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十篇

时间:2023-03-18 23:15:30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1

n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美术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油画棒、胶水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绘画中表现人物与添加环境背景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活动的绘画方法。

根据相同动态的人物形象添加环境,使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

1、【想象人物】:根据特定人物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

2、【想象环境】:根据人物活动想象环境。

本课是创新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人物动态图片,让学生根据想象转动人物动态的方向从而添加出丰富的背景环境。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热情,以及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2、【难点】:根据特定的人物姿态,通过改变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动态的变化,表现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看一看,说一说。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我们看看他们在干吗?

他们这是在干嘛呢?我们一起去瞧瞧。

哪个同学里来说一说,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

观察的真仔细,那现在呢?又有什么故事呢?

生:、、、、、、

(通过一组卡通背景头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课件展示后小结:同学们,为什么同一组人物你们所编的故事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所在的地方不同,也是环境不同。

师:同一个人物因为环境改变了所以故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那么人物与环境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人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人物与环境。

(二)

讲授新课:想一想,说一说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书,书中有这样两个人物,他们高举着双臂可能在做什么呢?

(让学生站起来摆一摆,结合平日的生活经历想一想。)

生1:、、、、、、

生2:、、、、、、

生3:、、、、、、

【学生活动】学生发散思维回答各种答案。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根据人物动作想象适合什么样的环境。)

老师:你们的思路真开阔,老师也根据他们的动作进行了认真的设想,他们也许是辛苦的石油工人正在工作,也许在操场上放风筝,在小树林里给小鸟安家、、、、、、)

师:同学们人物的动作改变了么?

生:没有。

师:人物的动作是相同的,什么改变了?(生:环境)

【老师总结】相同的动作因为环境改变了,可以产生更多的联想,画出不同的画面。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改变特定人物环境的兴趣。)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一组刚才动态的学生绘画作品,老师在一旁解说。热闹的跳舞比赛,神秘的海底世界,我给小鸟做个家,沙滩排球、爸爸送我去学校。)

师:这一幅幅精彩的作品他们是怎么联想出来的呢?

生1:、、、、、、

生2:、、、、、、

师:再来观察,他们是不是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呢?(生:是)

我们一起来看,他们表现的这些画面是不是都来自于我们平时的生活呢?(生:是)所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大胆想象,巧妙的把人物与环境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2,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你的想象力?

生:有。

(课件出示横着的人物动态)

同学们看看,他像在哪里?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床上打滚,摔了一跤)

那如果是这个方位呢?(出示脚朝上的图片)

这个动作又像在干什么?(师课件再换一个方位)

课件后小结:人物的方向改变后,联想到的内容更广泛,画面更丰富了。

(课件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

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总结】:在不同的环境里,人物的服装,画面的色彩以及添加的内容都要与主题相符合,这样画面才能和谐统一,充满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

(三)教师示范:你来说,我来画

师:老师这里也有个人物,她在干嘛呢?(师做冥思苦想状)哪个同学来帮帮老师?(教师根据同学回答作画)

呀,一阵大风吹来了,方向变化了,我们快来想个办法、、、、、、

我们给她加个什么呢?

请学生上来试一试,画一画。

(四)学生作画:想一想,画一画

师:学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创作一幅新颖的图画吧。首先大家把你面前的人物动态拿起来摆一摆,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在做什么呢?

师:你们想好了么?谁来告诉我你的想法?

生:。。。。。。

你们的想法真棒,那让我们马上开始吧。

出示作业要求

:根据老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你的想象力,在上面添加适当的背景。

1、构图饱满,有创意

2、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3、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

(五)学生作画: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要点:将图片人物调换方向充分发挥想象。添加适当的环境注意与人物的关系。(突出人物活动)

【同伴互助】:把自己的作品给身边的小伙伴们看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添加到我们的画面里,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给我们的画面涂上颜色。

(六)展示:

看起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刚刚老师看了一下,我发现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非常优秀,现在就请画好的同学把作业粘到黑板上。没有画完的同学请停下手中的画笔,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作品。

师: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啊!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

(请学生说最喜欢哪幅,理由是什么)

(七)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了根据同一个人物动态的不同方向从而添加不同的环境。

那么请问环境对我们人类重要么?

