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3:54:40

汉语词汇层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1

当代学者充分地认识到了词汇层的重要性,早在60年代黄景新先生就对汉语词汇层进行了开拓式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1961),却也引发了刘叔新先生对其缺点的批评(1964);80年代,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对汉语词汇层提出了新的见解(1983);90年代,刘叔新先生将汉语词汇研究纳入到词汇体系中来进行考察,提出了汉语词汇“这个体系的层次性相当薄弱,或者说层次少而又不很明显”的结论(1990)。当代学者自汉语词汇学产生之初就对汉语词汇层次性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卓越的研究,成果累累,却也误区重重。

§1.在汉语词汇研究中,首次推出“词汇层”研究的是黄景新先生(1961)。他不仅提出了汉语词汇系统存在着词汇层的构想,引导人们深入词汇系统内部,研究其处于等级秩序之中的层级组织结构;而且确定了词汇层作为词汇系统的内部组织结构是具有层次性的,是可以“逐层逐层地分析下去”或“逐层逐层组合起来”的。但是,也非常明显的是,黄景新先生是按照“词汇一语法范畴”的标准来划分词汇层的,这种按照词的语法特点来建立的词汇层就只能是语法的词汇组织层次,这已受到刘叔新先生极为中肯的批评(1963)。

词汇层是词汇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所以词汇层只能建立在词汇要素本身相对固定的等级特点之上,而不能依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建立词汇的结构组织,这样的词汇层只能是语法性质的词汇层,而不是词汇性质的词汇层。因此,黄景新先生明显是将语言的语法平面和词汇平面混淆了起来,试图以语法的标准来解决词汇问题,这无疑是行不通的。

§2.此后继续进行词汇层研究的是武占坤和王勤两位先生(1983),他们试图以词汇成分在音、义、结构、色彩及其地位、作用为标准,建立起一种纯词汇性质的层级结构,从而将词汇层的研究从语法视角转到词汇视角上来。这显然是认识到了语法平面和词汇平面的差异性而形成的一种研究理念的更新。

但是,尽管如此,在其词汇层研究中仍有不尽如意之处。词汇系统的内部结构形式,应该是“系统化、层次化”的却不是也不应该是“网络化”的。词汇成分的聚合网络与词汇系统的组织层次不是同一平面的问题。词汇成分的聚合网络是词汇成分有机关联的聚合关系的表现,而词汇层则是词汇成分在等级秩序中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将词汇内在的结构形式看作网络化的聚合形式,是源于把词汇成分在“音、义、结构、色彩”上形成的聚合关系也看作词汇内在结构形式这一根本性的错误所致。更重要的是在内部层次的划分上,“从词汇的整体着眼,整个词汇成分,分属三个层次:(1)词素(层);(2)词(层);(3)熟语(层)”(1983)。这样看来,语言单位的“级次”应该是划分词汇层的标准,也是词汇内在结构形式的基本骨架。但是,语言单位的“级次”,只是词素组成词、词组成熟语的“生成序列”,并不是词汇成分在等级秩序中形成的结构“层次”,更不是“词汇内在结构形式”。以语言单位的“级次”为标准分析词汇层,这其实是按照语言单位的线性组合关系来分析词汇内在结构形式的结果,而这种结构层次并不能揭示词汇系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质。

在词汇系统的研究上,语言词汇由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语素、词和固定词组这三种语言的实体单位构成,这是词汇体系研究的要素平面的问题,而词汇层则是词汇体系研究的层级平面的问题。虽然词汇层研究不能离开词汇要素侈谈结构层次,但是词汇层研究却并不是以语素、词、固定词组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的,而是从一个个的语素、词、固定词组相互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上来考察其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显然,两位先生是混淆了要素平面和层级平面的差别,以要素平面上语言单位的“级次”,当作词汇成分的组织秩序来研究词汇层的,这无疑也是行不通的。

应该强调的是,按照层次性的一般认识,上位层次是由下位层次的构成单位组合而成的;一个单位是不能构成上位层次的。在语言中,“词素”可以构成词,词也可以组合成熟语,但是在词汇的内在结构中,所有的词素组合成的只能是“词素层”,而不能构成“词层”;“词层”是由全部的词组成,所有的词却也不能构成“熟语层”;“熟语层”也应该是由全部的熟语组成,而不是由“词层”构成的。另一方面,由一个“词素层”不能组合成“词层”,由一个“词层”也不能组合成“熟语层”。即使“词素层”、“词层”、“熟语层”都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而若干个“词素层”也不能构成“词层”,只能构成“词素层”的整体;若干个“词层”也不能构成“熟语层”,也只能构成“词层”的整体;若干个“熟语层”同样也不能构成汉语词汇,只能构成“熟语层”的整体。

还应该强调的是,在结构的层次分析上,整个结构的性质是由最高层次的构成单位之间的组合决定的。由于“熟语层”是词汇层的“最高级次”,所以整个词汇系统的性质就应该由“熟语层”所决定。但是,一个“熟语层”是不能完全决定词汇系统的语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的,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也并不是由“熟语层”所体现的。

§3.著名语言学家刘叔新先生根据自己对汉语词汇的聚合形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同义组”、“反义组”等十一种真正词汇本身内部的词语结构组织的看法(1990)。不能否认,根据词汇系统内部词汇成分之间形成的种种聚合关系而得出现代汉语词汇是个系统这个结论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聚合网络也是语言词汇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是,“同义组”、“反义组”等本身只是词汇成分聚合关系的抽象和概括,是从词汇的聚合网络中将以某一共同性为基础构成聚合关系的聚合体提取出来汇聚而成的,将这些聚合体按照“类”的共同性汇聚在一起才会形成诸如“同义组”、“反义组”这样的种种性质不同的集合。这种集合中所汇聚的聚合体之间显然是缺乏足以支持整个词汇系统的语言建筑材料的特征的,由其构成的所谓结构组织也就很难说是体现语言词汇整体功能的层级结构。

词汇的聚合网络只是以词汇成分之间某种共同性为基础同其他词汇成分所形成的某种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使词汇系统形成一张无形的巨网,这张无形的巨网便是词汇系统的聚合网络。词汇成分在聚合关系所形成的这张无形的聚合网络之中,并“没有确定的顺序”,是可以“以任何的顺序出现”(索绪尔:1980)的。因此,词汇成分在词汇的聚合网络之中的分布是具有任意性的,这种任意性的网络化聚合形式显示的是词汇成分的有机关联的联系,并不具备层次性的特征,不能显示词汇成分的等级秩序。因此,聚合关系并不是词汇要素的组织结构关系,聚合网络也不是词汇要素的层级组织形式。根据词汇的聚合网络来观察词汇系统之中词汇成分的组织层次显然是混淆了词汇体系研究的聚合平面和层级平面,因而是不可取的。

虽然刘叔新先生并没有使用“词汇层”这个术语,但只要研究词汇系统就不能不研究词汇成分的层级组织结构,因此,他认为,汉语词汇系统可以划分出两个词汇层次:一是由全部词语组成的最低层次;二是由“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组成的“高层次”(1990)。

一般地说,既然是层次,而且这层次又有高低之分,那么两个层次之间就必然也必须具有组织与被组织关系。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最低层次”既然是由“全部词语形成”的,那么,这由“全部词语形成”的,本身并不是一个层次,而只能是整体,在“词汇”这个范畴中,它本身并不能组织成别的什么结构,因而,这个整体也只能是词汇系统本身。而这“高层次”既然是由“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构成的,那么,显然这“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是这“高层次”的十一种构成部分,而且这“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是“把全部词语都容纳进去”的,因而这“高层次”也只是由这十…—种构成部分组织而成的整体,其本身也并不是一个层次,实际上也只能是词汇系统这个整体。用这个整体去组成这个整体本身显然是说不通的。在层次结构中,高层次是由低层次构成的,高层次是整体,低层次则是组成高层次这个整体的部分或者是要素,而绝不是这个整体本身。既然这“最低层次”和“高层次”都不是“层次”,只能是词汇系统这个整体,因而它们之间就不存在层次关系,而不存在层次关系两个部分之间也就谈不上什么“结构组织”了。而从不存在结构关系的各个部分之间来观察它们的层次关系,也就当然会得出“不很明晰”的结论的。实际上,即使我们仍将“最低层次”和“高层次”看作层次,那么这两个层次既然是按照“意义结构的关联”形成的,所以,这样的组织结构基本上只是词汇成分的一种“语义”的组织结构,仍不是词语之间的纯“词汇”性质的组织结构。这种语义上的组织结构,与黄景新先生按“词汇一语法范畴”建立起来的具有语法性质的“词汇层”,虽有质的差别,但对词汇系统而言,都不是决定着词汇系统整体性质的内在的组织结构。

§4.正像刘叔新先生强调的那样,一个系统,必须具有“自身有条理的组织状态”(1990),但是,系统的组织状态是由——定层次性的结构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定层次性的结构”所体现的应该是也只能是这个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所谓功能,就是事物所发挥的外部作用,是一个系统在对周围的客体、对象以及环境所发挥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其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以及时空形式的外部整体性质。功能与结构是统一的。既然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就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那么向言语交际提供语言的建筑材料就是词汇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能够反映这个功能的结构层次,才是词汇系统的层级结构组织。

虽然系统的层次性是具有多样性的,词语之间的聚合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但能体现词汇系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这一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层次分析依据的却只有一个,而不能把词语之间的所有关系都一古脑儿拿来作分析层级组织结构的标准。这正像军队中的连队,连队的成员之间具有年龄的关系、籍贯的关系、文化程度的关系、政治面貌的关系等各种关系,但是决定连队作为军事单位的组织层次的,只有一种,但却并不是这类关系,而是连队成员之间作为战斗员的组织关系,这种组织关系才是能使连队发挥作为军事组织的整体功能的基础。如果我们从连队成员之间的年龄、籍贯、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关系上来观察连队的组织结构,是不会发现连队的组织层次的。同理,词汇系统的组织结构只能依据语言的建筑材料这个基本功能来考察其组织形式。

§5.当代学者对词汇层做了很多研究,但其缺点是混淆了语法平面和词汇千面,混淆了词汇的要素平面和层级平面,混淆了词汇的聚合平面和层级平面。结构与功能统——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词汇层划分标准问题的关键,因而可将词汇系统首先分为“造句词汇层”和“构词词汇层”作为最高层次上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词汇层就决定着汉语词汇的整体系统性质。

接下来的问题是由造句词汇层和构词词汇层组织而成的这种层级组织结构的内部组织形式的研究。实际上,这个研究在现代词汇学中当代学者早已进行了这个工作,诸如词汇学中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以及方言词语、古语词语、专业词语、新造词语、外来词语的研究,根词以及语素的实虚、成词与不成词、定位与不定位等等,实际上都反映了现代语言学者观察浯言词汇的朴素的词汇层次的认识,只不过是只平列出了结果,并没有将其层级化而已。根据汉语词汇学研究的现有成果,可以将造句词汇层首先划分出通用词汇层和非通用词汇层;通用词汇层再分析出固有词汇层和借用词汇层;借用词汇层只包括方言词汇层和外来词汇层;固有词汇层具有专有词汇层和普通词汇层,普通词汇层又可分新造词汇层和旧有词汇层,旧有词汇层包括传承词汇层和复生词汇层,复生词汇层再分文言词汇层和固有词汇层;非通用词汇层只包括专业词汇层和习惯词汇层。构词词汇层可划分为语根词汇层和非语根词汇层,下位再按照是否独立成词,分别划分为独用和不独用两类。

上述造句词汇层和构词词汇层的层级组织形式,虽然各个层次的划分着眼点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以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为基本骨架的非终极性结构。人们仍然可以根据需要继续划分其下位词汇层,直至最小的词汇层为止。

参考文献

1.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2.黄景新:《试论词汇学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61年3月号。

3.刘叔新:A.《论词汇体系问题》,载《中国语文》1964年第3期。

B.《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4.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吕叔湘:《语言和语言学),载《语文学习)1958年2月号、3月号。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2

词汇层是词汇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所以词汇层只能建立在词汇要素本身相对固定的等级特点之上,而不能依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建立词汇的结构组织,这样的词汇层只能是语法性质的词汇层,而不是词汇性质的词汇层。因此,黄景新先生明显是将语言的语法平面和词汇平面混淆了起来,试图以语法的标准来解决词汇问题,这无疑是行不通的。

§2.此后继续进行词汇层研究的是武占坤和王勤两位先生(1983),他们试图以词汇成分在音、义、结构、色彩及其地位、作用为标准,建立起一种纯词汇性质的层级结构,从而将词汇层的研究从语法视角转到词汇视角上来。这显然是认识到了语法平面和词汇平面的差异性而形成的一种研究理念的更新。

