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篇

时间:2023-03-16 06:25:2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

2008年中,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也在5.12中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力量.面对困难,我们永不言弃,我们团结一致,就能从困难中走出来。现如今的社会最需要什么?和谐。和谐是什么?和,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口,顾名思义,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谐,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皆,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拥有平等尊严、独立和自由。现如今的社会必须是和谐的社会。

做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其实,和谐很简单,只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见垃圾主动捡起来,为学校的活动、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同学的不足,就可以了。同时,和谐的社会还需要公平、正义。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他只对每个人付出的努力负责。虚幻的想象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增加分量。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实力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和谐的社会需要诚信友爱,只有这样,和谐的社会才会更加美满。人和人之间交往也只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拥有和谐的美丽。“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人的心灵是一个丰富的收纳袋,遭遇困难,经历失败都不该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温暖,心地善良就能宽容,凭诚信得以合作,互协作心存感恩,有仁爱才能坚强……,在2007年11月30日,金华市的一位年轻解放军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选择了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留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真是大爱无疆!他的心到处充满了温暖。《孟子》里有一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祥斌的事迹,正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为了我们幸福地活着,就让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一丝丝,给身边的人多送去一些温暖,让我们的心处处充满温暖,把爱洒满和谐的大家庭—地球村。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吧!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走向和谐的春天,在和谐与爱中温暖的成长。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2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决定》还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法制建设,这说明党中央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对象应该是农村中为数众多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这些农民工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劳动保障,从而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因此,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第二,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由于农村长期缺少资金兴办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没有得到落实,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恶劣,文化设施严重缺乏,等等。《决定》特别强调要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最重要的也是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环境治理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大量高污染的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使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严重恶化,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农村缺少资金改善环境,使村容村貌整洁和农村的安全饮水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也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对农民权益的保障。首先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保障民利和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应该首先扩大农民的民利。其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再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行农村的社会保障。

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近几年作出的两个重要部署,“十一五”规划把两者并列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又把两者并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已成了当务之急。

这几年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城市建设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农村的差别尤其明显。这是因为随着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除。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精壮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变得更为衰败和落后,中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

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迁移,还对我们国家整个交通运输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东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变得更加繁重,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精壮劳动力的外迁形成的农村空洞化而带来的人口、治安、生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将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还需要指出的是,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重视保护在东部地区务工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国家要制定法律规范东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担负起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外来务工者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等的公共服务费用,同时要增加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劳动收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实行这些措施,虽然一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调动外来务工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取的基本举措。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建设

社会的建设必须有一种精神力量为支撑,因此,不管是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但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传统的农业文明正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化,作为这种巨大转型中的主角――农民,其传统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村中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不分、迷信活动泛滥、等丑恶现象不断蔓延,在有的地区流氓恶势力主导农村的社会。农村干部作风粗暴,私欲膨胀,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集体财产管理等问题上严重损坏农民利益,导致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才能建立起来。

首先,要加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增进农民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从事农业的农民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国家的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从事最艰苦的工作,但是他们得到的报酬和社会福利是整个社会最低的,农民是目前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要建设农村的和谐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社会补偿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使农民能够早日享受到,或者尽可能地享受到一个公民所应该得到的平等待遇。这样他们的心理才能保持和谐与平衡,才能自觉地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要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加快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农村的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党员素质低下,党对农村的领导比较薄弱,个别农村甚至处于恶势力的控制之下。因此要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充实农村党组织的力量,选派得力的干部到农村中去开展工作,以便打开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第一是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仰教育,用改革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活力,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第二要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教育使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转下页)(接上页)质、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意识得到提高。要在农村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绝大多数农民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且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要着力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创新能力。

再次,要加强农村的文化事业建设。发动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利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身心和谐与人际和谐,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也要发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踊跃捐助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3

