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黔西县教育网络培训农民

时间:2022-01-12 09:59:00

省黔西县教育网络培训农民

贵州省黔西县远程教育工程自2003年实施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在“建、管、学、用”上下功夫,至目前,全县建站561个,建立起“天网”“人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网络传输平台,有效的弥补了“以县远教中心为龙头,乡镇远教接收站为主体,村(校)远教站点为重点,远教中心播放户为补充”的四级远程教育网络不能完全覆盖所有村寨的问题,黔西县远程教育网络覆盖率达100%。通过各级网络,不断培训新农民,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了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本领。

一是利用远教站点平台进行培训。自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全县各级站点开展培训4445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296721人次,培训农民群众190332人次;2006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9.93亿元,比2002年增长19.3%。粮食总产量31.6万吨,比2002年增长19.9%;油菜籽产量5.47万吨,比2002年增长1.3倍;畜牧业增加值3.62亿元,比2002年增长33.2%。建成了肉牛加工厂、优质种猪场、优质养殖场等龙头企业,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投资1487万元,落实种养殖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5个,实施345个扶贫开发项目,使3.57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4.32万低收入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明显,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3万人,2006年劳务总收入达4.92亿元。

二是组建三支队伍进行培训。黔西县组建“三农”服务团64个破解“三农”难题。据统计,县、乡镇“三农”服务团开展培训讲座321场、开展农技培训课题245个,培训农民96512人次(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4160人)、帮助建立示范点147个,帮助抓好项目建设84个、发放资料2.6万份、筹集资金2736.6万元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直接受益农民32610户。三是利用三支队伍进行培训。全县远程教育站点明确操作管理人员,并把基本情况报送远教中心备案。乡级站点要配备2名以上的乡镇干部为专(兼)职操作管理人员;建在中小学的站点,要确定1至2名教师为专职操作管理人员;建在村党员活动室的站点,从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或条件较好的青壮年农民中明确1至2人为操作管理人员。让操作管理人员负责起站点的日常操作管理、教学组织和业务指导等。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辅导人员队伍。

根据教育培训辅导人员的配备要求,针对各站点在进行远程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有人播放,无人讲解指导的情况,县远教中心与教育局联系在已建的每个站点明确1名教师作为兼职教育培训辅导人员,负责对农村党员干部在学习党的知识、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进行经常辅导。建立农业科技教学辅导人员队伍。我县把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乡镇驻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经济特派员为补充,编入农业科技教学辅导人员队伍,确保每个站点有1名以上的兼职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辅导人员,再把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科技能手纳入管理。对农民群众在收看农村实用技术、农业科技、计划生育、卫生知识等方面的远程教育节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讲解辅导和现场示范,通过课前调查、课堂教学与现场示范指导相结合,使农民愿意学,学起来简单、做起来容易,能够很快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增产增收。制定实施《辅导教师评聘制度》,建立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辅导教师队伍。

三是利用示范基地进行培训。围绕一个远教信息宣传栏、一块试验地、一名科技辅导员、一批红领巾课件信息传递员的工作思路,全县农村中小学都建立或联合组建村校远程教育学用结合项目示范园、示范基地,不断探索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用结合的新途径,为学校教育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习培训提供"学、用"实践场所,实现学习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有效转化。经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学校常规教育"两不误,双促进"目标,为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工作长效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试验区扶贫开发和富民兴黔事业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验基地,就像是一粒粒种子,遍布全县28个乡镇,在肥沃的土地里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在希望的田野上迎风而长、顺势而生。截止到目前,全县拥有示范试验服务基地350个,村级经济实体290个,其中果蔬基地123个,养猪基地51个,养牛基地25个,专业户1200多户,种植蔬菜15万亩,发展经果林2.4万亩,建设了肉牛加工厂、油菜籽加工厂、优质种猪场、优质养牛场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