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5:17:59

税收毕业论文

税收毕业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税收,收入分配,税收政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 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 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分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新的分配体制尚未建立起来, 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公务员收入分配不规范问题、农民工收入过低的问题等。

(一)少数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问题

当前我国有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的趋势。1978 年我国最高收入行业和最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比是1.38: 1, 2004 年我国分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为最低的6.13 倍, 高收入行业基本上集中在具有垄断性的行业。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不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造成的, 更多的是因为行业的行政垄断性质导致的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 主观地加大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加剧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二)国家公务员的收入分配不规范问题

1、制度内收入分配平均主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相当严重。一方面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在现行的工资制度中,不同级别、同一级别的不同档次之间工资差距过小。工资未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的职责和贡献。另一方面,奖金和福利是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发放的, 而且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大,进一步加剧了平均主义倾向;

2、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外收入迅速增加。工资外收入有一部分是合理的, 属于对职工工资和额外劳动的补偿。除此之外,不少单位擅自提高奖金的发放标准, 扩大范围增大工资外的灰色收入;

(三)农民工收入过低问题

1、工资率低。由于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加班加点和牺牲节假日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所谓“正常现象”,导致实际的工资率非常低;

2、 收入水平低。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又苦又累的工作,但收入水平非常低, 据调查,各地农民工的收入大约只能相当于本地城市职工平均收入的1/ 5 至1/ 3, 如果把城市居民享受的隐性收入也算进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会更低。

(四)城乡、区域间收入分配问题

1、地区收入差距。1981 年到1995 年的14 年间,东、中、西部的城镇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差距也在不断扩大。1995 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比1981年分别增长10.2倍、5.2倍和5.6倍,东部地区增幅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978 年的133.6元提高到1998 年的2162元,增长了16.2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78 年343.4 元提高到1998年的5425元,增长了15.8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1984 年以前呈逐步缩小态势,1978 年为2.75: 1,1985 年为1.86: 1,但自1985 年以后,又呈逐步扩大态势,到1998 年达到2.51:1。

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于不平等竞争导致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特区、东部沿海城市和沿海特区开始的。这些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拉大了与其他地区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凭借垄断地位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拉大了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

(二)高收入阶层的产生和低收入阶层的存在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

随着外资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外资企业的高级雇员、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率先富起来。另外,著名的影星、歌星、运动员、房地产开发商、优秀的科技人员等,他们的收入也相当丰厚,形成另一个高收入阶层。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以分散在老、少、边、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和分散在城镇的以下岗待业职工为主体的低收入阶层。

(三)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基础不同造成的

我国主要是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由于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城镇从事的二三产业由于基础较好,劳动生产率普遍较高,这便导致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出现较大差距。

(四)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偏大是同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等都需要经历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存在,为有些人利用各方面的不完善获取高额不正当收入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我国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

(一)建立健全税制结构

1、尽快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遗产税和赠与税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补充,是在财产继承和赠与过程中,对发生的财产所有者变更征收的税种。遗产税和赠与税的起征数额较高,广大中低收入者一般达不到起征点,因而其征收对象主要是高收入者。

2、完善财产税与消费税

住房制度的改革使房产成为个人财产的主要部分,因而应建立以房产税为主体税种、包括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在内的财产税体系。从目前财产所有者的负担能力看,宜实行低税率,并设置一定的起征点;为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控作用,还可以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税基,除已征税的消费品外,可以将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体现高收入者多纳税的原则。

3、开征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税的征收不仅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从根本上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现阶段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已负担基本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因而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征社会保障税。

(二)改革个人所得税制

1、实行分类综合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

目前,经常收入是个人主要收入来源,大约占到个人收入的70% ,经常收入所得税收己占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基的绝大部分,具备了较好的征管条件,应该实行综合课税,这样利于保护税基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偶然性所得具有临时性,税源不易把握,且不同收入形式的税负能力也不同,因而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分类课税,与综合课税分离,以便于征管和调节。

2、合理确定扣除标准

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我国现行税制实行的是标准扣除法,即对纳税人的费用成本、基本生活等因素只用一个定额(免征额)来反映,不具体考虑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这不符合量能负担原则。确定扣除标准,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我国国情,具体考虑应该将居民收入的那些基本的生活费用、生计费用列为扣除对象;

(2)考虑实行分项扣除法,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负税能力确定具体的扣除标准;

(3)将扣除标准指数化,即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定期调整免征额。

3、降低税率和减少累进差距

根据目前调节收入的目标,应该增加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但考虑到个人所得税的有效性和减少高收入者逃避税的动机,个人所得税的高档税率应该适当降低;同时因为级距过多不便操作,为了减少较低收入者的累进程度,加大较高收入者的累进程度,可适当减少级距。

参考文献:

[1]安体富等.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研究[M].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2]刘乐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游宏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王诚尧.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J]. 财政研究,2004(2).

[5]李娟.个人收入分配与税收调控研究.天津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税收毕业论文篇2

本文分析了现有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了四环相扣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1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精神,以及学校编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不断深化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元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新体系。

2 职业岗位分析

2.1 主要就业行业领域分析

A院校以服务东莞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根据东莞产业结构布局、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A院校会计专业将主要面向生产制造业(电子信息、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和商业服务行业(批发、零售、餐饮、酒店、税务服务、会计中介咨询)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2.2 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和需求情况与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去向调研结果,结合人才市场财务岗位招聘要求,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将主要面向生产制造、商业服务、会计中介服务等行业从事会计助理、往来会计、统计员、财务文员、办税员、收银员、会计、税务、出纳员等财务基础性岗位就业。

2.3 培养目标

构建“双元联动,双向融合,三个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就业为导向、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会计助理、往来会计、统计员、财务文员、办税员、收银员、会计、税务、出纳员等岗位,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中职会计毕业生适合从事基础型、协助型岗位

通过对标准化管理的企业财务人员的深入访谈,企业建议中职会计毕业生可从事收银员、出纳、往来会计、费用会计、办税人员、会计、审计助理、会计助理等岗位。这说明,按岗位内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承担主办会计部分工作内容,如应收、应付、审核、办税等工作;按岗位胜任,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出纳、收银等级别较低、技能操作较易等基础型岗位工作;按岗位功能,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会计专门岗位的文员、助理等协助型岗位工作。