[论文摘要]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按照《决定》的精神,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社会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鼓励创造,才有活力和效率;扶贫济困,才有安定与和谐。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在充满发展活力、各方面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我们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决定》强调,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这就要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同时,要增强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本领,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进一步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社会管理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决定》提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同时,《决定》还针对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和行业等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进行了定位。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其着眼点就是要加快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社会稳定既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决定》提出,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一方面,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使人民群众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以便能够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各种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要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

《决定》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现在,有相当一批新进入领导班子的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有些担任领导工作多年的干部,群众观点也有所淡漠,很少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党的群众工作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受到削弱,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受到影响,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这种状况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我们党无论在执政前还是执政后,密切联系群众都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决定》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包括社会关系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基本特征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明确认识和处理好若干及全局的重大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有的同志提出,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经济体制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适应经济体制的这种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正在发生转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推动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对外全面开放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经过长期奋斗逐步实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想,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现在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均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总之,和谐社会在发展中构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安定,要达到任何一项,都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是能够通过改革发展来解决的。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有人认为现在各种社会矛盾是由改革造成的,这种看法无疑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在改革上畏首畏尾、甚至走回头路,不仅使我们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完全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类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党对经济工作实施领导的体制;第三类是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第四类是落实上述制度的更加具体的、着眼于可操作的制度和机制。进行这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并使各方面改革配套推进,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远没有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现在一些难题正处在攻坚之中,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都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但总的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尤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这是目前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器、安全阀功能,解决困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践经验证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相得益彰,这两方面的配合协调,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持久的促进作用。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还要改革各种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制度和政策。

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社会和谐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尺度。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出台,都要避免引发剧烈的社会振荡。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受惠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比如,国有企业改革或转制,要充分考虑工人群众的利益,防止出现多数人失去工作的状况。在明晰国有企业产权或出让产权时,要尽量做到规则的公正和透明。对于不得不下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妥善的安排,使他们能有接受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工人给予社会救助和帮助等等。总而言之,代表并维护和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就会支持和拥护改革,社会就能安定和谐。这是二十多年来改革成功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四个尊重”方针的关系

广开和谐社会的活力之源,最关键的是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是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四个尊重”所强调的主要是活力问题、效率问题。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来进一步促进发展,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党执政兴国才有稳固根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有雄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实现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我们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又要重视解决好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注意保持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是必要的,但决不能为此而人为压低职工工资,损害职工群众的利益。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全社会都要牢固树立善待进城务工农民、关爱进城务工农民的观念,从促进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和谐的高度,关心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就新在一个“和”字上,我国所坚持的发展道路,对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靠武力扩张去掠夺别国的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而不是靠拼消耗去搞掠夺式经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当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劳动力供应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换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因而,就业压力相当大,解决就业矛盾的任务相当繁重。这个基本国情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调控目标,在制订产业政策时一定要同时考虑相应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统一,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相和谐。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稳定的社会环境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是解决好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人们逐利动机的增强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备,带来了腐败现象增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一系列“窝案”、“串案”,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发展稳定的关系。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应当看到,我们原来的稳定是建立在贫穷落后基础上的,是低水平的相对平衡,而旧格局的逐步解体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因素,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必须依靠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这不止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廉政建设 党风建设

近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各层领导干部也廉洁从政,辛勤工作,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什么是廉政建设、我国的廉政建设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进行廉政建设进行论述。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廉政建设的含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简单的讲廉政就是与贪污相反的,而廉政建设就是规范作为人民“公仆”的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从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不做危害群众利益的事,不做危害社会主义成果的事,切实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为老百姓办实事,讲实话,依法办事,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这也就是廉政建设的主要含义。

二、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廉政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廉政建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腐败不可调和的产物,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的重要条件。加强廉政建设也是必然的。一些地区没能够认识到廉政建设对地区和国家的重要性,导致廉政建设工作受到阻力,在贯彻落实上的积极性也不高。要不就是教育方式单一,不能更好的对廉政建设进行宣传和学习。