生:重要。

美丽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课件出示一年四季美丽的图画)同学们你们愿意生活在这么美丽的环境里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爱护它。让我们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好,今天这节课就能上到这里,下课。

n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2

关键词:内环境与稳态、概念、学案、复习

1.复习分析

本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环境与稳态”的第1章,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因为是复习,我们已经学过了一遍教材,又复习了必修一和必修二,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结构、细胞种类以及物质进出细胞等。在此基础上引入“内环境”,对学好后面的“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这一章的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做好了引导,才会对后续学习有所帮助。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内环境的定义,又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教材以“在内环境中体内细胞能正常地生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的问题,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资料分析所提供的材料,比我们在初中学过的相关内容更详细。

资料内容不要求我们记忆,而是供我们分析细胞外液有哪些主要成分时参考。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了“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这样就在“内环境”和“生物进化”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材用的篇幅稍多并且用旁栏思考题的形式,引导我们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pH的概念,教材用“学科交叉”栏目引导我们联系相关化学知识:内环境的温度特点比较好理解,教材仅用一句话作介绍。

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我们联系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到答案。本节教材正文之后,还安排了与内环境如何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有关的技能训练,让我们通过这个活动,既练习、领悟构建模型方法,又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

因为体温便于测量,所以教材以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活动着手,进入对内环境动态变化的探讨。本节安排的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只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有关,并不涉及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其内在逻辑关系上应是紧接着内环境稳态概念出现,但教材编排时为便于阅读,将它放在正文最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

2.复习目标

2.1知识: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并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2能力: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基质,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复习过程

复习前,老师可以提前进行集体讨论得出一份教案,一份学案,一份PPT,让后让学生根据学案和PPT进行复习。

3.1读一读学案文本。

老师课前发放学案,了解学习目标后,老师可以让我们自主大声诵读课本或学案,诵读过程中在本子上罗列本章节共分为几大块知识,每部分知识下面涵盖了哪些内容,比如:概念、分类、性质、特点等。由于是复习课,我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老师可引导我们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成型的概念图或者体系是一轮复习的重点。

3.2想一想重点难点。

老师用PPT展示一些问题,让我们自己思考,如: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水泡中的液体来源于哪里?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有什么异同与联系?血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是不是内环境?为什么蚊子咬了会起疱?过一段时间后,疱为什么又消失了?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什么关系?稳态的概念?稳态是绝对的吗?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什么?有何意义?人们对稳态调节机制是如何认识的?等等。

让我们在思考之后个别举手回来,每个问题老师可以请多名同学回答,要求我们自己组织语言或者用图表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如果我们对某一题的整体认识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当做简单知识对待;对某一题我们只有部分同学达到要求,当做中等知识对待;如果我大部分同学都无法讲清楚的问题,而且是教学目标要求要掌握的知识,则当做偏难知识。

3.3议一议未解之惑。

对于中等和偏难的知识,需要我们分成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结果。期间老师可以走动,旁听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行适时点拨、引导。此过程是最能体现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老师只要做好调控和引导。

3.4讲一讲知识总结。

老师采用PPT中图、表和简单的文字总结,讲述重要常考知识点,带领我们找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搭配动画,把各系统和体液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展示出来,建立我们的形象思维,从而对本章内容有整体的、宏观的把握。

3.5练一练知识运用,形成能力。

可以针对不同知识点,逐个安排实例进行练习,加强知识点的运用与巩固。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关于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我想,从许多领导人的讲话到广大群众的呼吁,从在座诸位紧锁的双眉再到我们这次演讲的主题——保护环境、爱我黄石。已经为这样一个问题作了最好的说明。在这里,我所思、所想的是: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心灵环境。因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我们这个城市会有怎样的今天和怎样的一个未来?版权所有

提到这个问题时,我最先想到的是孩子。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带着外地朋友的孩子,到公园散步。孩子长得很漂亮,有一双很美的眼睛。可惜的是他的眼睛看不见了,他是个盲人。一路上,他紧紧拉着我的手,不停的问我:“阿姨,黄石是什么样子的?黄石美吗”我告诉他:黄石很美,黄石的湖水清清的,草地绿绿的,天是蓝蓝的。他认真的聆听着,脸上闪耀着阳光般的微笑。可我却笑不起来,我忘了告诉他:黄石的湖水是很清,可湖面上有零碎的令人恶心的垃圾;草很绿,可草地上有刺眼的白塑料袋;天很蓝,可天的那一边有吞云吐雾的烟囱!这些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我只能是告诉他,黄石很美,湖水清清的,草地绿绿的。

后来,这孩子给我打电话说,黄石很美,虽然他闻到的空气不够清新,但黄石在他心里已如童话。我知道,那孩子是个盲人,虽然看不见,但他用洁白如纸的心灵,接纳了黄石并捍卫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怎能不吃惊,他有着又该是怎样的一颗心灵啊!