3.2 中职会计毕业生在岗时间短,离职比率高

通过对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数量与第二次就业数量进行对比,同时对首次就业岗位的离职时间进行分析,发现A院校中职会计毕业生岗位离职率为48%,且离职时间多为半年内。这说明,A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第一次就业岗位胜任情况不佳,或岗位匹配程度较低。

3.3 职业岗位群的五种分类及行业归类

通过对岗位群的研究分析,会计职业岗位群具有反映、监督、决策的职能,岗位主要涉及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五项主要内容。企业根据业务类型及岗位群技能要求,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的岗位工作内容重心也有所差异。

核算工作方面,主要要求核算人员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核算、利润进行核算计量能力,需要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及操作流程的基本知识;审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内部控制、财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评价的能力,需要掌握会计知识、审计准则及资产、负债等业务审计的基本理?和技术方法;税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税务人员具备办税、报税、纳税的能力,需要掌握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账务处理方法;出纳工作方面,主要要求出纳人员具备处理现金收支结算、银行转账结务及辨钞点钞能力,需要掌握出纳实务及财经法规知识;统计工作方面,主要要求统计人员具备对资料及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的能力,需要掌握统计知识及方法。

4 调研结论

4.1 改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通过对A院校毕业生就业异动情况的调查,发现A院校毕业生在岗时间较短,离职比率较高。企业员工的高离职率,普遍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当中,一直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困惑和阻碍。学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指导老师须帮助学生树立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及社会环境因素,帮助学生分解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短期的可操作性目标,再根据学生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改善目标。

4.2 以出纳、统计技能为基础,加强核算、税务技能培养

通过岗位群及岗位群技能调研,会计岗位主要涉及核算、审计、税务、出纳、统计五项主要内容。审计类岗位要求最高,中职学校会计毕业生难以达到相应能力要求,其次为核算、税务类岗位,出纳类、统计类岗位要求相对较低。出纳类岗位技能涉及辨钞点钞、银行存取款、转帐结算等技能;统计类岗位涉及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函数公式、软件运用等技能;核算类岗位技能涉及流动和固定资产、成本、社保、差旅、薪酬及利润核算等技能;税务类岗位涉及税费计算、税务处理、纳税申报、纳税筹划等技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技能要求的难易程度,结合相应理论知识夯实技能训练。

4.3 以需求为导向,就业为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相关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发现不同学校根据产业行业特点,或特殊技能要求,皆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区分,最终体现在不同的课程设置方面。课程的设置无论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都需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税收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财税政策

一、现行的优惠政策

就现行的优惠政策而言,中央政府并没有制定太多全国统一的政策,主要是由中央出台纲领性的文件,起政策引导作用,同时,安排一定金额的就业补助资金。原州区政府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政策措施,并安排相应的补助资金。

1.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由原州区政府拿出一定数额的创业扶持资金,国务院下发的通知允许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但两人及以上团队创业的可适当放宽。

2.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薪酬补贴以及生活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大学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3.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逐步建立和完善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对接纳大学毕业生见习的单位,由原州区财政按照一定标准给予支持,对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培训的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创业培训补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原州区政府以税收减免、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财政补贴等形式出台了许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但不论是从整个政策体系。还是某些单一政策的细节上看,这些优惠政策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现行的财税优惠政策层次比较低

原州区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些政策的确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很多政策却干扰了市场主体的正常经济活动,出现了越位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优惠措施却很少。中央政府只是在政策方向上给予了引导,却没有在具体措施上给予较多的照顾。比如,个人所得税,出现了缺位现象。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不清晰。

2.现行财税优惠政策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现行财税优惠政策体系中,财政优惠政策多,税收优惠政策少。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财政补贴、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工商证照费用减免等主要优惠政策都集中在财政领域。而税收领域却只是对大学生新创办的企业免征一定年限的企业所得税。且这些优惠力度并不大,对创业大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而继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应更多的出台税收领域的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既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就业者的迫切要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

1.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首先,应该明确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中央政府在起指导作用时,更应该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增加国家层面的优惠措施。加大优惠力度或者给一个大致的范围,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同时,中央政府还应该对一些全国统一的政策或补助安排更多的专项资金,以保证相关政策能落到实处。原州区政府应该根据中央的精神依据自身条件出台配套措施,安排足够的配套资金。具体来讲,全国统一的财政优惠政策,巾央与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分摊,但各地方的财政优惠政策主要应由地方政府承担。至于税收领域优惠政策,由于中央与地方就各税种已有明确的划分。所以,这部分的税式支出可按规定比例直接分担。

2.优化财税优惠政策结构

财政优惠政策的特点在于一次性。很多情况下都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不论是财政担保、财政贴息,或者是工商证照费用减免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些政策对刚刚创业。需要连续性扶持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缺乏应有的支持力度。相比之下。税收优惠政策就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不论是对个人所得税,还是对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都可以起到连续扶持的作用。总的说来。两类政策各有优缺点,在开办企业时财政优惠政策更有利,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时税收优惠政策更有利。因而在继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同时,还应更多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到大学生创业起初阶段多是开办小商小店,建议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后对新创业的大学生在费用上加计50%进行扣除,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适度放宽对大学毕业生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行业限定,并适度增加优惠年限。从而优化财税优惠政策结构,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税收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水平也不断得到增强,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不再是等着国家分配的稀缺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一)供需市场矛盾突出

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每年均以50万以上的总量增加。从2005年起,每年都超过100万大学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并且待业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达到150万。

然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需求却在不断减少。由于我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使得我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在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剪刀差。又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加。虚拟经济的危机逐步涌向实体经济,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遇到了订单减少、资金紧张、利润减少、亏损增加等困难,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不景气行业名单”、“中小企业倒闭潮”、“裁员企业名单”等问题相继出现在我们眼前。用人单位数、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数等都有明显下降,让近几年本来就趋紧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据上海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仅有45.12%的外企计划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且招聘人数有限。这些数据充分显示,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进一步加大。