2.法律和各项制度的不完善

廉政建设要求政府官员要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杜绝善用职权,和贪污现象的发生。大多数地区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法律上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和全面性不足。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相关制度尚不够全面、系统,有的没有针对性、操作性。从侧面也助涨了一些人员钻法律和制度的空白,肆无忌惮的破坏廉政建设的行为的嚣张气焰。

3.社会的监督和纪检力量不够

人们群众对自身主人翁的地位没能够准确的理解,民主意识也相对淡薄。对政府等部门不能进行很好的监督。在破坏廉政建设的行为发生时也不能及时的制止,在破坏廉政建设行为发生后又不能及时举报。这也从侧面助涨了破坏廉政建设行为发生的嚣张气焰。

此外由于纪检干部业务素质不高,办案经验不足和专业知识不扎实,还存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等现象。如果我们不及时纠正以上问题,任其发展,将直接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4.政府执行力偏低

由于经济建设情况是考察政府官员的主要指标,部分官员对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不能够有效的宣传廉政建设的思想和危害性。在行动上又不能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有的没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用来带领群众谋发展,创家业。一些机关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做事得过且过,把自己混同与普通老百姓,做群众的尾巴;有的宗族观念严重,封建主义思想蔓延;有的法制观念淡,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有的甚至为个人或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这些行为既是对廉政建设的破坏,更是对党的形象的损坏,危害到党的执政。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廉政建设的注意事项

1.建立完善的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约束党员言行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坚持把制度建设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各个环节中,积极探索改革的措施,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跟党风廉政责任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为了预防腐败和农民跟党员的矛盾,建立和完善干部的工作职责,设立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加强对党员干部职权行为的监督制约,确保重大决策,各级重大事项由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防止权力的垄断,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和专权,对危害廉政建设的行为我们要依法严厉进行打击。

2.加强对廉政建设的宣传工作和执行力度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各级党委要切实贯彻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它作为便民抚慰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文明家庭、文明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继续把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与全镇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根据镇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了干部的群众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政意识。

3.加强监督,确保党员干部规范用权

加强对各个单位的监督,能够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扩大民力、依法办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的发挥和调动出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领导班子等制度,确保了权力规范运行。此外,可以建立一个腐败检查制度,对腐败行为进行及时的遏制或举报。

总的来说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廉政建设需要党员和人民一条心,人民做好监督,党员依法办事。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对党信赖,廉政建设也才能真正的得到贯彻。

参考文献:

[1]魏高明.将强廉政建设,规范采购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5

记者:今年6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那么,如何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呢?

郑科扬: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后,又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执政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化,同时也说明我们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了。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其实践过程将是党的先进性在新世纪、新阶段经受新锻炼、新考验并不断得到新提升的过程。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目前比较多的共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她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来加强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正确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推动社会历史不断进步,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进步的成果。

记者: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这种先进性是从哪里来的呢?

郑科扬:我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没有其他阶级的局限性,能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其二,我们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这个先进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三,我们党是用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种先进的组织制度组织起来的政党。这使得她可以有效地把先进分子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崇高理想和阶段性目标而紧密团结、奋斗不息。这种组织制度的科学性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其他政党难以比拟的。

其四,我们党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既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又同自己的阶级基础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般的联系,整个党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记者:我们党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叫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在和谐社会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有何特殊意义?

郑科扬:必须明确的是,在和谐社会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是因为这种社会建设理想所要实现的社会和谐,是建立在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社会和谐,是包涵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之中,切实尊重人民意愿和权利的社会和谐。建设以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社会建设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形成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合理与秩序相统一、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推进社会历史进步,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地向前发展,而且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社会。

纵观党的历史,可以说80多年来,我们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就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社会主要矛盾,自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不断推进历史进步,从根本上不断追求社会和谐的历程。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是这个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进一步发展。

记者: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坚持正确前进方向的必要保证是什么?

郑科扬: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这个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我们懂得,社会主义的长期建设与发展,可以逐步缩小以至最终消除历史遗留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避免再现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协调。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发展最完善和水平最高的和谐社会。为了逐步实现这个理想和信念,在现阶段就要特别重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这本身就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始终坚持正确前进方向的必要保证。

记者:那么,保持党的先进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意义?