也许,一个孩子的话,并不代表什么。可当我回头看看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用心灵来看这个世界,用心来接纳他生活的这版权所有个城市。而面对他们所拥有的“黄石很美,湖水清清的,草地绿绿的,天是蓝蓝的……心灵渴望时,我们是该给予他们保护,把一切变成现实,令他们欣喜、欢乐、幸福、阳光、微笑。还是让现实伸出巨大的手掌来,把他们彻底撕裂、撕碎、摧毁?什么希望都不留给他们?

不,决不!因为,我们爱孩子,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给新衣、做美食、让他们上最好的大学,走最宽的马路,住最大的最漂亮的住房!但这些就是我们在给他们未来?这就是保护?不,他们真需要的未来不在这。他们需要的未来,在他们的心里!这就是为什么面对碧水蓝天,感到最欣喜的人里头有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一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之后,最心疼的人里头有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对烟囱丛林,最痛恨的人里头有的又是我们的孩子;如果,他们没有一颗纯净洁白的心灵环境,他们那里装得下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如果,他们没有一颗深爱着这个城市和这片环境的心灵,他们又那里生得出那么多的爱和狠呢?

今天,如果我以不太苛刻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生存的这个城市,是的,今天黄石是美的,这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但更美的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心灵,和他们对这个城市这片环境深沉的爱吗?而这不正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吗?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4

大家好!

今天,关于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我想,从许多领导人的讲话到广大群众的呼吁,从在座诸位紧锁的双眉再到我们这次演讲的主题——保护环境、爱我黄石。已经为这样一个问题作了最好的说明。在这里,我所思、所想的是: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心灵环境。因为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 同时也决定着,我们这个城市会有怎样的今天和怎样的一个未来?

提到这个问题时,我最先想到的是孩子。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带着外地朋友的孩子,到公园散步。孩子长得很漂亮,有一双很美的眼睛。可惜的是他的眼睛看不见了,他是个盲人。一路上,他紧紧拉着我的手,不停的问我:“阿姨,黄石是什么样子的?黄石美吗”我告诉他:黄石很美,黄石的湖水清清的,草地绿绿的,天是蓝蓝的。他认真的聆听着,脸上闪耀着阳光般的微笑。可我却笑不起来,我忘了告诉他:黄石的湖水是很清,可湖面上有零碎的令人恶心的垃圾;草很绿,可草地上有刺眼的白塑料袋;天很蓝,可天的那一边有吞云吐雾的烟囱!这些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我只能是告诉他,黄石很美,湖水清清的,草地绿绿的。

后来,这孩子给我打电话说,黄石很美,虽然他闻到的空气不够清新,但黄石在他心里已如童话。我知道,那孩子是个盲人,虽然看不见,但他用洁白如纸的心灵,接纳了黄石并捍卫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怎能不吃惊,他有着又该是怎样的一颗心灵啊!

也许,一个孩子的话,并不代表什么。可当我回头看看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用心灵来看这个世界,用心来接纳他生活的这个城市。而面对他们所拥有的“黄石很美,湖水清清的,草地绿绿的,天是蓝蓝的……心灵渴望时,我们是该给予他们保护,把一切变成现实,令他们欣喜、欢乐、幸福、阳光、微笑。还是让现实伸出巨大的手掌来,把他们彻底撕裂、撕碎、摧毁?什么希望都不留给他们? 不,决不!因为,我们爱孩子,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给新衣、做美食、让他们上最好的大学,走最宽的马路,住最大的最漂亮的住房!但这些就是我们在给他们未来?这就是保护?不,他们真需要的未来不在这。他们需要的未来,在他们的心里!这就是为什么面对碧水蓝天,感到最欣喜的人里头有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一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之后,最心疼的人里头有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对烟囱丛林,最痛恨的人里头有的又是我们的孩子;如果,他们没有一颗纯净洁白的心灵环境,他们那里装得下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如果,他们没有一颗深爱着这个城市和这片环境的心灵,他们又那里生得出那么多的爱和狠呢?

今天,如果我以不太苛刻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生存的这个城市,是的,今天黄石是美的,这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但更美的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心灵,和他们对这个城市这片环境深沉的爱吗?而这不正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吗?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5

摘 要:幼儿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了户外环境创设活动,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环境;项目

陈鹤琴指出:“创设和帮助儿童注意四周的环境,可以发展儿童的各种兴趣,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一部分,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不断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同。自课程游戏化实施以来,我们从自身园所特色出发,结合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在环境创设中致力于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激活环境创设,挖掘环境的教育内涵,让他们真正成为园所的主人。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与环境的对话”这一项目创设的过程。