(二)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就业结构失衡是指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岗位竞争激烈多人争抢,另一部分岗位却大量空缺无人问津。这种现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区性就业结构不均衡。在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非常大,所谓的就业难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想就业的地方不能就业,能就业的地方又不想就业,从而造成了人才闲置与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

其次是专业就业结构不合理。从学科来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中,初次就业率较高的是工科、理科,而农学、文学初次就业率较低。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三)大学生就业观脱离实际

首先在于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与现实脱节,期望值过高。具体表现在岗位选择上,片面追求收入较高的白领岗位,不愿从事比较艰苦的蓝领、灰领工作;在地域选择上,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为目标,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基层地区就业;在单位选择上,热衷于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高薪企业,轻视中小企业和条件相对艰苦的职位。其次,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当一部分高校仅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内容仅仅停留在针对毕业班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表层工作,只是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中暂时碰到的问题,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如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社会实践等。这种种因素累积起来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理论知识强但动手能力差,眼高收低,职业收入期望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的现象。

(四)就业市场有待规范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规范不够,缺乏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相关部门日益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积极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负责大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部门、高校及社会组织纷纷举办各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组织了具有区域性、行业性特点的就业市场活动。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有: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各个高校内部的就业洽谈会,此外还有一些人力中介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举办的招聘会,而且各个地区也在举办各种大型的就业招聘会。如此之多的各类就业市场表面上看,给大学生就业似乎带来很多就业机会,但这种无序、上下不衔接、各自为政、无不联系的就业市场针对性不强、效率很低,不仅没有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真正有效的就业信息,反而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极大的不便。

财税政策既能影响劳动供给,同时也能影响劳动需求,合理的财税政策可以提高就业水平,促进大学生就业。基于财税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家目前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缓解就业难题。但现行的这些政策与大学生就业起点性困难和结构性矛盾这一特点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路

(一)对现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进行规范统一

财政优惠政策的特点在于一次性,很多情况下都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不论是财政担保、财政贴息、学费返还、税额减免,或者是工商证照费用减免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类财税政策执行期限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未做期限规定。这些政策对刚刚创业、需要连续性扶持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缺乏应有的支持力度,且容易诱导短期的投机行为。

应该把所有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对政策的执行期限作出统一规定并适当延长,在与就业形势对应的较长时期内实行税收优惠促进就业。对同一性质的按项目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取消的要取消,需保留的应该尽可能的进行合并。积极效应明显的,应当予以保留并可适当加大力度;作用效果不显著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新的促进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并努力将财税优惠政策的重心从单纯购买岗位向鼓励自主就业方向转移。在整合不同时期出台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财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统一规范、易于操作的优惠政策体系。

(二)加大投入,提高就业培训效益

在就业指导上加大财政对学校的教育投入,鼓励高校做好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材,配备必要的设备。可以聘请大学教授和多年从事经济、法律、人力资源、创业培训等方面的专家、企业家为大学毕业生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科技含量、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估、指导,免费为大学生举办创业能力培训,有针对性地在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银行信贷、项目推介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明确步骤、增强创业的基本能力和心理素质。

对于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机构要给予较多的税收优惠,要改革现行教育和培训体制,使就业培训走市场化道路。鼓励有实力的民营机构参与就业培训,鼓励企业与技工学校合作开展就业培训,在税收上应制定出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网络的建设,使劳动力市场网络覆盖城市所有的街道、社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对于专门为培训高校毕业生兴建的培训机构,可以免征其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以鼓励其发展。

(三)加强联动,简化手续降低门槛

税收优惠手续复杂是阻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个难题,对现行的复杂就业税收优惠规定,应进行归并、统一,对新、老企业聘用应届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也要统一,使税收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具有系统性和透明度,便于操作,改变目前税收优惠规定过多、过繁,难以较好落实的现状。适当取消一些享受优惠政策的限制条件,简化申请手续,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降低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劳动成本。

(四)加大补贴,吸引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就业

目前,一般的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能容纳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有大量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发展中小企业可一举两得,既利用了工业化中期我国劳动力相对便宜这种竞争的比较优势,又使得大量高校毕业生得以就业。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培训员工的意愿也较低。国家应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提高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意愿。一是鼓励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对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的奖励也可以在税前列支;二是支持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一方面,允许中小企业以高于一般企业 (1.5%)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在税前列支;另一方面,培训中心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向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所取得的培训收入免缴营业税和所得税。

参考文献:

[1]汪丁丁.教育、人力资本和大学生失业[J].财经,2006.

[2]马乃.金融危机下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思考[J].财会研究 ,2009(11).

[3]刘明.税收对就业的影响机制问题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4]王振宇,连家明.当前促进就业的财税思路与对策[J].税务研究,2009(5).

税收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财税政策

    引言

    2009年大学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加之历年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可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这“一增一减”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难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但从目前来看,很多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说,现行的财税政策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失。笔者认为,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障碍,理性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方法。

    一、现行的优惠政策

    就现行的优惠政策而言,中央政府并没有制定太多全国统一的政策,主要是由中央出台纲领性的文件,起政策引导作用,同时,安排一定金额的就业补助资金。各地方政府,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政策措施,并安排相应的补助资金。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额的创业扶持资金,虽然国务院下发的通知允许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两人及以上团队创业的可适当放宽,但很多地方都突破了这个限度。比如,西安规定,毕业生可根据创业项目的实际资金需求,可申请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毕业生新办从事特定行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可免征一定年限的企业所得税。还有些地方取消个人经营出资限制,规定出资1元即可注册公司。对于大学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些地方还将给予2000~4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

    (二)鼓励企业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

    引导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更多地保留大学毕业生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按规定在2009年内给予一定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大学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三)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薪酬补贴以及生活补贴。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大学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四)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逐步建立和完善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对接纳大学毕业生见习的单位,由地方财政按照一定标准给予支持,对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培训的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创业培训补贴。比如,湖北省按每人400~8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央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将其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各地方政府也以税收减免、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财政补贴等形式出台了许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但不论是从整个政策体系.还是某些单一政策的细节上看,这些优惠政策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现行的财税优惠政策层次比较低

