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6:35:57

电大学生

电大学生范文篇1

【关键词】农民大学生;支持服务;创新

我校自2005年开始“一村一”(全称为“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下同)试点,2014湖南省电大将“一村一”升级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我校为把“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办成老百姓满意、学生满意、地方党委和政府满意的教育,农民大学生教学质量进入全省电大系统前列,并形成在全省电大具有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把“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打造成一个有影响有活力的农民大学生远程教育品牌。

1教学模式创新

十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适合边远山区的教学模式。一是积极实践“六网融通”教学模式,探索“六网融通”模式在怀化“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的实现形式。我们狠抓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使用国家开放大学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学习平台,并采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交平台,组织教师开展网上答疑,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二是实践和探索地方性课程建设,建设了《农村基层党建实务》和《农业实用技术》等地方性课程,编写了《农村党建工作实务》和《红色通道》等地方性教材,编制《怀化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讲义》《怀化山地实用养殖技术讲义》和《怀化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讲义》等地方性课程讲义,给学生讲“农村话”、“怀化话”,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传授地方性知识。三是实践和探索有怀化特色的“送教服务”。十几年来,我校和县级学习中心长期坚持选派教师到边远山区为“农民大学生”学生讲授课程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派优秀教师到县(市、区)教学点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授课,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赠送移动学习终端“o学派”,积极开展学习支持服务活动。四是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实践教学。市县两级共建实践教学基地28个,涵盖了怀化“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全部专业,各学习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设“田间课堂”、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五是开展农民大学生廉政教育。2016年我校结合湖南省“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在全市农民大学生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结合课程教学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讲授《村干部廉政风险及其防控》,聘请市纪委专家开设《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杜绝“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发生》专题讲座。这项工作引起市纪委的重视,怀化廉政网、怀化电视台等当地主流媒体做了专题报道。下一阶段,我校将与怀化市纪委共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初步构建课程教学、专题讲座和教育基地相结合的农民大学生廉政教育模式。”学生传授地方性知识。

2教学环节创新

农民大学生教学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关键在质量。对农民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市委组织部门和省电大非常重视,期望值很高,教学压力很大。抓教学质量,关键在抓教学环节的落实,抓教学过程的监控。2.1抓实线上教学1)紧扣线上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利用电脑、PAD、智能手机等进入个人“学习空间”,学文本、看视频、做作业、参与交流讨论。完成《课程教学实施计划》中的线上学习的所有任务即可获得该课程50%的期末考试成绩。2)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班主任要熟悉所带班级所有学生的网上学习任务,并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和电话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及时与课程辅导教师沟通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商量对策;确保100%属于学生本人完成的网上学习任务。辅导教师要熟悉所教课程学生网上学习任务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3)实施有效质量监督。由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负责日常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空间”学有所得,按时完成线上各项任务。教学主管部门负责对各教学站点(含直属点)实施科学有效监管,采取定期抽查、网上监控、实地调查等有效手段,确保网上教学环节真正落到实处。2.2创新线下教学线下教学以教学站点为主体组织实施,分校负责督促落实。教学站点根据专业规则和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组织开展集中面授、小组学习、个别化辅导、社会调查、实验实习等线下教学活动,重点传授课程学习方法,解难答疑,督导网上学习和自主学习,帮助“消化”网上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用结合。1)抓实入学教育。各教学点必须对所有“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新生进行一周以上的集中入学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空间学习理念教育、专业教育、自主学习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入学教育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信息技术应用》两门课程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周以上的集中面授教学和上机操作实训,使每个学生达到“六个学会”,一是学会电脑基本操作,能登录进入“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习平台,浏览平台中的课程资源,并发贴交流;二是初步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源、信息,并能下载、简单编辑文本资源;三是初步学会使用智能化手机进行移动学习;四是学会申请QQ号、微信号,并加入班级QQ群;五是学会拼音输入法或五笔字型打字规则;六是学会根据执行性专业规则、课程教学实施规则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提高面授质量。一是要认真落实面授课。“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所有开设课程都要配备教材,安排面授课,每门课程期中必须安排2次以上的集中面授,对线上教学进行辅导和补充,尤其要结合课程内容补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技术、知识和技能。对于课程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有要求或网上资源不足的课程必须在此基础上增加面授课时。要从严管理面授课,抓实到课率。要求每个学生的面授课到课率在95%以上,并按月通报每个学生的到课情况,及时反馈到当地组织部门。二是建立课程备课组。全市各教学点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师组成备课组,共同讨论课程面授辅导、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等,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创新实践教学。一是开展核心专业课程实验。每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都必须组织开展1次以上的实践教学活动。每次实验必须有教师指导、实验记录和学生实验报告。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站点对开设的专业按管理类、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四个专业大类分别建设好1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必须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至少1次的实践教学活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都必须做到有教师指导、有活动主题、有活动计划、有学生提交的实践活动报告、有教师评分。要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学习、教师调研的综合性教学基地。三是组织学习考察活动。教学站点要对所有农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组织一次参观学习考察活动,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现代农业生态园等,学习经验,拓宽视野。4)开展小组学习和个性化辅导。教学站点要在新生入学初,根据学生意愿和兴趣,以乡镇为单位组建自主学习小组,指导学习小组开展交流、研讨、实践等活动。学习小组活动和个性化辅导要有主题,有安排,有记录,有效果评价。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1建立健全师资队伍2012年以来,我校招聘了13名专业教师,进一步充实、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我们支持教师攻读研究生,鼓励教师跨专业进修,组织教师到农村调研,让“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师了解农村,学会“讲农村话”。我们建立校外专家库和农民“土专家”库,充实“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专业技术师资和实训师资,建立全市“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研室和备课组,构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师资的共建共享机制。教学点必须按照招生规模和教学需要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经过多年努力,全市电大系统建立了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和农民“土专家”组成的“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师队伍,共有专业教师86人,已入库校外专家8人。建设了文法、管理、财经、信息技术、农业实用技术五个备课组,形成农村实用法律基础、农村应用文写作、农村行政管理、农村基层党建、农村财务管理、乡村旅游、农村实用技术等有实力和特色的教师团队。特别是我校农村基层党建课程教学团队,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深入农村调研,总结了怀化农村基层党建的经验,完成了《农村党建工作实务》地方性教材的编写,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积累了教师团队建设经验。分校为每个专业配备专业责任教师,教学点按照每30名左右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为每门课程配备辅导教师,负责课程的集中面授、个别化辅导、小组学习活动,对核心专业课程,须聘请当地土专家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指导课程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3.2建立全市电大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分校要对个县市区教学点的师资情况进行考查,对不具备相应师资的课程,“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研室统一调配师资。各县市区教学点也可以就缺乏师资的课程,向“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研室申请安排师资。3.3建立教师调研机制,增强教师讲“农村话”、“怀化话”的能力教学部门每学期组织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和专业导师1—2次深入农村调研,了解本地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情况,补充农业和农村知识,收集农村第一手教学素材和案例,用于面授教学和实践教学,形成每门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3.4建立校外专家教学团队聘请校外农业技术、农村管理专家、学者组成专家教学团队,根据怀化的实际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为农民大学生开设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知识讲座。

