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整脊学体会感想

时间:2022-05-08 10:04:00

学习中国整脊学体会感想

在研习《中国整脊学》一书后,有幸跟从韦以宗教授临床侍诊学习,深得教授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现将学习整脊学的个人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1.掌握中国整脊学的名词、概念、术语开始,培养真正的整脊思维

施杞教授在《中国整脊学》首发式上的讲话中说:“学术著作应当述而有作,构建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必须能够体现自身规律的理论内涵,韦以宗教授在占有大量科学文献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的观点,如他用有机论思维研究脊柱运动力学,提出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用系统思维研究脊柱功能解剖学,提出椎曲论;用整体思维研究整脊法机制,提出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既然自身规律的理论内涵在新的学科体系才能够体现,那么我们在认识整脊学科时,我们就应该在整脊理论体系下,按照整脊的名词术语来认识整脊,学习整脊。例如什么是“四维”,整脊中的“整”什么意思,什么是基础理论中简称的“一圆一说两论”,等等名词术语,不要想当然,一定要按照整脊学的理论来认识学习。很多人不知中国整脊学之“整”是中医文化思维之“整”,即是整体观念的意思,就是我们以整体的、动态的、系统的观念看脊柱。整脊学一出现就有人把过去单纯手法正骨冠以“整脊”,写论文、出专著来赶时髦,实在是大错特错,滥竽充数。也有很多人就把“四维”看做是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再加一维,这就是不了解整脊,想当然的典型例证。

中国整脊学的思维是中医基础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思维,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对人体、自然、心理等进行长期思索和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内在特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文化有机地融汇在一起,研究作为自然整体的人身规律。而欧洲医学家偏重于研讨人体自身的实体构成。学习整脊学时不要用西方思维,想当然的来理解整脊。其实这里在某个角度上牵涉到了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的差别,东方思维就是宏观形象思维,西方思维就是微观逻辑思维,西方人是分析的,而东方人是综合的。在认识方法论上,中医较西医偏重于整体综合,轻于解体分析;偏重于黑箱逻辑推导(类比、以表知里、试探与反证等),轻于白箱实验观察。举例来讲,就像评价一个西瓜的成熟与否,西方思维就是切开,或者剖开一小口,或者用一个管子直接打入内部,看看里面到底什么情况来判断。而东方思维是看看西瓜的花纹长的怎么样,用手来拍打听听声音怎么样,还要询问西瓜的生长时间、生长环境等等来判断。

既然中国整脊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学习整脊这门既古老又崭新学科的时候,你就不要死搬硬套用其它思维如西方医学思维来代替或者排斥整脊思维,就应该先抛弃一切思想固有的,然后再来学习整脊,把整脊理论和思维装进自己的头脑中,用其它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帮助培养牢固整脊思维,这样才能学习到中国中医整脊之精华,从而修成中国中医整脊之“正果”。

2.运用整脊思维,认知疾病实质

运用整脊思维,把一圆一说两论、三大原则、四大综合疗法,运用自如,才能认知疾病实质,达到临床满意的疗效。如果你不能用整脊思维来思考整脊,那么在治疗时就是运用四大综合疗法,临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为治疗目的不明确,步骤会混乱。什么是整脊的思维基础?就是在中医和中国整脊名词术语上构建出的“一圆一说两论”。

举例来讲,我们诊疗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运用整脊思维,其病因病理形成过程应该是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退化和脊柱不协调运动共同造成的,而椎间盘自身没有动力结构,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后,几乎都出现椎曲变直,上段腰椎旋转、侧弯、倾斜。关节力学适应性调节,关节突关节位移导致椎间孔变小,神经根受后方应力推移,与前缘椎间盘碰撞产生症状。由此可见脊神经与椎间盘在机械压迫产生症状时,脊神经是主动的,椎间盘是被动的。治疗时我们就要从恢复椎旁肌力平衡入手,调整椎曲,这样抓住了疾病实质,治疗目标明确。在施治时,先理筋、再根据X线片辨证调曲、加强功能锻炼一而贯之,临床上所遇到的治疗难题也会迎刃而解了。而你用传统机械压迫刺激观来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然后用CT来证实,然后一味的改变突出椎间盘的形态,去剔除它,消融它等等。虽然一时取得症状的减轻,但是换来的是脊柱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的进一步失衡,椎曲更紊乱,其复发及复发后的后果也可想而知了。

3.真正理解掌握好整脊学中的三大原则

整脊学中的理筋、调曲、功能锻炼三大原则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理筋是基础,调曲是核心,功能锻炼是关键。

首先重视理筋,认为筋柔才能骨正,为调曲做准备,是治疗基础。韦以宗教授认为作推拿者重视“筋”,行正骨者重视“骨”。但脊柱劳损病不是突发的外伤,而是长期的单侧某肌群损伤导致脊柱骨关节错位。骨折复位要求对位对线。所谓对线指恢复原来的解剖生理的力线。整脊对脊柱骨关节的复位同样要求恢复力线。这力线主要是“椎曲”,特别是“腰曲”和“颈曲”。临床上几乎所有的脊柱劳损病都源自椎曲紊乱。椎曲紊乱的病因病理基础就是椎体关节三角力学结构位移后出现“骨牌效应”所致。而椎曲紊乱起源于维持椎曲的四维肌力不平衡,所以要正骨——调曲,就必须先理筋。在创伤骨科是“骨正筋柔”,是因为源自“骨伤”;而在整脊来说,是“筋柔骨正”,因为源自“筋伤”。所以在临床上运用整脊理论治疗脊柱劳损病和脊柱类相关疾病时,理筋是基础。