    各级政府出现了越位、缺位现象,各个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些政策的确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很多政策却干扰了市场主体的正常经济活动,出现了越位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优惠措施却很少。中央政府只是在政策方向上给予了引导,却没有在具体措施上给予较多的照顾,比如,个人所得税,出现了缺位现象。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不清晰。

    (二)现行财税优惠政策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现行财税优惠政策体系中,财政优惠政策多,税收优惠政策少。财政贴息、财政担保、财政补贴、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工商证照费用减免等主要优惠政策都集中在财政领域,而税收领域却只是对大学生新创办的企业免征一定年限的企业所得税。且这些优惠力度并不大,对创业大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而继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应更多的出台税收领域的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

    (三)现行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状况不佳

    主要因为政府出台政策后相关职能单位并没有认真贯彻和宣传。使得很多毕业生并不知道有这些优惠政策。享受某些政策的条件比较苛刻,申请手续繁琐。缺少项目也是一些贷款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比如,广州市出台了多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至今只有极少数人申请成功,而且调查显示,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又比如.对于创业贷款,其用途仅限于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以及流动资金需求,而且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延期也不能超过一年,对刚起步的企业而言这些政策显得过于苛刻。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既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就业者的迫切要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首先,应该明确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中央政府在起指导作用时,更应该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增加国家层面的优惠措施。加大优惠力度或者给一个大致的范围,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同时,中央政府还应该对一些全国统一的政策或补助安排更多的专项资金,以保证相关政策能落到实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中央的精神依据自身条件出台配套措施,安排足够的配套资金。具体来讲,全国统一的财政优惠政策.中央与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分摊,但各地方的财政优惠政策主要应由地方政府承担。至于税收领域优惠政策.由于中央与地方就各税种已有明确的划分,所以,这部分的税式支出可按规定比例直接分担。

    (二)优化财税优惠政策结构

    财政优惠政策的特点在于一次性,很多情况下都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不论是财政担保、财政贴息,或者是工商证照费用减免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些政策对刚刚创业,需要连续性扶持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缺乏应有的支持力度。相比之下,税收优惠政策就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不论是对个人所得税,还是对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都可以起到连续扶持的作用。总的说来,两类政策各有优缺点,在开办企业时财政优惠政策更有利,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时税收优惠政策更有利。因而在继续完善财政优惠政策同时,还应更多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到大学生创业起初阶段多是开办小商小店,建议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后对新创业的大学生在费用上加计50%进行扣除,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风险。适度放宽对大学毕业生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行业限定,并适度增加优惠年限。从而优化财税优惠政策结构,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三)落实现行优惠政策

税收毕业论文篇6

本文通过对企业进行合理避税的界定和方式选择的分析,旨在使企业选择策略,以便使广大经营者及会计人受到理解与重视。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企业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筹划和安排,可取得节约税收成本(savingtax)的税收收益,以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的义务,而依法进行税收筹划已取得更大的税收收益也是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关键词]企业避税避税策略税收收益

ABSTRAC

Inthispaper,areasonabletaxforenterprisestochoosethedefinitionandanalysis,designedtoenablebusinessestochoosethestrategyinordertomakethemajorityofoperatorsandaccountingpeoplehavebeenunderstandingandimportance.Provisionsinthetaxlawsortheextentpermittedbythetaxlawdoesnotviolatethepremise,business-to-business,investment,financialactivities,planningandarrangementscanbemadecost-savingstax(savingtax)incometaxinordertoachievetheoverallafter-taxprofitmaximization.Law,payingtaxesistheobligationoftaxpayers,andtaxplanninginaccordancewiththelawhasbeenmadegreatergainstaxistherightofthetaxpayer.

[Keywords]corporatetaxavoidancestrategiestaxavoidancetaxbenefits

1避税的界定

1.1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调查

跨国公司每年“避税”达几百亿元。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内经营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避税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各有避税秘方,虽然说避税违反了税收立法意图,有悖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但避税并不违法,法律上存在合理避税之说。正因如此,很多外资企业采取各种招术,以达合理避税的目的。

1.2合法避税

纳税人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合法的手段,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尽量减少纳税税额。所以避税是合法的。如果是非法的偷税、漏税另当别论,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

2企业避税的策略

社会关系纷繁复杂,企业避税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各企业有各企业的方式和方法,而且,据笔者了解,绝大多数企业在现实生活中的避税手段相当高明,可谓轻车熟路,总结起来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方式:

2.1生产环节的避税方法

2.1.1转让定价

1)通过在国外设分部在国内加工制造的企业,总部有意提高原材料成本价格,增大负债,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使收益减低,甚至出现亏损,在亏损后,还会增加投资,常年如此,税务部门拿这种做法也无可奈何。这种做法被审计人员叫做“转移定价”。

2)转让定价是现代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所借用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许多避税活动,不论是国内避税还是国际避税,都与转让定价有关。它们往往通过从高税国向低税国或避税地以较低的内部转让定价销售商品和分配费用,或者从低税国或避税地向高税国以较高的内部转让定价销售商品和分配费用,使国际关联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减轻。如果充分利用国际避税地,经济特区及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转让定价法,将高税区的公司的经营所得通过压低销售价的方式转入低税区的公司之中,避税效果更为明显,当前跨国公司避税主要采取这钟方式。

2.1.2贷款高利率

1)利用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或隐藏在设备价款中的一种手法。外商利用人们不了解设备和技术的真实价格,从中抬高设备价格和技术转让价格,将企业利润向境外转移。它们在抬高设备价款的同时,把技术转让价款隐藏在设备价款中,以躲避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应纳的预提税。劳务收费标准“高进低出”。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服务或劳务,通常是境外公司收费高,境内公司收费低甚至不收费。有的还虚列境外公司费用。