郑科扬: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现在,我们既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经济、社会各方面出现的复杂矛盾,又面临党内外部分群众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和认识现状的某些困惑,还面临意识形态领域中以不同形式表现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思潮等等。这更加需要我们提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坚持和创新结合起来,保持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我在出国考察时有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苏联解体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关键是执政党内部出了问题。而党内问题又主要是从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动摇开始的,是从苏共领导层开始的。那么,苏共高层一些人的信念动摇是怎样发生的呢?从历史过程看:第一,是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苏共高层没有找到从本国国情出发、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推动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迟迟不能解决,对前途逐步丧失了信心,他们从淡忘到背弃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终于走上了向西方资本主义求救的倒退之路。第二,在理论学习、宣传和运用上不能结合实际,陷入了教条主义。对领导层来讲,不能用马克思主义正确回答社会主义前进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有效消除自己队伍和社会群体思想上出现的困惑,不能清醒识别和有力抵制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腐朽思想的侵袭。既未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没有正确看待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犯了教条主义错误,然后又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错误。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记者:苏联解体的教训发人深省,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郑科扬:理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灵魂。我们要不断巩固、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去观察形势、把握方向、化解矛盾、指导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是特别重要的一条。要下苦功夫用创新的理论武装全党同志的头脑。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必须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解决好学用一致、表里相符、言行统一的问题,坚决克服理论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否则,不能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确保党内思想上的统一,不能在贯彻科学发展战略决策上做到行动一致,也就不可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记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里?

郑科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没有公平正义同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而且能够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保社会成员得到公平正义。这当然要靠发展,靠经济社会得以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深刻认识到只有从国情出发,通过改革开放、务实创新、充分焕发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消灭贫穷,保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巩固和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社会和谐。

所以,我们不仅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且一定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执政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第一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揭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上的创造性运用。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国外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既是内涵丰富的历史经验,更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前和今后发展趋势正确观察得出的结论,而且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情况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诸多矛盾运动规律的正确把握。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没有物质基础,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经济虽然有了发展,如果不协调、不和谐,矛盾积累,就必然影响阻碍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必须领导好发展,否则,人民不会拥护,执政党的地位也不能巩固。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近30年来,中国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创造出了明显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奇迹,其中的一条根本经验,就在于我们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在探索中走上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一要集中精力抓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使一切发展都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三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发展进程中不重视发展生产力,或者只重视发展生产力、不注意完善生产关系,或者调整生产关系,只重视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而不注意分配,或者发展中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追求规模不重视质量,只顾眼前效益不重视长远发展,等等,这些都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就世界观来讲,同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同各种片面性、绝对化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根本不相容的。在发展问题上,凭主观意志、不尊重客观规律,只能害人害己、误国误党,最终势必妨碍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我们要善于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总结过去,不是简单地回头看,而是为了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比较中认识规律性的东西,以增强科学预见性。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令世界瞩目,而且发展的好势头不减。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们当前也遇到一些问题和矛盾。对此,该怎么认识?

郑科扬:现在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并不是我们有意积累的,但是矛盾积累带来的苦头,也促使我们仔细思考,能不能在发展过程中、在条件比较有利的时候及早发现和化解矛盾,尤其是那些涉及国家发展方向、可能影响大局的矛盾。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发表系统谈话后,一直在继续观察和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发展趋势,并提醒我们注意。比如,他在1992年12月、1993年9月,两次谈到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地区差距问题,指出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提出“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人,又不能造成打‘内仗’”。还说,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问题还困难。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14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同志这些话,可以体会到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预见性和政治敏锐性。作为具有政治家素质的领导干部,我们的同志必须增强科学的预见性,而这种预见性只能来自对事物发展中的矛盾认识的政治敏锐性和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这一条,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非常重要,对于我们领悟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非常重要。

记者:现实生活中,我们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共产党也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您对此怎么看?