4改善教学条件

4.1教学站点必须拥有满足开设专业及课程教学辅导和实践要求的辅导教师、导学教师、技术人员,具有落实空间教学的设施设备(如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4.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我们积极参与湖南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学习平台建设,建立了与湖南电大及各分校互联互通的云教室,实现了全省“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教学资源的共享。给“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赠送“o学派”,为学生移动学习提供支持。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技能和习惯,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4.3争取地方政策与经费支持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对“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给予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支持。自2008年秋季全面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以来,怀化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工作,招生文件是市委组织部会同教育、财政、人社部门联合下发,招生计划由市委组织部制定,学费分担方案由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制定,学费主要由县级财政承担,招生由组织部门负责,确保了招生计划的实现。2015年12月1日市委书记到我校调研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提出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作为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招生规模要超过1000人。会后,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落实2016年度“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任务指标的通知》,制定了全年1150人招生计划,并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出部署,要求各县(市、区)认真执行。各县(市、区)基本做到学生学费“零”负担。例如鹤城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后,每人补贴学费、交通费等费用一万元。会同县“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学费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学生毕业后每人奖励2000元。如2016年怀化市“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招生1306人,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完成招生任务,招生规模全省第一。

5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分校设立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研室,专门负责农民大学生的教学组织、质量监控、业务协调以及教学研讨会组织等工作。分校将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省电大制定《“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学过程考核与质量评价办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督导和检查,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上报各级组织、教育行政部门,以此推动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发生。

6加强地方性课程建设

根据省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实施方案要求,各专业均设置了两门讲授地方特色农业技术的课程,即专业规则中的《农业实用技术(1)》和《农业实用技术(2)》。根据市委组织部门的建议,怀化电大协助市委组织部编写农村基层党建课程的地方性教材,力争在农村基层党建课程建设上办出怀化特色。怀化电大分校将动员、组织全市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做好地方性课程建设,已经进入课堂。

7严格学生管理

7.1严格考勤按照各地组织部门和省电大的要求,面授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的到课率必须95%以上。学生请假要同时经组织部门和教学点批准,学生不准无故请假、旷课、迟到和早退。学生出勤情况要定期向组织部门书面汇报。对因客观原因确实不能参加面授课的学生,教学点应指导学生提出网上学习或自主学习的替代性学习方案,并严格进行学习过程的监督考核,能够提供可以查证的学习过程原始证明材料。7.2做好评优评先分校每年开展优秀农民大学生和优秀教师评选。评选的条件和程序按制度进行。7.3积极培养、推选优秀毕业生各教学点应按照国家开放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条件积极培养、推荐优秀毕业生。怀化电大分校对获得国家开放大学或湖南电大优秀毕业生称号的农民大学生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怀化市鹤城区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EB/OL].

[3]彭瑛.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总结的实施方案2010.9.29.

[4]严冰.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循序渐进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2005.12.

[5]李灵娥.“一村一大”教学与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武陵电大教育2014年11月.

[6]李灵娥.农业现代化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J].科技视界2017年05期,总第191期.

[7]李灵娥.“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新型职业农民为视角[J].科技视界,2017年11期,总第197期.

[8]李灵娥.探索和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重构———做好导学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J].今日财富,2017年3月刊.

电大学生范文篇2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方面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思想,积极参加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的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升华了做人的优秀品质。

二、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加强专业知识知识学习

在电大二年业余学习期间,我尽量安排休息时间参加电大集中辅导学习,确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学习时,我一方面向电大班主任请假,另一方面自己将按时将所欠课程自学。力争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通过二年来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学校还安排了如社会调查之类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专业毕业论文。这样,不仅充实和完善了自我,而且全面发展了自身素质。

三、学以致用,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电大学生范文篇3

论文摘要:以网络学习为主的电大学生,遵循网络道德规范是基本要求,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完善电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养成学生网上自律和文明上网习惯,从而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

远程教育最鲜明的特点便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然而,应与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配套的网络道德教育并没有随之同步,在电大开设的众多课程中没有一门是涉及网络道德的。在现实社会里,需要法律和道德来规制人的行为,社会才能正常有序地运行,那么,由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同样也要有法律和道德。因此,对需要经常运用网络的电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各级电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道德教育是当前网络道德失范的必然要求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匿名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道德失范的情形日益突出: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他人计算机,传播计算机病毒,沉湎网络色情和暴力,网络欺诈或侵权,等等。种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造成了至少三个方面的危害:其一是义务责任感的缺失;其二是造成价值观念的模糊;其三是脱离社会,造成人格异化,引起各种心理疾病。

电大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有部分学生在进人电大学习前对网络已相当熟稳,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其身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根据本人曾对本校开放远程教育学生进行过的网络道德方面调查的数据显示:有21.4%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论坛发帖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有72.8%的学生表示在QQ、论坛和聊天室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不文明语言的攻击,有36.9%的学生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与道德无关的行为,有42%的同学对网上的传闻感兴趣。由此说明,只要是接触过网络的学生,在他身上或多或少都会体现出一些网络不道德的行为或意识,如不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