2)国际避税地建公司

运用避税港进行避税是跨国纳税人减轻税负增加收入的手段之一,而维持税收制度在筹措国家财政资金方面的有效性,又是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跨国纳税人不断运用避税港的情况下,国家的税收权益不断遭到损害,税收收入受到影响,税收的公平原则也相应遭到破坏。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特别注意如何防止跨国投资经营者运用避税港从事避税活动。

2.2投资环节避税方法

2.2.1选择投资企业类型的方法

1)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是指投资者依据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企业类型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的方法。我国企业按投资来源分类,可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同一类型的企业内部组织形式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其承担的税负也不相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对企业类型的选择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2)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不仅在使用的税率上明显不同,同时,法律对外资企业又提供很多的优惠政策,所以,通过改内资企业为外资企业,披上外资企业的面纱,就可以轻松避开其所使用的高税率。

3)另外,内资企业统一按国家有关税法规定缴纳各项税收,税收负担基本上趋于公平,但仍可以通过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以达到避税目的。所以,企业通过“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也可以实现避税的目的,当然,这种方式使用不当会存在是否合法的问题,有可能出现偷税情形。

2.3选择投资的方式的方法

2.3.1投资方式是指投资者以何种方式投资

一般包括现汇投资、有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方式。投资方式选择法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对投资方式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2.3.2企业外商投资

众所皆知,绝大多数的企业形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例,投资者都可以用货币方式投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械设备或其他物件、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投资。而为了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以便引进国外先进机械设备,以提高中国的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中国税法规定,按照合同规定作为外国出资者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外资企业以投资总额内的资金进口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以及经审查批准,外资企业以增加资本新进口的国内不能保证供应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2.3.3无形资产带来的效益

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可创造出成倍或更多的超额利润。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投资者利用无形资产也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2.3.4采取货币出资也同样能达到避税的目的

外国投资者在投资总额内或以追加投入的资本进口机械设备、零部件等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2.4选择投资产业的方法

2.4.1选择投资产业的方法

投资者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投资产业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方法。具体来说,不同的投资产业使用的税收优惠不太一样,我们国家的税法提供的税收优惠,主要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的年限内享受减免税收的待遇。所以选择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也是合理避税的方式之一。

2.4.2新税法的颁布实施

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避免了减免税过多过乱的现象。同时,税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利用“三废”作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与其有关的咨询、服务、培训等,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等。

2.4.3企业也可以生产出口产品,从而享受税收优惠

中国税法规定,对报关离境的出口产品,除国家规定不能退税的产品外,一律退还已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的产品,按照国家统一核定的退税税率计算退税。

2.5选择投资地点的方法

2.5.1虚设常设经营机构

很多投资经营企业利用特区或经济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名义上将企业设在特区或经济开发区,实际业务活动则不在或不主要在区内进行。这样该企业在非特区获得的经营收入或者业务收入,就可以享受特区或经济开发区的税收减免照顾,特区或经营开发区境外的利润所得就可以向境内企业总部转移而减少纳税。

2.5.2虚设信托财产

使委托人按其意旨行事,形成委托人与信托财产的分离,但信托财产的经营所却归在国际低税区、特区或经营开发区的企业名下,以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

3成本费用环节避税方法

3.1材料计算法

材料计算法是指企业在计算材料成本时,为使成本值最大所采取的最有利于企业本身的成本计算方法。材料是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价格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因此,材料价格波动必然影响产品成本变动。但是在材料市场价格处于经常变动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如何计入成本,直接影响当期成本值的大小;通过成本影响利润,进而影响所得税的大小。一般来说,材料价格总是不断上涨的,如果企业采取让后进的材料先出去,计入成本的费用就高,否则势必使计入成本的费用相对较低。如果企业正处所得税的免税期,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其得到的免税额就越多,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选择先进的材料先出去以计算材料费用,以减少材料费用的当期摊入,扩大当期利润;相反,如果企业正处于征税期,其实现利润越多,则缴纳所得税越多,那么,企业就可以选择后进的材料先出去,将当期的材料费用尽量扩大,以达到减少当期利润,少缴纳所得税的目的。

3.2折旧计算法

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即将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间内进行摊配。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成方:避税与反避税[J].税收实务

[2]杨辉:避税筹划的合理性分析[J].财会与财政

[3]张海雨:我国现行税法下的避税思考[J].上海财税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丁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税收毕业论文篇7

一社会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需求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呈现新的变化:既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又要求毕业生具有与会计岗位相关的综合能力。概括来说,就是要求会计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

(一)专业能力需求

会计专业能力是指会计人员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业务能力。会计专业能力属于会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工作能力。近年来,社会单位在选聘会计毕业生时非常重视对会计专业能力的考察,由以往的片面重视学历,向不唯学历,更重视实际能力与工作经验转变。社会单位一般设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等四类会计工作岗位,涉及的会计工作内容大致包括总账、报表、成本核算、工资核算、纳税核算、往来结算、库存核算、资产管理、财务分析、出纳、审计、内控等方面。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专业能力的需求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账务处理能力

账务处理能力是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专业工作能力的核心要求。账务处理能力是指对各种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会计报表进行科学登记和处理的能力。具体包括(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2)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者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包括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三类);(3)根据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特种日记账(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有关的明细分类账;(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6)将特种日记账的余额以及各种明细账的余额合计数,分别与总账中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7)根据经核对无误的总账和有关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2成本核算能力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要求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过程。也就是把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发生的费用、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以及一切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支出归集后,分配到各个产品成本里面去。

近年来,企业在选聘会计毕业生时加强了对应聘人员成本核算能力的考察,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面试素材和会计核算资料,重点考察毕业生在单位成本核算方面所掌握的方法、程序与技巧。另外,出于应对激烈成本竞争和降低经营成本的需要,一些企业在招聘会计毕业生时,还要求考察应聘人员在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方面的方法和能力,拓展了对成本核算能力的考察范畴,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与时俱进。