但是,尽管如此,在其词汇层研究中仍有不尽如意之处。词汇系统的内部结构形式,应该是“系统化、层次化”的却不是也不应该是“网络化”的。词汇成分的聚合网络与词汇系统的组织层次不是同一平面的问题。词汇成分的聚合网络是词汇成分有机关联的聚合关系的表现,而词汇层则是词汇成分在等级秩序中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将词汇内在的结构形式看作网络化的聚合形式,是源于把词汇成分在“音、义、结构、色彩”上形成的聚合关系也看作词汇内在结构形式这一根本性的错误所致。更重要的是在内部层次的划分上,“从词汇的整体着眼,整个词汇成分,分属三个层次:(1)词素(层);(2)词(层);(3)熟语(层)”(1983)。这样看来,语言单位的“级次”应该是划分词汇层的标准,也是词汇内在结构形式的基本骨架。但是,语言单位的“级次”,只是词素组成词、词组成熟语的“生成序列”,并不是词汇成分在等级秩序中形成的结构“层次”,更不是“词汇内在结构形式”。以语言单位的“级次”为标准分析词汇层,这其实是按照语言单位的线性组合关系来分析词汇内在结构形式的结果,而这种结构层次并不能揭示词汇系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质。

在词汇系统的研究上,语言词汇由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语素、词和固定词组这三种语言的实体单位构成,这是词汇体系研究的要素平面的问题,而词汇层则是词汇体系研究的层级平面的问题。虽然词汇层研究不能离开词汇要素侈谈结构层次,但是词汇层研究却并不是以语素、词、固定词组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的,而是从一个个的语素、词、固定词组相互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上来考察其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显然,两位先生是混淆了要素平面和层级平面的差别,以要素平面上语言单位的“级次”,当作词汇成分的组织秩序来研究词汇层的,这无疑也是行不通的。

应该强调的是,按照层次性的一般认识,上位层次是由下位层次的构成单位组合而成的;一个单位是不能构成上位层次的。在语言中,“词素”可以构成词,词也可以组合成熟语,但是在词汇的内在结构中,所有的词素组合成的只能是“词素层”,而不能构成“词层”;“词层”是由全部的词组成,所有的词却也不能构成“熟语层”;“熟语层”也应该是由全部的熟语组成,而不是由“词层”构成的。另一方面,由一个“词素层”不能组合成“词层”,由一个“词层”也不能组合成“熟语层”。即使“词素层”、“词层”、“熟语层”都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而若干个“词素层”也不能构成“词层”,只能构成“词素层”的整体;若干个“词层”也不能构成“熟语层”,也只能构成“词层”的整体;若干个“熟语层”同样也不能构成汉语词汇,只能构成“熟语层”的整体。

还应该强调的是,在结构的层次分析上,整个结构的性质是由最高层次的构成单位之间的组合决定的。由于“熟语层”是词汇层的“最高级次”,所以整个词汇系统的性质就应该由“熟语层”所决定。但是,一个“熟语层”是不能完全决定词汇系统的语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的,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也并不是由“熟语层”所体现的。

§3.著名语言学家刘叔新先生根据自己对汉语词汇的聚合形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同义组”、“反义组”等十一种真正词汇本身内部的词语结构组织的看法(1990)。不能否认,根据词汇系统内部词汇成分之间形成的种种聚合关系而得出现代汉语词汇是个系统这个结论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聚合网络也是语言词汇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是,“同义组”、“反义组”等本身只是词汇成分聚合关系的抽象和概括,是从词汇的聚合网络中将以某一共同性为基础构成聚合关系的聚合体提取出来汇聚而成的,将这些聚合体按照“类”的共同性汇聚在一起才会形成诸如“同义组”、“反义组”这样的种种性质不同的集合。这种集合中所汇聚的聚合体之间显然是缺乏足以支持整个词汇系统的语言建筑材料的特征的,由其构成的所谓结构组织也就很难说是体现语言词汇整体功能的层级结构。

词汇的聚合网络只是以词汇成分之间某种共同性为基础同其他词汇成分所形成的某种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使词汇系统形成一张无形的巨网,这张无形的巨网便是词汇系统的聚合网络。词汇成分在聚合关系所形成的这张无形的聚合网络之中,并“没有确定的顺序”,是可以“以任何的顺序出现”(索绪尔:1980)的。因此,词汇成分在词汇的聚合网络之中的分布是具有任意性的,这种任意性的网络化聚合形式显示的是词汇成分的有机关联的联系,并不具备层次性的特征,不能显示词汇成分的等级秩序。因此,聚合关系并不是词汇要素的组织结构关系,聚合网络也不是词汇要素的层级组织形式。根据词汇的聚合网络来观察词汇系统之中词汇成分的组织层次显然是混淆了词汇体系研究的聚合平面和层级平面,因而是不可取的

虽然刘叔新先生并没有使用“词汇层”这个术语,但只要研究词汇系统就不能不研究词汇成分的层级组织结构,因此,他认为,汉语词汇系统可以划分出两个词汇层次:一是由全部词语组成的最低层次;二是由“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组成的“高层次”(1990)。

一般地说,既然是层次,而且这层次又有高低之分,那么两个层次之间就必然也必须具有组织与被组织关系。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最低层次”既然是由“全部词语形成”的,那么,这由“全部词语形成”的,本身并不是一个层次,而只能是整体,在“词汇”这个范畴中,它本身并不能组织成别的什么结构,因而,这个整体也只能是词汇系统本身。而这“高层次”既然是由“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构成的,那么,显然这“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是这“高层次”的十一种构成部分,而且这“十一种词语结构组织”是“把全部词语都容纳进去”的,因而这“高层次”也只是由这十…—种构成部分组织而成的整体,其本身也并不是一个层次,实际上也只能是词汇系统这个整体。用这个整体去组成这个整体本身显然是说不通的。在层次结构中,高层次是由低层次构成的,高层次是整体,低层次则是组成高层次这个整体的部分或者是要素,而绝不是这个整体本身。既然这“最低层次”和“高层次”都不是“层次”,只能是词汇系统这个整体,因而它们之间就不存在层次关系,而不存在层次关系两个部分之间也就谈不上什么“结构组织”了。而从不存在结构关系的各个部分之间来观察它们的层次关系,也就当然会得出“不很明晰”的结论的。实际上,即使我们仍将“最低层次”和“高层次”看作层次,那么这两个层次既然是按照“意义结构的关联”形成的,所以,这样的组织结构基本上只是词汇成分的一种“语义”的组织结构,仍不是词语之间的纯“词汇”性质的组织结构。这种语义上的组织结构,与黄景新先生按“词汇一语法范畴”建立起来的具有语法性质的“词汇层”,虽有质的差别,但对词汇系统而言,都不是决定着词汇系统整体性质的内在的组织结构。

§4.正像刘叔新先生强调的那样,一个系统,必须具有“自身有条理的组织状态”(1990),但是,系统的组织状态是由——定层次性的结构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定层次性的结构”所体现的应该是也只能是这个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所谓功能,就是事物所发挥的外部作用,是一个系统在对周围的客体、对象以及环境所发挥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其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以及时空形式的外部整体性质。功能与结构是统一的。既然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就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那么向言语交际提供语言的建筑材料就是词汇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能够反映这个功能的结构层次,才是词汇系统的层级结构组织。

虽然系统的层次性是具有多样性的,词语之间的聚合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但能体现词汇系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这一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层次分析依据的却只有一个,而不能把词语之间的所有关系都一古脑儿拿来作分析层级组织结构的标准。这正像军队中的连队,连队的成员之间具有年龄的关系、籍贯的关系、文化程度的关系、政治面貌的关系等各种关系,但是决定连队作为军事单位的组织层次的,只有一种,但却并不是这类关系,而是连队成员之间作为战斗员的组织关系,这种组织关系才是能使连队发挥作为军事组织的整体功能的基础。如果我们从连队成员之间的年龄、籍贯、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关系上来观察连队的组织结构,是不会发现连队的组织层次的。同理,词汇系统的组织结构只能依据语言的建筑材料这个基本功能来考察其组织形式。

§5.当代学者对词汇层做了很多研究,但其缺点是混淆了语法平面和词汇千面,混淆了词汇的要素平面和层级平面,混淆了词汇的聚合平面和层级平面。结构与功能统——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词汇层划分标准问题的关键,因而可将词汇系统首先分为“造句词汇层”和“构词词汇层”作为最高层次上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词汇层就决定着汉语词汇的整体系统性质。

接下来的问题是由造句词汇层和构词词汇层组织而成的这种层级组织结构的内部组织形式的研究。实际上,这个研究在现代词汇学中当代学者早已进行了这个工作,诸如词汇学中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以及方言词语、古语词语、专业词语、新造词语、外来词语的研究,根词以及语素的实虚、成词与不成词、定位与不定位等等,实际上都反映了现代语言学者观察浯言词汇的朴素的词汇层次的认识,只不过是只平列出了结果,并没有将其层级化而已。根据汉语词汇学研究的现有成果,可以将造句词汇层首先划分出通用词汇层和非通用词汇层;通用词汇层再分析出固有词汇层和借用词汇层;借用词汇层只包括方言词汇层和外来词汇层;固有词汇层具有专有词汇层和普通词汇层,普通词汇层又可分新造词汇层和旧有词汇层,旧有词汇层包括传承词汇层和复生词汇层,复生词汇层再分文言词汇层和固有词汇层;非通用词汇层只包括专业词汇层和习惯词汇层。构词词汇层可划分为语根词汇层和非语根词汇层,下位再按照是否独立成词,分别划分为独用和不独用两类。

上述造句词汇层和构词词汇层的层级组织形式,虽然各个层次的划分着眼点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以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为基本骨架的非终极性结构。人们仍然可以根据需要继续划分其下位词汇层,直至最小的词汇层为止。

参考文献

1.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2.黄景新:《试论词汇学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61年3月号。

3.刘叔新:A.《论词汇体系问题》,载《中国语文》1964年第3期。

B.《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4.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吕叔湘:《语言和语言学),载《语文学习)1958年2月号、3月号。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3

佛教音译词是指直接从梵文中吸收过来的词,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语词汇来对应梵语中的词,这种转译过来的就叫做音译词。葛本仪(2001)称音译为“摹声造词”。例如:

【般泥洹】梵语parinirvana的音译,又作般涅盘,指熄灭或吹熄之状态。当烦恼火烧尽后,即至于智慧完成而臻于觉悟之境,故佛教以达到此境界为最后目的。《世说·言语二》:“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

这样的词还有“袈裟、沙门、檀越、阎罗”等。

由于音译词是将佛典中的词用汉语对应地记录下来,所以汉字只代表记音符号,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就导致同一个概念,书写形式不同的情况。例如:

【浮图/佛图/浮屠】都是梵语Buddh-stupa的音译,指佛塔、佛寺,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异苑》卷四:“未几,为谢玄破于淮淝,自缢新城浮图中。”《拾遗记》卷四:“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及诸天神仙,巧丽特绝。”

【比丘尼/比邱尼】梵语bhiksuni的音译,指乞士女,后泛指出家的女子。《幽明录》卷五:“桓温内怀无君之心。时比丘尼从远来,夏五月,尼在别室浴,温窃窥之。”

在音译词中还有一种节译的情况,即一些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转译过来以后被减缩。六朝笔记小说中,很多缩减的单音节形式都是新词,它们成为词汇系统极其能产的构词要素。例如:

【塔】梵语stupa音译为窣睹婆,略译为塔婆,简称为塔。《幽明录》卷五:“得曰:‘家起佛图塔寺,供养道人。’”《拾遗记》卷四:“人皆长五六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这些词都是由于佛教的传入而在六朝时期出现的新词。有的是完全的新形体,如“塔、佛、呗”;有的是借用古代形体,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佛教意义,例如“偈”。这样的词还有“劫(劫波)、释(释迦)”等。这些新词的出现给汉语词汇系统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并迅速成为

根词来构成其他合成词。

二、佛教意译词

佛教意译词中双音词占多数,从构词方式上来看,以偏正式、并列式和动宾式居多。

1.完全意译词

完全意译词指运用汉语形式来表达梵语意义的词。这种词只具有佛教意义,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是全新的。例如:

【地狱】梵语Naraka的意译,指苦的世界,偏正式结构。《幽明录》卷五:“今欲度此恶道中及诸地狱人,皆令出。”《幽明录》卷五:“应时云有万九千人一时得出,地狱即空。见呼十人,当生上天,有车马迎之,升虚空而去。”

这样的词还有“苦行、烧香、灌顶”等。

2.佛化的中土词

佛化的中土词是指汉语中的词汇,由于译经需要,被赋予了佛教色彩,用来表达一个与本义完全不相关的佛教意义。在使用过程中,有些词的佛教义与汉语义并存,例如:

【如意】本义是符合心意。《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后来用于梵语“阿那律”的意译,指僧具爪杖。《裴子语林》卷五:“王蒙与诸人谈,有时或排摈高秃,以如意注林公云:‘阿柱,汝忆摇橹时不?’”