(二)网络道德教育是电大远程教育应有的内容

远程教育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络开展的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教师相分离的一种教学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通过网络传授知识,学生通过网络来学习知识。

电大要通过网络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首先得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在网上文明地进行学习,合法地获取知识。各级电大的任务不应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该教会学生做人应有的基本道德规范,特别是适应网络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而且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电大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层次不匀、分布区域广泛,对他们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可以充分发挥电大学生的辐射力量,在弘扬优秀的网络道德文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电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

目前我国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引导、约束网络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网络行为。而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不能很好地约束网络使用者的行为,因此,必须同时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

目前,我国的网络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散见于《刑法》、《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一些法律法规中,不够系统,不够集中,不够明晰,操作的难度比较大。要尽快制定专门的网络法规,使网络领域真正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也是不适应网络飞速发展的需要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用户的行为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网络道德规范。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1>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不应该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3)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里去窥探。(4)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5)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明。(6)不应该复制或利用没有购买的软件。(7)不应该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8)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作品。(9)应该注意你正在编写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系统的社会效应。(10)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使用计算机。电大应该注意借鉴国外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制定出更具科学性、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以便使电大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章可依,能正确地引导电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二)补充网德教育内容,倡导学生自律

欧美一些国家为使网络社会的正常有序运行,纷纷在大学中开设了了《伦理学与网络道德学》、《互联网与网络道德》、(道德与网络道德》、《网络道德修养》、《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等课程,而在我国的电大教育中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没有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开设,甚至在日常的教育中也鲜见网络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电大不仅应该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而且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网络道德的渗透,特别是任《开放教育人学指南》课程的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参与电大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网络道德的教育。面授辅导是学校组织学生系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落实网络道德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一开电脑就知道要遵守网络道德,让学生知道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前提是格守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作为建立在网络社会基础上的新型道德体系,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因此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靠舆论来规范行为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道德的他律作用明显弱化,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因此,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日益普及的今天,道德教育应着力培养电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培育其自律意识。电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优势与缺陷,提高电大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通过讲座、论坛、对话、培训、报刊、主页、黑板报等宣传教育,努力增强电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电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着重引导电大学生不做“网虫”,不迷恋于虚拟的互联网空间;不做“黑客”,不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不说恐怖、下流、淫秽的语言,在网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浏览、传播、下载、复制、制作色情淫秽的文章、图片;正确分辨、不轻信网上的信息。总之,要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促使电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养成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自律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电大的网络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利用网络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中正面信息多一些,导向性就会强一些,就容易引导年青人自觉抵制那些低级的、黄色的、反动的和迷信的信息的侵蚀。电大作为全国最大的远程教育学校,应充分利用其网络的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当前电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或资源除了公共必修课的《邓小平理论概论》外,其他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十分缺乏,更不要说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了。要在已经建立好的教学平台上开辟网络道德教育栏目,将网络道德规范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进而自觉地遵守网上的道德规范。此外,还可利用网络多媒体的功能设立能真正展示中国道德文化精髓的主页,表达一些对人生问题具有穿透力和震撼力的观点,吸引青年学生访问,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中国道德文化的熏陶。

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加强沟通和引导。网络的虚拟环境可以使人摆脱性别、年龄、身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缩小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心理防卫,使学生说出心里话,这样德育工作者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而容易取得明显效果。因此,电大的德育工作者要利用各种网络手段与学生沟通交流,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建立班级QQ群是与学生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了解其网络道德水平的极佳方式。与QQ类似的还有MSN这一平台。当然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网络渠道还很多,比如建立教师主页、开通短信平台、开辟网德讨论的论坛、发送电子邮件等。

积极开发网络道德教育软件。网络道德教育软件是把严肃的教育主题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多媒体程序,达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目的的计算机软件,力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如音像作品、网络游戏等让电大学生在得到美的享受或娱乐的同时得到教育。

(四)完善电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加强电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工作非常重要,但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监督和管理也不可忽视。

完善技术,加强监控。网络带来的强国对弱国的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以至对弱势文化的摧毁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即使是一些发达国家也正谋求有效的技术方法抵制美式文化的人侵。中国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面临多变的国际环境,要突出自身优势,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时期人才,就必须加强技术上的管理和监督。如搭建“防火墙”等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对于不健康、有害的信息,可以建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进行堵截和删除。用技术规范网络信息时代电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使网络行为和行为者之间建立明确可查的对应关系,使每个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电大学生范文篇4

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不同与其它学科的是,这门课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实践、练习,基本上每节课讲授20—25分钟,其余的就是师生互动和学生练习的时间,也就是学生做练习,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在联系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分析、讲解。而在这20—25分钟的练习时间里,不给学生定一个主题或一个目标,他们的练习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用20分钟的时间确定题目,再用10分钟的时间查找素材,然后……这种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与其让他们每节课那样漫无目的地去练习,倒不如把一些学生们很感兴趣但书上轻描淡写的主题拿出来让他们自己去讲,即这样一个过程:确定主题——从Internet上搜索资料——做成自己的“讲课”课件——同学们自己讲(大家一起讲)。

按照这一方式,我把“黑客”这一课留给了学生,让他们用5次课的时间做出自己的课件,然后在第六节课上大家一起讲,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成功地解决了PowerPoint的练习和黑客的学习这一问题。

经过这次成功的尝试之后,我发现这种方式的讲课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充实了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实践,更加直接地去接触核心问题(每节课的重点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肤浅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尽可能从Internet这个大海一般无穷的宝库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适合于学生的纵向发展。

第三,通过学生自己讲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电脑室里,用多媒体设备加传统讲课方法,充分地体现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又不失传统教育的精髓,而通过学生自己讲课,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此次成功的尝试,笔者认为这种讲课方式是可行的:

首先,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根据我们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教师讲课时间和学生实际操作时间之比大约在1:1或者5:4,即:学生要有大部分的时间去自己实际操作,因为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注重操作的学科,所以说,每节课学生都有20—25分钟的时间去独立操作,老师的每个课题都可以给学生4—5节课的时间去准备。

其次,有丰富的资料来源。电脑室里的每台计算机(学生用机)都是和Internet相连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上课时)通过Internet来查找资料,包括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而不再需要翻阅大量的书籍、报刊、光盘等那样烦琐了。

