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过程思考

时间:2022-11-16 05:31:00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过程思考

在新的历史时期,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要为实现党的总任务和基本路线服务,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切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人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为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一种方法,我们怎样掌握这种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下面我就晓之以理的过程中如何动之以情的问题谈一点肤浅认识。

确立三个观念,在晓之以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动之以情。

1、要确立为运动员着想,为运动员服务的观念。

我们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运动员。因此,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应放到为运动员服务上来。确立为运动员着想,为运动员服务的新观念。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我为中心”的支配观点和支配意识。处处为运动员着想,时刻把运动员放在心上,经常了解他们在训练中、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队员受伤生病后多给予温暖和照顾,父母或亲属来队热情接待;过年过节把不能回家的队员叫到家里与自己家人一起团聚:运动服装丢失或不够穿时想办法给予一定的解决等等,只要我们把运动员的切身利益、实际问题都想到了,尽力去做了,那么,晓之以理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只要求严,不懂得爱,不办实事的领导是做不好思想工作的。在我过去当教练员时,有一个身材条件、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都不错的运动员,就是在训练中怕苦怕累,训练量大些、强度要求高点,他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不舒服,批评他、处罚他、甚至停训都不解决问题,后来我主动从生活上关心他、体贴他,他业余时间爱学英语,我就买些书送给他学习。有一次他发烧病了,我把他换下来的脏衣服洗干净,从食堂做好病号饭给他端去,他受到了感化,以后不但在训练中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还能根据自己的不足主动增加训练内容,后来在全军运动会上获400米栏第二名。

只要我们有了为运动员着想,为运动员服务的思想,就能用深厚的情意去温暖他们,并把这种情意与生活上对他们的关心、学习上的支持、工作上的指导和思想上的教育结合起来,赢得他们的信任,就能使他们把组织上的号召和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2、确立重新认识运动员的观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规律、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都在影响人们的思想、更新人们的认识。我们必须熟悉运动员,了解运动员,对现在的运动员有新的认识,这是动之以情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对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训练状况、身体素质、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主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对运动员的影响等等基本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研究运动员新的思想变化及其规律。

现在的运动员有着新的特点:思想活跃、爱思考问题;很少保守,好发表见解;注重实际,讲究实惠;要求进步,渴望成才。从这些思想特点来看,虽思想敏锐,勤于思考,但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认识事物往往不够全面。思想很少保守,喜欢发表见解,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注重实际,讲究实惠也易产生计较个人利益的倾向;虽要求进步,渴望成长,但往往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遇到挫折易悲观泄气等。从分析运动员产生这些思想问题的客观原因来看,有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变化;训练比赛任务和环境的变化,家庭和社会影响所带来的。我们只有把运动员各种思想问题放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来考虑,才能弄清问题,再从各种思想问题的内在联系上来看,各种思想问题的产生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信心问题、训练比赛态度问题等,又往往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同志及教练之间相互关系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问题的全貌和内在联系,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掌握不断变化着的思想情况及其规律,予以新的方法。如无线电队一个女队员有次收到家里的来信,当时就哭了,几天情绪低落,通过了解,是她弟弟触犯了刑律,在看守所里态度又不好,她弟弟与她感情较深,平时也很听她的话,她很耽心弟弟。我了解这一情况后,除了做好她的思想工作,还特地给她几天假,让她回家一次,去做她弟弟的转化工作。她回队后能安心搞好训练,以后家里来信说她弟弟表现好多了,如果按过去的做法“一是叫她正确对待,二是要她划清界线”,效果肯定就要差些。

只有熟悉运动员,了解运动员,获得对运动员的深知、真知,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确立尊重运动员、信任运动员的观念。

