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时间:2022-03-12 10:16: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认为,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甚至可以说是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方面的情况,鉴于时间,我就不想多讲了。到1998年,我们国家主要农产品实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当时中央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国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从1998年以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说粮食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农民权益保护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滞后的问题、农民素质问题,等等。应该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和国家付出了极大的力量。经过这些年,应该说一些矛盾缓解了,而另外一些矛盾变得比较突出,主要是城乡差距太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太大。在1995年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到3000块钱,而到了2005年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7000块钱。有些人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我觉得这个比喻也可能不是很恰当,但它是一种感觉,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感觉到城乡差距太大。由于城乡差距太大,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影响到我们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所以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同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又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已经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带动乡村的方针。

建国以后,我们曾经几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这个任务,和过去我们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背景上确实有很多不同。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上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是在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情况下来讲新农村的建设。而我们现在提出新农村的建设,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可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大家都知道,在80年代初期,中央曾经连续下发过5个“一号文件”。现在回过头来看,这5个“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它基本上是在二元结构的体制下,解决农村内部的问题,主要是废除制度,建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2004年以后到现在,中央又连续下发了3个“一号文件”,这3个“一号文件”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欢迎。这3个“一号文件”和前面5个“一号文件”的最大不同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就不是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而是调整农业何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这样一个转变。所以说,在现在这个时候又提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全面推进转变的过程,具有非常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我们在底下调查时,有个同志讲了两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认为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对第一个问题的总结。他们说了什么呢?他们说,从来没有哪一项部署,像这次这样,集中地整合了这么多部门的资源,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就是从来没有哪一项部署,如此集中地、直接地惠及到广大的普通农民。所以基层同志们的这些感受,应该说是对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