电大学生范文篇5

关键词:开放教育环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一、前言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有着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其他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构成的一个以统筹兼顾、分级管理教学为办学理念的现代化、开放化、远程化的教育系统的发展和深入推广,电大系统的学生团队逐渐壮大开来,通过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初步创建满足教育要求与规范且有着电大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校园文化。通过营造和谐团结、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氛围,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电大系统的教育事业保证社会中的每一位都能够享受到终身教育,这对贯彻我国具有独特魅力的大众化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理解性偏差

1、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不够

由于电大系统的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没有时间来计划和筹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而且大部分学生是正在任职期间就读,年龄跨度大,同样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任何大学一旦没有其健全的、系统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其办学思想、教学理念的统一,人才的培养,向心力的增强,校园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等有着消极影响。

2、电大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展开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部分人看来,电大学生大多数是在职就读,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在职业与年龄方面跨度大,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学校里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展开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学生在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校园文化对自身素养的陶冶。解决该问题关键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向心力与归属感。

3、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职责存在错误理解

在许多人看来,单纯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成是学生会或者团委的工作任务,与其他部门没有太大的联系。随着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的颁布,校园文化建设理念逐渐深入学校各项工作环节,在开放教育环境下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发展目标。

4、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存在错误认识

在许多人看来,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质是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实践,这种看法存在着片面性。校园文化不单纯是展开人文活动,也是在物质环境支持和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领会展现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

三、特色校园文化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建设方法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相关责任部门,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要创建具有针对性的开放教育管理部门,在建立特定的工作机构的前提下,保证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部分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把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入相关责任部门的职责领域。加强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制度建设尤为关键。制度不仅表现了人的价值观念,还能对校园文化的有效、顺利建设起着保障作用。健全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不但对学生与教师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起着凝聚作用,还对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推动作用。完善管理制度的意义关键在于拟定一系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制度,确保电大系统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所以,健全完善校园的管理制度,营造科学、良好、有效的校园管理文化,也是特色校园文化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

2、注重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开放教育环境的背景下,达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效果,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造理念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比如在网络多媒体资源与学生自主学校相结合的前提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那就是通过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平台,实行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进行指导、辅助、促进教学为辅的人性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3、重视师生人文教育在开放教育环境下重视老师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确保教师的开放教育工作得到科学的指导,保证学生的行为得到科学的约束和规范,彻底贯彻治学严谨、学风良好的办学理念。

4、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

开放教育环境不仅给电大学生带来了开放的交流学习平台,还为电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交流的机会,电大系统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开放较多的学习通道。创建互联网学习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适宜性的学习,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立具有专业、班级特色的网站,官方微博或者微信订阅号,创建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网络文化,同时对特色网站、微信订阅号进行一定的评比,不断增强专业班级对校园特色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还要设置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根据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和开放教育环境下学生自学的要求,推动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消除开放教育带来的距离感,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电大特色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5、重视开放教育校园特色文化平台的建设

电大系统的学生对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期待与渴望,有滋有味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但满足了电大学生多样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防止电大学生对自身形象的单一化塑造的现象发生,还促使有特长的电大学生找到能够发挥自身特色和才能的平台,并在该平台上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对激发电大学生的自尊心、自立性以及自豪感,树立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将具有相同爱好、志趣、专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促使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感情和心理方面的沟通交流,使得双方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感,也使得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着适宜的沟通交流把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组成各种社团,让他们可以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理的沟通,这对学生认识别人的同时还能够深入的了解自己,培养较强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受教育者在融入社团活动时,不仅能够确保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还能够增长受教育者的见识,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在兴趣爱好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而且,电大还要通过电大系统自身特点和现代化、远程化教育的优点来创建多样化校园文化建设舞台,传承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提高电大系统老师与学生的归属感、团结力。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现代化、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其不仅有大学校园特有的规范性、教育性、创新性、传承性等基本特性,还对受教育对象有着导向、塑造、凝聚、调节等作用。电大系统将远程开放教育、其特有的校园特点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进行适宜的修正、调整与创新,从而确保其满足电大系统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换而言之,在明确自身特色、确定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才能建设电大系统校园文化,不能单纯将工作重心放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要在建设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重点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样,电大系统在学生管理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不能单纯依赖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现有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要在切实贯彻开放教育的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同时还要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在电大系统教育的发展规划上,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参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持续探寻和不断尝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形式与发展路线。在提倡文化强国的建设理念的今天,为了促进电大教育系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要加大电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增强电大系统在办学方面的综合实力,提升电大文化形象,增强电大系统在社会的号召力、影响力。

作者:杨在英 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姚艳.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成人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探索———以台州电大开放教育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电大学生范文篇6

1.1健康投资匮乏,体育设备不全。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教育各方面发展也是参差不齐,以致于众多高校的体育场地及运动器材设备不完善或严重缺乏。据近年数据分析,我国大陆人口中平均每万人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02m2,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场地的优势无法相提并论。学校每年都会大量扩招学生,学生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然而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则没有增加的迹象,造成了学生运动空间拥堵受限。大部分高校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在往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个现实,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体育场地却不足学生分配。体育场地运动设备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规模和选择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运动。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则需要更多的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设备作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然而场地及设备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1.2体育项目限制,学生参与冷热不均。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化,如很多高校在体育课期间会进行跑步热身,然后去做一些活动,类似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课往往是千篇一律,没有激发部分学生的个人兴趣。此外,据调查统计表明男生比较喜欢篮球、足球等一些对抗性较激烈的体育运动,女生则会选择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一系列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相比较之下,田径类运动和传统类项目比较受冷落,如长跑、踢毽子等项目不受大部分大学生喜爱。男女运动差异较大,各学生之间运动选择也有很大差异,若学校运动项目有限,则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1.3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虽然相比初、高中来说,个人的空闲时间增加许多,但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就业,不得不专攻各类各级资格证的考取,其中会参加各种培训机构,学习课程内容,这极大地占用了学生活动的时间。课余量减少,则体育量也会减少,慢慢地积累成了惰性。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作为全日制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量较多,个人的空闲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学生对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占其休闲时间的比例很少。在日常课外体育锻炼中,学校实施无管理、无组织模式的自由活动,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体育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生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体育锻炼和学习以及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1.4教师传统观念及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多采用以体育技能传授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一现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副作用。在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部分体育教师单方面的认为体育作为选修课程不重要,进而忽视了体育课程对大学生的真正意义,削减了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身体健康的占大多数,认为不需要加强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他们不愿意走出宿舍,喜欢宅起来保养身体,但却没想到伤害了自己。许多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受尽家里的溺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薄弱的学生怕苦怕累,不情愿去参与体育运动。这些思想要素都导致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进展进入困境。

