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讲话精神学习体会8篇

时间:2022-10-14 10:25:23

三严三实讲话精神学习体会8篇

第一篇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上,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了进一步的行动部署。他指出,要进一步立规执纪,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要把专题教育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激励领导干部积极应对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隐患,扎扎实实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他特别强调,党委(党组)要强化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敢抓敢管,在以身作则上见表现,在遵规守矩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见实效。可以说,这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要着力的三个具体行动。总书记这些讲话精神,明确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并要求专题教育活动须始终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并以此来检验专题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

以身作则,行胜于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党风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徘徊不前的,关键要看党委作风怎么样,以党委书记为首的班子成员是不是以身作则。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以身作则,加强学习,注重实践,率先垂范,才能有底气、挺起腰杆坚持真理、干好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有那么一股以身作则、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要有那么一股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无上情怀,要有那么一股坚定不移、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践行“三严三实”、以身作则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在政治信仰上,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要同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工作路线上,要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思想作风上,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反腐倡廉和谋事创业做人上,要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时刻自重自省、慎独慎微,并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成为维护党的团结的表率,坚持五湖四海,同时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批评,秉持公心,舍得奉献,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利益牵挂在心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担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重任。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遵规守矩上见行动,首要一条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明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守纪律、讲规矩是党的优良传统。各项纪律和规矩,既是“紧箍咒”,更是“高压线”,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将遵规守矩铭记于心、见之于行,一定要有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从而把自己的言行圈定在党纪国法的篱笆之内,作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各项规矩的表率。遵规守矩,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保护,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安全带”、“保护阀”。只有遵规守矩,党员干部才能够“不触雷”、“不碰线”,才能够集中精力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遵规守矩不是要甘于平凡、庸懒散奢、不思进取,而是要为真抓实干铺路,为改革创新加油,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奠定基石。一个遵规守矩的环境,才是一个有利于干事创业的环境,才能够不断激发改革锐气、激扬改革勇气、激活改革智慧,才能够树立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为实现“四个全面”保驾护航。

整改落实,务求实效。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解决问题。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查摆问题,把矛盾化解在早期,把问题消弭于萌芽中;对于那些群众反映较多的、累积矛盾较深的重大问题要千方百计予以积极解决,不要搞“拖字诀”,更不要搞“击鼓传花”。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可能存在缺点,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可能十全十美,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把问题解决好。尤其要按照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以正反典型为镜子,实行组织力量、班子力量、个人力量、群众力量相结合,在查找和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强化整改举措,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当前,我省狠抓改革攻坚,强化创新驱动,正在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征程中迈出新的步伐。贯彻落实践行“三严三实”重要讲话精神,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还要把专题教育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以上三个具体行动上着力,善找问题、善谋创新、善于改革,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践行“三严三实”,关键看落实。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扎扎实实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时刻准备坚持真理,时刻准备修正错误,结合广东发展实际与经验,以排头兵的要求努力贯彻落实践行“三严三实”重要讲话精神,以取得丰硕成果!

第二篇

思想灰尘不扫,精神状态就难以提振;作风流弊不除,政治生态就无法清朗。践行“三严三实”,关键是增强自觉性,通过切实可感的点滴变化,不断抵达自我完善的新境界。正因此,强调,“每个同志都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永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就像一棵果树,要想长得好、结出好果子,需要时常修枝剪叶,不断改造提高自己。我们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的就是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对照党的宗旨要求,认真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受到警醒,得到提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修枝剪叶,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我改造的重要性。附着在个人思想上的病菌,往往隐蔽性强、潜伏期长,表面上看微不足道,实际上却遗患无穷。现实世界,名利欲望的诱惑与熏染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果不提高警惕、及时消毒杀菌,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祸患常积于忽微”,认认真真把控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时时刻刻为“操作系统”漏洞打好补丁,才能扎实筑牢思想的防线。

修枝剪叶是需要一些勇气和毅力的。很多时候,指出别人的问题容易,发现和改正自己的毛病就难了。在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准确寻找自己身上的病灶,勇敢地举起手术刀,改变,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谨言慎行、严于律己,发现问题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才能将错误克服在发端之时,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发表讲话时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就是严与实,也是今日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每一位党员干部自觉行动起来,把自己身上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整改清单,以须臾无可停歇的姿态努力改造、提升自我,我们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点赞。