一、项目的起源

我园为幼儿创设了生态化的户外环境,孩子在户外的探索活动中可以随时记录下探索的过程或动植物的变化或写生等,然后我们会将这些作品呈现在环境中,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以供其他孩子欣赏。一开始,孩子的兴趣非常浓厚,散步、户外探索的时候都会和同伴一起说说看看,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一现象没有了,兴趣似乎也没有那么浓厚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园部也在反思,难道展示孩子的记录作品只是一种形式?是孩子与环境的一种“假互动”?还是没有真正激起孩子与环境的互动?一连串的问题随之出现了。怎样才能真正让孩子与环境互动起来,成为幼儿园环境中的小主人呢,于是就有了“我与环境的对话”这一项目。

二、项目的尝试

孩子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发展的,他们探索事物的态度也来源于环境的激励。所以,我们要从让孩子欣赏环境到使用环境转变,树立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环境的教育功能,实现真正的互动。我们在户外环境中呈现了一块块黑板,让它们在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作用一:分享知识的乐园

在户外我们种植了一些花草,有常见的和不常见的。然后我们以图加文的形式对这些植物进行详细介绍。对于树类(松树、樱桃树、梨树、桃树、桑树等)的介绍我们从外形特征、开花结果、生长习性以及用途等方面进行介绍;花类(月季花、扶桑花、长春花、紫萼距花等)主要是从花的外形、色彩、习性、用途等方面进行介绍。供散步时孩子进行分享和介绍,了解幼儿园现有的一些树木和花草,增长相关知识,从而激起关注自然界植物的欲望。

作用二:探究互动的乐园

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里,我们都会为孩子创设蕴含教育的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使这些环境成为孩子探究和发展的“助推剂”。我们在黑板上以问题的形式招募回答问题的人。如:你发现了哪些植物的叶子,它们有什么秘密;秋天来了,这棵树有变化吗?哪些植物有药用价值;两盆同样的花为什么一盆死了,一盆没有死;小松鼠怎样过冬等一系列问题。然后孩子会利用散步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来认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贴上班级的名字告知这个问题已经有人认领了,随后孩子就会根据问题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有的求助家长,有的利用网络,也有的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并以图加文的形式记录下答案,张贴在小黑板上,完成任务就能得到一枚勋章。这样的形式,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兴趣非常浓厚,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更加关注环境,提高对环境的敏锐度和参与管理的意识。

三、项目的完善

项目实施以来,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多了,主动观察和探究的意识也强了,但是我们也在思考:在环境的创设中怎样做到真正的放手,以便让项目更加完善。

完善一:形式的变化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也慢慢地变化形式,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在小黑板上设置问题,让其他班的孩子来认领回答,这样一来,孩子的问题内容丰富了。如:有的孩子问为什么有的枫叶是红的,有的枫叶是绿的;有的孩子问为什么相同的花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问为什么花盆底部要有洞;也有的问一年四季我们幼儿园的大松树为什么总是绿绿的等问题。慢慢的,孩子不仅和环境互动了起来,也在和同园的孩子进行互动,变成了全园总动员。

完善二:内容的拓展

一段时间实施下来,孩子们建议能不能问其他的问题。于是问题的面广了,有涉及生活常识的、有星空知识的,也有季节以及动物方面的等等。如: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什么时候发射的、火箭为什么能飞到天上、蝴蝶和蜜蜂一样采花蜜吗、西红柿为什么成熟后是红的等等,孩子们的提问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从中不仅培养了他们会发现、会提问、会合作、会探索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善于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周围的环境了。

在此项目中,我们不再是让老师布置环境,不光只单单呈现孩子的作品,而是注重孩子作品背后的思考和价值,注重发挥孩子的主体意识,灵活利用环境,提高他们参与环境创设和管理的能力,树立“由我创,为我用”的创设意识,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我是幼儿园的小主人!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6

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竞争

我从制造业大国这个话题开始吧。我在这里清楚地告诉各位,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我们的广东地区、江浙地区和东北地区有多少制造业企业啊,怎么说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呢?

我清楚地告诉各位,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时代。什么叫做产业链竞争?我以芭比娃娃为例吧,中国和美国之间去年针对芭比娃娃发生过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出口玩具进行了诸多挑剔,什么含铅量过重啊等等。含铅量过重,所以要退货。可是大家想想,为什么要放这么多铅呢?不是你产品的设计的要我这么做的吗?大家再想一想,我们制造芭比娃娃过程当中,我们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动,结果是我们制造出价值1美元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约10美元)。从1美元升值到10美元的过程当中,9美元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创造的?

我们过去的讨论只是针对1美元做文章,包括产业设计等等,这都是忽视了产业链竞争的重大特点。我认为,产业链竞争是"6+1"的环节,"6"是6大软性环节:一是产品设计,二是原料采购,三是长途运输,四是订单处理,五是批发经营,六是零售;"1"是硬性环节:制造环节。这6大环节创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这6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但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最有价值的6大环节基本上都掌控在欧美国家手中。

我们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时被分派到价值最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剥削劳动环节--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当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1美元血汗产品之后,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制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发展,美国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竞争的影响!