2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2.1加大对运动场地和体育设备的投资。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备的完善是开展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保证物质基础的充足,促使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实施。近几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体育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体育场所的投资力度,并对这些场所设施实行有效的管理、合理布局、分配器材,大大方便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在校内,减少收费体育运动场所的费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体育馆,缓解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体育锻炼设备不足的矛盾,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进展。2.2开展多样运动竞赛项目。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首先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引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根据学生的爱好成立了各种体育协会,每年组织各协会进行协会内部竞赛,还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季节性的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羽毛球大赛等一系列大型运动会。2017年学校呼吁学生参加了校园体育节第10届田径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体魄,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完善学生心理及身体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因此,要加强学校和社团、社团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体育资源,活跃学生的体育锻炼气氛。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兴趣爱好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体育多样项目,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参与。2.3合理分配学习与运动的时间管理。健康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学习也要在健康的基础上进行。高校可定期开展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尽力做到全面进行,涉及全部大学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安排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加强管理学生运动时间,让学习在运动后的放松心情下进行,实现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促使大学生身心素质与文化素质同步发展。鼓励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让其不再劳累中哭喊,也不在悠闲颓废中度过,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2.4安排优秀体育教师指导,增强学生自我运动意识。加大高校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安排优秀的体育教师进行运动锻炼指导,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锻炼,防止不合理的运动方式或一味地进行无用运动。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近年来为更好地发展学校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向全国高薪招聘退役运动员或优秀体育运动教练员,学校大量投资体育部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让学生感受体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让其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充分绽放自我、放飞自我。进入大学后,不难发现肥胖学生和近视学生不在少数。针对这样的现状,国家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85%以上的学生做到每天运动至少1小时,每天至少跑步1000米。然而这样的运动要求对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是有一些难度的,戒除懒惰习惯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调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虽然在一片欢呼鼓掌中绽放,遍及全国范围,然而计划后,体育教育部及各大高校并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体育设施器材不完善、学校体育项目单一、体育教育的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惰性意识等一系列阻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正确认识到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应对学校体育运动中的发展不足。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体育运动的发展,从体育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及学生自身全方面进行,尽最大努力达成运动项目的目标。其次,在体育运动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不断从计划制订到实现行动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在近期的田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不仅是体魄的绽放,更是青少年阳光运动精神的起航,它给众多大学高校提供了榜样,并引发了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激情。优秀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健康的体魄是学生们的基础支撑,因此,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发展,也是为国家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培养的表现。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发动社团及学校力量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们在阳光下绽放青春笑容。学生们可根据自我个性开创新时期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热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3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新提出的学生体育运动活动,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从中引发奇想,促进体育运动在阳光下进行,让学生们静享其中,乐此不疲。相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给学生们带来更多欢乐,给国家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益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教体艺[2006]6号文件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R].北京:教育部办公厅,2006.

[2]雷厉.国内外体育场馆政策及对我国体育场馆未来发展的启示[J].体育文史,2000(3).