第三篇

“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对践行“三严三实”提出四点新要求。这是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的示范之举,也是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明确信号。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和党性上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浓厚了、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更明显了。作风建设,就怕一曝十寒,最需久久为功。践行“三严三实”,“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要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要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提出的四条明确要求,对于确保作风建设的“抓常、抓细、抓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站立不起来;如果没有信仰信念,精神世界就会坍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理想信念丧失,就会得“软骨病”。纵观那些犯错误的党员干部,无论政治上的跑偏、还是生活上的走邪,归根到底都是“总开关”上出了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坚定信仰、信念和忠诚,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信仰信念不是一句空话,行动最有说服力。对党员干部来说,在践行“三严三实”中立根固本,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能满足于做纯粹的“技术官员”,也不能甘当“谋生雇员”。只有挺起精神脊梁,让严和实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才能真正当好旗帜和标杆,彰显共产党人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

古人说:“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信仰、信念、忠诚,就是党员干部的人生“真宰”。当年,正是坚定不移的精神追求,使得“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加大炮”的巨大威力,让我们党从南湖走向全国、从瑞金抵达北京。今天,在立根固本中挺起精神脊梁,我们就能与人民群众永远保持血肉联系,就能面对复杂执政环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走在群众前头。

第四篇

“人们在批评的筛子里寻找一切奥秘”。查找不严不实的问题,既需要反求诸己的内力驱动,也需要批评监督的外力助推;落实从严从实的要求,既需要自我解剖的无畏勇气,也需要从谏如流的开阔胸襟。

“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靠自身努力,也靠党和人民监督”,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为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从严治党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领导干部作风怎样,身边的同志看得最清楚、最有评判权。让他律与自律相辅相成,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得益彰,让监督与反躬自省相互补充,才能将组织力量、班子力量、个人力量、群众力量结合起来,把问题置于全天候的探照灯之下。

尽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但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视“监督”为麻烦。有的抱着“举大事不谋于众”的盲目自信,对群众意见不屑一顾;有的误认为“提意见就是唱反调”,以“维护团结”的名义压制批评监督;更有甚者,对批评监督搞打击报复……其结果,没有批评的团结、缺少监督的和气,只会让问题越攒越多、越积越厚。可以说,不愿意接受监督,本身就是不严不实的突出表现,需要深入整改、大力纠偏。

纵览中国古代盛衰兴替的历史,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往往是良政善治的开端;壅蔽言路、闭目塞听,常常是政治衰败的前兆。其实,“一言堂”看上去威风凛凛,实际上是自我孤立。对领导干部而言,容忍批评声音,才是真正的胸襟;自觉接受监督,才是真正的自信;做到从谏如流,才是真正的智慧。敞开心扉,襟怀坦白,有闻过则喜的雅量,有见贤思齐的精神,有择善而从的品格,让各种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领导干部才能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让严的标准、实的精神融入心灵深处,从而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哲人说,“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党内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领导干部要习惯于在组织和群众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让党内生活严肃起来、认真起来,“三严三实”才有保证,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才能形成,我们党才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就践行“三严三实”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一个工作重点。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党中央在部署这次专题教育时明确提出要以上率下,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以“三严三实”为题,就是落实这一要求的行动。

在讲话中,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精神、新要求。首先是必须把握好一个原则界限,那就是: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其次是必须牢记四个要求,那就是: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要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要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第三是必须体现在三个行动上,那就是:在以身作则上见表现,在遵规守矩上见行动,在整改落实上见实效。提出的这一系列新论述、新精神、新要求,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将之深入贯彻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全过程。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任务面前,“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可谓是泾渭分明。将衡量二者的标尺明确为“党和人民事业”,既有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鲜明的方向性,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刻刻把握好的原则界限。“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正如总书记的总结所指出的,各级党委主要抓了集中学习、专题党课、专题调研、查摆整改四个方面的工作。作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专题教育活动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加浓厚、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更加明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剖析,尤其要聚焦“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认真查、仔细找,立行立改。

