞、表演性壮舞、壮族巫舞和壮戏舞蹈,是一种具有历史考究价值的舞蹈艺术。为了让这一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壮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成为了发展的必然。实践证明,在舞蹈教学中开设壮族民间舞课程,让广西地区的舞蹈专业学生学习壮族特色舞蹈,了解壮族民俗舞蹈文化,不仅可以让民俗舞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企业、旅游业、社区等社会团体,培养实用型、应用型舞蹈人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民间采风、民间调研等形式,深入广西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进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调研,搜集并整理各个地区相关的民俗舞蹈文化,提炼民俗舞蹈的精华,并结合地方性特色,建立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民族特色化实践性舞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为我国的少数民俗舞蹈文化研究提供崭新的数据、资料和客观的事实依据,为当代高校的高等舞蹈教育模式寻求一条创新之路,同时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提出良好的建议,推进壮族舞蹈文化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的实施,促进舞蹈专业发展及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承。具体实施内容包括:首先,对广西各个普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广西地区各个高校的民族民间舞教育情况。如:高校对壮族舞蹈文化的教学实施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教材的内容是否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地方特色性教学实施情况;壮族舞蹈文化的教学改革情况;学生对壮族舞蹈文化的了解情况。其次,搜集并整理分布在广西壮族地区的各种民俗舞蹈文化材料。开展具有实践性的壮族舞蹈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广西地区壮族舞蹈文化教育改革之路及实施措施。再次,结合中外民俗舞蹈文化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舞蹈教学的实践性教学新成果,开展实践性壮族舞蹈教学体系研究,编写出实践性壮族音乐舞蹈教学的实践性报告或者教材。该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壮族舞蹈文化教育在各高校的教学实施情况,探索如何挖掘更多少数民族的民俗音乐及民俗舞蹈,如何将民间采风活动中所了解的音乐、舞蹈素材融入高校课程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探究实践性舞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用性课程设置,收集壮族音乐及壮族舞蹈语汇,给壮族舞蹈编写教材,编排壮族舞蹈教学组合,为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走出一条新型道路,使各个地区的民俗艺术深入到各高校的课堂教学中。综上所述,民族特色化实践性舞蹈教学模式坚持从地区实际出发,注重学科内容的地域性、真实性、实践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行定能改善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把更加丰富多彩的民俗音乐舞蹈文化融入课堂,弥补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音乐舞蹈教育的空白,促进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对于广西本土地域性舞蹈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教学方式范文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基本原则;思考;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根本意义并非仅限于数学知识及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包括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学能力的完善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等等。2.教与学相统一原则。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多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在教学构架上侧重于教。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侧重于教的有效性,还应重视学生的学。而学得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可以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构架为基点,通过多元化教学举措,构建具有层次的数学活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思考,让学生在兴趣中摸索、发现新的知识点,进而深化学生的知识构架。3.共同进步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有其自身的学习特性。对此,教师不能歧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而应从根本上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即是新课改“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核心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及理解,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可以积极地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其扬长避短。

二、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及建议

1.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拓展性思维以及探索精神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按照自身的能力,去找到相匹配的数学学习方式。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过程中,教师并未让学生直接根据书上的已知问题去进行计算,而是先让他们自己分析主题图,通过图上所示的数学内容去找到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想办法去解决想要解答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学生思维。2.创新解题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二年级“数一数”这一课的教学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解答时,很多学生都会从正面横向一排一排地数,再一层一层地数,最终得出答案。若在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提问:你们还有其他数法吗?并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的数法,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探索环节不但可以完善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3.依据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认知。众所周知,有效的数学学习要依附于实践,在此过程中,可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认识到学生才是数学课堂的主角,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认知,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与信任。(1)要构建学习环境,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还处在发展阶段,自我认识与自控力偏低,因此,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教师去主动引导。比如,在“小数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性,构建快餐店情境,为教学新内容打好基础。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练习,强化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学生的活动范围。此外,教师还要将自己视为学习者,从学生的层面去分析问题,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内容,与学生进行有效合作。(2)要培养学生独立做作业与自检的习惯。笔者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涵盖下述几点:①态度认真;②第一时间检查验算;③字迹工整;④单独完成;⑤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但体现为对问题的解答及分析,同时也体现为对解答环节的反思及思考。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检验习惯,在作业过程中又难免马虎,所以教师要事先提醒学生注意对填空等题目的检验,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此外,在一般教学环节,教师也要将检验视作学生解答问题的一个主要内容,以帮助学生养成检验习惯,这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我评价意识。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不但要侧重于教的有效性,还不能忽略学生的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主动的学习意识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教师自身也要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等等。由此,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举措,构建具有层次的数学活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思考,让学生在兴趣中摸索发现新的知识点,进而深化他们的知识构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要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及理解,并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每一个学生,使之积极地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其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王媚萍.“主体参与,创新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性实验报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2).