3纳税核算及筹划能力

对会计毕业生来说,纳税核算及筹划能力是当前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最为看重的技能之一。企业普遍要求会计毕业生首先熟知企业纳税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流程,能够从事依法计税、缴税业务;其次是要求会计毕业生同时具有纳税筹划能力。纳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财务决策、会计核算、投融资、生产经营、法律法规与政策等多个方面,根据原理、方法和手段的不同,纳税筹划又可分为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转嫁筹划三种形式。良好的知识储备是开展有效纳税筹划工作的基础,要求会计毕业生熟知国家税法与政策,能够在企业现有生产经营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依法筹划企业应缴税收,帮助企业合法、合理避税和节税,减轻企业税负,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会计电算化能力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的常备工具,办公自动化与无纸化办公已是大势所趋,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会计工作革新的必由之路。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会计工作从手工操作过渡到电脑化、自动化、信息化,提升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的集成与分析,为企业科学开展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近年来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日益重视,以致会计电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选聘会计毕业生时的必查项目。

具体来说,社会单位具体关注如下会计电算化能力:一是对支持会计工作的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譬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二是与财务会计业务工作相关的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也就是利用财务软件进行相关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三是按照企业财务工作的需要,自主开发编制实用财务会计软件,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化水平的能力。

5涉外会计业务能力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商对华投资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均大幅增加,涉外企业日益增多,其对涉外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迅猛增长。据统计,在调查的36家外资企业中,有22家企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包含交易凭证、结算单据和会计帐表等),有7家企业预期3年内将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还有1家企业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除了要求熟练掌握中文背景下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外,涉外企业对会计毕业生业务能力的需求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备熟练的外语听、读、写能力;二是能够熟练处理外文背景下的会计业务;三是能够熟练操作运用外文背景的财务会计软件。

6财务分析与写作能力

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早已大大超越了传统账房先生的范畴,企业更大程度上把会计人员视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要求会计人员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掌握企业的成本费用状况,并能够以财务管理的视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状况进行深度分析,发现企业运营的不足,提出改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费用的建议,直至撰写形成各种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由此看来,会计毕业生仅仅掌握如何处理会计业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重视财务分析以及写作财务会计报告能力的培养锻炼。

(二)综合能力需求

要求毕业生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也是近年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会计毕业生能力需求的重要特征之

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多种知识,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企业要求毕业生不仅仅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其它理论知识,包括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业务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价格管理、投资管理、金融保险、财经写作等方面,并且能够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排忧解难。譬如一家在深圳从事塑胶玩具生产经营的公司,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毕业生具有“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并提出经营建议的能力”。经了解发现,这家公司实行的是产品线事业部制,各产品线生产型号、生产量的大小完全由其经营利润来决定,因此,公司实行的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公司的CEO要求财务会计人员每月、每季度撰写经营分析报告,分析每个型号产品的盈利水平,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生产建议。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该公司要求会计毕业生除了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塑胶产品生产知识,熟知塑胶玩具的市场行情以及行业环境,同时具备较强的经营分析能力和分析报告写作能力。曾有某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会计人员既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专才,同时又是企业的通才,从上述案例出发,我们不难理解这位财务总监所持观点的涵义。

2具备处理和协调相关岗位业务关系的能力企业是社会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企业内部每一个岗位也是企业运作链条上的一个节点,而每一个节点的效率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率。实践证明,团队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而如何保持企业内部各岗位间的协调并进,是形成团队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毕业生的工作协调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会计毕业生能够妥善处理会计岗位与其它岗位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善于化解与相关岗位间的工作矛盾,理顺业务往来关系,增进岗位人员间的团结,形成工作合力。实践证明,会计毕业生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财会岗位一般肩负着引领企业人员实施降本增效的职责,财会人员眼中时刻盯着企业的各种费用、运营成本和利润,并对企业费用、成本实施的严格控制,以致财会岗位很容易与其它业务岗位在费用支付和成本控制方面产生矛盾。当矛盾和误解生成后,如果财会人员无法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协调和化解,势必会影响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削弱企业的竞争合力。

3具备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当今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的及时更新,无论是对企业创新还是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是企业对所有类别毕业生的总体要求,但对会计毕业生来说有着自身更高的要求。

其一,会计工作是一项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紧密相关的工种,国家税法、税率变更,会计准则更新,乃至企业内控制度的修订,都会给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学习和跟进;其二,会计工作需要借助其它工具,譬如计算机软件(财务软件、税控系统、ERP、平衡计分卡等),这些工具的更新换代比较快,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能够及时跟进学习和调整;其三,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员工,能够自我开展学习,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为企业节省一笔可观的培训费用,这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差距

与当今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比,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尤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际动手能力偏弱

调查发现,会计本科毕业生已经普遍掌握较为全面的会计理论知识,知识面比较广,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许多毕业生还考取持有会计上岗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多种相关资格证书。可是,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尽管会计本科毕业生已经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其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却普遍偏弱,主要体现为会计账务处理能力、会计工作应变能力、会计业务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不足,进入岗位后,较长时间内不能独立承担和处理会计业务。这在总体上反映出会计本科毕业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单位的实际需求。对现今的会计本科毕业生,曾经有一位在深圳某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总监如此评价:应聘回答问题时滔滔不绝,理论满天飞,而实际工作时难辨东西,束手无策,活脱一个书呆子。也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远不及高职和中职毕业生。上述专业人士的种种评价,突出反映了当前会计本科毕业生具有理论知识有余而实际能力不足的特点。

(二)综合能力偏低

会计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种。以成本费用为纽带,会计岗位需要与其它相关岗位发生密切的业务往来,因而,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妥善处理与会计业务相关的其它工作。而事实表明,会计本科毕业生所缺乏的正是这种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处理与会计关联的其它业务,还是工作岗位间的协调,或是自身素质的提升,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与用人单位提出的一专多能的总体要求差距较大。

(三)纳税核算及合理避税能力缺乏

依法纳税是全体企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但同时,纳税额度又是企业与征税机关博弈的结果。当前我国企业的总体税负普遍较重,在依法缴税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纳税核算,合理合法避税,降低企业税负水平,增加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已经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企业普遍认为,合理进行纳税核算以及帮助企业合法避税的能力是会计专业学生最应当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但遗憾的是,据企业反映,会计本科毕业生最缺乏的正是这种能力。企业普遍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对纳税核算以及合理避税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基本上难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合法避税,降低税负。