把握好这个原则界限,就为参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每个党员干部树立了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党的各级干部,理应明确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之于和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人民服务。在“党和人民事业”这把标尺面前,任何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做到了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是否做到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是否处理好了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也就是自己的行为究竟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一目了然,老百姓也一清二楚。无论是哪一种,无论是坚持真理,还是修正错误,总书记都用“一刻”来强调推进或改进的紧迫性。“一刻不停歇地干”和“一刻不耽误地改”,这就意味着各级党员干部要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把握好这个原则界限,也就为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否真正取得成效提供了基本遵循。“三严三实”是一次专题教育活动,但又并非只是一次活动,而体现着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各级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是他们修身做人的根本遵循,天天需要面对。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形象和威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因此,看“三严三实“教育专题活动是否真正取得成效,就是要看“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是否得到贯彻遵循,就是要看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当好了旗帜和标杆,全体党员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每一个人是否经常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专题教育开展之初,省委书记同志便明确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深刻认识活动的重大意义,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修身做人,严格思想政治建设,严格党内生活,严格党的纪律,把全省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接下来,全省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践行“三严三实”重要讲话精神,把专题教育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紧密相结合,坚持以正反典型为镜子,实行组织力量、班子力量、个人力量、群众力量相结合,继续在查找和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从具体问题抓起、改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立规执纪,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为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实现提供根本保障。

第六篇

把“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照一照、量一量,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有什么问题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照一照、量一量,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身上的“八种病”,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醒和深刻反思。

一是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信仰迷茫、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丧失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有的嘴上讲党性,实际丢一边;有的不修马列主义,却潜心研究“官场秘笈”等歪门邪道,最终走上了歧途。

二是对待群众时的“冷漠病”。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将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导致了干群之间关系恶化,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有的对群众的疾苦不焦心,对群众的困难不上心,对群众的冷暖不操心。正所谓,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三是履职用权上的“擅权病”。一些领导干部公器私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土地征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插手干预司法;有的利用烟草、玉石、能矿等领域资源设租寻租、借权营生,大搞利益输送,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四是选人用人上的“关系病”。一些地方的官场生态存在“潜规则”和“关系网”问题。有的搞小山头、小圈子,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进不了圈子就进不了班子;有的搞人身依附,拉帮结派,导致一些干部信奉“琢磨事不如琢磨人”“干对事不如跟对人”的官场术,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

五是工作作风上的“漂浮病”。思考问题“浮浅”,看不到主要矛盾在哪里,更看不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行为方式“浮躁”,抓工作头脑发热,促发展急于求成。工作方式“浮漂”,调研蜻蜓点水,工作粗枝大叶,唱功好、做功差。工作作风“浮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总结汇报“浮夸”,对问题遮遮掩掩或避而不谈。

六是廉洁自律上的“腐化病”。一些领导干部牟取私利、大搞腐败,既有大官巨贪,也有小官巨腐。有的生活情趣不健康。品不正,何以为官?这些腐败现象,给个人、家庭、社会,给党和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七是干事创业上的“庸懒病”。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有的遇事不担责,面对大是大非不敢亮剑,面对矛盾不敢迎难而上;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出了问题上推下卸,有了功劳你争我抢。不敢担当、不敢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怎么向前发展?

八是“四风”问题上的“易发病”。“四风”问题的病原体还没有根除,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大吃大喝有所抬头,从酒店、会所转战到农家小院,送红包变成送电子礼卡,打牌风屡禁不止。

正如指出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这八种病症就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过程中必须聚焦、对准、解决的问题。要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分析,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有什么问题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从具体事情抓起、改起,以解决问题的成果来检验专题教育的成效。

第七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经验。党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的正是乘胜追击“四风”问题,让“四风”从“不敢”逐渐向“不想”转化。

贯彻“三严三实”是思想建党的重要路径。思想建党需要不断创新,思想灰尘需要不断清扫,思想境界需要不断升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从两个层面指出了升华境界的途径,从六个方面指明了清扫灰尘的办法,是各级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从思想建党方法看,既着眼战略又着手战术,同时把复杂问题具体化,使广大党员干部既拥有自我判断的标尺,又掌握现实针对的自我警示内容。用权严不严?做人实不实?每日一问而遵从内心则必有答案。循着贯彻“三严三实”的路径,定能攀登思想建党的峰顶。