[2]陈维汉,戚绍斌.对数学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广东省第三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综述[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7).

[3]胡俊坤.浅谈在小学数学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N].学知报,2011.

[4]钱元香.如何创造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15.

[5]李凌云,刘电芝,何华.小学五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策略干预对改善其执行功能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

[6]袁春香.兴趣是小学数学最好的老师[N].云南经济日报,2012.

教学方式范文篇6

(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索——学生、教师、文本,这是大家早就熟知的,值得的倒是“对话”二字。

“对话有什么好研究的!不就是面对面地谈话吗?”“对话有什么新鲜!我们过去的教学就是用的谈话法,老师问,学生答,不就是对话吗?”

其实,这儿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

首先,这种师生间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对话与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过去的谈话法,虽然表面上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但骨子里仍然是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权威。教师的提问是有“底牌”的,学生的回答不过是猜测教师的“底牌”而已,最后还是要教师由一锤定音。

这种对话还应当是互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

这种对话还应当具有建构意义的功能。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这种对话式的教学,与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牵引式”“灌输式”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建构。打个比方,后者好像是一种生产的方式,是按照图纸去生产一模一样的机器;而前者则类似农业生产的方式,农民并不制造禾苗,只是为禾苗的生长提供条件,如按时播种,并适时灌溉、施肥、捉虫等,从而促使禾苗茁壮成长。与此相适应,对话教学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由此看来,所谓对话教学,不是看是否采取了对话的形式,主要是看是否体现了“对话”的精神与原则。

那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的教学呢?

我们应把着力点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有人将阅读活动比喻成“以文会友的交往活动”,是很有见地的。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而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可以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发问、评价,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小学生年龄小,其阅读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如何引导?如何点拨?关键是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以为教师好像一个“婚姻介绍人”,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情感。作为介绍人,应当留出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该避让的就要避让,不要过多地居间聒噪,喋喋不休。只有当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介绍人才出面帮助排除。

具体地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组织与调控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即组织与调控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随机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化解阅读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疑难。

——适时的示范与点拨。

——善于捕捉在师生互动中交耀出的创造火花,适时组织合作性,通过心灵的碰撞,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生成新的认识。

——即时的评价与激励。

实施对话教学,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理念。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

二是要正确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分数的诸多结论,如背诵词语解释、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的答案,等等,如此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此种教学模式,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把语文教学庸俗到了无须智慧努力,只要听讲、背诵条文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及其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至于结论,最好像苏格拉底那样,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不必包办代替面对着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老师不要强行统一最好是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三是要正确处理预设与开放的关系。

老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如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然而我们在上课时却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如果我们一味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着走过场,则很难让学生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按照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既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辨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了”。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者最为丰厚的回报。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1、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素质

第一,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着眼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在信息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实践活动、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其功能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很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

第二,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知识结构。新课程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更多地体现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课程内容强调与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作为新的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只熟悉某一门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已不能胜任新的教学要求,视野宽广、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教师将在新课程改革中倍受青睐。

第三,新课程改革挑战教师能力结构。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性学习。这对传统的以“讲授一接受”式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构建的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换教师角色,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并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同时,教师教学的阵地从教室、学校向广阔的延伸,形成大的格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对于习惯了讲台和照本宣科的教师来说,无疑必须构建全新的能力结构。