郑科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和最终决定力量。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权是人民赋予的,党的各级组织和所有党员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所谓共产党也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的说法和做法,只能带来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执政党一定要解决好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为实现人民利益执好政的问题。任何弄权渎职、、与民争利,都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背叛,都必然损害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记者:还有人说,工人阶级的政党,只能代表一个阶级的私利,代表不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对于这种说法,又该怎样认识呢?

郑科扬:这起码是误解。在阶级存在的社会,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依托一定的阶级并代表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政治组织。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这个最具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的先锋队,她没有别的阶级和政党那种局限,她懂得只有先解放全人类,然后才能解放工人阶级自己。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说到底要落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许多代价,有相当一部分人为支持和推进改革承受了种种困难。一些工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有时发生过激行为,但总的来看,整个工人阶级以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体谅国家的难处,支持企业的改革,顾全发展大局,说“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是当之无愧的。越是这样,党当然要更加重视依法维护工人阶级的各种权益。但是,不能因此把党要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现在,我们面临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等新情况,执政党和人民政府一定要兼顾和协调好各社会群体和方方面面的利益,同时要坚持并努力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如果只讲利益主体和利益追求多样化,不讲全体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将会迷失前进方向,必然造成被动,带来危险;如果只讲共同利益,看不到新情况、新变化,不努力学习和提高新形势下兼顾各方面利益、解决利益矛盾的能力,也难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总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记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那么,当前我们党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着重处理好哪些矛盾和问题?

郑科扬: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是一个需要若干代人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必须长期奋斗的社会理想。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许多过去不曾具备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经验积累等诸多有利条件,但任务仍然相当艰巨,面临的矛盾很多。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抓好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扭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解决好四大矛盾。

一是避免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这样的社会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不能不高度注意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解决得更好。尤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取得良好的发展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前提,不注重公平最终必然要反制效率。

二是避免教育不公和发展失衡。要力求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伴而行,相互促进。教育问题处理得好不好,这影响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下一代人、下几代人的素质,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问题。普通劳动者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是一个大进步。他们希望靠掌握知识来改变自己和后代的命运,我们绝不能让困难群众的孩子上不起学。

三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应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6

关键字: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对于不和谐问题,必须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问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问题、资源消耗过度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为了减少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只有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心情才能舒畅,发展才有活力。人际关系和谐了易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产生科学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在和谐的氛围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更容易制订出适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自然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的无限制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蛋糕做大。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第一,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把各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处理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体制、机制、法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三,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第四,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利,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一贯地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哲学,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换着研究的重点或主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却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去讨论理论创新,要从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上去理解或解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前银.《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求是》2008.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7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 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 自然 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 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 内容 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 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 规律 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 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 历史 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 农村 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 社会 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 发展 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 经济 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 自然 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 问题 ,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 科学 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 规律 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 历史 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 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和谐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89-0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强调要适应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笔者通过和谐社会这一视角来探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便对这两者有更深层的认识。

一、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组成的超大系统。广义的“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狭义的“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特指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状况。政治文明建设是广义社会中政治建设的终极取向,而和谐社会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两者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彼此包含的[7]。

第一,从和谐社会的含义看:和谐社会是充分实现民主的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实践证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民主与法治。而且法律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便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意识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民主制度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基础,民主选举为和谐社会提供权力运行基础,民主决策为和谐社会提供群众基础。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应当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第二,从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看: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指标GDP和社会发展指标HDI这两者之间的不平衡,两者之间张力过大。主要表现为GDP增长快速,但社会道德与法治建设跟不上;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水平较低,对个人自利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协作,仍没有进入系统和固定的层面;政治理念、政治行为、政治机制、法制水平均落后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均有待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化和提高。