椎管是椎体的椎孔叠加组成,并按其正常椎曲排列,每一椎体的椎孔下缘直径大小与相连之下一个椎孔上缘直径大小是相一致的。脊柱所内涵之脊髓、脊神经、颈椎之椎动脉,以及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均依靠在生长发育期形成的颈曲、腰曲的形态结构,决定其容积、方位及压应力。这也是人体形态结构与机能的统一协调性。

椎曲改变源于椎体之间之椎间隙改变,椎间隙的空间位置则是椎间盘的位置,椎间隙一旦紊乱、变窄,则椎间盘承受的内压升高——这是临床常见椎间盘突出诱因之一,也是临床上X线照片诊断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椎曲改变的依据。可见,临床上脊椎错位所致运动障碍,脊髓、脊神经和椎动脉之损害,主要之病理体征是椎曲改变。

要使脊柱恢复原来的生理解剖和力学关系,即是复位,使脊柱“对位、对线、对轴”,这就要调曲。由此可知,调曲是脊柱劳损病和脊柱类相关疾病治疗核心。只有把椎曲恢复才能真正做到从根本上治疗,而且是防复发的必须条件。

功能锻炼是分别锻炼相关的肌肉韧带和关节,使已受损的通过自我调节,进行恢复和改善,未受损加强协调统一,达到力的平衡。在实质上就是发挥脊柱“肌肉夹板”的作用,如骨折治疗用夹板对骨折的固定一样,对脊柱骨关节起静态和动态“固定”作用。

在整脊临床上,维系脊柱的肌肉韧带就是脊柱骨关节的“夹板”。而“肌肉夹板”必须在相互平衡基础上,才能对脊柱骨关节起“固定”作用。因此,整脊医师必须十分清楚了解,导致脊柱骨关节不稳定的肌肉是什么?如此才能正确运用“肌肉夹板””对脊柱骨关节的稳定。

例如,治疗颈曲紊乱的颈椎病,正骨后,需坚持颈肌的锻练,时时做扩胸运动。练颈肌,练扩胸运动,如果复位后不运动、肌力不协调,则不稳定,重新移位了。同样,治疗腰椎滑脱症,椎体复位后,靠“哈腰”、“床上起”锻练腰背的竖脊肌来稳定椎体,使竖脊肌起到“肌肉夹板”的作用。可见,功能锻炼是治疗和预防脊柱劳损病和脊柱类相关疾病的关键。

理筋、调曲、练功,三方面是一而贯之的治疗方法,目的都是恢复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的平衡,达到解除疾患的目的。

4.把握好整脊诊治范围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概念体系)或科学手段,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同样中国中医整脊学也有自己的诊治范围和适应证,不是什么都能治疗,概而全之的。中国中医整脊学就是针对脊柱劳损病和脊柱类相关疾病的一门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即使把它推向尽善尽美,它的功效也不能超出某一最大限度。所以我们要认清中国整脊学的诊治范围,既不能夸大我们整脊的诊治范围,也不能缩小我们的阵地。夸大会给整脊发展的道路带来许多麻烦,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医疗事故频发的今天,所以就要按照整脊诊疗指南,不要自作主张,自作聪明从而造成自作自受的恶果。同样在整脊治疗范围内,我们要有充分的理由自信,这是因为中国整脊学是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突破后的重大成果。正如葛宝丰院士评价说:“在中国传统思维,人体生命观和传统整脊学原理,以及二千多年医疗实践的指导下,经过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创新,正成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整脊学’,是我国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个很大的进步。”

5.中国整脊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中国整脊学理论体系的形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这个理论体系不是凝固的和封闭的,它将适应时展的潮流,在用发展着的中医理论和发展的现代科学、现代生物学,以及在融会、吸纳中外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新的创造过程当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理论体系自身的丰富和发展。真正的整脊师应该从不自我封闭,从不保守僵化,而是敢于和善于在开放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中国整脊学理论体系,就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没有终结,也不会停滞,而是为后人在随着人类进化过程中,对其进一步丰富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牢牢把握发展性、开放性,是深刻理解中国整脊学的精髓之一。比如,在理筋的过程中不管运用是药物烫疗、药浴、电针还是运用各种松解手法,不管你用的是龙氏手法,还是王氏手法,还是郭氏手法,只要你能达到“筋柔”,就是达到了整脊理筋的目的,也就是说在理论具体指导治疗时,整脊学同样具有开放性,不是具有排他性。掌握了这些才能树立正确整脊思维观。

6.要充分认识中国整脊学是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

中医学自其奠基以来,经过两千年的演进,在其原有的可能的范围内已接近尽善尽美的程度。当此之际,要突破这个局限,就必须创造或引进新的概念和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如相对论力学对经典力学的突破,电子显微镜及其原理对光学显微镜的突破等。从基本框架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已成为中医学迫切的客观要求。韦以宗教授对祖国医学整脊理论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发掘整理研究,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脊柱运动力学的新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科学进行了脊柱机能解剖学和运动力学、生物力学的研究,创造出当代中国整脊学,在中医整脊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突破。

从理论来源上来讲,中国整脊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几千年的整脊理论与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科学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以韦以宗教授为主的中医学仁们集体智慧的产物。

从内容上来讲,中国整脊学是科学的把握了中医药理论的实质。涵盖了古代整脊理论,正骨,针灸,中药,生物力学,解剖学,影像学,现代等各学科。包括了“一圆一说两论”,三大原则,四大综合疗法,八大应策等内容。

从本质属性上说,中国整脊学是中医整脊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突破的结果。是在祖国医学整脊理论技术上结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科学,传统整脊局限的突破。

我们充分认识中国整脊学是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这是一个取得新突破后新的学科,使我们从事整脊工作倍感荣幸的同时,倍感任重而道远。

以上是我学习中国整脊学的个人体会,因自身工作经验和能力所限,难免会挂一漏万,恳请各位专家、老师、同仁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