另外,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要根据当地社会、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可推卸地落到了教师的身上。这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教师必须实现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转变,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中有所作为。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要能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愿意合作,更要能够合作;能够合作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力或基本功。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就是教师走下讲台,置身于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这里的“走下讲台”既指真正的“走下讲台”也指以此所打的比方。教师“讲课”容易,合作则不容易。因为,前者可以是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了的胸有成竹的思路,后者则是师生一同在“建构”,其间,可能出现“意料之外”,可能因为相互启动发而产生新的想法。合作的课堂不那么“规规矩矩”,不那么整齐划一,不要指望用“纪律”去形成和维持“良好的课堂气氛”,合作的课堂其效果的保证,是靠情境的创设、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调动,思维的激活。

第二,要善于综合。新课程需要综合型的教师,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一个教师,既要种自家的田,也要种别家的田;在解决一个特定的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巧妙地寻找那些能够借助不同学科知识来和解决的问题,主动挖掘有助于在“综合”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了解其他学科,关注其发展,积极寻求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而要把它作为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要努力开发。这里开发的第一层意思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地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寻找教材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结合点。如何联系实际,联系哪些现实生活与社会实际,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第二层意思是,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的驾驭和取舍。要寻求教材以外的各种“材料”,例如学生平时阅读积累的,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得的,从互联网上搜集的,教材和非教材各种“材料”的整合,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其第三层意思是,在课堂教学的多项互动和交流过程中,切不可仅仅停留在表面或现象上,教师要善于把这种“互动和交流”引向纵深,使课堂上有思维的碰撞和交锋,在“碰撞和交锋”中产生新的问题,力求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第四,要乐于研究。实施新课程不可不伴随研究,教师应该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研究者。要研究如何尽快地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尽快走进新课程,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探索的过程,要研究实施新课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评价,要研究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教师必须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研究学生上,了解学生已经具有哪些知识、经验,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什么样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研究在怎样的氛围、方式和途径下能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

(三)、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与对策

这次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观念学科认识、教学、教惯及自身素质等方面对教师的触动很大,在教材实验中会反映出诸多的困惑和不适应。

问题一:

教师角色转换的不适应

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而师道尊严的传统轨迹使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了“发号施令”,所以一时还不能从“统治”地位的位置转换到“服务”的位置,这种角色意识的转换对参加实验的教师是十分必要的。对新课程标准,有人说它是一场风暴或者一次运动,这并非危言耸听。新课程标准根本上就是改变观念。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是什么?服务就是依据你服务的主体需要什么,需要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教育要同国际接轨,角色的转换是关键的一步。

对策:

1、重点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部分,明确“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和“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研讨“怎样建立亲切的朋友似的师生关系”;“如何用好实验课本中‘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连’……之类的自主练习”。

3、观摩“以学定教”的课。

问题二:

对语文教育目标认识的不适应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出发,制定了整合三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然而长期以来,老师往往关心的是一维(知识能力)的教育目标,现在要关注三维,会感到不适应,因此,在引导学生达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差距。

最近《羊城晚报》上有一篇文章:“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还有北京文艺有一系列文章都对语文教育提出了质疑。语文是国家承担投入最多的学科,而收效却并不那么令人满意,为什么?语文是母语,而我们却用教外语的方法教母语,过分强调系统、词法,语法知识。我们要考虑母语的特殊性,应“淡化学科知识体系,软化学科边缘”,这也是这次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对策:

1、学习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承担的重要任务和应发挥的作用。

2、重点研讨课程标准的包含的三维因素和如何在具体教学中落实的问题。教师们应认识到,语文课程目标不仅只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还有让学生体验情感,思维以及赏析和审美等都是语文目标的重点组成部分。

3、备课、上课、评课都要以三维为标准,而不应只是以一维为标准。

问题三:

在“多认少写,认写不同步”上的不适应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认字和写字都是同步进行的,这不仅老师们已经习以为常,就连学生家长也习惯如此,然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验中的“认多写少”会使老师们一时还不能适应。

对策:

1、学习语文课程标中“识字和写字”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的有关部分,明确“多认少写”是识字教学的一种策略。

2、了解认字和写字的不同要求和相应的,讨论“认写不同步”的性和可行性,主动实施“多认少写”的教学策略,以尽快适应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

3、开展识字教学的专题研究,通过若干课例,使识字、写字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4、向学生家长做好课程标准实施的宣传工作,求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问题四:

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

课程标准实验课本较之以往的教材,课文多,识字量大,呈现方式灵活,注意了学科间的融合以及给师生留有扩展的空间等等。如果只按以往习惯的方式教学,就难以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会遇到教不完、教不好、不知怎么教和达不到目标等情况。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便成了实验课程标准十分重要的一环。

对策:

1、重点学习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使教师明确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去改革教法,设计教学,选择策略。

2、鼓励教学设计,创造出“适合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3、开展不同教学形式和各种课型的教学活动。

4、观摩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

五:

教学评价上的不适应

课程标准的实施,涉及了方方面面的改革,原来那一套对语文的评价如果不加以改革,将会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

对策

1、改革评价的,让评价成为促进和引导改革的动力。

2、改革评价的方式,除笔试外,采取游戏、比赛、观察、记录等以获取学生更全面的语文素养信息。

3、加强形成性评价的研究,正确利用形成性评价提供的信息改革教学,完善教学过程。

二、新课程与方式的改革

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摆正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位置?在小学阶段,怎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呢?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学习者积极各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而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二)、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首先在于我们对“什么是教育”的思考。

究竟什么是教育呢?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老师在上课,这一定就是教育吗?教师里发生了什么?学生获得的又是什么?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探究的需要;

●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承担责任的需要。

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还在于: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如概念、定义原理(公理、定理)公式、基本事实等的掌握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也应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具体地说,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认知策略与策略的完善;

●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

●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

●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

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的学习与探究学习。

(三)、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教师在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职责: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和学生经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中掌故、名胜古迹、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

3、确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引起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促进保持和迁移。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任何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这对于我们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在如下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因此,教师的教学采用如下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四)、一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

一年级小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应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认知,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习。

1、培养合作意识

在新生入校伊始,教师便可利用多种时机培养他们树立起合作的意识。如,教师问第一天上学的小学生:你交上新朋友了吗?问问坐在你周围同学的名字,下课你们一起玩好吗?然后,教师在经过观察,初步掌握学生的情况后,将学生按性格特点及学习习惯等方面互补搭配建立小组。并且,让他们自己给小组命名。孩子们兴趣很高,纷纷为自己的小组起个好名字。如:博士队、前进队、金星队、超越队等。教师鼓励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便为合作学习开启了大门。

在培养合作意识时,教师还要适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使一年级小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他人合作。这是他们从末有过的想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这种意识,学会这种学习方式,养成这种习惯。如学习汉语拼音时,第一、二课只是学习六个单韵母。第三课开始学习四个声母,出现了b-a-ba的音节。教师抓住这一学习机会告诉学生:b和a只有走到一起,合作拼成音节,才使我们学会了更多的知识,认识了bā八、bá拔、bǎ把、bà爸等汉字,合作多么重要啊!如果b和a不合作,小朋友可就不喜欢它们了。汉语拼音中很多声母和韵母都喜欢合作,我们以后会学到更多的音节,认识更多的汉字。让我们也和它们一样来合作吧!教师又采取表扬全组而非个人的措施,使学生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也就是从这时起,孩子们开始真正的合作学习。

2、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给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教学汉语拼音的音节拼读时,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拼读方法和后,发挥拼读能力强的学生的作用,让他们首先成为组长,将字母卡片摆在一起,组成音节,带领小伙伴一起练习拼读。而且,小组内的学生都有责任教会不懂的其他同学。教师通过表扬全都学会的小组,来激发学生做到互帮互教,时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大家共同进步。下次,再换另一个学生担任组长,使每人都有机会组织合作学习。实践证明,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拼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识字和巩固的方法。如:自己读读儿歌,不会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再请教同位,互相教一教,或是组长任意出示字卡片,其他几人抢答比赛。读得不准的由组长负责教会。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极高,小组学完后,他们自发鼓掌坐好,表示庆祝大家通过合作又学会了新知识。教师询问:谁帮助同学学会了不懂之处?使学生体验到助人的自豪和受助的温暖。