第三,从和谐社会所遵循的原则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牢固确立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自觉做到一切以人为本位,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因为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共赢的发展状态。在整体提高社会财富总量的前提下努力缩小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别,更要求在推进政治文明中缩小人与人的政治差别。但在现实的实践中,政治差别随处可见。所以,以人为本,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差别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力求政治和谐。政治就是用来控制与消解冲突,获取和谐的最重要的手段。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而敏感的组成部分。而要达到政治和谐,唯有政治体制改革,理顺国家、人民和政党的关系,即搞好政府文明、人民文明和政党文明建设。使政治权力主体之间,公共权力主体之间,政治权力主体与政治权力客体之间,政治权力个体代表与政治组织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第五,从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有其特定的内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2]。具体说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团结,创建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二、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发展的有力保证

1.经济和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政治文明建设也将无从谈起。社会主义经济和谐的就是指在竞争、公平、统一、正义的市场氛围中实现经济效率,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由此可知,经济正义是经济和谐的核心要义,经济和谐之社会定是经济正义之社会。经济正义将为经济和谐提供正义的体制氛围,提供平等的分配原则,提供公平的竞争体系,它是政治稳定、政治发展、政治文明的基本前提[6]。马克思说:“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末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

2.“和而不同”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设宽阔平台

和谐社会之“和”是和而不同之“和”。和“是众多因素的对立统一,是有异的统一。它是以承认多样,承认差别,承认矛盾、冲突乃至对抗为基本前提。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只有遵循了和而不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做到“有容”,有容才能互惠,互惠才能发展。由此,“和”是政治存在的前提,发展的动力和应有的格局。

3.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前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党的最大优势就是紧密联系群众,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的核心地位有赖于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奠定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目标。党同人民的深入融合就是民主政治。党与群众利益的一致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与人民利益的完全一致,必将创造一种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社会局面,形成“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前提,提供发展动力。

三、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所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目标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很显然,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小康社会的两大重要内容和两项重要条件,即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在物质与精神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化,其根本目标是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胜利实现。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社会处于既有活力又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为其他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和谐社会,即当前阶段的社会和谐[5]。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较,构建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胜利实现。

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驾护航

中国目前所处的时期,如何平衡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关系,使社会实现平等、友爱、充满活力和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可把以下几点作为突破口:

1.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 小平同志曾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改变的。……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1]。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新时期,党的领导方式一要从传统的集权模式当中走出来,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民主化。对于中国来讲,实现民主执政,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首先,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做法,使执政民主化;改变决策中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方式;“权力过分集中……必然造成,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等等”[1]。为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一定要突破这一传统的错误作风,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民主化的轨道上前进。其次,要执政公开,增加执政透明度。对于我们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执政公开化,这样不仅利于自己“科学”执政,而且也能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再次,在实现执政公开化的同时,要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能否受到有效地民主监督,直接关系到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对执政党进行监督一要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实行群众监督领导,下级监督上级,实现多数对少数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党内监督机制。二要加强党外监督,充分利用政治协商制度对执政党的监督。能否切实地发挥社会各界的政治协商功能,形成对党的执政进行有效监督,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来讲,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2.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畅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在如何有效制约国家权力的前提下,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顺利实现[4]。对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而言,体现的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而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其中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疏畅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从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实现。首先要学习政治知识。对本国的大政方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西方国家理论科学把握,在中西对比中,形成我们自己的科学的政治发展观。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参政技巧。所谓参政技巧,就是在和别人同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的意见首先被采纳。在现代社会,公民的参政不光是直接参政,还有间接参政,而间接参政中采用最广泛的就是利用网络。网络参政一方面可以避免在直接参政中引起的某种尴尬局面的产生,另外一点,就是这种参政方式,最为及时、快捷,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对于传统的投票表决、会议讨论和现代社会一些新的参政渠道如制、听政制、网络参政等这些渠道,政府作为主体,一定要保证其畅通。

3.加强法制建设,使社会发展有序化。共和国的法制建设走过了59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讲,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所希冀的程度[3]。人民群众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强烈的愿望,迫切要求法律能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切实的保障。