冷热并存的中国二元经济

各位同学,你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那么,这种国际分工、国际产业链的竞争和各位同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答案就在这里。我们国家以前大学生的比例严重低于欧美平均水平,于是进行大学合并和扩招,培养出更多大学生,并以为有更多大学生之后我们的经济就会更有质量、就会更高速地发展。但这个想法的前提就是个问题!美国为什么需要很多大学生,而中国培育出这么多优秀大学生却失业?一般媒体说是同学们水平不够、不够用功、专业不对口。可是我觉得媒体都说错了,"专业不对口"更是特别可笑,可笑得一塌糊涂!

我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当了很多年的教授,在美国也教过好几家大学,但我从来就没有看过哪个学校是专业对口的。那么,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有什么错呢?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不对口,因为本科教育的本质目的是通才教育,专科教育才要求专业对口。说"专业不对口"本身是一个错误,完全扭曲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产业链跟大学生就业难有什么关系?关系太重要了,而且是唯一的,那就是在整条产业链"6+1"的环节里面,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而不是"1"。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什么呢?产业链里面6大软环节。今天的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以"1"为主而不是以"6"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个产业结构是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源头。我们中国的产业现状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大学生就业。美国需要很多大学生,因为它掌握的是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6"部分,它要通过大学生的通才教育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7

都是身处在危境之中

为什么在正常的环境中

没有半点安全感

为什么在正常的环境中

总有那么多的惶恐

为什么会身处危境之中

这社会的灾害是否会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无力前进的人

依然身处险境之中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危险的大熔炉

我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极多不确定的因素

我们的社会的确需要一位强力的救世主

谁来救救我们这些身在危境之中的人

我们都是在危境之中

我们都在危境之中无法冲脱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8

一、走近作者导入

1、出示作者梁晓声简介。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个真情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结合句子,在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

请同学自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的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她用(龟裂)的手把钱(塞)到我手里,让我去买我想得(神魂颠倒)的书。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2、教学“龟裂”:“龟”的读音,谁见过龟裂的手。

3、指导“攥”的写法、笔画及动作

4、齐读这段话

四、抓住“鼻子一酸”并以此为主线进行课文理解及词句教学

1、导入: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妈妈给钱我买书应该感到高兴,为什么要鼻子一酸呢?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静静的读课文,划出令我“鼻子一酸”的句子

根据学生划出的句子,相机出示句子进行交流

出示语言材料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读,关注哪个词?(震耳欲聋)什么意思?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感觉怎么样?

(2)、想想该怎么读?

(3)这种声音停止过吗?找出句子

母亲的工作停止过吗?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领读:今天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昨天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明天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去年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今年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明年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心里是什么滋味?

这份酸楚的感动,我的鼻子怎么不会一酸呢?

出示语言材料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

1、读。这段话又说明特别?正常的应该怎么写?

2、出示正常的语序,对比读,说感觉。

这段话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慢读这段话,分三部分感情领读,让学生想象母亲的背、脸、眼睛分别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不是挺拔、有光泽、炯炯有神的?体会母亲工作的辛劳,繁忙

师:看到这样瘦弱、辛劳的母亲作为儿子怎么能不鼻子一酸呢?

出示语言材料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刚才我们用的是慢镜头,现在我们用快镜头来读一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这里连用四个“立刻”说明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3、母亲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伸伸懒腰?

4、带着感情读。

5、师:作为儿子看到母亲为了我们这么忙碌,这么拼命的干活,能不鼻子一酸吗?

母亲在这样差的环境下拼命的工作,辛苦的挣钱,可当我问母亲要钱时母亲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出示语言材料四:母亲以将钱塞到我的手里,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理解“塞”:母亲是怎么塞的?

2、母亲用这么辛劳挣的钱给我买书是那么毫不犹豫,那么大方,那么不假思索,那么迫不及待,这是为什么呢?

3、此时望着母亲疲惫的眼神,瘦弱的身体,我觉得自己手里攥的还是钱吗?分明攥着的是什么?(是爱、希望、心血、汗水、生命……)

师: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课件出示课题)深情的读课题

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母爱的伟大,我的鼻子怎么能不一酸呢?

我的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手里攥着钱,分明攥着的是母亲的博大情深啊!