书写生字时,教师应改变以往单纯枯燥的讲解指导,强调小组内的交流合作。如,写完一课的生字,教师可让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本,开展交流:我写字时注意到了什么?我的经验是什么?别人的字哪里写得好?然后教师再作重点指导。通过学生间的交流,给他们一个自我、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我要写好”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小组合作表演。如:学习《四季》一课时可让四人分别扮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一起表演课文。《爷爷和小树》鼓励学生自编课本剧。小组内一个学生产生了好的想法,不但引发了自己的创造力,而且引起别人的想象,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这被称为“脑力激荡”。学生们彼此接纳,没有压力,没有挫折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合作意识也会空前高涨。

3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要发挥导学者的循循善诱作用,做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甚至是共同学习、探索中的平等伙伴。把职能由“教”转变为“导”。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自学的情境,激发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学作用。

教师要发挥合作者的巨大作用,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被教师牵着走,转变为与老师、与同学合作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师画小河,学生上台演示小竹排顺水流,贴小竹排图,教师贴小鱼小鸟的图片,学生贴树木图片,领悟树木密,学生画禾苗,邻悟江南水稻多,禾苗绿油油。最后,教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合作,共同完成了这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谢谢你们。这时,学生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教学方式范文篇7

一、教学方式概述

(一)教学方式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教学方式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教育大辞典》(1989)中将其界定为:“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活动状态,表明教学活动实际呈现的细节。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和讲演;练习法中的示范和模仿等。”[1]还有的观点认为:“教学方式是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为了教与学而展开的活动方式。指出着眼于教师的活动方式谓之教授方式,着眼于儿童的活动方式谓之学习方式,着眼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谓之教授、学习方式或学习指导方式。所有这些总称为教学方式。”[2]由此看来该作者认为教学方式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还有一些论著没有明显地提出教学方式,比如王策三的《教学论稿》指出:“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有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3]李秉德的《教学论》也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4]从两位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两者均将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方法的下位概念。综上所述,本研究也认为“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下位概念,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并且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分解为各种教学方式。

(二)教学方式转型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多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师往往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在这种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中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并通过设计者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来要求学生、评价学生。因此讲授法成为了教师最适合的选择。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借助口头言语呈现教材,阐明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他们详细指定学生将要学习什么,并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通过演绎的方式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尽管讲授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被动的讲解使教师过度关注教授的内容,不论什么样的科目都照本宣科,而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甚至很少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完全服从教师的权威。由于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教育必须培养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才能实现国家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2.国际国内新课程改革趋势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所必需的人才,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世界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原有的基础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尤其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比如学生的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机械式、死记硬背,教师的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等。因此,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其中在教学过程方面,要求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5]应该说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合乎时展的要求,也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二、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方式转型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是研究两人或多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理性的选择、决策,以取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理论。我们在研究时假定每个决策主体是理性的,即决策主体既要想到自己该做什么,又要想到别人会怎么做,通过猜度其他参与者的选择决定自己最理想的行动,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下获得最大收益。在博弈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博弈实例是“囚徒困境”。它描述了两个囚犯由于偷窃被关押在不同牢房审讯的情况,如果双方都认罪,将分别入狱10年;如果两人都沉默,不认罪,警方会由于证据不足分别判两人入狱1年;如果其中一个认另一个不认,那么招认的一方无罪释放,其同伙将严惩,判入狱20年。由此可见,对两个囚徒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不认罪,但是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知晓同伴的行为,所以这种决策基本不可能达成。在同伙无论认罪与否的情况下,自己认罪是最优的选择。但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对两个囚犯整体来说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二)农村中学教师新旧教学方式博弈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5]无疑,这给农村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农村中学的教育条件、教育氛围、教育效果与城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加之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等的思想普遍存在,农民更多地将读书升学作为脱离农村走向城市的出路,因此,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农村中学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他们将课堂当作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往往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上充满疑惑。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研读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思考新的教学方案,而这既浪费时间又难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从理性人的角度来讲,即使农村教师意识到了新教学方式的优越性,知道选择传统的讲授式并非最好的结果,但出于自己的理性,均会从利己角度出发作出最优选择。所以农村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博弈。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被赋予了很多含义,其一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其二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学校升学高低的尺子。因此,它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利益息息相关。从理论上讲,农村中学教师接受新的教学方式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前提是没有升学竞争的压力,显然这不可能。教师一直处于左右为难之中,一方面农村教师最了解学生负担的沉重,也最能够听到学生想要减压的呼声,另一方面又要承担家长寄予的重托和学校升学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自由的时间。那么学生的成绩一旦下滑,升学率下降,他们就不得不面对家长的埋怨,学校的惩罚。这样,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就进入了囚徒困境。现在假设有A、B两位水平相当的农村中学教师,他们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策略一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策略二是新的教学方式。如果两位教师都采用策略一,他们将有同等的教学效果,同等的升学率。如果当A教师选择新教学方式,而B教师维持旧有的教学方式,那么对于A而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收益不大却使学生成绩下降。同理,如果B教师选择了新教学方式,而A教师维持旧的传统教学,那么B教师的教学效果会下降,学生的升学率也会相对降低。最后一种情况是如果学校都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选择新的教学方式,那么在城乡教育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村学校、教师将会取得较低的升学率。在现实中往往A、B两位教师彼此的信息不对称,不能确定对方的选择,因此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最合理的。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竞争中,虽然农村中学教师身心疲惫,但谁都不敢率先做出改革,谁先改革谁就会陷入不利境地。所以无形中造成农村地区新课改革速度慢,效果差,最终影响了农村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方式转型的途径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农村教师教学方式是否转型成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农村中学教师要改变多年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一)理解———更新观念