佛化的中土词在六朝笔记小说词汇中还有不少,如:“道法、开光、修行、礼拜、有待、高坐”等。这些词在译经中被赋予了佛教意义,一个词同时兼具佛汉两种意义。它们的出现也给汉语词汇增添了新的色彩和内容。而有些词的核心义位发生了变迁,佛教义逐渐取代汉语义位而突显为常用义位,汉语本义逐渐淡化,反而退居为次要义位,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分辨不出该词的汉语原始义了。如:

【斋戒】本义指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并列式结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搜神记》卷四:“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洁则女人见。’”后来指佛教的八关斋戒,转义表示佛教意义,在使用中佛教意义逐渐代替汉语本义。《幽明录》卷五:“沙门即为斋戒诵经,语曰:‘吾欲见卿真形。’”

3.中土化佛词

随着佛经汉译范围的扩展,佛教词汇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佛化的中土词相反,在汉语中,有一些词最初是完全意译词,表达佛教的意义。后来被借用表达不同于佛教意义的汉语词义,这就是佛教词汇的中土化。有的词在频繁的使用中,意义发生了转移,汉语义位突显为中心义位,而佛教义位却边缘化了。例如:

【方便】梵语upaya意译,是十波罗蜜之一,指佛普渡众生时采用的各种方法、手段。《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坛经·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又如《文选·头陁寺碑文》:“法华经曰: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又曰:如来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后用来表示一般人所用的方法手段,“方便”由佛教意义泛化为普通意义,这个意义在中古时期很常见。《幽明录》卷四:“吾饥饿殆不自任。卿知诸方便,故当以法见教。”《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小儿)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

三、梵汉合璧词

梵汉合璧词是指译经时音译、意译并用而产生的词。例如“须弥”是梵语Sumeru的音译,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转译汉语时,用汉字“须弥”表音,同时加上一个表示意义的汉字“山”,构成“须弥山”。如《拾遗记》卷十:“昆仑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阎罗”是阎摩罗杜的略称,为梵语Yama-raja的音译,指佛教中掌管地狱的鬼王。转译为汉语时,用汉字“阎罗”表音,再加上一个“王”字表义,构成“阎罗王”。如“忏”是Ksama(忏摩)的省略,意为“悔”。这些字在六朝以前的文献中不曾出现,是为了佛经汉译而创造的新形体。作为根词,它们与汉语中“悔”、“寺”、“越”相结合,构成了合璧新词。《殷芸小说》卷六:“采女有奉法者,启皓取像,香汤浴之,置殿上,烧香忏悔,痛即便止。”又如《搜神后记》卷二:“末年,忽有一比邱尼,失其名,来自远方,投温为檀越。”

从构词的角度上说,音意合璧是一种极为能产的构词方式,根词可以与更多的语素相结合,产生更多的词汇。这些词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展示了六朝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融合的深度及佛教词汇中土化的历程。

四、佛教词汇与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的关系

1.汉语的特点制约佛经词汇

六朝时期,汉语双音化迅速发展,在笔记小说中主要表现为:旧有的单音节形式表示的概念开始用双音节形式表达,如“刀-刀子、灯-灯火、鳄-鳄鱼、房-房宇、呼-呼唤、枷-环枷、即-即便、聚-聚集”等;新生的概念一开始就以双音节形式出现,如“女郎、性理、堂屋、躯体、机轴、行散、缓急、灵床、暴涨”等。作为表音文字,梵语的承载形式与汉语完全不同,为了佛教的广泛传播,佛经汉译时就要适应汉语特点。首先是单音节双音化。佛经汉译时产生很多单音词,如“佛、僧、寺、梵、呗、塔”等,这些单音词同时又是活跃的构词语素,能产性非常强。由这些构词语素与其他单音词结合,形成一批双音节佛教词汇,如前文所述的“佛法、佛寺、佛堂、梵语、梵唱、梵呗、塔寺、尼僧”等。这些双音佛词较单音佛词更容易融入并活跃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其次是简化音节。梵语是一种多音节文字,在佛经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多音节词语,如“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兜率陀”、“般若波罗蜜”等,分别表示“无上正等正觉”、“欲界诸天之一”、“到彼岸”之义。然而,这些多音节无法适应汉语词汇的音节特点,因此在译经时便采用简化和缩略的办法。例如:“菩提萨埵”是梵语bodhi-satta的音译,省略为“菩萨”。将这些多音节词语通过简化来适应双音化的发展。同时,佛经汉译中还出现不少由数词构成的缩略词,如“六通”是梵语sadabhihnah的意译,指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碍自在之妙用。这种由数词修饰中心语而构成的偏正式词语在译经中大量出现,也成为一种能产性很强的构词方式。

2.佛经汉译在客观上也促进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的双音化进程

汉语词汇发展的趋势是双音化。据统计,东汉的《论衡》共21万字,双音词2300个;到南朝宋时,《世说新语》共6万多字,双音词却达到2126个。《论衡》字数是《世说新语》的3倍强,但两书中双音节的数量却相差无几。六朝笔记小说中,共有双音词6346个,除却语言内部发展的原因外,佛经汉译作为外因之一,也促进了六朝笔记小说双音化的进程。佛教原典是梵文,一种多音节文字,转译到汉语也会受到原典文体的影响。“汉文佛典的语言从整体上来看是一种既非纯粹口语又非一般文言的特殊语言变体,我们不妨称之为佛教混合汉语。”这种语言的文体讲求节律,通常以四字为一顿。四字结构在语音链的形式上,自然趋于2+2的形式,这样的节奏便于诵记,所以汉译佛经对双音节的需求就特别大。如果在译者的词汇系统内没有足够的双音词,他们就会将同义单音词并列连用,甚至会自创一些双音词语,这些双音形式成为汉语双音化高潮的一个基奠,它们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中,成为汉语词汇肌体中的一部分。佛教意译词已经将梵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佛化的中土词和中土化的佛词就使得梵汉难分彼此,不辨原典色彩了。因此,“佛典这种堪称中古时最流行最通俗读物的强烈双音化倾向肯定会对习惯于单音化词汇系统的中国人产生潜移默化但又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样就在实际上加快了整个汉语尤其是书面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语言事实证明“很多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化过程”由于佛教词汇的加入,也加快了汉语中一些双音形式的词汇化步伐,使它们从双音词组转变为双音词。例如:

【杀生】本义为宰杀动物,是动宾词组。《管子·海王》:“(桓公曰:)“吾欲籍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佛教传入后,用来转译梵语pranatipata,指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这个结构由先前松散的词组变为语义联系密切的词。《幽明录》卷五:“府君曰:‘汝佞神杀生,其罪甚重,上热熬!’”《幽明录》卷五:“人死有三恶道,杀生祷祠最重。”《幽明录》卷五:“杀生者当作蜉蝣虫,朝生夕死;若为人,常短命。”

佛经汉译不但加快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也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有些佛教词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很高,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汉语的常用词汇或者是构词元素,例如“魔、佛、塔、无常、地狱、出家、方便、烧香、杀生、夜叉、弹指”等,它们在汉语词汇系统内非常活跃,甚至一直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成为外来词语进入中土文化的最好代表。

参考文献:

[1]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2]孙常叙.汉语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15.

[3]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3.

[4]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

[6]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A].中古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0.

[7]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4

佛教音译词是指直接从梵文中吸收过来的词,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语词汇来对应梵语中的词,这种转译过来的就叫做音译词。葛本仪(2001)称音译为“摹声造词”。例如:

【般泥洹】梵语parinirvana的音译,又作般涅盘,指熄灭或吹熄之状态。当烦恼火烧尽后,即至于智慧完成而臻于觉悟之境,故佛教以达到此境界为最后目的。《世说·言语二》:“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

这样的词还有“袈裟、沙门、檀越、阎罗”等。

由于音译词是将佛典中的词用汉语对应地记录下来,所以汉字只代表记音符号,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就导致同一个概念,书写形式不同的情况。例如:

【浮图/佛图/浮屠】都是梵语Buddh-stupa的音译,指佛塔、佛寺,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异苑》卷四:“未几,为谢玄破于淮淝,自缢新城浮图中。”《拾遗记》卷四:“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及诸天神仙,巧丽特绝。”

【比丘尼/比邱尼】梵语bhiksuni的音译,指乞士女,后泛指出家的女子。《幽明录》卷五:“桓温内怀无君之心。时比丘尼从远来,夏五月,尼在别室浴,温窃窥之。”

在音译词中还有一种节译的情况,即一些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转译过来以后被减缩。六朝笔记小说中,很多缩减的单音节形式都是新词,它们成为词汇系统极其能产的构词要素。例如:

【塔】梵语stupa音译为窣睹婆,略译为塔婆,简称为塔。《幽明录》卷五:“得曰:‘家起佛图塔寺,供养道人。’”《拾遗记》卷四:“人皆长五六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这些词都是由于佛教的传入而在六朝时期出现的新词。有的是完全的新形体,如“塔、佛、呗”;有的是借用古代形体,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佛教意义,例如“偈”。这样的词还有“劫(劫波)、释(释迦)”等。这些新词的出现给汉语词汇系统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并迅速成为

根词来构成其他合成词。

二、佛教意译词

佛教意译词中双音词占多数,从构词方式上来看,以偏正式、并列式和动宾式居多。

1.完全意译词

完全意译词指运用汉语形式来表达梵语意义的词。这种词只具有佛教意义,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是全新的。例如:

【地狱】梵语Naraka的意译,指苦的世界,偏正式结构。《幽明录》卷五:“今欲度此恶道中及诸地狱人,皆令出。”《幽明录》卷五:“应时云有万九千人一时得出,地狱即空。见呼十人,当生上天,有车马迎之,升虚空而去。”

这样的词还有“苦行、烧香、灌顶”等。

2.佛化的中土词

佛化的中土词是指汉语中的词汇,由于译经需要,被赋予了佛教色彩,用来表达一个与本义完全不相关的佛教意义。在使用过程中,有些词的佛教义与汉语义并存,例如:

【如意】本义是符合心意。《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后来用于梵语“阿那律”的意译,指僧具爪杖。《裴子语林》卷五:“王蒙与诸人谈,有时或排摈高秃,以如意注林公云:‘阿柱,汝忆摇橹时不?’”

佛化的中土词在六朝笔记小说词汇中还有不少,如:“道法、开光、修行、礼拜、有待、高坐”等。这些词在译经中被赋予了佛教意义,一个词同时兼具佛汉两种意义。它们的出现也给汉语词汇增添了新的色彩和内容。而有些词的核心义位发生了变迁,佛教义逐渐取代汉语义位而突显为常用义位,汉语本义逐渐淡化,反而退居为次要义位,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分辨不出该词的汉语原始义了。如:

【斋戒】本义指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并列式结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搜神记》卷四:“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洁则女人见。’”后来指佛教的八关斋戒,转义表示佛教意义,在使用中佛教意义逐渐代替汉语本义。《幽明录》卷五:“沙门即为斋戒诵经,语曰:‘吾欲见卿真形。’”

3.中土化佛词

随着佛经汉译范围的扩展,佛教词汇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佛化的中土词相反,在汉语中,有一些词最初是完全意译词,表达佛教的意义。后来被借用表达不同于佛教意义的汉语词义,这就是佛教词汇的中土化。有的词在频繁的使用中,意义发生了转移,汉语义位突显为中心义位,而佛教义位却边缘化了。例如:

【方便】梵语upaya意译,是十波罗蜜之一,指佛普渡众生时采用的各种方法、手段。《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坛经·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又如《文选·头陁寺碑文》:“法华经曰: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又曰:如来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后用来表示一般人所用的方法手段,“方便”由佛教意义泛化为普通意义,这个意义在中古时期很常见。《幽明录》卷四:“吾饥饿殆不自任。卿知诸方便,故当以法见教。”《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小儿)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

三、梵汉合璧词

梵汉合璧词是指译经时音译、意译并用而产生的词。例如“须弥”是梵语Sumeru的音译,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转译汉语时,用汉字“须弥”表音,同时加上一个表示意义的汉字“山”,构成“须弥山”。如《拾遗记》卷十:“昆仑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阎罗”是阎摩罗杜的略称,为梵语Yama-raja的音译,指佛教中掌管地狱的鬼王。转译为汉语时,用汉字“阎罗”表音,再加上一个“王”字表义,构成“阎罗王”。如“忏”是Ksama(忏摩)的省略,意为“悔”。这些字在六朝以前的文献中不曾出现,是为了佛经汉译而创造的新形体。作为根词,它们与汉语中“悔”、“寺”、“越”相结合,构成了合璧新词。《殷芸小说》卷六:“采女有奉法者,启皓取像,香汤浴之,置殿上,烧香忏悔,痛即便止。”又如《搜神后记》卷二:“末年,忽有一比邱尼,失其名,来自远方,投温为檀越。”