五,我手写我心

此时我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想对母亲说……

1、请同学们把他想说的写下来。

2、交流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9

开始我想作四点说明。第一、我这里讲的“总裁”就是企业管理层的第一把手;第二、总裁要把管理企业当成事业来做,而不是打工的,他应该在自己的企业里有股份;第三、我尽量讲在中国这个具体的大环境下发生的事情,而尽量少谈书本上的东西;第四、我主要谈思路,谈框架。 一、正视中国环境下的特定风险

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总裁怎么去做?很多从海外回来的博士、留学生,过不去的往往就是这个环境关,每当遇到环境问题的时候就会暴躁,他就会认为中国这不行、那不行,就急着要回去。实际上他们缺乏的就是没有认识到环境因素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至少认识得还不够。

1.政策风险

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很多事情都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这样就使得在企业的生存环境中会有很多不应时的东西。

我随便举个例子,像打走私的问题,今年力度加大以后颇有成绩,但前几年为什么会根本打不下去呢?因为一方面有很多军队在办公司,这些还都是进出口公司,有直接的利益在其中,对自己直接利益的保护就使打击走私的政策本身不得力,政策就推不动。这样的结果让我们这些企业怎么办?是按照走私的方式来进行呢?还是不按走私的方式进行?因为政策上的缺陷,市场上许多进口的东西全是走私的,市场的价格就定在走私品的价位上。可如果真要按照走私的方式去做,一旦查出来,这种风险谁又受得了呢?

所以这些环境中的问题给总裁的经营带来非常大的难度。也就是说做总裁,就要考虑到对于大环境本身自己能不能进行改造?不能,那么局部环境的改造能不能进行?更小的环境能不能进行改造?有的时候改造小的环境是可以的,有的时候还不行,不行怎么办?不行就要忍耐,适应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然后等待时机,再来做大的动作。  二、化解环境风险的两点要诀

那么,对环境,对机制,总裁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好呢?在这里我提两点要求:

1.总裁的立意一定要高

如果你做事情没有这种高的眼光,那么现实中就会有三件事情跟你过不去:

第一件事情是跟企业员工的关系。由于你没有更多的钱,不能够以按劳分配的方式回报公司骨干的核心,只能是你自己多干少得来起模范带头作用,这实际是一种“小德”。如果总裁立意不高,不是堂堂正气的话,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此总裁必须能够胸怀坦荡,站得更高,做得更多,一切为了企业的利益,这时候你才能成为这个企业的核心。

第二件事情是要跟国家这个主人摆正关系。像国有企业,它的“主人”是虚无的,就是并没有人直接在这儿承担责任和义务。一旦企业亏损,只能是经营者自己去想办法,包括用个人名誉,以及各种资源去贷款。这些都是非常大的压力。但企业经营成功以后,利润主要的部分却是国家的,这个事实本身虽有它不合理的地方,但你要能承受委屈。

第三件事情是跟某些国家公务人员本身水平不够高有关系。这时候你心情一定要平和,要积极,既不要为这个事情气得不得了,也不能动不动就说我不干了,我们还是要继续去积极工作。

像1988年的时候,我们的汉卡被海淀区物价局罚了40 多万块钱。当时很不合理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因为汉卡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产品,本不应由政府给我们定价,说我们的技术是多少钱。可政府非得按原器件的价格加18%,来计算我们要加多少利润,然后再来定价,这是不合理的。但是当时就是这么定的,定完以后,相关方面的负责人就说按照这个价格就要罚你们款。于是我们就要费非常大的力气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大概由45万的罚金,减成40万。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还是感到很委屈。当时我们的几个年轻同事,气得要开记者会。我说就算了吧,如果咱们的企业还要再办下去,千万别来这个,还是要心情很平和的来对待这些事情。这些年来逐渐的,我就能够很平和地、很积极地对待这些委屈了。其实在国内要做个好总裁,尤其对于创业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曾经有这么一个典故,讲唐太宗跟魏征发牢骚,说他以前给老百姓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但是底下骂他的人还是有,因此很生气。魏征跟他说:你要做好皇帝就得有这个思想准备。你要是做好了,老百姓说这是风调雨顺,是上天给的;一旦收成不好,老百姓就埋怨是皇帝没做好,就要骂你。所以你要想做皇帝,你就要受这个委屈,要不你别干。唐太宗想了半天还是要做好皇帝。做个好企业家的道理也是一样。曾有一个杂志编辑跟我说:“做个好人真不容易,做个小人真快活。”这句话我听了以后想想还真有意思,做个小人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你老去折腾别人,但你也就是一个小人了。所以要想做好总裁你就一定要想明白,就应该受这个委屈。

2.学会“拐大弯”