在农村地区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长期的、必要的、复杂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于农村中学的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认识不足,对传统教学方式改革的意识不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理念的更新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首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也不能为了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其次,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在抛弃传统的、单一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终促进农村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学习———提升素质

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顺利开展的客观条件,而教师本身素养的提升才是教学方式变革赖以依靠的主观条件。因此要保证农村中学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成功,必须提升教师的素养。然而,纵观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们本身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灵活性强,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驾驭,而这些恰恰是农村中学教师与新教学方式的要求存在差距的地方。为此农村教师素养的提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加强对学科背景的了解;其次,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丰富教学实践。此外,课后还应多阅读相关专业及教育类课程,同时在学习中还要注意与新课标的联系,把握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基础教育的新变化。最后,要积极参加培训,专家应深入农村中学,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通过学习提升农村中学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能力。

教学方式范文篇8

1讲授法

讲授法是用教师“讲”、学生“听”来传递信息的基本活动,以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1。其基本特征是将医学科学知识,通过教师用系统讲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并转换为学生的自我认识,基本形式为课前教师根据学科要求拟定好教学方案,课堂中将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概念、原理结论等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讲”传递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听”的形式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加以理解,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加以记忆,从而达到教学要求。讲授法最明显的优势是时效快、通用性强、传递信息量大,特别适合于理论性强、概念多、抽象程度高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学。它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知识信息,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来弥补教材的缺陷,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起到重要作用。但该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输,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作用,过于强调系统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这种方法让学生按固定程序接受已有的医学结论性知识而不能体验知识的学习过程,缺乏有效思维参与,易使学习内容脱离临床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对讲授法进行改良和充实,课前应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使讲授的内容适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适当引入自学、讨论等方法,增加图像、模型、版画等教学直观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实用、能够“耳闻目睹”的环境,以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并尽可能提供开发逻辑思维和便于理解记忆的条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精神。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4大要素嘞。其教学核心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或多个“任务”情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任务”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完成“任务”需要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已学知识,哪些还未学习,经学生自己思考和教师点拨帮助,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教师点拨和指导下边学边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并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不断挑战和激励,促使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主动去观察现象,建立自身感性知识,再通过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完整性、难易度及能否引起学生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故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任务”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学习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该教学法突出了医学教育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通过教学任务的情境化、社会化、临床工作化,实现师生互动并融入情感因素,为医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技能素质,为今后自我学习、相互协作和提高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应用到实践中131。其基本教学方式为:学生备课一授课、示教一学生点评一教师提问一学生、教师共同总结。教学特点为:学生由传统课堂上的“接受者、旁观者”转变为“学习者、讲授者”,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相对于传统教学,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备课、授课中有自由思考的时间和运用自己智慧的机会,锻炼了交流、协作和应变能力,在参与中不仅要知道“讲什么”、“怎么讲”,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讲”,能充分将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整合和应用,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使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不断地参与中进入了更高的境界,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较好地培养和提高了专业、文化和心理素质。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应用于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法学和医学领域。经研究表明,它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其未来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医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要求,以典型病例为教材,将学生直接引入具体的医学实践案例中,通过师生间多方位互动研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后共同解决相关学习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学科指向的不同,其既可用于临床学科教学,也适用于基础学科教学。在案例教学中,病例选择是成功实施教学的前提和质量保证。它要求病例源自临床实际,涵盖知识广,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延展性,能将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能增加新知识以弥补书本学习的片面性,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独立学习,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更能启发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能有效解决课堂理论与临床实际脱节的问题,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扎实而动手能力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问内了解和建立科学的I床思维模式,学会选择和摒弃信息,学会研究和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从而提高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情景时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