(四)财务分析与撰写财务报告能力不足

能够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提出相应的财会专业意见,并撰写有深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会计毕业生的主要期望之一。但是,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会计本科毕业生普遍未具备这种能力。主要问题有:1财务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不够科学,未能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成本费用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察,所形成的财会意见及建议亦较为肤浅,实用性较差;2无法撰写出有深度的财务会计分析报告,对企业管理决策缺乏有效支持。

(五)成本费用总体统筹能力偏低

税收毕业论文篇8

一、税务专业职业资格重构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根据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以大专学历为例,非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8年,或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六年才可以报考注册税务师。这也就意味着,从大学毕业起六至八年,正是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业务和实践能力得到急剧提升的时间,却出现了职业资格考试的空白。这无疑会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障碍。实践中,很多从业者可能会选择考取会计专业资格。但是,纵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涉及和税务专业直接相关的内容只有流转税、所得税及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等,而税务专业服务范围包括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两个方面,涉税服务包括提供代办税务登记、纳税和退税、减免税申报、建账记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利用主机共享服务系统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代为制作涉税文书,以及开展税务咨询、税收筹划、涉税培训等;涉税鉴证主要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的鉴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和资产损失的鉴证、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鉴证及其他,这就使得仅通过会计从业和专业资格考试的学习不能完全满足税务服务的需求。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税务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天然渊源分不开的。尽管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但是两者在核算目标、核算基础、核算对象及核算程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政税收体制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工越来越明确,这就使得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就成为一种必然(黄鸿平,2011)。从法律渊源的角度来看,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税、会统一”的模式,而海洋法系国家则普遍采用“税、会分离”的模式。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大陆法系的国家开始进行会计改革,其会计规范与税收制度在某些方面呈现出分离的态势(刘植才,2011)。这种分离的趋势实际上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分工细化的体现。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的这种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胡宝亮,2011),产生了税务专业建立相应职业资格的迫切性。总之,现有的税务专业的唯一的注册税务师考试资格,在实际中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无递进层级关系,会影响到注册税务师队伍的建设,这也和经济发展中对注册税务师的大量需求相矛盾。同时,由于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趋势,未来的税务会计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体系,完善会计学科体系(黄鸿平,2011)。因此,由于企业财税管理岗位的细分,建立税务专业职业资格具有必然性。

二、税务专业职业资格重构路径

1.修订注册税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为了使更多有志于税务工作的人员尽早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应对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适度调整,降低门槛(曹颖,2008)。大专以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四至八年正是业务、实践能力上升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参加注册税务师考试,对他们的专业水平的提升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也能缓解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匮乏状况。因此建议修订对大专以上税务及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考试报名条件,使得他们在取得大专以上毕业证的同时即可参加注册税务师的报名考试,这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2.完善现行的税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基于该专业与会计专业的传统渊源,习惯上都是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作为税务专业同学的考试方向,这也使得很多税务专业的同学对该专业产生了疑惑:税务和会计专业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因此,税务专业职业资格重构的第二条路径就是:建立一个层级递进结构,在注册税务师之先,可以建立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税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制度,例如助理税务师、税务师和高级税务师等。目前,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负责认证的国家高级财税管理人才重点培养项目税务会计师(CTAC)既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一方面,可以填补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取得注册税务师考试资格之前的空白期;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税务专业职称评定和资格认证的空白,适应企业税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促进行业发展。

作者:曾新丽 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税收毕业论文篇9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PBL教学模式下会计专业涉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安排的展开。

关键词 :Problem-based Learning 涉税课程 关注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涉税课程体系的缺陷

目前各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设置都是根据预设的实务界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来进行的,如本科生的基础知识、会计学生的专业技能(含初中高三个级别),再加上本科生人文素养类课程。不能说这样的设置机制完全不合理,但囿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所限,教师所授知识在学生还没有毕业之前就已经过时或与企业实务脱节甚远,无法充分提供学生就业所需的技能。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入职前,总是感觉过去4年所学与企业实际情况有差距,具体体现为学生不知如何与会计其他岗位职员沟通、无法实现无缝融入企业实务工作,以及遇到困难总是习惯去问老师,而不是自动地去搜索问题所涉知识,无法进行自主学习,甚至不愿意自主学习。这样的后果就导致企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不认可,学生无法尽快适应新岗位和自己的新角色。

就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来看,现有的涉税课程主要有《税法》、《税收筹划》、《税收会计》等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前后课程间的关联被割断,课时配置不均衡,缺少实践环节。学生毕业时甚至都没有见过企业实际应用的网上报税软件、网上认证软件,更不要说操作层面了。

二、PBL教学模式下会计学专业涉税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ning”,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备受推崇并得以广为应用的教学理念,PBL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而非传统教学理念中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教后学生才去学”。根据笔者理解,PBL 是把学习的过程置于“现实问题驱动”的真实情境中,以分组形式来讨论分析问题、锁定疑点难点、协同检索文献、研讨解决方案、拓展知识边界的教学模式。在会计涉税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课程体系上,可以设置《企业涉税实务》、《企业纳税筹划》、《电子报税实训》等课程。其中,《企业涉税实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涉及企业在创立、选址、业务变更、经营、撤并中的涉税事宜的办理,比如设立一家餐饮企业应该有哪些涉税事项等等;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具体的纳税种类、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环节和纳税时间等问题。《企业纳税筹划》主要介绍企业纳税人在目前的税制体系中如何通过事先筹划交易、妥善安排合同条款、合理选择结算方式等等降低企业纳税负担,并有效规避纳税风险等内容。《电子报税》主要讲述在企业纳税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网上报税,涉及到网上报税软件、增值税发票认证软件的操作,以及银行扣税凭证的获取等内容。

这三门课程主要是站在企业纳税人的角度,来讲述企业从创立、经营到破产清算等过程中涉及到纳税的具体实务,包含企业要缴纳什么税,要缴多少税,如何缴税,如何正确、合理的少缴税等。可以说,这些都是站在企业立场上,所有企业都会遇到的。而会计毕业生进入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后,都会实实在在地碰到类似问题,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的专业技能的。