尊重运动员、信任运动员是教育运动员的入情窗户,要做到动之以情必须尊重运动员、信任运动员,特别要尊重运动员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现代年青人更为强烈。青年人的自尊心主要表现在:人格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言行想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是一种要求向上的积极因素。如有的运动员在训练中比赛中成绩有所进步或提高,或是做了好人好事如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情绪就会更加高涨,干劲会更大。反之如果受到蔑视、冷落,他们的这种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对爱面子、自尊心强的运动员在他犯有过失时不要当众批评,就是个别谈话也要讲分寸,使其乐于接受。因犯了过失又愿意改正的人,更需要信任。你相信他能改正,可以激发他表现自己才能的热情。否则,你不信任他,他也不信任你,你看不起他,他就会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我们队里一女队员,一次在食堂领苹果,他认为工作人员发给她的苹果太小了,因没同意换大的给他,就把苹果摔了,还骂了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吵了起来,我当时没有马上指责她。只是劝开,过后我分别找工作人员和她了解事情起因经过,知主要是她不对,给她讲明道理,指出她的问题所在,再予以批评教育,使她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与我一起向工作人员道了歉,让矛盾得到圆满解决。

如不尊重运动员,不信任运动员,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就会情不通,理不达,甚至结上难解之怨,工作就会被动。

只有对运动员的真诚热爱,才能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以情感人。

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大量的是说服教育工作。解决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必须靠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工作。但是仅仅靠讲道理是不够的,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否则,即使道理讲得再好,也不能打动人心。这里既有说理的艺术问题,也有对被教育者的态度问题。同志曾经告诫我们:“搞好官兵关系,不是方法问题,而对战士的根本态度、根本立场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端正对运动员的态度,对运动员怀有深厚的感情,做到动之以情,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这里所说的“情”,不是前几年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时,象流行歌曲里所唱的那样“让世界充满爱”和“跟着感觉走……”,单纯的感情投资和无原则的哥们义气,让它带有恩惠的意识和打上商品的印记,而是指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同志感情、朋友感情,这种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要建立这种真挚感情,就要关怀他们,体贴他们,密切联系他们,尊重信任他们,热情帮助他们,真诚爱护他们。正如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所指出的“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以父母心、兄弟情、同志爱对运动员平等相待,正确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做他们的知心人,把话说到他们的心坎上,打动他们的心,才能让他们感到组织的温暖,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发生积极的感情,同领导者产生共鸣。我们向运动员灌输的革命道理才能通过这种感情的催化,变成他们自身的思想和要求。才能变成他们勤学苦练、勇攀高峰,为祖国争光的能动力,才能化作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爱”是“情”的基础,“情”是“爱”的表露,有了对运动员的真诚热爱,才能同运动员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以情感人。

必须紧紧把握情与理的统一。

我们讲的动之以情,不是唯感情论,还必须晓之以理,使情与理相统一,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与理是辩证的统一,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首先,情不能离开理。光有情是不够的,还得有理,两者不可偏废。如果情没有理的约束,就会感情用事,丧失原则,动之以情是前提,晓之以理是目的,动之以情是为了晓之以理,说到底,情是服从于理的,我们所讲的情是同志之间的革命感情,而不是低级庸俗不健康的情。目前社会上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讲原则,乱用情的现象,如有的拉拉扯扯,互相利用,拿原则作交易,有的借改革之机分亲疏厚薄,拉山头,搞派别等,这种离开马列主义理论原则的情,是我们革命队伍中所不能容忍的。

其次,理解不能离开情,情是理的载体,情为理准备了良好的心理环境,打开了通路。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只有通情才能达理,因受感化而接受的道理,是最能久久地铭记在心的,动情之后的转变,才有牢固的根基。理离开了情,理是苍白无力的理,这种枯燥无味的道理,有谁愿意去听呢?现实生活中,常遇到这种情形,有些人讲话满口都是大道理,可就是使人不爱听,不能引起别人感情上的共鸣。究其原因,虽有其本身的模范作用因素,主要的就是这些同志不求感情融洽,心心相通,一味板着面孔训人,讲干巴巴的道理,所以别人不愿意听。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寓理于情,把理化作丝丝深情送到人们心中,情是拨动人们心弦的音符,谁要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只凭单纯的说教,而拒绝动之以情那是一定要失败的。

在我国社会土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钻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切实把握情与理的统一,真正做到尊重运动员,信任运动员,时刻为运动员着想,为运动员服务,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把组织上的号召和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只有充分熟悉运动员,了解运动员,获得对运动员的深知、真知,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培养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新一代运动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四有”人才,达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