电大学生范文篇7

【关键词】电大教学;教学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对于高校教育体系来说,电大教学管理模式所具备的开放性与服务型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使当代高校教育成为大众化与民主化教育,同时对培养高校专业人才也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大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力度,不断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基础要求与教育理念,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考虑,制定并实施具备完善性的优化对策,以此实现对电大整体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实施合理科学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是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基础前提,同时也是将教学方案转化成教学行为的关键。因此,电大应将教学方案作为依托的主线,并围绕其开展一系列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并实施可行的教学方案;(2)编写定制课表;(3)招聘专业教师;(4)组织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5)定制购买教学材料;(6)组织考试以及阅卷等相关工作等方面。由于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工作项目较多、内容繁杂以及不确定因素诸多等情况。因此,怎样实现对教学运行管理质量的有效强化,成为了当代教育工作者应面对的首要课题。而在电大教学运行管理系统中,基层电大属于该系统中的终端,也是直接面对广大师生的教学第一线,而基层电大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当代电大教学水平以及社会形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现阶段我国电大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案的制定问题。在进行教学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所用的教学方案是否合理会对整体教学运行质量与最终教学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现阶段,我国基层电大的教学方案制定流程主要在确保实践课、选修课、主修课的基础上进行,且多数都是由教学处进行统一选课,使学生们出于被动的位置上,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权。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基层电大教学方案中存下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对于选课,学生缺乏自主性与灵活性。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由于选修课程数量较少,因此学生只能根据教学方案中所制定的课程实现对总体学分的满意,这种情况使学生失去了选择权与自主权,进而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被迫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当代开放教育的初衷。目前,我国提倡的现代开放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在职教育与成人教育,因此,学习人员的学历、年龄以及教育背景等均存在差异性。由此,要想使其像在校大学生一样进行整齐统一的培养学习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将学生视为主体作为核心理念,同时应遵循教师导学为辅助,学生自学为主题的基本原则,提倡具备灵活性、自主化与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与方式。(2)学分制存在封闭性,严重缺乏开放性。目前,我国电大教学运行管理中依旧使用传统学分制。这种传统的学分管理制需要学生按照学习方案,在规定期限内修满对应的学分,才能实现顺利毕业。而学习方案中包括了年级设计、学生根据年级注册、课程按照年级进行申报、考试按照年级进行报考。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必须清楚自己属于哪个年级,并严格遵循该年级对应的教学方案进行学习。通常情况下,在实际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将学习时间超过两年半才毕业的学生成为遗留生,将学习时间在两年半以内毕业的学生成为正常毕业生。而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的遗留生所遵循的优势各个专业以及年级的教学方案,由此,当遗留生数量存在大量累积时,便会对教学管理人员实施教学方案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由于开放性教育所针对的对象大多数为在职人员,该类人员须在工作之余挤出对应的学习时间,因此对学习要求存在较大的灵活性。让学习人员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时间是学籍八年有效所提出的初衷。若学习者工作紧张,可减少或是不选择相关课程;若工作不紧张,可对课程进行多项选择。而使用学年制并将课程学习时长设置为两年半,不仅会增加教学运行管理的成本与暗度,甚至会导致运行过程中出错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该制度已无法满足当代开放性教育的发展需求。2.教学活动组织问题(1)所用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导致现代开放性教育的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如今所提倡的开放性教育模式将学生放置于教学主体位置,同时将教学资源作为主要依托,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配合的基础前提上,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该原则并未得到充分落实。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国内许多电大的主要教学以面授课为主,且部分教师在进行网上教学时存在引导不到位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无法顺利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致使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自身优势无法得到充分体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授课教师在面授课中花费了过多精力,因此导致网络授课时无法提供充足的教学视频与相关辅佐资料;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学工作中在平时对学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现代开放性教育与自主学习的宣传引导,导致学生未能形成利用开放教育条件与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根据相关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虽具备上网条件,但使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人数较少,导致网络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2)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面授课的到课率较低,这也是诸多基层电大教学运行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以我国四川电大为例,该大学某班面授课的实到人数仅为10人左右,一些课程甚至会出现无人出席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课堂的学习氛围无法得到改善,在影响教师授课积极性的同时,导致整体教学水平呈现持续下滑的现象,进而对整体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文科课程是到课率人数最少的课程,比如:大学语文、企业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教育学等。相较于上述课程,多数大学生表示更愿意学习基础类课程以及实用性与专业性强的课程,比如:大学英语、建筑测量、财务会计以及计算机等。3.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1)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基层电大存在过度重视管理而忽视教学重要性的问题,这种问题导致出现教师人数过多或是人数不足的情况。例如: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但由于电大这样专业课的教师数量比较缺乏,所有课程均由农林局或是市园林局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在此阶段中,学校仅作为教学媒介场地,自身的教学辅导地位缺失。由于缺少专业教师,不仅会导致学生对电大的教育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会对扩大电大教学规模造成阻碍,从而对学校的长久稳定发展造成影响。(2)根据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部分基层电大的专业教师行列中,存在专业水准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为了缓解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一些具备较强能力的教师选择转换专业,在自己学习相关课程的内容后,对该专业学生展开授课。这种做法虽能解决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但由于该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其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厚度并不足够,导致实际授课结果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由此,这种做法仅能培养学校专业教师兴趣爱好与自身能力,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4.学生自身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代各大高校的扩招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这也使不同地区的基层电大教学环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传统学历辅助教育方法逐渐转变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方法。就目前我国基层电大的教学管理情况来看,电大学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对学历要求较低以及应试分数较低。同时,基层电大面向社会招生,所招到的学生大多数为社会在职人员,对于这种学生来说,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支架存在着较大的冲突。另外,由于基层电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与电大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其将电大的开放性教学转化为无序学习,这种情况对学习质量与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基层电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展开变得复杂化,既需要综合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掌握,又要完成日程授课教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工作时间,并且要保量保质的完成教学工作。针对现阶段基层电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应做到:资源形象化、考评试卷化、评价分数化、辅导有序化以及课程标准化等一系列对应基层电大学生现状的教学形式展开管理。上述这些基层电大学生的特点将我国电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的暴露出来。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

电大学生范文篇8

[关键词]信息化;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与社会对电大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电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电大教师应该开展创新教学,促进学生各专业学科的发展与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英语学科作为促进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从自身教学入手,开展了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近年来,部分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的提升,但相对来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规律性。加之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为电大英语写作教学开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电大英语教师应该紧抓现阶段英语写作教学的不足,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以进一步提升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一、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与不足

传统的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电大学生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大教学的质量[1]。特别是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与实践,现阶段采用传统大班教学的电大英语写作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由于部分电大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能力与学科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教研等方面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不足,导致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固定,采用结果教学法的较多。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等记忆方法背诵范文,来提升学生的词汇储备与语篇积累。这种教学方法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过分的应试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记忆错误,从而产生相关的语法错误,最后不利于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整体教学质量不高。这种教学方法不能系统、有效地用于开展英语写作教学,导致整个英语写作教学过分“满堂灌”,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不利于写作教学的开展,影响整个英语学科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二)班级组织形式固定,学生主体性不高。电大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群体相对庞杂,从数量上、质量上都与普通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2]。因此,传统上的班级授课制并不适合电大英语教学的开展。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为统一管理,教师统一授课并布置相关的任务与作业,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关的评价。但电大学生数量多,构成复杂,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禁锢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管理到每一位学生,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体现,主体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降低了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将影响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三)学习心理因素制约,学生专业性不高。成人教育面向的学生是已经出入社会的成人,其身心发展趋向成熟,对于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可以说,在这样的学习心理因素制约下,电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不高,特别是英语写作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没有注意到这一学习心理因素的制约,从而行之有效地改善这一影响因素,将导致学生学习能力降低,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速度与质量,从而导致学生专业性不强。英语写作教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与目的,学生口语表达与专业书写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不利于电大英语学科的发展。

二、电大开展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顺应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满堂灌”等教学方式。而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固定的问题,丰富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建构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讲授、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适合学生学习、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特别是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自我练习写作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交流,而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可以优化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发展与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二)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进一步提升电大人才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电大实力,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式,帮助学生在教学后及时发现现阶段的不足与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可以说,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4]。而信息化技术可以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人才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开展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将评价现实化,利用一些教学软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评价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对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从而对其较差的部分进行指导,促进个别学生与整体学生的统一发展。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教师疏忽导致的学习质量不高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电大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三)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增强学校竞争力。对于电大来说,为促进自身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我们必须紧跟时展,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具体来说,提升学校竞争力可以从硬件设施与软件资质两部分入手,并且软件资质作为软实力就更为重要。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研质量,才能增强电大的软件资质。开展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理解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从而开展相应的教学。这样一来,电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英语能力将得到稳步地提高,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助于提升电大的竞争力,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开展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是十分必要且紧急的,这不仅关系到电大学生的未来专业发展,对于电大教师的自我成长与电大本身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大英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开展信息化英语写作教学。

