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对推进新农建设感言

时间:2022-08-26 10:20:00

书记对推进新农建设感言

对已取得的经验进行规范性、模式性的总结、巩固和提升。同时,六是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新机制。政府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正确的发展方向。各部门要多设“路标”少设“路障”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对相关政策及体制机制不断梳理、改革和完善。还应注意进行有效督导,对各种问题进行很好地预防和解决,从而少付代价、少走弯路。

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这个阶段。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新农村建设具体实践中,始终坚持城乡统筹,高度重视保护农民利益和耕地安全,着力破解资金短缺、土地流转和市场对接三大难题,把新民居、新产业、新农民、新体制、新文化一同打造,努力探索符合现阶段情况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路径。

要以规划为先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可以很好地解决新农村建设发展要素和发展空间的植新、整合、统筹、预留等问题,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通过规划。确保不吃后悔药、不留后遗症。植新,就是把新的要素、方式、技术、方法等,通过规划植入农村发展之中。整合,就是把分散、破碎的要素整合起来,包括把零散的村庄整合起来。统筹,就是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使新农村建设实现整体最优。预留,就是不急于求成,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

要注意五方面问题。一是防止规划滞后。坚持规划先行,制定规划。使发展的机会成本最小,确保现在不走弯路、将来不留遗憾、长期不会落后。二是避免覆盖不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定规划时,要尽可能覆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既从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出发,又充分考虑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三是提高品位标准。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应不断提高规划的品位和标准,建好实用美观的新民居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污水、垃圾处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四是坚持政府主导。新农村建设可以分成多个板块,引进多个开发商,但总体规划必须由政府来做。党委、政府要积极主动统筹协调好各开发商、各个板块的关系。五是保证执行刚性。规划一经确立,就要坚决执行,做到一张蓝图管到底”确保落到实处。

要以产业为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以业为根,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庄建设。决不能搞无产业支撑的空心村”

应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业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新的生活方式有新的生产方式来支撑和对应。

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一是明确发展方向。对于那些可以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农村来说。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三河李旗庄在新民居建成后顺利引进了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通用磨坊公司,以此带动了当地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于不能够实现城镇化或者不能完全实现城镇化,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以发展农业为主,可以围绕农业发展多种服务性、增值性产业和其他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毗邻京津的良好区位优势,二是选准发展路径。发展新型农业业态。决定了发展农业的基本定位是城郊—都市型的市场导向型农业和双节双高生态型农业。同时,还应关注本地草根经济,对其大力扶持、努力提升,引导其进园区做大做强。

要以新民居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新民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新民居。而且对扩大消费、拉动投资有着重要作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区域发展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应按照城市标准去做,一是纳入城市化范畴的应按照城市标准去做。完成城市化的新民居本来就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功能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就要做到什么程度。

要注意体现民本、科学、特色。民本,二是以农业为主的地方应建成“新农庄”建设过程中。就是适应主要从事农业的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既最大限度地体现现代住宅的先进性,又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减少农民投入。科学,就是努力运用现代技术低成本破解传统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足、环境卫生较差等老难题。特色,就是尽可能体现农家特色、地方风貌和民族风情等特质,不搞成千村一面,不破坏生态环境。

要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长期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更应该注意提高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不能仅立足于改变村貌、提高农民生活居住条件。使“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农民转变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生活、讲文明、明责任的新型农民。

不断提高文化思想素质、生产经营技能、参政议政水平。一是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要引导他与新农庄、新生活方式和新农业业态相适应。

新型农民培育的核心内容,二是发展新文化。新文化涉及新农村的价值导向和精神生活建设。也是新产业发展和新民居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主要应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地区特色精神风貌和健康高雅的乡俗民约。

要以破解瓶颈制约为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资金短缺、土地流转和市场对接是新农村建设的三大瓶颈制约。推进新农村建设,从操作层面来讲。应逐步探索破解这些关键性难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出台的相关政策,一是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关键是要做到三个起来”把土地价值做起来。增加资金投入,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良性互动;让已有资金活起来,通过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形式,盘活农村已有的各类资金,导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使产业发展转起来,通过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和探索发展新型农业业态,使农民自身和集体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从而形成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

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破解土地流转难题。要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坚持集约用地,建立并实行土地退出机制。

逐步培育和打造新的农业业态或新型农业组织形式,三是破解市场对接难题。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探索。既要在维护农民家庭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科学、合法、平稳地实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又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农业生产和经营者与市场的对接更加顺畅有力。

就成功解答了这“三道难题”对于资金问题,三河李旗庄镇的查马坊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探索成立开发总公司,由政府担保进行贷款,出资垫付村民拆迁补偿款,参与原村址土地的开发利用,获得工业开发收益;对于土地问题,通过利用旧村址节地、回填废弃坑塘造地、盘活低效企业腾地等方式,既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用地问题,又使耕地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对于市场对接问题,通过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村民在村级工业园、养殖小区开厂办企业,搞联合养殖,使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大有可为。

要以新体制为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就需要一套与之适应的新的社会政治管理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一整套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其健康有序推进。

一是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新模式。不能出现因村街归并、人口集中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涣散、党的领导弱化的问题。

农民对新农村社区环境和管理也会有新要求。应注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探索建立农村服务管理新机制。随着居住方式、生活状态的改变。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注重管理规章制度等软件提升,使之符合新农村管理需要。努力把新农村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兼顾各方利益,三是探索建立壮大集体经济新机制。新农村建设开展前就要做好统筹安排。努力做到富民和强村相统一,有效增加集体经济积累,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后的社会管理。

加快推进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险向农村的延伸覆盖和城乡社会保障的等值化,四是探索建立保障农村长远发展新机制。建立与农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和长久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真正发掘市场的力量,五是探索建立市场运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确保市场良性有序,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