从构词的角度上说,音意合璧是一种极为能产的构词方式,根词可以与更多的语素相结合,产生更多的词汇。这些词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展示了六朝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融合的深度及佛教词汇中土化的历程。

四、佛教词汇与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的关系

1.汉语的特点制约佛经词汇

六朝时期,汉语双音化迅速发展,在笔记小说中主要表现为:旧有的单音节形式表示的概念开始用双音节形式表达,如“刀-刀子、灯-灯火、鳄-鳄鱼、房-房宇、呼-呼唤、枷-环枷、即-即便、聚-聚集”等;新生的概念一开始就以双音节形式出现,如“女郎、性理、堂屋、躯体、机轴、行散、缓急、灵床、暴涨”等。作为表音文字,梵语的承载形式与汉语完全不同,为了佛教的广泛传播,佛经汉译时就要适应汉语特点。首先是单音节双音化。佛经汉译时产生很多单音词,如“佛、僧、寺、梵、呗、塔”等,这些单音词同时又是活跃的构词语素,能产性非常强。由这些构词语素与其他单音词结合,形成一批双音节佛教词汇,如前文所述的“佛法、佛寺、佛堂、梵语、梵唱、梵呗、塔寺、尼僧”等。这些双音佛词较单音佛词更容易融入并活跃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其次是简化音节。梵语是一种多音节文字,在佛经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多音节词语,如“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兜率陀”、“般若波罗蜜”等,分别表示“无上正等正觉”、“欲界诸天之一”、“到彼岸”之义。然而,这些多音节无法适应汉语词汇的音节特点,因此在译经时便采用简化和缩略的办法。例如:“菩提萨埵”是梵语bodhi-satta的音译,省略为“菩萨”。将这些多音节词语通过简化来适应双音化的发展。同时,佛经汉译中还出现不少由数词构成的缩略词,如“六通”是梵语sadabhihnah的意译,指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碍自在之妙用。这种由数词修饰中心语而构成的偏正式词语在译经中大量出现,也成为一种能产性很强的构词方式。

2.佛经汉译在客观上也促进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的双音化进程

汉语词汇发展的趋势是双音化。据统计,东汉的《论衡》共21万字,双音词2300个;到南朝宋时,《世说新语》共6万多字,双音词却达到2126个。《论衡》字数是《世说新语》的3倍强,但两书中双音节的数量却相差无几。六朝笔记小说中,共有双音词6346个,除却语言内部发展的原因外,佛经汉译作为外因之一,也促进了六朝笔记小说双音化的进程。佛教原典是梵文,一种多音节文字,转译到汉语也会受到原典文体的影响。“汉文佛典的语言从整体上来看是一种既非纯粹口语又非一般文言的特殊语言变体,我们不妨称之为佛教混合汉语。”这种语言的文体讲求节律,通常以四字为一顿。四字结构在语音链的形式上,自然趋于2+2的形式,这样的节奏便于诵记,所以汉译佛经对双音节的需求就特别大。如果在译者的词汇系统内没有足够的双音词,他们就会将同义单音词并列连用,甚至会自创一些双音词语,这些双音形式成为汉语双音化高潮的一个基奠,它们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中,成为汉语词汇肌体中的一部分。佛教意译词已经将梵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佛化的中土词和中土化的佛词就使得梵汉难分彼此,不辨原典色彩了。因此,“佛典这种堪称中古时最流行最通俗读物的强烈双音化倾向肯定会对习惯于单音化词汇系统的中国人产生潜移默化但又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样就在实际上加快了整个汉语尤其是书面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语言事实证明“很多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化过程”由于佛教词汇的加入,也加快了汉语中一些双音形式的词汇化步伐,使它们从双音词组转变为双音词。例如:

【杀生】本义为宰杀动物,是动宾词组。《管子·海王》:“(桓公曰:)“吾欲籍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佛教传入后,用来转译梵语pranatipata,指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这个结构由先前松散的词组变为语义联系密切的词。《幽明录》卷五:“府君曰:‘汝佞神杀生,其罪甚重,上热熬!’”《幽明录》卷五:“人死有三恶道,杀生祷祠最重。”《幽明录》卷五:“杀生者当作蜉蝣虫,朝生夕死;若为人,常短命。”

佛经汉译不但加快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也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有些佛教词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很高,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汉语的常用词汇或者是构词元素,例如“魔、佛、塔、无常、地狱、出家、方便、烧香、杀生、夜叉、弹指”等,它们在汉语词汇系统内非常活跃,甚至一直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成为外来词语进入中土文化的最好代表。

参考文献:

[1]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2]孙常叙.汉语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15.

[3]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3.

[4]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

[6]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A].中古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0.

[7]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5

关键词:思维导图;医学汉语;留学生;词汇教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事业迅速发展,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临床医学本科全英文教学(MedicalBachelor&BachelorofSurgery,MBBS)是专门为国际学生设置的本科医学教育项目。为了保证MBBS留学生(全英语授课)的教育质量,教育部于2007年提出,“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对MBBS留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大部分学生需要在中国医院见习和实习,经历问诊、阅读病历和检查报告等实习活动,须具备与医生、病人及其家属的汉语沟通能力和日常医疗文档的读写能力,为此,国内医学院校为MBBS留学生开设医学汉语课程,但是由于学生毕业获得学位后一般回国从事医疗工作,对医学汉语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并且,医学专业知识相关术语及案例较多,学时有限,教师普遍采用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临床实习阶段汉语沟通障碍问题较为突出,未能实现临床实习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近年来,MBBS留学生的医学汉语教学现状引起一些教师关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开始尝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来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在进入见习阶段之前已经开始医学汉语课程学习,大量医学专业汉语词汇涉及医院各科室、常用药物、人体各种结构、常见病的中文名称、常见病主要症状及其体征的汉语表达,与生活类词汇相比,枯燥难懂,对他们来说,医学汉语词汇记忆是个难点。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词汇量的积累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MBBS留学生未能掌握基本医学汉语词汇,后期可能难以融入临床实习。那么,如何优化医学汉语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维导图概述

1.1思维导图概念。思维导图(MindMap)又称脑图或心智图,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是21世界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思维工具。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提出: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1]。思维导图通常将主题思想或概念位于中心,然后次要思想或主题从中心向外辐射,每个次级主题都由子主题从中辐射出来,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将单调的信息转换成色彩丰富和高度组织化的图式,使人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整齐但繁冗的文字中,而是以更具体、更形象地方式表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这种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图表呈现信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教育领域中被应用到各个学科。1.2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依据。(1)大脑词库理论大脑词库也称心理词典(mentallexicon),是大脑中关于词汇信息的内存[3]。在词汇信息存储中,各词汇之间按照语义关系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词汇网络系统。在国外大脑词库的语义结构研究中,Collins先后提出了层次网络模式(HierarchicalNetworkMod-el)和扩展激活模式(SpreadingActivationModel)。层级网络模型反映词汇网络中词汇处于不同层级,解释了词汇上下义之间的提取关系,处于上层的词汇语义覆盖性较广,处于下层的词汇语义较具体,例如,an-imal和dog属于上下层关系。1975年,Collins和Loftus在层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与前者不同的是,它是以语义联系或者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每一个概念是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相通各条连线,向四周扩散,连线长短表示概念之间语义联系的远近,例如red可扩散出rose、orange、fire等。思维导图是在关于信息处理、脑细胞和大脑皮层的研究基础上诞生的,它的逻辑性和网络化特点遵循词汇信息存储的本质和规律。(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4],后来,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柯尔伯格关于认知结构的研究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者[5]。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知识,强调知识是“绘图”,而不是“照相”,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完成意义构建的最终目的。词汇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医学词汇的学习不仅仅是音形义的语言知识学习,而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临床知识技能,如果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绘制,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绘制出逻辑思维过程,可以发挥他们学习的创新精神,构建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医学知识系统,有效促进对临床知识的理解与应用。(3)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国内教育者开始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关注的主题主要是英语词汇记忆、口语、听力、写作和阅读技能培养等方面,除了理论性介绍还有一些实践研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小学、中学、高职和大学。从研究历程来看,“巧用思维导图工具,加强词汇记忆教学”较多应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堂中[6]。另外,在专业词汇教学中,由于医学英语词汇大多源于古希腊语及拉丁语,词汇较长难于记忆,一些学校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已有研究表明,把思维导图和词汇识记结合起来,可以把零碎的信息可视化、逻辑化、系统化,大大提升医学英语词汇的认知和识记水平[7]。

2思维导图在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2.1医学汉语词汇特点。医学是一门要求严谨的科学,因此,医学术语的命名也要精准。医学术语的命名有大家认同的一些原则,即科学性、准确性、单义性,作为对医学现象和原理的反映,科学性和准确性却是最基本的[8]。目前,医学留学生在医学汉语课程学习中一般选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医学汉语———实习篇》或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实用医学汉语———临床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前者正文词汇量为689个,后者为768个[9]。可见,医学汉语词汇是一个庞大的词汇体系,具有系统性,主要涉及身体部位、医学分支、疾病、症状及治疗的表达。同时,医学汉语词汇的意义具有客观性,依据人们对客观医学事物的认知,如“脑萎缩”是指由某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腰椎滑脱”指椎间骨性连接异常,发生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滑脱。再者,医学汉语术语命名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大多采用直接表述的方式,例如“心脏衰竭”;有的采用缩写的形式,例如“流感、乙肝”;有的采用数字和字母结构,例如“D-葡萄糖”;有的采用直译的方法,例如“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disease,AD)”。2.2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医学知识系统。MBBS留学生的医学汉语课程一般以科为单位讲授医学知识,如外科、内科、妇科、小儿科,这样学习内容与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科的学习顺序基本同步。每一科又可根据治疗目的不同有着明确的分工,例如外科学内容涉及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骨科、烧伤课等科室的门诊接诊、病房查房、医患交流、手术操作、实习指导等具体内容。可见,医学汉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强,在每科知识的学习涉及大量医学专业术语,如果按照生词表,零散地逐一讲解,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后学生复习时花费时间较多而且事倍功半。在讲授每章节医学知识时,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医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复习和掌握。以《实用医学汉语—临床篇》外科第一课普通外科急性阑尾炎为例[10],以常见疾病急性阑尾炎为中心词,从临床表现、诊断依据、病理特点等方面扩展,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如图1,使医学术语学习不再孤立,加强了医学词汇学习的真实性和实践性。2.3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词根词缀体系。在构词方法方面,医学词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例如,在中国学生医学英语词汇学习中,利用词根、词缀构词法记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如,meno大多与月经有关,osteo与骨有关,后缀-itis与炎症有关。在MBBS留学生医学汉语教学中发现,从造词、组词角度来看,也出现相同的情况,如同类疾病、症状会有相同“词缀”,如:……痛、……诊、……症、……炎、……瘤、……病、……术等。MBBS留学生在医学汉语课程学习阶段,已经具有一定汉语基础,对汉语词汇构词特点也有初步的认知。利用思维导图将词根或者词缀作为中心词,向周围扩展到与之相关的词汇,更直观具体地呈现词汇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较快理解和记忆词汇,大大促进词汇量的扩展。我们以《实用医学汉语—临床篇》外科第二课普通外科乳腺癌这一章节为例,以“乳”作为词根,“癌”“检查”“手术”作为词缀,构建思维导图,如图2。2.4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联想记忆网络。词汇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我们在识记词汇时,可以联想到与之相似或者体验过的一种事物,将识记对象与其他客观事物相关联,例如,留学生在基础汉语课程中学过“球、盆、盘、叶”,当医学汉语中学到“眼球、骨盆、椎间盘、肺叶”时与之前的意义相联系,这样,更加容易理解和识记。思维导图正是以识记对象作为中心词,向四周扩展到与之相关联的词汇,不仅体现了人们的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构建相互关联的词汇网络。我们以《实用医学汉语—临床篇》外科第九课骨科腰腿痛为例,当学到“腰腿痛”一词,以“痛”作为关键词,可以联想到引发疼痛的部位和疼痛的类型,“痛”的部首“疒”指与疾病有关的事物,归纳其他会学到的含有“疒”的汉字,另外,在现代汉语中,“疼”和“痛”意思相近,有时用法又有区别,通过这些联想构建思维导图,如图3。