三、信息化环境下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与实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阶段,由于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职业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对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的信息化重视程度不高,对信息技术手段的研究不深入,导致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几率不断下降,影响了英语写作教学质量。为改善这一问题,电大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从而改善现阶段英语写作教学信息化的问题。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引入相关高校人才,组建具有高超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教学队伍,实现软件资质的进一步提升;其次,学校还应该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校园培训,帮助教师在课上、课下深入学习、实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其能够将信息技术有效、创新地应用于日常教学与教研工作中。除此之外,教师必须重视自身进修培训权,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学与教研的有机统一。(二)开展合作学习,创新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这些教学方法与自身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获得了不小的成绩与效果。并且这些教学方法需要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智能技术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于电大英语写作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结合相关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教学。例如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应用于电大英语写作教学中,从而加入一些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整个课堂营造一种生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更快更好地交流,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三)应用教学软件,加强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教育学界,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人才涌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有效地结合,研发了许多智能教学软件,能够切实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应用相关教学软件与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各项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质量,切实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清华大学等技术人员联合开发的免费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就是一个可供教师利用的教学软件[5]。“雨课堂”将社交媒体、慕课等信息技术手段高效结合,有助于教师全面监控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交流、课后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师生距离无限拉近,实现良好的课堂氛围。(四)开发互联网资源,优化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阶段学生来说,电大学生在学习目的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电大学生进入电大学习首先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电大英语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必须重视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目的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电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帮助其解决工作与学习上的问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便捷,更利于获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在扎根教材的基础上,放眼于整个互联网,捕捉相关教学资源。联系实际生活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写作知识,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帮助其更好地处理与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五)巧用社交软件,拓宽交流渠道。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社交软件的产生与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拓宽了路径,使得相关教学活动更加便捷。特别是在电大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练习需要教师大量的评价与关注。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精力有限等问题,评价工作难以开展,很大一部分评价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降低写作教学的质量。而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社交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6]。教师可以巧用微信的相关功能,开展课下写作评价活动,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促进教师评价与生生评价的开展,实现教学评价的正向积极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博等媒介传递相关英语写作知识,学生利用其碎片化时间,登录相关账号学习,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快速地掌握相应的写作知识与技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电大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基础层次不齐,在口语表达、书写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些问题,加上自身职业素养与理念不高,教学、教研活动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导致现阶段电大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在教学方法、学生主体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些问题,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现阶段的电大英语写作教学的不足与问题。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电大英语写作教学中更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师与学校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培训入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创新教学方式、应用教学软件,加强教学质量、开发互联网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巧用社交软件,拓宽交流渠道。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电大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电大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诸姝.电大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写作问题初探[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1):234-236.

[2]朱恒佳.翻转课堂在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阶段公共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培训,2016(20):107-108.

[3]彭望容.浅谈基层电大成人学生英语写作教学对策[J].校园英语(上旬),2015(6):36-36.

[4]嵇思诗.合作学习在电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48-149.

[5]洪慧照.基于“雨课堂”的电大全日制成人专科公共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自选教材《人文英语》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的使用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4):197-199,225.

电大学生范文篇9

1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学术水平呈现的辅助手段,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即使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主要是依靠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2教学主体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4]一般来说,教师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教学效果能够起到乘数作用。[5]调查结果显示,电大系统的学生认为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是“广博的学识”,并且64.58%的学生认为现阶段促进成绩提升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的帮助”,远高于“同学间讨论”(18.75%)和“独立思考”(16.67%)。学术水平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学术水平才能保证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学术水平必须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来呈现,只有通过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师能够将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精彩地呈现给学生,更容易为学生掌握。

1.3教学客体

学生是教学客体,结合问卷调查,总结出学习“城市管理学”的电大学生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根据调查问卷显示62.5%的学生每天工作时长在6-8小时,29.17%的学生每天工作时长8-10小时,每天工作时长在10小时以上的占比8.33%,而每天工作6小时以内的学生比例为0,因此相比全日制学生,电大学生都要工作,较为辛苦;第二,虽然电大学生结束工作后来学校学习,但是个人精神状态并不是最主要影响听课效率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授课方式”才是影响学生听课效率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三,电大系统的学生在学习“城市管理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学习时间的匮乏,其次是背书吃力、记忆力较差;第四,学生年龄分布范围较广,基本为成年学生,年龄在18-28岁的学生最多,占56.25%,28-38岁学生占35.42%,还有8.33%为38岁以上的学生,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必须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第五,47.92%的学生会“看情况”进行预习,10.42%的学生课前不预习,41.67%的学生会主动预习,这就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中随意性比较大,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1.4教学环境

宏观上,城市管理学发展受到公共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城市管理学的教学环境直接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微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节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吸引学生到课程中来,使学生体会到城市管理学的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提升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学过程注意事项

2.1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影响我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不高,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创新大学教学方法。[6]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大系统具备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丰富,当然教学手段、媒介的创新并不等同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传统面授课堂上,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因此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影响。[7]教师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还应注重传统面授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机结合。电大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拥有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借助安徽电大在线平台,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回应学生的诉求,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平台的资源建设和利用。

2.2注重对学生的激励

激励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效率。[8]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其次,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56.25%学生选择了“看情况”,选择“否”的学生只有18.7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排斥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因此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尤为重要。最后,激励应结合电大学生特征,符合电大学生诉求,以奖励为主,尤其是以精神奖励为主。

3教学方法的优化的对策

3.1把握提纲,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教师是教学方法实施的主体,也就是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关键。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其综合素质是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应用性、实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首要任务。[9]一是要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电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授课方式,因此教师只有对城市管理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非常扎实,才能为学生做好答疑解惑。二是要丰富教师实践经历。鉴于电大学生均具有工作阅历,如果教师没有城市管理相关实践经验,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因此有条件的教师应多到城市管理相关的单位、部门实地调研。三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相当的实践阅历,还应具备将这些知识、经验表达出来,并为学生理解、接受的能力。

