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永远的源头活水

时间:2022-05-14 10:10:00

书,是永远的源头活水

――读《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有感

前几天,校园橱窗刊出了xxx老师撰写的《营造书香校园,人人以书为伴》(下简称《营》)的文章,我当时一气读了三遍;今日又捧读打印整理的《营》文,更是倍感亲切,眼睛不禁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便产生了提笔写点什么的念头。

在《营》文中,陈老师以散文的格调,以流畅的文笔,以精炼的语言,以谈话的方式,联系自己半个世纪来学习古诗文的切身体验,向全校师生阐述了阅读、背诵古诗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营》文中不难看出陈老师具有“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的鲁迅精神。不是吗?中他被打进监牢,却没有放弃学习,坚持以书为伴、以笔为友、以文为乐,以顽强的毅力度过了艰难一千日。看,多么豪迈的诗篇!“且将六十当十六,此生事业重开头,莫道青春唤不回,登高最宜是九九”――这是陈老师的自勉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凌云壮志和“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陈老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教书之余勤于笔耕,写下了上百万字的诗文,他所带的毕业班的成绩曾名列全县第一,退休后,下海创业成为知名企业家,如今他又与学生一道赴海南办学。陈老师可谓功成名就,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祖国灿烂的文化哺育了我。”

陈老师在《营》文中指出:“诗歌是激情之作,它能激人向上。”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出生在“”前期,入学于“”后期,在“开门办学”时上小学,在“交白卷”时念初中,在恢复高考时,读高中。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我夜以继日地发奋攻读,终因根基浅、底子薄在高考中以三分之差而名落孙山。回到穷乡僻壤,我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浑浑噩噩,而是半耕半读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年时间里,先后读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近百本书。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我仍读书不止,自修了大学课程,终于拿到了大学文凭。八小时外,我还勤于笔耕。二十多年来,我苦苦地求索,虽未获得金黄的硕果,却也拾得了片片珍贵的绿叶――先后在国家省地市报刊发表新闻通讯文学作品及教研文章300余篇,计20多万字。

读《营》文,我还想到了我们有些学生,他们也许还不了解“少年易老学难成”的真谛,上课不够专心,作业不够认真,更没有想到趁现在年纪轻,记忆力强的时候,多记一些经典诗文。要知道这是我国文化的精华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我们的学校是以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之名命名的学校,校园里应该有浓厚的文学气息。我们要发扬光大鲁迅精神,从抓学生读书入手,创办校园鲁迅文学社,创办校刊、校报,让鲁迅精神在天涯海角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听,《营》文已吹响向书海进军的号角。它似春风吹得我们心花怒放,如战鼓擂得我们热血沸腾!亲爱的同学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人人以书为伴,营造书香校园,让书成为我们成功的阶梯,让书成为我们真诚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