“三严三实”是根治“四风”问题的良方。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有些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如何促进“不敢”向“不想”转化?如何扩大好势头、压住坏风头以形成更好的“势”?一旦“三严三实”成为领导干部修身、为政、成事的先决思维条件,总是自觉地以此来思考、衡量、判断事物,它就会产生内在的约束力,告诉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正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四风”产生“不想”效应的内在肌理。

“严实”精神是养心修身的源泉。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普通人的修养内容和方法。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三严三实”则是每日修身养心的必修课。世间万事成于严与实,首先就源于内心里有充盈的严实精神的蓄水池。严实养心,养的是精神圣洁纯净,养的是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养的是行为准则和习惯。把心养好了,养出高境界,养成好习惯,对“四风”不仅“不想”,更会“不屑”。每日修炼,久久为功,使清风正气成为内心的信守,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没有什么蛊惑能够奏效,而心能始终如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干干净净。

从干部心理特点和习惯规律看,目前正处在新旧、清浊相互交织转化的特殊时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注重使“三严三实”内化为做人、做事、做官的内心律令,转化为想问题、干事情、做决策的价值准则,则必如所言:“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管一阵放一阵、严一阵松一阵,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不至于使小矛盾积重难返、小问题酿成大患。

第八篇

儿时可以见到的铁匠、木匠、泥瓦匠、小炉匠,其活计虽特点不同,但均须遵循“专业”要求,才能成为业内“高人”。细琢磨一下,各式工匠的“匠”心无不折射出对工作、对人生的态度。基层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也应独具“匠”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当好“四匠”。

要当好“铁匠”,敢于硬碰硬。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传统铁匠的工具就是一个铁砧子一把锤,当铁匠就要铁对铁,硬对硬,实打实。践行“三严三实”更需干部自身“硬”。要当好“铁匠”,把自身放在“熔炉”中去锤炼,学会铁匠那种去废生新、锤炼成钢的能力,在不断应对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各种利益诱惑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行、能力素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这就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学习铁匠过硬的“打铁”技能,锐意改革,勇于担当,以“严”和“实”的作风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要当好“木匠”,善“锯”守规矩。木匠的家把什是:一拐一墨斗,专把直线找;一锛一斧一锯,专把平面找。拐尺,是个直角,再加上一个墨斗拉线,是专找直线的。锛、斧,都是除木钗整平面的,锯是锯掉有疤痕的地方。这都是正直和公平、除污点守规矩的象征。正直公正、严守规矩都是“三严三实”题中之义,践行“三严三实”也需要学习木匠,始终用好心中“拐尺”和“墨斗”,对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直公平进行衡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自警、自励,修身养性,塑造良好形象。对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要善于“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坚决清除,做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当好“泥瓦匠”,善于聚合力。泥瓦匠就是:一锤一泥板,水里泥里下得去,沙里灰里拌得匀,高的低的抹得平。沙子、石子、水泥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物件,但在泥瓦匠的调和下,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细想一下,作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必须有这种能力,要善于辩识各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凝聚各类人才的合力共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当前,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普通人才存有偏见,嫌不出色、本事小,看不起或弃之不用。这是工作作风不实的表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领导干部要有胸怀,对各类人才,要用其长、容其短,把各类人才“调和”成上等“建筑材料”。

当好“小炉匠”,擅于维护团结。小炉匠就是以前为各家各户及茶馆饭铺修理炊具和器皿的工匠,后来发展到修理铝制品、铁制品。“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词就出自小炉匠这一行当。要干好这个行当,必须心灵手巧,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小炉匠善于将破碎的物件修复完整,对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一件物件破碎就是各个部分搞不“团结”,则影响物件整体美观和实用价值。同样,一个单位,若领导干部与普通干部、普通干部不团结,关系紧张、离心离德、推诿扯皮,则这个单位的工作就干不好。可以说,一个干部团结的单位,工作效能就会很高。因此,领导干部要做重团结、促团结的“小炉匠”,运用高超的领导艺术,融洽单位干部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