第二,从课程规划上,上述课程之间存在着前后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在课程规划上,《企业涉税实务》可以安排在第2学期,《企业纳税筹划》可以安排在第3学期,《电子报税》可以安排在第3学期的最后2周内集中完成。可以邀请会计师或税务师等实务界人士来到课堂上,现身说法,解疑释惑,现场指导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到企业会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去实习,进一步缩小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之间的差距,弥补“学生会什么”和“企业用什么”之间的鸿沟。

第三,在教学安排上,摈弃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输式方法,改为以分组讨论方式。由学生自己分工布置任务,搜集信息,讨论知识点,并自己讲授相关内容,并配合完成解决方案。

三、PBL教学模式应用中的问题

第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基于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相互教育、共同进步,同时也参与教学的评估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转向辅导,教学任务转变成: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和监控学习过程、评估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反思并改进学习状况等。

第二,在成绩考核中注重过程管理。在成绩考核时,应该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突出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在分组讨论时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都应该视为考核的要点。

第三,教师作用。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仍然无可替代。教案的撰写、讨论过程的推进、PBL课程学习的考核方案等等,都需要任课教师的大力投入。

参考文献

税收毕业论文篇10

一、财税法教学的目标不能游离于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之外

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要调整的基本问题是培养目标问题,但核心问题是课程及其结构问题。因为一定的培养目标总是要通过具体的课程设置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法学本科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工具价值,都应该服务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财税法学教学目标应围绕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来定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法学在我国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然而,在经历了的重创之后,为了摆脱诸如“幼稚的法学”之类的尴尬地位,法学教育特别强调其科学性和学术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法学本科教育经历了从专业(职业)教育——通识(通才)教育的演变过程。通识教育模式实际上主要是以培养法学研究人才为目的,这种结果必然导致大量法学院系的毕业生进入法律实务界以后难以胜任和适应具体的法律实务,使学生的能力和社会的实际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1]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的严重脱节,已经导致法律职业者的抱怨和社会舆论的抨击。法学教育界于是开始反思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强调法学的社会性,重视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并进一步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关于法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涵,向来都是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职业品质内在地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职业信仰和思维方式,外在地表现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2]其实,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本不应被看成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的两极。首先,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其次,法学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同时还是一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按照素质教育的思路,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法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通用法律人才。”[3]从适应这样一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来看,法学本科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或教育目标而言,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具有法律职业的基本品质和技能为目标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虽然它包括的范围和内容广泛丰富,既涉及本科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安排,涉及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也涉及教学的方法和手段[4]。但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或核心要素,仍在于法律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财税法是一门应用学科,特别是税法部分技术性较强,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本科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财税法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财税相关职业的操守和技巧。但实际上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的主要是财税法基本理论知识,职业技巧主要来源于财税实践,职业操守更需要在长期的财税实践中培养和形成。因此,素质教育的要求反映在财税法教学的目标定位上,就是在财税法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财税法理论教学,而且要重视学生的财税实践活动,尤其要强调后者。但目前组织法学专业的学生参加财税实践,在时间安排和具体途径上都有一定困难。把财税法教师自身参加的财税实践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课堂再现,或者直接把从事财税实务工作的人员请进课堂,虽然不能达到学生亲历财税实践的效果,但仍然可以弥补学生财税实践的不足,在教学中可以尝试。

二、财税法教学的目标定位应该体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征

法学教育同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社会各个领域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凸现。法学教育肩负着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做好人才资源准备的双重历史使命,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法律部门服务,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需要的法律人才。事实上,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法律职业,正如法律的调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可能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哪里有法律调整,哪里就可能有法学院的毕业生。即使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律师,在现代社会中也承担着众多的非讼事务,广泛参与政治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正因为如此,中国领导人在中共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曾多次强调,中国搞市场经济需要三个30万,即30万律师、30万注册会计师和30万税务人员。[5]而这三个30万中都有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法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备法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懂经济、企业管理、财务会计、金融、税收,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处理一些综合性、交叉性问题。财税法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原本应当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财税法学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财税法作为经济法的内容在教学中长期被忽视。随着我国财税法制建设的推进,财税实践活动日益丰富,近几年司法实践中各类涉税案件不断增加,很多法官、检察官、律师都明显暴露出财税法知识的欠缺,给案件审理带来一定困难。例如有的法官不会计算义务人的应纳税额,就不能对案件准确定性。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局部知识的欠缺,背后隐含的却是思维模式上的欠缺。

按照何勤华教授的观点,法律思维包括两个涵义,一是站在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的立场上来思考和评价周边存在的一切人和事;二是在说一件事、想一件事或做一件事的时候都没有忘记法律的要素,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和法律相联系。和其他思维相比,法律思维强调平等性和权利意识,强调规范性和服从意识,强调程序和证据,强调理性,排斥感情。也有学者提出法律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法律人应该善于逻辑的思辨,训练学生法律思维的最佳课程是民法、刑法和外国法制史。这种法律思维模式实质上是重视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定性分析,把法律作为一种事后救济的手段,用来判断行为的性质。然而,在现代社会,法律已经主动地融入了经济活动的过程,并努力把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在事前或事中,非讼业务也因此大幅递增。经济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法律追求经济活动中各方主体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在这个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同等重要,两者不可偏废,这一点在财税实践中表现尤其突出。财税实践涉及预算、财政资金流动、税收征收、税务和争讼、税收筹划甚至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等多个环节,处理其中的实体法律问题,既要定性分析又要定量分析,有时定性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定量分析。法学专业招收的文科学生占多数,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定量分析属于薄弱环节。社会实践要求法律人才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和缜密的思维模式,财税法的教学应该扬弃传统的法律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数字的敏感,使学生通过财税法这门交叉学科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更好地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

三、财税法教学的目标定位还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版权所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教育领域也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到教育领域应当是两个层面:一是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以教师为本;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两者缺一不可。其中以学生为本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把学生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不应让学生像野花那样“自然成长”;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给学生以最大的学习自由,重视学生的个体需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