我给自己画了一个底线,就是我不要在改革中犯错误。这其实就是要求你必须弄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能在不行的时候强行去改造环境,那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从1984年和我同时起步办公司的有好多出名的企业家,但今天还在位上的不多了。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批是对这个问题没把握好,比如褚时健。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注意审时度势,要“拐大弯”。“拐大弯”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事到临头的时候再急着拐。

举个例子,如果等到现在我们再来解决员工持股比例这一机制问题,那就很难解决了。我们当时是怎么做呢?关键是我们在从科学院拿到35%的分红权之前,在内部就先把分红权进行了分配。我们这个班子的人在一起讨论,如果有了分红权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分配。这个为什么重要呢?当对空饼进行分配的时候,就不容易产生矛盾。但当真的饼放在这儿的时候,而且是价值增长得很快的时候,分配就很难了。所以当只是空饼的时候,我们可以只就分配的原则谈,容易谈,今天我们再做微调时,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问题。所以这个就是事前要看好,然后再拐大弯来做,它就好做得多。因此我觉得企业在改造局部小环境中,还是有作为的,不要老报怨。

3.要能够在高温中“孵出小鸡”

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国目前的企业生存环境还不是最佳状态,就拿鸡蛋孵小鸡来比喻。鸡蛋孵小鸡的最好温度是37.5度到39度。我想我们在1984年办企业的时候,当时的环境温度是42度,太高了,大多数的鸡蛋孵不出小鸡,只有生命力非常顽强的鸡蛋才能孵得出来。到今天,我想大概还有40 度左右,也不是很好,但已经不错了,已经有大批的鸡蛋能孵出来了,但是还要生命力比较顽强。我们一方面对政府呼吁,要改善环境温度。政府不要总是要求鸡蛋的生命力多顽强,那是鸡蛋自己的事,政府应该努力的是如何改造环境,将法律规定得更合理。另一方面,我们这些鸡蛋在一起就是要更好地去研究怎么提高自身的生命力,以使自己能够在环境温度高一点的时候,依然能孵出小鸡来。  三、解读联想的“班子”理念

那么当环境问题解决了以后,总裁应该怎么做好管理工作呢?

在我看来,办好企业有点像爬珠穆朗玛峰,目标是爬到山顶。不管是北坡上,还是南坡上,只要能爬到山顶就是好方法。其实这些理论大同小异,关键在于怎样去归纳它。为什么一个企业要有一个自己的理论呢?就是你的这支队伍总不能一半人从南坡上,一半人从北坡上,队伍发散是不行的。所以企业里,假如有若干个事业部,有若干个子公司,就必须要有共同的管理语言。无论企业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的时候,都要有对得上的语言以方便经验的交流。于是,就要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这也就像一个放东西的柜子,大家都知道剪子、刀子这些零碎放在哪个抽屉里,衣服放在哪个抽屉里,这样的话,便于我们内部交流。

联想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理念,而且在这一套理念中,最核心、也最能体现出中国本土特色的就是“班子” 理念,现在就将其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

1.预防建班子的“常见病”

第一种“病”:“1+1<1”

所谓“1+1<1”,即前边那个1(指总裁),加上后边的班子后,甚至比总裁一个人管还糟糕。这很可能是因为你的班子里有宗派,有各种各样的纠纷性的问题。如果有纠纷存在,那还不如不要班子,这就是1+1<1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分下面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就是把你调到那个单位去,那个单位以前就已经有宗派了,这时候问题很难解决。这种情况在国营企业还是很多的。我们调查过,宗派问题对某些国营企业是一个先天的问题,怎么讲呢?就是国有企业的总经理,到了59岁,他不能走褚时健的路,这种路犯法,但是又希望能够保证一些正常的生活待遇不变。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式,就是退休前,破格选拔跟自己感情非常要好的人。这确实对他个人会有好处,可是第一把手这么做,党委书记看得很明白,也会这么做,他也选一个亲信来提拔,然后第二把手也这么做。这样有两三个人这么做,而且下边还形成体系,这就形成了宗派。有了宗派以后,问题就麻烦了,话就不能放在桌面上说了。说的东西都是很冠冕堂皇的,但是底下各自有自己的系统。到了这种时候,这个企业便相当难受了。

另一种情况,你所在的企业是一个新企业,或者说在这个企业里边还没有这样的问题时,你怎么去做呢?