5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利用演戏和想象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信念和价值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I41。它要求学生将自己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及自身角色的理解,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教学步骤为课前教师根据教学拟定医、护、患三者角色,让学生参与某一角色,在对该角色学习模仿的基础上,通过扮演使角色与情感融为一体,产生相应的角色行为。其优点是通过角色扮演,把知识讲解和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学习训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觉性和应变能力。该教学法有利于医学生体验患者在接受检查、治疗和护理时的感受,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医学知识,更从心理角度让学生体验患者的心理需要,有效克服“见病不见人”的医学学习弊端,唤起学生同情tL,,移情于患者,对医护角色产生必要的认同和内化,缩短课堂教学与临床间的差距,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但该教学法使用的前提是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和相关临床知识,且要学习的知识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此法通常用于高年级医学生临床实习前的教学。

6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hing简称PBL),该模式打破学科界限,采用学生自学、导师指导小组学习,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批判思维能力有独特作用。教学遵循“先问题、后内容”的原则,主要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收集资料一进行小组讨论一最后以大班研讨的形式进行。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总体设计、安排任务、精心总结,在时间上,学生的讨论时间的远远超过教师的讲解时间。在教学中,“问题”既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故“问题”设计首先要能确保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精髓,能了解知识的相关性,以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其次“问题”要能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以现有知识基础去学习新的知识。该模式不是给予学生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通过“问题”的练习,让学生以临床讨论的形式记忆和储存新知,强调医学知识密切结合临床实际,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到一名医护人员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理念。该教学法较好地反映了当今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WHO(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PBL是一种适于卫生保健领域的教学方法,因为PBL更能反映卫生工作者未来的工作环境,更能反映卫生服务的需要,可使学生获得和常见健康问题相关的完整知识结构,培养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临床推理技能,养成反思的习惯,这对培养从事社区工作的卫生保健人员极其重要。

教学方式范文篇9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途径

前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必须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优势,进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在面对化学难题时能够坚定不移的去克服。教师则应该立即转换自己的教学理念,定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高效化的发展。

一、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所面临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必将受到多方因素的阻碍。我国多数高中化学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并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新课程却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和教学的主体,这就对教师造成的一定的冲击,无法快速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另外,高中化学教师还要面临高考这一多数高中生都要面临的人生难题,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分数,通常会将一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知识点和老知识点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给学生添加了较大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根据笔者深入实践教学调研发现,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往往会因节约课时或院校实验设备缺失等原因,不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化学理论教学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实践。

二、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途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高中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将会面临高考,日常学习负担和压力均比较大,而在面临化学这一门理论和实践均复杂的科目时,必定会产生消极或厌学的情绪,甚至是产生畏惧心理。高中生已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学习观念,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心,进而产生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学习态度非常有利与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化学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化学与魔术之间的关系,通过视频、图片和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一些魔术表演其实也与化学知识有关,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能够让一些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形象化、直接化和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有一定的自信心。

2.转换自身的教学角度和观念。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意味着教师就必须转换自身的教学角度和观念,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得到重视,让学生能够对化学问题有一定的见解,进而激发学生学兴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化学知识的能力,并且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对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综合能力,时刻关注小组的学习状态。当学生面临难题是,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点拨,进而让教师的职能优势被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尽量从多个角度出发,甚至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水平。针对日常化学教学的特点,应该看重学生的人文学习理念和科学探究精神,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和人生观,保证学生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学习。

3.注重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高中化学更是如此,通过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一些理论化学知识的实际状态,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当教师在讲解“乙醇和钠、钠和水”的反应时,则可以组织学生走入实验室,开展化学实验,对当中的一些问题加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不仅保障了教学质量,还体现出了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

4.做好师资强化工作。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的师资力量必须顺应时代教学需求的发展,随时间推移而不断的加强。高中化学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面,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屏障,遵循新时代的教学原作者,对一些较难的学术问题进行不断的研究,根据当前的教学需求和进度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树立坚定的、正确的、时代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保障教学质量,甚至是成为学生会去学习的榜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的大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得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早已违背当前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案和途径已逐渐凸显出它的优势,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寻找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继昱.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2.12.