如何加强中国的法制建设,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注意吸收西方国家的法治传统。从传统治理方式来看,西方要比中国更注重法律的效用,法治已经成为西方人文传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借鉴的是西方国家公众对法律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转变对法律的传统观念是决定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要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尽快制定监督法。从工作效率看,人大现在的立法效率已经是非常高了。但仍存在着不足:对法律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危害了司法公正;在立法程序上,还有局部不完善的地方。只有及时、尽快地出台监督法,才能不断地完善司法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措施,增强监督实效,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问题。

三要充分调动各级人大代表的主动性,提高提案、建议的质量。提案和建议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立法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提案、建议质量,是我们今后立法工作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人大代表要深入生活,特别要深入到我们的司法工作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及立法观念。同时要经常与人民交流,做到所提议案是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利益。此外,切实提高司法人员待遇,也是促进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

综合以上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的一项长期而伟大的事业。在现阶段,为尽快实现我们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公民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步一步地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李龙.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 徐勇.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5] 全凤英.小康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04,(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部机关各单位,部直属各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建设系统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就建设系统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经过20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有的行业和企业,至今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发展也很不平衡。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未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系统各行业,既有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又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行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搞好建设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在构建和谐行业、和谐企业上下功夫。建设系统的工作多是政策性、服务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城乡规划、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与质量安全等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稳定的因素多,是社会矛盾易发、高发领域。加强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构筑以人为本的生存“软环境”以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这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步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只有建设优秀且强势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员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赢得市场,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多年来,建设系统广大政工干部就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长期实践证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它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经济工作服务。

二、企业企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现代管理的优秀成果,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突出个性、避免雷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努力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建设系统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建设系统企业和行业协调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目标,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建设系统企业发展战略,体现员工根本利益,具有建设系统各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管理达到现代化水平,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企业健康与人的健康和谐一致。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加强精神文化的提炼、制度文化的创新、行为文化的倡导和物质文化的构建。具体内容是总结、提炼、培育鲜明的企业精神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经营理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形成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构建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行为规范导入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建立企业标识体系加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优化企业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采取全员参与同专家论证相结合的办法,对传统的企业文化要弘扬先进的、更新滞后的、摒弃落后的。在企业改革改制、资产重

组中,要认真搞好企业文化的整合和优化,继承传统经验,借鉴成功经验,总结新鲜经验。要通过整合优化,努力把企业文化建设成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整体优化的系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卓越超群的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与发展。要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加强企业文化载体与阵地建设。载体与阵地是企业文化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手段,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可以运用诸如CIS等技术性的手段,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等一系列方法来整合企业资源,从整体上提升企业形象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抵御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营造键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展现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务实求真、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四、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管行业必须管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企业领导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指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关键作用。领导者要以高度的自觉,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要用战略的眼光,出思想,出对策,提出正确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带领员工进行企业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党政领导的重要职责。企业党政领导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与企业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机构、主管部门和领导责任、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企业党委党组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主动承担起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研究、协调工作,把提高经营管理者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力作为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构筑党组织领导、经营管理者主导、工团组织参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制。企业文化是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所烙守和倡导的文化,他们是第一责任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自觉担负起企业文化建设设计者、领唱者、带头实践者的担子。

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要明确工作机制,建立权责明确、分工负责、上下贯通、关系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作。要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要建立保障机制,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建设

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精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荣辱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知耻比明荣更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迁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必然造成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间的矛盾与激荡,价值多元化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一些人放弃原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失方向,迫切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主导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八荣八耻”的提出,引导人们知耻明辱,增强耻感意识,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顺应了人民群众纯净社会风尚的迫切诉求,成为当代中国人们普遍接受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纽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着眼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当前,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全社会的共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诉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助推器。

3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来字,但却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行为规范、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价值取向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也包含其中,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观范畴。道德对于思想伦理和社会实践的认识,主要着重于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视角,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趋势,表达个人的取舍。“八荣八耻”能够为人们的实践行为直接提供正当性、正义性、合理性、应当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和谐,即和谐发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自觉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一靠社会制度,二靠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核心和灵魂是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的提出,适应了培养人们逐步形成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之,以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也就是要我们积极探索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