3结语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词汇懒惰现象缩略语积极与消极归化异化

随着电脑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与之相应的许多计算机网络词汇,以其简洁、形象、比喻生活、富于联想等特点,异军突起,在英语和汉语词汇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计算机词汇不再仅仅只是科技领域的普通科技词汇,而是以其独有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尤其是与那些在计算机前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息息相关,而其翻译也随之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本文分别从计算机网络词汇翻译中的懒惰现象,及其归化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入手,对计算机网络词汇的翻译进行分析。

1.懒惰现象。

1.1现象:

下面是笔者搜集到的一些颇为流行、颇具代表性、译介非常出色的词汇。从中可以看出缩略语及其翻译,甚至是英汉语言中的懒惰现象。

源语→Abbreviation译语→缩略语mo(dulator)+dem(odulator)Modem调制解调器猫videocompactdiskVCD视频光盘/小型激光视盘影碟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光驱compactdiscreadandwritememoryCD-RWM致密盘读写存储器光盘刻录机有些词汇的翻译出现了中西合璧现象,懒得把一部分英语译成汉语。比如:

源语→Abbreviation译语→缩略语InternetProtocolPhoneIPphone网间协议电话IP电话informationtechnologyIT信息技术产业IT(业)注:时下有种看法,谁要是说“信息技术产业”就有被看成“土老帽”的风险。IT才最洋气、最具异国情调(exoticism)。

有时人们似乎忘记了本族语,懒得去翻译源语,而直接套用源语中的说法,拿来为我所用,竟然在人民大众中流行起来。这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例如:

源语→Abbreviation译语→缩略语digitalvideodiscDVD数字式光盘DVDcomputeraideddesign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instruction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IdiscoperatingsystemDOS磁盘操作系统DOS1.2懒惰现象的分析:

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包含四条准则(maxim)及相关次准则。这四条准则是:数量准则(QuantityMaxim)、质量准则(QualityMaxim)、关联准则(RelationMaxim)、方式准则(MannerMaxim)。这里只探讨和本文相关的数量准则和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方式准则:3)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何兆熊,2000:154)简单来说,数量准则规定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量不应过多也不能过少;方式准则要求说话人简明扼要,避免冗词赘句,提高交际效率。

在笔者看来,数量准则和方式准则中也包含这么一层意思,即该偷懒的地方一定要偷懒,不该偷懒的地方切忌偷懒,否则交际失败,后果自负。语言能容纳懒惰现象,规则使然。因此,无论是把modem译介成“调制解调器”还是“猫”,或是直接拿来使用,只要各种读者群(readership),从专业人员到人民大众,能理会、能交际、能工作、能生活,这就达到了其语用目的。

1.3懒惰现象的功用。

1.3.1扩充汉语词汇。

懒惰现象和扩充汉语词汇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两者息息相关。“翻译工作者最大的苦闷之一,是汉语词汇的贫困。百年来,虽然创造了不少译名,并且借用了不少日译,可是有些最常用的字,还是没有妥当的汉译的。”(王宗炎b《,翻译通报》

Vol.II,No.5)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及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及其缩略语进入我们的生活。对这些词语的译介,不管是音译、意译、中西合璧,还是拿来主义,都能扩充汉语词汇,填补译语中的词汇“空缺”。这不能不说惰性在此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见,惰性也能恩泽汉语。

1.3.2译名统一。

译名统一问题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译名太多无疑会造成语言的混乱,但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律—————优胜劣汰。优秀的译名经广泛传播会在语言中存活下来,而劣质译名大多行之不远。(于海江,1999)。外来词音译也好“,约定俗成”也罢,最终的落脚点必然是一个:简洁、标准、大众、流行。

“译名有三难:一难于正确,二难于合民族形式,三难于大众化。”(王宗炎c,《翻译通报》Vol.II,No.5)语言中的懒惰现象似乎可以翻越这三座大山。虽然各种汉译都有自己译介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但应该结合我们汉文化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优胜劣汰,使其统一。同时,也让语言这个开放性系统不断地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就像早期的由‘德曼克拉斯''''

(democracy)到’民主‘一样,由’大乱‘到’大治‘。(张政,1999)1.3.3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在英汉口语体中,冗余现象与简化倾向并行存在,它们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来源于社会功能,又在社会功能的作用下并行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冗余现象可以增加信息传送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简化倾向则可提高信息传送的效率。(吕国军、李胥森,1992:12)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中的懒惰现象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当然,积极意义的产生源于翻译和语言运用过程中对“规则”的严格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超出语言的“游戏法则”,干些无谓的偷懒的活计,无助于扩充汉语词汇,无助于统一译名,无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可以设想,把人们从未谋面的源语中的缩略词和外来词生搬硬套到汉语中去,与国人,尤其是与普通读者群交流时懒得去解释,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毫无疑问,说话者或作者违反合作原则,听者或读者诧异,交际失败。公务员之家

2.归化异化融合并存是网络词汇翻译的正确途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术语越来越为人们接受。正如计算机从286型发展到586型只花了几年时间一样,网络词汇与其它科技词汇相比,具有发展快、更新快的特点。同时,现代人喜欢多样性,不喜欢墨守成规。因此,网络词汇翻译虽然仍有对诸如“搜索引擎(investigator)、菜单(menu)、鼠标器(mouse)”等大量网络技术术语的归化翻译。但异化的程度越来越高。“e-mail”既有“电子邮件”、“电子信函”的归化译法,又有“伊妹儿”这样通俗、易于接受的异化译法。甚至象《人民日报》这样的正式报刊也使用“伊妹儿”这个名称。另外如“WWW”这个网络词汇,在英语中的全名是“WorldWideWeb”,归化的译法是“世界广域网”。但其异化译法“万维网”更时尚。它巧妙地借用了这三个中文文字的汉语拼音都是以W开头,与英文形似的特点。但是,由于汉语不是拼音语言,英语词汇很少能直接进入汉语,在英汉语言交流中新词的诞生,主要是在汉语本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冲撞后,相互折中和融合的结果,表现在网络词汇的翻译中就是一种音译加意译构成的译词,即一般所说的谐音联想词。所以,网络术语翻译更常用的是归化异化融于一体的方法。如:黑客(hacker)、因特网(internet)。这两个词的翻译方法是:前一部分是异化的方法,保留了其源语词汇发音的特点;后一部分是归化的方法,点明其意义。同时,由于有些网络技术术语,尤其是其缩略语形式不易翻译,更由于在这一领域里人们的文化包容性越来越强,网络术语翻译目前流行一种特殊的归化异化融合方法。这是一种保留某一词汇的英语单词或其缩略语,即保留源语词汇的洋味,再进行归化翻译的方法。如“Infoseek查询工具、Ultrasmart查询方式、IRC多人实时交谈。”

3.结论

论述了计算机网络词汇翻译中的懒惰现象,该懒惰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只是相对的。它在扩充汉语词汇、统一译名和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也可影响交际(书面或口头)的正常进行,甚至导致交际失败。总体来讲,懒惰现象在语言中的积极作用远大于其消极作用。同时,网络词汇既有一般科技术语翻译的特点,又有它独特的翻译方法。对网络词汇的翻译要根据其接受程度和读者的文化包容性,以归化、异化融合并存为主。

参考文献:

1.王宗炎a.音译和义译。翻译通报,Vol.I,No.5译名论集。张岂之,周祖达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2.王宗炎b.漫谈译名。翻译通报,Vol.II(5).同上3.卢欣渝。科技新词汇译名的统一性———漫谈因特网词汇[J].中国科技翻译。1999.(11)。

4.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A].杨字俭、刘学云编。翻译新论[C].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7

一、本位观与词汇教学

(一)字本位观与词汇教学。在字本位观点中,认为汉语中所常见的单音节字比较重要,在汉语中由于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代表一个语素,在汉语中的词语合成,往往大部分都是用直接的语法关系来构成词语素。在我国语文学者的研究中发现,语素的意义和词汇的意义没有关系的只占4.81%,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双音词,它的语素意义和词汇意义都有关系'在字本位的教学法中我们可以具体的追溯到许慎开创的“说文解字”的传统中,其中汉字可以拆分为各个部件,部件的意义可以被解析为形位,但是形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汉字中整字、部件以及形位来进行逐层分析,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初级的汉字意义。例如对于单字而言,“日”,在这个字中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拆分,这个字也不能去变成“目”或者是“口”字,这样就完全的曲解了汉字的真正意义。(二)词本位观与词汇教学。在目前我国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很多教材在词汇教学中都向着词本位的教学观念倾斜,由于词本位教学法是将词以整体的形式呈现,从而避免了对语义透明度较低的词进行拆分,从而抑制了语素拆分所带来的弊端。同时词本位的观念语法研究严重忽视了语言的民族性的意义、价值和思维。所以要想真正的学好对外汉语,就必须对汉语有一个更加深层的了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学习到汉语文化的精髄。对外汉语教学是以获得语言的有效输出能力作为检验标准,最终词语终将要与句子和文章融合在一起,来进行现实的交际和交流,所以这就涉及到了词语与词语或者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互相搭配和组织问题。例如“因为”一词,在我们实际搭配中都会和“所以”搭配在一起,“因为没有好好学习,所以成绩不理想”这一段话中,如果把后面的“所以”去掉,就失去了原有的语法规则,使句子显得比较突兀。这样的形式就是以语块的形式来具体表现,但是词本位的观点中容易受到词的限制,使学者在选词造句或者是融入文章时很容易造成错误,例如:“只有……才”;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57-001“只要……就”以及“非……不可”等等这些词语大多数都会只出现一半,对于语句的意义表达会变得比较模糊,不利于语言的正确表达。

二、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本位观再思考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情况下,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学科的实用性较强,一般在人际交流的意义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所以对于词汇的学习观点应当遵循使用性原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始终都是要以语言的有效输出为评判标准,该形式既要结合汉语本身的意义与特点,又要结合实际交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观点的选择,这样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单纯的以字本位为主或者是单纯以词本位为主的本位观研究,都会存在其本身哪一处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字和词语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一个字本身就是一个词语,而且还是一种构词能力非常强的常用词,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字和词表达的是一种重合关系。同时有些字本身虽然是一个词语,但是其构词能力较弱,所以这种字不适合出现在生词表中;有些词虽然常用,但是其构词能力却不强,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就存在着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的问题,常见的词未必是由常见的语素构成,常见的语素也未必能够组成常见的词语,二者属于错位现象共同出现。无论是字本位中的以字为本或者是词本位中的以词为本,最后的教学效果都应该是符合实际应用原则,所以应当将字本位与词本位两种教学法相互补充,根据语块教学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使词汇教学更加体现汉语词汇的特点,使实际交际语句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同时对于生词表中的词语范围进行适当的分块,在学习者接触汉语学习中首先接触的就是生词表,用此种方法来处理生词表的内容,来掌握我们常见的构词元素,以简单来推导繁琐,然后以整体的语句形式来便于词汇的正确使用。目前我国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主要存在字本位和词本位两种教学观点倾向,每一种教学观都有着其一定的优势,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当只限于一种教学观点的应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二者的优点相互融合,在实际词汇教学中使二者互补,提高语言的输出正确率,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獻:

[1]孙园园.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本位观再思考D]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01):115-119

[2]付免.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方法示例[)]长江丛刊,2016(25):123-124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8

我们选取了六个词,都是在古代汉语中就产生、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的词。

1而已

“而已”中的“而”最初是连词,“已”是动词,表“停止、结束”义;“而已”是跨层结构“连词+动词”。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庄子通过比喻来说明人生短暂,忽然之间就结束了。由于动词“已”常处于句末,不带宾语,且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虚化,而产生出“算了、可以了”等义。如:“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庄子·天道》)“天地而已矣”就是“敬奉天地就可以了”的意思;这时“已”的动词性已不是很明显,不过“而已”仍是跨层结构,只是较前面“忽然而已”中的“而已”结合要紧密。随着这类“已”进一步虚化,连词“而”的连接功能也逐渐丧失,最后“而已”就融合为一个表限制语气的语气词。如:“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庄子‘田子方》)“而无忧色而已矣”就是“没有忧色罢了”。又如:“其母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传·桓公十五年》)“父一而已”就是“父亲只有一个罢了”。上面两例的“而已,已经是较典型的语气词,可以译为“罢了”。语气词“而已”现代汉语中也常见,《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解释为:“用在陈述句末尾,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

