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体性事件对策及措施

时间:2022-03-18 08:50:00

农村群体性事件对策及措施

一、新形势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1、利益分配不均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产生,各种深层次矛盾随之揭露。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农民内部之间有的利益被重新调整与分配。在此过程中,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强势地位。当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民利益空间受到侵犯或威胁时,他们会自觉不自觉进行地维护甚至对抗;当农民希望扩展原来的利益空间时,他们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增加对事务的参与和监督。这两种利益表达方式又可分为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如上访)、非正规的体制外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如对抗),不过现实中这两类途径和手段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常常被非正规地使用,而非正规的体制外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也需要考虑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极端的形式即为农村群体性事件。

2、农民法制观念淡薄或对法律条文的断章取义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当前,农村普法工作断层较多,群众参与意识不强,学法氛围不浓,导致一部分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发生纠纷时,不是运用正常的法律程序去解决,而是采取"起哄"方式。有的农民法律意识虽有增强,但在理解法律条文时存在断章取义的问题,援引法律时偏执己见。

3、宗族势力在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另一重要原因。宗族势力是以宗族宗派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恶势力。近些年来,它在我国一些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宗族情感为了自己的利益,煽动本宗族和他人以群体对抗形式时常与其他群众发生冲突,甚至出现较大规模的械斗,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有的甚至公然对抗国家的政策法规,以集体上访为名,拦车挡道,冲击党政机关,影响极为恶劣。

4、不依法行政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原因。少数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民主决策不够,办理乡村事务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现象较为严重,容易引起群众猜忌和疑虑,产生偏激行为。有时面对少数群众无理取闹等违法违纪行为,又忽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片面"求稳怕乱",助长了少数人的不法气焰,一些人仿而效之,借机寻衅,挑起事端,引发事件。

5、干部作风不实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主要集中反映在乡镇干部身上,有些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相互推诿,踢"皮球",不及时加以解决,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干部平时不注意学习,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全凭经验和主观臆断,一味采用"蛮干",使矛盾产生和激化,引发事件的发生;有的干部下去做工作,不讲政治、不顾大局,随意表态,结果又兑现不了,给工作带来了被动,从而为矛盾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二、新形势下农村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对策及措施

1、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农村中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只有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了,农民才能从中得到实惠,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农村的许多问题也就从根源上消弥于无形,但发展不是盲目的,要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切忌发展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2、必须加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疾苦,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必将催生一个新的利益分配格局。这容易使一部分人产生悲观和不满情绪,埋下产生矛盾的隐患。要及时了解这部分人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政策上要倾斜一点,使他们安心生产,务求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3、必须加强农村群众民主法制建设。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学、法律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劳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刑法》、《治土地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真正懂得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逐步在头脑中树立民主与法制相统一的观念,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必须警惕宗族势力的抬头。宗族观念在农村较为普遍,宗族势力在农村较为强大。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有宗族势力的参与。我们必须把宗族势力的破坏活动与一些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不当行为不满而自发形成的过激行为严格加以区别。前者属于对抗性矛盾,是极少数现象。后者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大量的,应分别进行处理。

5、必须敢于面对群众站在一线处理群体性事件。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决不能采取回避拖拉的态度使事态扩大;对上访群众提出的问题、合理的要尽早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解释清楚,对不合理的,要态度坚决,讲清政策,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违背政策,给群众造成只要闹事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觉。处置应以说服教育为主讲究方式方法。此类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尽量采取说服疏导的办法,通过谈心、宣传法律、法规等方式,指出其行为的后果和危害性,不要因处置不当而使矛盾激化。尤其要慎用警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