核心的一点就是看总裁本人是不是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你如果能够做到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将话放在桌面上说,你就会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个问题就好解决。联想就有些笨办法、土办法。

比如联想有规定,绝对不允许子女进公司。这里边是有道理的,像我们是计算所出身的,我们的几个老副总、董事长的子女全是学计算机的,如果没有这个规定就都可以进联想。进了公司以后,夫妇本来就在公司里,然后子女再进公司,子女之间再联姻,那就管不了了。所以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而且领导子女进公司以后,对其他年轻人的发展会有影响,人家也会觉得不公平。所以在这点上,我们特别注意。还有一点,就是在社会上,有些大的用户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都会推荐他们的子女或有关的人到公司里来。现在这是社会普遍现象,对此,我们怎么做呢?第一,我们要对这个人进行笔试,考试通过后,要有三个副总裁同时签字来保证,这个人才能作为一个特殊情况进到公司里来,这就表示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私人关系。而且我们绝不通过这个孩子跟他的家长进行特殊联系,比如说你是税务局的负责人,那我们绝不经过你的孩子跟你联系,要不然的话就会出别的问题。

我记得1985、1986年的时候,中关村一条街上有一间公司的老总在介绍经验时讲道:在他的公司里边,什么税务局长、工商局长等等的子女全都有,还有副市长的孩子,他做事如何如何玩得转。可两个月以后他就不这么说了,为什么呢?每一个小孩都是一尊佛爷,谁都碰不得,你碰了他,他后边的家长就让你玩不转,所以整个公司就没法管。这点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联想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很多是我们认为目前时机不到,我们不能管的,但是绝没一件事是我们想管管不了的。所以公司里边绝不能形成这种带有宗派性质的东西。

另外企业内必须解决无原则纠纷。很多企业里下级埋怨上级,说上级的坏话,或者对其他部门表示不满,而在联想这种情况确实是很少,几乎没有。因为我们这里有个明确规定,就是当各个部门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与他的下级发生了无原则纠纷的时候,第一次我们会毫不客气地把下级调走,或者是降级,不允许无原则纠纷存在。但是处理完了以后,我们也会跟这个第一把手说:如果经调整,新换了人,一旦再有这个情况,你的位置就要注意了。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很小心地注意上下级怎么能够配合好。这种做法未必科学,但是解决了无原则纠纷,一会儿都不能让它存在。否则一个企业里像打仗一样,会带来很大的问题。1995年香港联想大亏损,实际上总经理和他在香港的部属在某些方面的无原则纠纷也是起了一定影响的。

第二种“病”:“1+1<2”

“1+1<2”,即有了这个班子后,虽然比你一个人强,但是你调动班子的积极性不充分,本来应该大于2和远大于2,让班子形成一个合力,结果却没做到。这其实是对班子的成员如何进行激励的问题。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如何进行精神激励?

假如一个人是班子里一个主要成员的话,那么做到以下两条我觉得就可以了:

第一点,就是在这个班子里他要有责权利相统一的一个舞台,并要能得到保证。这就是说,他要明确,他的工作和整个大的战局是什么样的关系;他必须要知道自己负责的这块业务在大战局里是一个什么位置;自己的管理资源是什么;有什么条件。也就是让他自己来管理,做好了怎样,做不好怎样,他心里要明白。这时候,这个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有一片自己的舞台了。

第二点,就更进一步了,就是这个舞台怎么给呢?要用一定的规则方式给,而不是第一把手随意给。举一个例子,我们香港的那个合作伙伴,在分配认股权给员工的时候,他在私下告诉员工给你多少股,分配的数量未必少,但是这些香港员工虽然拿了认股权却未必把自己当主人,他完全觉得是从老板兜里拿的,是一种恩赐,这就不行。因此,应该有一套规则,我们共同来参与制定这件事情,如果规则有了,而且定规则的时候,是每个骨干签字认可的,你想这是什么感觉?这时候主人的感觉就出来了。

我们的环境是一个什么篇10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看到几个大哥哥在玩水。那水起初是装在一个塑料瓶中的,自然也是瓶状,那几个大哥哥问我:“你知道水是什么形状的吗?”“瓶状!”我一边大声回答,一边心中洋洋得意着。那几个大哥哥又将水倒入一个玻璃杯中,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我心中有些犹豫,但还是回答说:“杯子状。”接下来,他们直接将水倒在了水泥地上,又问我水是什么形状的,这下我可回答不上来了,支吾了老半天还是无法回答。站在一旁的叔叔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其实,水是没有什么形状的之说的,所谓的外形的不同,不过是装水的容器的不同罢了。通过以上这个小实验,我要告诉你,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无法让环境来适应你,而你能做的,只有努力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就像水一样。”

那时我还小,自然无法悟得这其中的道理,现在想来这是很有道理的。水会随着容器的改变而变换形状,那么人为什么不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呢?

自然界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所谓的“拟态”、“保护色”,其实都是自然界生物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现象。菜青虫全身呈绿色,避役随着环境而改变体色,竹节虫形似竹节,且颜色也与竹没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