从上可知,跨层结构“而已”在先秦就已经词汇化为语气词了,典型特征是:语境扩展,出现在非行为动作句中,表限制语气,如“父一而已”。

2从而、因而

“从而”、“因而”的跨层结构形式先秦就出现了,“从”是“跟随、听从”的意思,“因”是“依托、凭借、利用、乘势”的意思。如:“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韩非子·奸劫弑臣》)“从而誉之”就是“跟着(君王)赞誉他”;“因而毁之”就是“趁机诋毁他”。由于“从”和“因”常居于次要动词的地位,词义就很容易虚化。汉代以后,“从”可以不表“跟从”,而表“接着、随后”义了。如:“伤其本,枝从而亡。”(《礼记·哀公问》)根伤了,枝接着也枯亡,而不是树枝有意识地跟从树根枯亡,所以“从”就是“接着”的意思。“因”也可以不表“凭借、趁机”等义了。如:“韩信遂平齐,乞自立为齐假王,汉因而立之。”(《史记·田儋列传》)韩信要刘邦立自己为齐假王,刘邦害怕韩信变心,才被迫答应,自然说不上“趁机”了。随着“从”“因”动词义的逐渐虚化,“从”和“而”、“因”和“而”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因而”在魏晋时发展出较典型的因果连词用法。如:“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而倍之,故二十四铢而当一两。”(《宋书·律志》)上例为非事件句,没有时间性,“因而”纯粹表示因果关系。“从而”在唐代也有了典型的连词用法。如:“(丁)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日:‘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通典。兵十》)敌人是轻视丁奉的部队,觉得这样的兵力不值一战,因此笑,而不是接着笑。“从而”也是表因果关系。

跟从某人做某事、趁机采取某种行动具有时间的先后因素;而时间的先后往往蕴涵着事件的因果关系,这正是“从而”、“因而”词汇化为因果连词的动因。

3否则

跨层结构“否则”先秦也出现了。如:“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尚书·益稷》),汉孔安国传:“不从教则以刑威之。”又如:“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否则退”就是“(力)不能就退”。由于“否”表示对前面条件的否定,并且否定的往往是还没有发生且有可能发生的事,因而句子本身就含有一种假设的意味,根据语境,“否则”常常可以理解为“如果不这样,就……”。正是句子的假设义对跨层结构“否则”的词汇化产生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句子的假设义慢慢附着到“否则”上,这一跨层结构也就被人们重新分析为一个表假设的让步连词。如:“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汉书·五行志》)又如:“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竞也。”(刘禹锡《天论》)“否则”现代汉语中也常见,如:“这场球赛,他们吃了经验不足的亏,否则不会输。”(《现代汉语词典》“吃亏”条)

4由于

跨层结构“由于”也产生于先秦,“由”是动词“萌生、产生、来源”的意思,“于”是介词,后面接名词构成介宾结构;“由于”就是“动词+介词”的形式。如:“故古之为国者,无使民自贫富,贫富皆由于君。”(《尹文子·大道下》)“贫富皆由于君”就是“贫富都来源于君主(即贫富都是君主给的)”的意思。用公式来表示就是“A产生于B”或“A来源于B”。“A产生于B”往往意味着“B是A产生、出现的原因”,即该结构天然蕴含着一种因果关系。

言语交际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如上例“贫富皆由于君”,人们很容易进行语用推理:“贫富都是因为君主才有的啊。”正是在这一语用推理作用下,“由于……”句的困果关系很容易凸现,从而造成“由”的动词义弱化。如:“御疠者,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疠之来,皆由于此。”(《后汉书·卢植传》)“由于”还是跨层结构,“皆由于此”还是“都来源于此(不收葬死于御疠者)”的意思,不过“由”的动词性已经较弱,“由于”之间的界限也不如前面“贫富皆由于君”中的“由于”分明,就是把它理解为因果连词也不会产生误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的动词义彻底虚化,这时句子的因果关系就更加凸现出来,而成为典型的因果句;“由”和“于”的界限也从逐渐模糊到消失,最后组合成因果连词。如:“旧律所难知者,由于六篇篇少故也。”(《晋书·刑法志》)上句是非行为动作句,“由”自然也没有动词性,“由于”纯粹表示因果关系。又如:“古者人稠地狭而有储蓄,由于节也;今者土广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晋书·傅玄传》)

5终于

跨层结构“终于”也出现于先秦。“终”指“结束、终结”,“于”是介词,后一般接名词组成介宾结构;“终于”就是“动词+介词”,相当于“到……结束”的意思,并常常与“始于”同现。如:“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商书·伊训》)又如:“知者始于悟,终于谐;愚者始于乐,终于哀。”(《说苑·谈丛》)“到……结束”叙述的是事情、行动过程的完结,但是过程的结束同样意味着必然有一个结果,而事件的结果正是人们所关心的。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句子的结果关系凸现,过程性减弱;从而引起“终”的动词性减弱。如:“(人君)遂莫肯改寤,法则古人,而各行其私意,终于君臣乖离,上下交怨。”(《汉书·五行志》)上例指出人君如没有贤明之材就会“君臣乖离,上下交怨”,“终”的动词义已经不明显;“终”和“于”的界限也较模糊,大致可以译为“最后”了,但还不是典型的副词。根据语境,只有“(终)于”后接的不是名词性结构而是动词性结构等,句子表示的又是结果,这时的“终于”就是较典型的副词了。如:“伯奇至贤,终于流放。”(《后汉书·黄琼传》)“贤”是形容词,不是行为动作,句子自然也不能理解为“贤明到流放结束”;“终于”已经是副词。又如:“故臣之愚虑,欲令诸侯权具,国容少而军容多,然亦终于必备今事为宜。”(《晋书·刘颂传》)此例“终于”后接“必备今事为宜”,也就是还没有开始的行为,当然更谈不上结束了,“终于”相当于副词“终究”。

上面我们讨论了六个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指出了它们词汇化的动因、途径及成词的大致时间。汉语跨层结构词汇化的实例还有很多,且存在于各个时段,比如“莫非”、“对于”、“关于”、“至于”、“极其”、“而今”、“而后”、“及至于”、“趁取”等。可以发现,虽然每个跨层结构的词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动因、形成途径及机制,但是也呈现出一个共性:最后的归宿一般都是虚词。这县什么原因呢?

这一特性可以用语言类型学的有关原理来解释。从上面词汇化实例的考察可知,这类词汇化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实词的虚化;二是两个跨层成分的融合,或者说跨层结构的理据重构。吴福祥2005年总结了汉语及其他一些汉藏语系的孤立型语言语法化的研究成果,指出汉语语法化遵循这样一个模式: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回头我们来看跨层结构的词汇化:跨层结构一般为“实词+虚词”的组合,在融合之前,彼此的界限非常分明;后来随着实词的虚化,跨层结构之间的界限才逐渐模糊,经过理据重构,最后凝固为词。也就是说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语法化的后续演变,导源于实词的虚化,故而一般遵循这一模式:实词+虚词→虚词+虚词→虚词。

三、词典的收词、释义及建议

1我们选取了四部较有代表性的词典来了解这六个词的收录和释义情况。这四部词典是:《辞源》、《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简称《古虚》)、《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简称《现汉》)。

(1)而已

《辞源》:语末助词。仅止于此,犹言“罢了”。

《古虚》:惯用词组。由连词“而”和动词“已”组成。用于陈述句的句末,表示限制语气。

《汉语大词典》: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犹罢了。

《现汉》:助罢了:如此~,岂有他哉。

只有《古虚》将“而已”解释为惯用词组,其他都解释为语气词(助词)。

(2)从而、因而

《辞源》未收“从而”,却收了“因而”,解释为:连词。表示结果。

《古虚》未收“因而”,却收了“从而”,解释为:惯用词组。由介词“从”和连词“而”连用组成。常用在后一分句的谓语前,起修饰、连接双重作用,表示上下文的因果、递进等关系。

《汉语大词典》“從而”条:连词。然后;因而。

“因而”条:连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

《现汉》“从而”条:国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因而”条:连表示结果。

(3)否则

《辞源》未收。

《古虚》:连词。由副词“否”和连词“则”构成。“否”一般对紧连的上文作假定性否定,而后用“则”带出推导性的结论。

《汉语大词典》:①古汉语连词性结构。用以表示否定性假设。“否”,不,代表一个假设性小句,相当于“如果不这样”。“则”,就,引出后果或结论,相当于“那么”。②现代汉语连词。“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产生或可能产生下文所说的情况或结果。

《现汉》:连如果不是这样。

(4)由于

《辞源》未收。

《古虚》: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汉语大词典》: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现汉》:①介表示原因或理由。②连表示原因,多与“所以”、“因此”等配合。

(5)终于

《辞源》《古虚》都未收。

《汉语大词典》:终究;到底。

《现汉》:圃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这六个词在以上四部词典里的收录情况综合如下:

《辞源》:而已、因而

《古虚》:而已、从而、否则、由于

《汉语大词典》和《现汉》六个词全收。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辞源》对这类词的收录最严,《古虚》次之。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辞源》收了“因而”,没有收“从而”;《古虚》收了“从而”却没有收“因而”,并且认为“从而”是惯用词组。辞书收词的严和宽在于标准的不同,本无可厚非,但是从上节的考察可以看到,这六个是实实在在的词,《辞源》和《古虚》对其中某些词却不予收录,总是一个不足。相对来说,《大词典》和《现汉》的收录大致能反映汉语的现状。况且这类跨层结构词汇化后,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在现代汉语中用法稳定,句法特征也很明显。

不过《大词典》和《现汉》在“而已”、“由于”、“终于”等的释义上仍有差异。

《现汉》对“而已”的解释是“助词,罢了”。其实“而已”和“罢了”存在语体差异:“而已”多用于书面语、“罢了”多用于口语(见《现代汉语八百词》);它们在句法和语气上也不尽相同:“罢了”常表示“纯粹、完全出于某种情况而非其他”,而“而已”表示“数量小、程度或等级不够”。另外《现汉》指出“由于”不但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连词,如:“由于他工作成绩显著,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而《大词典》则忽视了“由于”的这一连词用法。其实“由于”的发展演变正体现了汉语词汇发展的典型特征:实词+虚词→虚词+虚词→虚词(介词)→虚词(连词)。对“终于”的解释,《大词典》要比《现汉》好,严格来说,《现汉》对“终于”的解释值得斟酌,因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是一个名词性结构,用来解释副词“终于”右点不妥。

3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和词组的词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词组凝固为词,前后同形;并且词组的语素义和词义之间往往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凯旋”,作为词组和词,指的都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并且在用法上差异也不大。再如“电脑”从词组到词,是由原词素义的修饰比喻义凝固而成的。但是不管是起初的词组还是后来的词,内涵和外延都大致相似,指的就是计算机。

正因为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和词组的词汇化在性质上不同,鉴定标准、方法也就不同。从理论上说,鉴定一个形式是跨层结构还是词,不同词典或者不同编纂者所持的标准应该相同,因为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有其独特性:成词前,跨层结构没有单独的语法意义、也不能独立使用,所以江蓝生才称之为跨层非短语结构;成词后,具有单独的语法意义、可以独立使用。跨层结构融合成的词虽然也可以拆开,但是拆开后各个成分的语索义与词义相差较大,如“从”和“而”与因果连词“从而”意义上已经没有什么关联了;再比如“的话”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假设助词,来源于跨层结构“的(结构助词)+话(名词)”,如果拆开后,“的”和“话”和假设助词“的话”都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这些词来源于跨层结构,但是一旦成词后,就和跨层结构显现出极大的差异。所以判定一个形式是词还是跨层结构,一个最显性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有单独的语法或词汇意义,且能否脱出原来词汇化的语境独立使用:有单独的语法意义且能独立使用的就是词,否则就是跨层结构。

不过在实际操作上可能仍然有困难。因为在“跨层结构一词”这一词汇化过程中,仍然有一个中间状态,对这些中间状态的判定就非常棘手。比如“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隋书·牛弘传》)的“从而”是跨层结构还是词?又如“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后汉书·列女传》)的“由于”是跨层结构还是词?不同辞书、不同编纂者所持的标准不一,便往往会对这类形式(词与非词之间)作不同处理,这大概也是《辞源》收录这类词最少的原因。

词典编纂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对每一个词的发展演变进行描绘,标出它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什么时候是跨层结构,中间状态又是怎样,什么时候凝固为词,有什么显性标志;词义又是什么。我们现在对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很多词的来源、形成途径及时间等还不清楚。如果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资料,编纂一部《汉语历时词典》不是不可能的。

4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古虚》将“而已”和“从而”称为惯用词组、《汉语大词典》将古汉语的“否则”称为连词性结构是否妥当。

一个跨层结构,没有融合之前,没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自然也不能单独使用,更谈不上是一个词组了。比如上面所举的“而已”,在“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中“已”是动词,“而”是连词,“而已”不能组合在一起,又何来的限制语气?只有当它们词汇化为复音语气词后,才能表达限制语气,作为一个语法单位使用。《古虚》承认它表限制语气,又说它是由连词“而”和动词“已”组成的惯用词组,似乎对这类词的性质认识不足。再如“从而”,《古虚》说“表示上下文的因果、递进关系”,又说是惯用词组,也是忽视了其词汇化的特性,将连词“从而”的功能误作跨层结构的功能了。但是从根本上说,跨层结构也不能称为词组。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9