[2]纪启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5.01.

[3]杜红权.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7.

作者:结锁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第一中学

[1]张继昱.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2.12.

[2]纪启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5.01.

教学方式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多样化;音乐教学

从学科分类来说,音乐属于人文学科,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将音乐划分至艺术教学的范畴,将音乐教学孤立化、边缘化,忽视了人文学科应有的属性。这样的教学结果,造成了音乐知识点的缺乏、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不够、迁移性软化,进而让忽略了学生心理需求与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削弱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一步步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教学之路,这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将造成不利影响,更让音乐教学走进了尬尴的境地,这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正常的学校教学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损失。那么,如果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走上健康高效发展之路呢?笔者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采用了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上述情况的发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就要从源头上知道其中的意义、基本思想,并且做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才会有它应有的价值。

一、多样化音乐教学的意义

多样化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主要是指教学方式的多种选择。特别是音乐课,由于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特别密切,所以更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表现力和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身体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了冲击和体验,并且通过这种教学可以焕发出学生应有的活力。“多样化”的提起源于生物多样性,也就是说,这一概念是从生物教学过程中牵引而来,后来被广泛应该于各个行业。音乐教学的多样化,主要是从教学方式来说,通过实物展示、游戏化验、视频欣赏、故事演讲、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推进音乐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多教室走进社区、从课本走进生活的多种教学形式的混合。这样就摒弃了以往音乐教学的单纯以歌唱为主的单一性和被动性,从实质上推进了音乐教学“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主”的理念的实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对音乐认知的视野,让学生的在身体感官、生活体验、音乐听赏等方方面面同步发展。在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和教学需求下,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实践教学方式的必经之路,更是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及艺术创作的体现。另外,采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可以引导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更大范围内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学将会演化为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教学理念的深层次深

二、多样化音乐教学的基本思路

音乐多样化的教学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即兴发挥,和其它学科一样,它也是一门系统工程。无论是学校还教师,首先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来进行思路设计,要将碎片化的知识梳理成系统性的整体,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关注课程的单元设置,关注课堂的效益产出,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其次,在进行多样化整合的过程中,在特别注意学生德育范行的培养。音乐既是一门人文学科,又是一门审美学科,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必然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要当地实际和教材体系安排,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适当发挥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特长,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德育意识的提升;三是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音乐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在音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平时的教学风格,创设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课堂情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环境,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调整因其它课程而造成的神经紧张。当然,对于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思路,并不局限于这几种,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和学校实际加以调整。

三、多样化音乐教学的思考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形式可以多样化,但结果绝对不能多能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课堂和课外教学,但多种教学取得的结果应该是共性的,不能一种一式一种结果,这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教学方法也就得不偿失。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是首当其冲的,千万不能因为方式而丢弃结果,同样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提升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方式可以多样,但只能围绕一个目标或者一个主旨,那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视频欣赏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或者特有民歌,由于教材资源的限制,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其中,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定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或者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但是教师要牢牢把握采用这样的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由于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对视频比较陌生,这样的课堂往往会变化成一堂放松课或者戏弄课,学生不会注意到细节,更不会关注到目标,他们只会看到绚丽的色彩,变幻的场景。所以教师为引导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始终向主旨目标靠拢。多样式的音乐教学在农村小学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由于条件和经费的限制,缺少必要的教学用具,缺少师资力量,缺失领导关注,缺少家长支持等多种弊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克服时间、经费等多种不利因素,调动自己和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实现学生音乐知识的巩固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童琳.从人本主义教育角度探析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措施[J].戏剧之家,2016,04.

[2]苏丽.试论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