3.2问题导向,找准学生兴趣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兴趣指向,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查找,搜集相关信息。鉴于电大学生大部分为在职学生,学习城市管理学的学生大部分在企业或基层政府部门工作,因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更多与学生工作经历相结合,还可以邀请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课,尤其是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有趣的或者棘手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城市管理学的直观认知。

3.3创新形式,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信息化教学是电大系统的优势,可以让生涩、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生动、易于理解。比如在城市管理学中有一个章节讲解城市规划,如果单纯用语言文字描述,学生会感觉乏味、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将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制作成教学视频,就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为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面授教学可以借鉴电大在线平台上的视频课程等资源,从而使课程更有吸引力。

3.4即时评价,注重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效果反馈是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环节。正如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通过考试检测一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应该有测评机制。应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打分,通过问卷、访谈、课堂即时交流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学习“城市管理学”的效果、困难和期望,从而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胡 畔 吴小建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波,刘江涛.城市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

[2]杨宏山.城市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3]张媛,蔡明.教学方法研究[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4]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95.

[5]顾钰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5):57.

[6]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96.

[7]于晓红,张慧,景志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36.

电大学生范文篇10

关键词:基层电大;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层电大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较强的社会人才,但在现实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未来就业的专业性上相较要求更高。基层电大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及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切实以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勇于创新,借助更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电大学生创建一个更为科学、轻松的教学环境,使他们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使他们具备较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能力,以此更好的适应社会。但在实际教学中,基层电大该如何有效运作,挖掘教学优势,利用合理手段去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教学管理者进行深入的探析与研究。

一、基层电大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运行现状

1、尚未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基层电大在开展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清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又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人们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严峻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得这个社会逐渐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受网路环境等各方面负面因素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现象层出不穷,这使得法学专业人士的工作更具有挑战,同时又展现出他们的社会价值。而电大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并未对当前社会的复杂形势建立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将其融入到教学流程中。在实际教学中,仍过于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社会趋势、以及行业背景缺乏深入了解,使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一定的实践性。电大学生在学习相关法学专业内容时,也只能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无法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等能力。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缺乏合理的理论基础。当前,基层电大在开设法学专业课程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学校管理人员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实践课程比重较低,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法学专业相较而言,它的社会实践功能较强,需在生活中的合理运用,才能切实展现出它的专业作用,为更多有需求的人提供专业服务。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他们在学习法学课程时,更多的是学习理论知识,甚至部分基层电大学校,仍以考试成绩去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即便他们的考试成绩再高,若不能将他们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应用到实践中,也是枉然。与此同时,部分基层电大学校在设置实践课程体系时,大多是参照其他高校的教学标准,没有根据自身特殊的办学特色,创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而电大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背景,甚至其中有很多学生是法律职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进入电大进行学习,一方面是提高他们的学历,更重要的是通过进修不断提升自己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工作中,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但部分基层电大学校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更具实践性与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二、基层电大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有效策略

1、正视市场竞争机制,明确定位法学实践教学目标。当前,基层电大教学能力相较其他正规院校存着不小的差距,另外就学历而言,他们与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基层电大学校领导层,应对当前局势建立正确认识,并正视自身的教学短板,结合社会当前发展趋势与法学专业教学特点,合理定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以及地方特色,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基层电大学校应将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于面向社会的实践性法律人才,尤其法学专业的应用性更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看重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对于基层电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历等各方面无法形成优势,那么,学校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基层电大法学专业实际教学体系的构建,可根据市场认知和适应能力、法律职业专业性、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合理布局。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未来的就业前景都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在法律职业专业性方面,它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未来从事对口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具体而言,它通常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运作能力、制定法律文书能力等。此外,作为从事法律职业人员,他们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也十分重要。因此,基层电大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实践教学目标建立清晰的认识,并能以此为切入点,合理构建教学体系。在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是技术和实践活动中能持续提供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是新的理论、新的思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人才的竞争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学历等方面的竞争,更是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竞争。未来从事法律相关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全球化的人才竞争机制中。基于此,基层电大学校,应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并运用有效手段去合理化运作。它是有效构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一切构建工作的方向与标准,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能有效贯穿、落实。2、创建更具层次性、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基层电大传统课程教学体系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清晰的学习脉络。因此,学校负责人应运用有效手段,不断改善这一教学弊端,创建更具层次性、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可从以上论述的实践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并遵循合理的构建原则,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明确实践教学构建原则。基层电大在构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应遵循全学程覆盖原则。深层剖析,就是实践课程体系的创设,应贯彻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求学阶段,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短时间内突击教学,就可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等技能的。应设定合理的教学时间,根据学期特点适当调整实践课程,并保证在各学期开展专业教学时,使课程功能和理论教学有效匹配。并根据不同教学阶段,设置不同复杂程度的理论知识等,根据电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制定更人性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凸显其层次性。而法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也应遵循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并能根据专业特色,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体现出实践课程体系的多元性特征。严格遵循递进式的构建原则,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其次,充分结合教学目标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基层电大学校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创建与之相呼应的教学课程模块。具体来讲包括市场认知和适应能力教学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法律职业专业性提升模块。当然,这几个教学模块的设定与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有效融合、相互渗透,不应将其完全分开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精准定位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重点,但还应保证其对其它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使各个教学模块既能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还可使教学内容有所交叉与渗透,令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时,能更好的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与专业素养。如市场认知和适应能力教学模块,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沟通等能力。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与司法调研、庭审案例教学等课程有效连接,使学生在学习法学相关理论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例如,基层电大学校可将法律实践讲座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在第一学期进行教学,并结合当前社会法律背景,邀请一些社会法学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这样,不仅可帮助新生建立正确的法学概念,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突显其实践性与应用性。学生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局势,对我国法律背景建立正确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法律意识,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培养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总之,本文阐述了基层电大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运行现状,发现相关学校在实际开展法学专业教学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各校管理者应对其形成正确认识,并不断创新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唐德才.构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3(06).

[2]陈兴华,柳第,张紫怡.北方工业大学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完善建议[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