【关键词】隐喻理论;英语词汇教学;源域;目标域

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普遍思维方式,影响着语言表达的各个方面。隐喻是指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某一种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种事物上。不同文化间的隐喻表达既有共同特征,又有独特之处。目前我国英语词汇学习模式较为僵化,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背诵、默写、订正,往往只学到了单词的表面含义,对于一词多义和短语动词常常感觉到混乱,无法在音、形、义三者间搭建桥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将隐喻理论与词汇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降低词汇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水平。

一、隐喻理论

什么是隐喻?莱克夫(Lakoff)将隐喻定义为通过推理,将某一概念的一些特征映射到另一概念的认知过程,是基于相似关系,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也就是运用对某事物的了解、体验去解释、感受其他事物。隐喻的发展历史悠久,亚里士多德最早关注隐喻现象,提出了“对比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词之间意义的转化,公元1世纪昆特林(Quintillian)提出了“替代论”;20世纪理查兹(Richards)创立了隐喻互动(interaction)理论,布莱克(Black)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将隐喻置于句子层面进行研究。直到1980年,莱克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书,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热议,影响至今。莱克夫和约翰逊(1980)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影响人类的语言和思维活动,并指出:“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而言,隐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我们在日常表达中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到隐喻机制,甚至创造出全新的、独特的隐喻表达,但由于长期的语言习惯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方式,所以不易被察觉。20世纪90年代开始,福柯尼尔(Fauconnier)等创建了合成空间理论(blendedspacetheory),进一步发展了隐喻的内涵。该理论指出概念合成是一种普遍认知过程,涉及两个输入空间(Input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Space)和一个融合空间(BlendedSpace),与语言意义构建紧密关联,强调了认知主体对隐喻的加工,由于隐喻现象也与概念合成的过程有关,该理论可用来分析和阐释隐喻现象(汪少华2001)。根据源域和目标域的不同特点,隐喻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王寅(2007)认为,结构隐喻是用一种概念结构来描述其他概Vol.19No.9念,在两种看似不相关的概念间搭起关联的桥梁。例如,我们常说的Timeismoney。time(时间)是源域,金钱(money)是目标域,两者的共同处在于都是有价物的、都是工具,所以在描述时间和金钱时,我们可以用到同样的词,如waste(浪费)、spend(花费)、worth(值)、save(节约)、runoutof(用尽)等,但并不是所有关于金钱的词都可以用到时间上。方位隐喻是用表示空间概念的词语描述其他概念。我们最熟悉的方位是前后、上下、里外等,这些词常与人的情绪、社会地位或者数量挂钩,如Happyisup,Moreisup。在英美国家还有一个相关的传统,婴儿出生后人们要抱着他从一层台阶迈到上一层台阶,预示着将来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用具体、有形的概念来表示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等无形的事物。如果要从科学角度解释什么是爱,可能比较困难,但认知语言学中有一个经典的说法Loveisjourney,用旅程隐喻爱情,部分描述旅程的词语可以和爱情一一对应,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形象生动。我们可以说:Weareatacrossroads(我们处在感情的岔路口),Therelationshipisadead-endstreet(我们的关系走向了死胡同)。当然,不同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Loveisbusiness.Loveisriver.等都是从不同角度解释爱情。

二、基于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考虑将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融合,隐喻理论尤为受到重视。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目前的英语词汇教学较为枯燥,学生面对生词、多义词常常感到棘手,背诵多靠死记硬背,不仅记得不牢还忘得快,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培养隐喻意识,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伯尔斯(Boers,2000a)提出隐喻意识涉及五个维度,首先是意识到隐喻是普遍存在的,其次许多隐喻的背后有一个主题,第三是隐喻的非任意性,第四是文化差异性,最后是隐喻表达的跨文化区别。把握这五个方面进行词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其英语水平。(一)从基本义项出发,学习一词多义。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遇到一词多义现象,一个单词有五六个意思,记忆负担较重。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越是基础的词汇含义往往越丰富,这些基本词出现早,使用频率高,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维进步,现有的表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常交际。人类不是一直创造新词,而是将新概念与已知概念联系起来,运用两者的相似性产生映射,帮助表达。语言的历时演变造成语言共时层面的一词多义,隐喻思维发展了词汇语义。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让学生拿着词汇表背诵,而忽略了向学生讲解不同意义间的隐喻关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了解词义变化发展,学会用隐喻思维学习多义词。例如,mouth最基本的含义是嘴巴,可以引申为入口;火山口可以翻译为themouthofavolcano,作为动词,表示装腔作势地说话。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利用人体器官作为目标域的表达,学生可能会想到teethoftomb(梳齿),givesb.ahand(给某人提供帮助),eyeofneedle(针眼)。尽管这些词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但通过深度挖掘隐喻背后的主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时,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认识每个单词,但就是不知道整个篇章在讲什么,究其原因,对词汇的含义了解不够。学生在阅读中如果遇到“Thissurgeonisabutcher.(这个外科医生是一个屠夫)”这句话,可能会感到困惑,但只要能够灵活运用隐喻思维,问题便迎刃而解。surgeon激发学生对于外科医生的认知,拿着手术刀在医院里进行精准手术,butcher激发学生对于屠夫认知,拿着大刀卖力割肉。两种独立的概念空间此时有了关联,进而我们能想象一位医生拿着屠刀给患者做手术的场景,可以推测这位外科医生的医术非常拙劣。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多义词的多个含义并非独立的,而是以基本义项为原型,基于合理情境引申,牢固掌握基本义项有利于帮助学生猜词(龙绍2008)。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构建合理语境,分析文章逻辑,思考不同概念间如何实现映射过程,再根据单词本意运用隐喻的思维机制进行推测。(二)基于方位隐喻,巧记短语动词。短语动词又被称为小品词结构,由动词加上小品词构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英语中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动词搭配不同,小品词意义就会千差万别,在做题时特别容易混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难点。以up为例,up的原型意义来源于人类最常见的方位概念,表示垂直方向的“从下到上”“在上边”,这个基本含义可以映射到其他领域。从时间上来说,growup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成长”。从社会地位来说,Theupperisbetter,up代表了较高地位,所以lookup有“尊重、敬仰”之意。从情感、情绪来说,Happyisup,cheerup表示“振奋精神”。从数量上来说,Moreisup,在垂直空间上,数量越多,堆积得越高,所以turnup有“开大音量、调高声音”之意,saveup表示金额的增加,即储蓄,hurryup表示速度的增加,即“赶快”。而随着工作量的增加,事情越来越接近尾声,up还可以引申为“完成、结束、到达极致”。英语中有很多这类词,如,drinkup(喝完),eatup(吃光),dryup(干涸),cleanup(清扫干净)。当然,“完成”也可以理解为不再具有价值,所以有breakup(打碎,破裂,结束),burnup(烧完)(龙绍2008)。正如伯尔斯所言,单词的隐喻不是任意的,而是从典型含义出发,经由特定语言机制,合理推测发展而来的。此外,英语词汇的前缀、后缀、派生等构词法,都具有一定的概念隐喻性。面对这种短语动词,教师多采取同一动词搭配不同小品词的方式让学生一次性记忆,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从一个小品词的原型含义出发,运用隐喻思维,扩展单词内涵,并尝试总结归纳同一个小品词搭配不同动词的含义区别,共同探究是映射到哪一个概念域,以及这种映射实现的过程和机制是什么。这些高投入的思维认知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短语,同时能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三)比较英汉单词区别,探究文化内涵。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固有的思维机制,是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但不同文化之间的隐喻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生通过有效的词汇学习,能提高文化内涵。就英汉而言,很多隐喻表达是相同的,如pig(猪)在汉、英语中都有懒惰之意,snake(蛇)都代表了恶毒、危险。桂树的枝叶做成的laurel(桂冠)都隐喻荣誉,在古罗马时期,桂冠是对比赛获胜者的奖励,中文里也有“蟾宫折桂”这个成语。《圣经》中“awolfinsheep’sclothing”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说法,“披着羊皮的狼”,两者都指表面和善、内里凶残的人。差异之处就更多了,有相同词汇隐喻含义完全相反的,有同一源域映射到不同目标域的,也有无法进行匹配的。dragon(龙)在汉英语文化中外形具有相似性,但寓意南辕北辙。受图腾文化影响,龙在汉语中的含义是正面的,具有神力,象征着尊贵,古时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但在英语中代表了邪恶。英语中的dragon来源于拉丁文和希腊文,最初是指身形巨大的蛇类拥有超自然力量,但往往在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中都是一些英雄勇斗恶龙的故事,所以在英语文化中dragon和serpent(蛇)有着紧密联系,长久以来蛇对人类而言都是强大的、致命的、令人恐惧的,所以dragon也保留了蛇的邪恶。汉语中形容人喝得多、喝得快用“牛饮”,英语是drinklikeafish,虽然一个是牛、一个是鱼,目标域不完全相同,却表达了同样的意思。greenhand在英语中代表新手,汉语却没有用某种颜色表达类似含义,无法进行一一匹配。再如,bat(蝙蝠)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黑暗、不吉利的意思,但在英语里更常见,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可以展示教材中的相关语句,并收集英语中的固定表达,鼓励学生发现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机制,承载了不同文化。神话、宗教、历史、文学、社会习俗对词汇含义、句子表达都有巨大的影响,教师在讲解时要尤其注意区别隐喻背后的文化知识,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从单词到短语到句子逐步推进,注意比较不同文化下单词内涵的区别,思考背后的原因,并指导学生模仿造句,熟练运用。这样,学生就能逐渐积累地道的表达,甚至可以创造性地运用隐喻思维,在对话、写作中自主构建隐喻表达。

三、总结

汉语词汇层范文篇10

关键词:词汇教学积极学习直观教学解释法语境

1.引言

现代英语的词汇总量已达到200多万,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大的语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扩大。而词汇教学成了当今英语教学中令教师最为头痛的一个难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拟遵循英语词汇教学原则,就此课题作一探讨。

2.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著名语言学家里弗(River)也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而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词汇的重要性。

词汇是学生的最大的“拦路虎”,英语词汇不但数量大,而且非常活跃,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词汇的变化最快、最明显。主要表现在:(1)新词的不断出现。如kickback(回扣),hippie(嬉皮士),specialeconomiczone(经济特区),yumcha(饮茶),realwoman(淑女)等。(2)旧词又增添了新义,一词多义的现象更加普遍。如:runsontheboard:successes;achievement.(口语)表示“榜上有名”。又如:facility(功能:电子装置具有的具体能力或功能),eyeball(观察),cowboy(莽撞鬼/标新立异的人),Catchyoulater!(再见!)clone(克隆/复制品)等。(3)英语大量吸收了外来词。如:elite(优秀的团体,精华,杰出的人物)是来自法语,kung-fu(中国功夫)来自汉语,judo(柔道)来自日语等。

英语词汇的多变性让学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初中毕业生在词汇方面要求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能掌握800个左右单词,2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笔头实际中运用。此外,还要求扩大400-500个左右的认读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①从以上可看出,学生学习三年英语,再加上小学三年,他们只需掌握1500左右单词,似乎也不算太高要求,再加上派生词、合成词和转化词,所剩下的基本词也就更少了。但从中也可看出,词汇教学包括教授词汇的读音规则、构词法,要掌握它们的词义及词类,更要掌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这就要求教师应科学地、系统地把单词教给学生,而且词汇要放在一定的语境里教,才能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单词的词义、词类和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所谓的“词汇教学”更让学生无所适从。他们只注重了语音、语法和句型的教学,对这些知识,反复讲解,反复操练,不厌其烦,只想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取得高分。对于词汇教学却一点也不重视,认为词汇并不需要教学,只要教会学生去读这个单词和理解它的意思,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背,然后给学生听写就完成词汇教学。教师的不重视也导致了学生对词汇的轻视,不愿花功夫在词汇学习和积累上,只是考试前突击一下,抱着侥幸的心理应试,考完之后也忘得七七八八了。这样一来,学生对词汇老是念不出、拼写易错,他们花在记忆单词的时间多但遗忘快,而且连常用词汇的基本含义也掌握不好,换个场合和搭配就不懂了。在听说训练时常因为不认识单词而听不明白、说不好英语;阅读时遇到生词时就无计可施,不会运用词汇知识去猜测词义,有的甚至查了字典也弄不懂,既影响阅读速度,又影响理解;在做看图写话时,看图能理解故事的大意,但由于词汇知识的缺乏,一提笔却抓破头皮也写不出一个词来。以上种种可看出,不是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失去了兴趣,而是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在词汇教学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从而也失去了兴趣。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②这些任务也是词汇教学的任务和目的。

3.当前初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要发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看教学是否符合英语词汇教学原则。“词汇教学原则包括以下三方面:(1)质量并重,逐层加深。((2)立足于词汇教学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3)集中分散,交替互补。”(胡春洞,1990)③

3.1重均衡用力,轻主次分明

初中的英语词汇通常由常用词、根词等组成,而这些词在英语总词汇量中只占一小部分,这些词数量虽少,但用途却非常广泛,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的本义、转义、比喻义、引申义、修辞义等。英语教学大纲对每个单元的单词都作了具体的要求,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出不同等级的要求,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依据大纲的要求,而是对每个单词都同等对待,都“一古脑儿”地传授给学生,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单词只要求能听懂,哪些单词要求能听、说、读,哪一些是最重要的,要求听、说、读、写都行,这样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正是由于这样,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大部分的单词都不会,而且连常用的词也掌握不了。也正是这样,不少学生对掌握词汇失去了信心。在阅读文章时,遇到较多的新单词,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文章便看也不看,胡乱选个答案,特别在看到似曾相识的词汇,又认不出的时候,便产生一种焦虑的心理,以致于看到单词就害怕,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从中也可看出这样教学违反了“质量并重,逐层加深”的教学原则。

3.2重孤立讲解词义,轻创设语境

在初中英语词汇中,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完全不同,如:Isherunninginthe100meters?(赛跑)RunforPresident.(竞选)Thereportraninallthenewspapers.(刊登)Heranacowintoabarn.(赶)等。正是由于词汇的多义性,所以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这个词,怎么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贪图方便,只按照单词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单词,有些教师还成了“词典专家”,把那个单词的意义一个不少地抄给学生,然后让他们课后去背。如:dark这个单词,教师只告诉学生,它的意思有:名词:黑暗、愚昧无知;形容词:黑暗的、深色的、棕黑的、神秘的、无希望的、悲伤的、无精打采的、未启蒙的、意义不明的、暧昧的等,这种把单词单独讲授,而与一定的语境脱离的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单词太枯燥无味,对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觉得老记不住这一连串毫无联系的符号,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控制下,学习时得不到快乐,尤其在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接受不了教师输入的信息,导致成绩下降,只有20、30分,这样的成绩又反过来加重了学生厌烦,抵触的心理。整个学习过程便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和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3.3重词汇的字面意义,轻词汇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许多情况下,也会出现与别人沟通不了或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因为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语言的深层基础。然而有的教师只按照课后的词汇表,详细地讲解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和搭配等,对于单词的文化背景却只字不提,觉得这些一点也不重要,多讲浪费了上课的时间。殊不知,多讲解一些文化习俗的知识,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也由于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汉语,这样在词汇学习中学生就喜欢用汉语词汇的读音、类别、释义来规范英语词汇,用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表达英语。比如说在听到一个外国人说:“Youlookverybeautifultoday.”中国学生第一个反应却是:“哪里,哪里,一点也不漂亮。”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当听到别人夸奖时自谦一番也是符合中国文化的,但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习惯,当听到别人称赞时,西方人说声:“Thankyou。”便坦然、开心地接受,要不称赞者会以为自己判断力有问题,也会因此而不高兴,由此可见词汇的文化内涵是多么重要,也由于中国学生受汉语的影响,产生了母语定势的心理,这种心理无助于学生学习英语,反而拖了学习的后腿。这种方法违背了“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的教学原则。

4.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最大程度上参与学习,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能逐步形成积极学习的观念。“外语积极学习的实质是:教学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掌握自辩、自治、自理、自学能力,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意,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章兼中,1995)④“别利雅也夫认为,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词就是一个复合刺激(在感知和理解说和写的过程中),又是人的同等结构复杂的反应(在口关头或书面表达自己思想时)。”(转引自程世禄、张国扬,1996)⑤就是因为词的这些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对外语的积极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学习英语很单调、枯燥,只有这样才会积极参与解决上面所产生的多种心理障碍,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4.1利用直观教具教单词

从前面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第一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可看出兴趣是多么重要,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而直观教具的使用恰恰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斯波斯克(B.Spolsky)认为,外语学习动机本身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待学习外语的态度、学习这种语言的愿望和为学习这种语言而付出的努力。”(转引自林崇德,2001)⑥当教师首先呈现的东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兴趣,那他们对待外语的学习态度将会是积极的,心中也就会很渴望学会这种语言,虽然学起来较难,巩固较难,但由于态度积极、而且有种强烈想法的感情,他们便愿意下苦功,掌握这种语言,以便达到他日能在同学、教师面前有好表现,甚至见到外国人也能说上两句。如:玩“Simonsays.”这个游戏时,由教师或学生发命令,如,“Handsonhead”,“Pencilsindesk.”,“Handsonshoulders”,“Handsbehindyourback”等等,当在命令前加上“Simonsays”这句话,学生就执行命令,如果命令前没有“Simonsays”这句话,学生就静止不动。这个游戏正符合了学生们好动的特点,但如果他们不会说单词和句子,就无法参与,这样就使他们迫切想学会单词,自然他们也愿意为此而付出汗水。这一些都是因为处于青少年这个阶段虚荣心较强,爱表现,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年龄特点。

也正是这样,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采取直观教学,笔者认为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的手段,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一般可采用直观教学。对于初学者,对英语是一窍不通的,我们如能采用直观教学,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参与。如学习appl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一手举起苹果,口中问到:“What’sthis?It’sanapple.”再延伸举起两个苹果问:“Whatarethese?Theyareapples.”自问自答,再展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反复操练,学生不但掌握apple这个单词的词性,单复数,而且在运用时也琅琅上口,教师如能在学生回答得好之后,把苹果奖给他,那课堂气氛就更好,从而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4.2利用音形结合、构词法教单词

“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无论就音形而言,还是就意义而言,每个英语词都同其他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胡春洞,1990)⑦由此可见,各个词汇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系统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利用词汇的这些特点,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当然对于这些特点教师也不能够直接把它们说出来,最好能在集中教学词汇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这样的学习有学生亲自的参与,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如学习care这个单词,可用构词法,引申出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也学得了词汇的知识,再如集中学习单词时,可把形音相近的单词,如:

window-low-blow-grow-know-flow-borrow-throw,

lake-face-date-page-gate-name-hate-rare.

bird-first-third-thirsty-birthday

等归纳在一起学,从以上的单词可看出,它们不但词形大致相同,发音也一致,特别是元音字母a的发音[ei]后都有是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不发音字母e构成,这样的规律,也教会了学生用音标记单词,对于单词,学生自然也不会那么恐惧。

4.3英语解释法

“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多听、多读,通过听读这两条渠道向大脑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有了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入与积累,才能融会贯通形成语言规则。”(林祟德,2001)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用英语来教学,用英语来解释单词、句子等,并用英语设置交际情境来启发学生用英语思考,在英语教学大纲中,也要求教师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教学。因为中学生身处的环境是说汉语的环境,如果在每天一节英语课上已不能完全接触英语,没有一个说英语的环境使他们锻炼和培养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更别说课后能说得更多。而这种英语解释法正符合了用听、说向大脑输入大量语言材料的要求。英语解释法是用简单的,学生们已学过,熟悉的词汇来解释新的单词,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掌握新单词的听、说、读、写。这样用简单英语解释单词,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对于旧的单词能得到反复重现,也使学生找到了同义词,了解更多的词汇知识。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英语能听得懂,又知道新单词的意思,这样增添了学生们学习的信心,厌烦心理也自然消失得七七八八了,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积极学习的信心。

如可以这样解释下列单词:(1)holiday:timeofffromwork(2)invite:asksomeonetodinneroraparty(3)housework:workdonearoundthehome(4)afternoon:between12:00and6:00inthedaytime(5)exam:animportantschooltest(6)different:notthesame(7)entrance:placewhereyougoin。当然用简单英语解释英语单词,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做一定量的收集工作去查找最简单的词汇。

4.4语境教学法

“语境不仅包括文章或言谈的上下文,而且也包括了各种社会环境。”(王文斌,2001)⑨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也将变得没有意义。由此可见语境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词汇一定要放在某个语境里学习。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由此可见语境教学法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于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归纳起来说,笔者认为利用语境教学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4.4.1通过句型或上下文来教单词

当遇到讲授新单词时,教师课前也是要花时间来准备的。如:water这个词,在讲授时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动作,如花洒、浇水的动作和喝水的动作等,这些都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行为,再呈现以下的句子。如:(1)I’mverythirsty,Iwanttodrinksomewater.(2)Theflowersaredry,Imustwaterthemeveryday.(3)Thereissomewaterinthebottle.,wecandrinkit.从语境中我们可猜测出(1)、(3)句中的water是水,(2)句的是浇水的意思,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water不同的词性和用法。

利用上下文教单词的道理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们学习umbrella时,可以用下面这段文字:

It’srainingandIwanttogoout.Idon’twanttogetwet.Ihaven’taraincoatbutIhaveanumbrella.I’llputupmyumbrella.Therainiscomingdownonmyumbrellabutitisn’tcomingonme.Myumbrellaisprotectingmefromcatchingrain.Nowtherainhasstopped.I’lltakemyumbrelladown.,Anumbrellaisveryusefulwhenitisraining.这样把umbrella放段落中学习,不但教会了学生这个单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4.2利用情景教单词

利用情景教单词,是中学生较喜爱的一种方法,因为情景虽然是模拟的,但至少也像置身于真正的交际情景中,这些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的活动,也是他们日常熟悉的场景,比如说,学习打电话用语时便可拿两部会响的电话,让他们好像真的在打电话一样,在交际中,学得了知识。如:

A:Hello!MayIspeaktoJim?

B:I’msorryheisn’there.CanItakeamessageforyou?

A:OK!ThisisKate.Mytelephonenumberis87654321.

B:Allright.

A:Thankyouverymuch.Bye.

B:Bye.

学习交际用语还可以有购物、借物、问路、邀请和看病等情景可以用。这样学生不但兴致勃勃地学知识,让他们多参与,既能说,又能听,还能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使用语境教学法,教师的工作量是比较大,而且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所使用的英语单词是学生学过而且比较熟悉的,上课时要能使用全英教学,轻松自如地用英语解决上课遇到的问题。

4.5通过谜语教单词

猜谜语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有了兴趣,再积极参与,从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把单词牢牢记住。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较少采用这种方法,觉得猜谜语在一节课上不太可能,一节课45分钟可能会浪费掉20分钟左右,特别单词多的时候,更不可能。但是教师们没有注意到教授单词绝对不是只采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词汇或根据词汇的特点,应该找出一种最适合教某个单词和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些单词采用谜语形式来猜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便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

例如:(1)Whathasfourlegsbutonlyonefoot?(Abed)

(2)Whathasabedbutneversleeps,amouthbutneverspeaks?(Ariver)

(3)Whatfruitisneverfoundsingly?(Apear)

等等,这些谜语都是浅显易懂的,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4.6通过游戏教单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也研究认为,兴趣可增强记忆,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积极而持久的认识倾向,它与大脑皮层中思维活动的兴奋中心相伴随。”(程世禄、张国扬,1996)⑩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这种天性我们不能压抑,只能加以引导。游戏便是一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娱乐方式,也是孩子们偏爱的一种学习方式,不用说小孩,连成年人也不喜欢呆板,沉闷、枯燥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为零的,要想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吧,在词汇教学中更要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来减轻学生对单词厌烦和焦虑心理,教师只有帮他们清除了这些心理障碍,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关于词汇的游戏是多不胜数,下面只举几个例子,如(1)Whatisit?一队的学生描述一件东西,如:“Ithasfourlegs.It’smadeofwood.It’susedforsitting.另一队学生就可答:“It’sachair.”这种猜测游戏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学数词也有不少游戏,如:“Whohasnumber…?写些数词卡片,根据所教数词的多少,卡片上分别写上从1到25,从25到100,从100到1000和超过1000以上的数词。当教师指卡与学生背诵、做游戏时,就用数字代替他们的各字。就像他们的英文名字一样,使用多了就记熟了,这个游戏锻炼了学生们的记忆能力。(3)Add-on这个游戏结合图片、实物来做,学生1:“Iseealivingroom.”学生2:“Iseealivingroomandakitchen.”学生3:“Iseealivingroomakitchenandabathroom.”如此类推。或者学生1:“Ilikemilk.”学生2:“Ilikemilkandpie.”学生3“Ilikemilk,pieandcake.”也是如此类推,看谁坚持说得最长时间、最多的词汇,这样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复述能力和单词的贮存量。

当然词汇教学的方法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比如说:词性转化法,同义近义辨析法,交际法,图表法,比较法,集中单词教学法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