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科学权力观

时间:2022-11-23 11:59:0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科学权力观

科学权力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包括:什么是权力以及怎样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权力、权力从何而来、权力为谁而用、怎样使用权力等问题。

一、要理解科学权力观,首先我们应该理解和认识什么是权力。谈到这个问题,人们可能会说:权力不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吗;权力不就是用来管人、下命令的吗……其实,这只是权力被片面了的、物质化了的外在表象。翻开《辞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权力”一词的两个层次的解释:一层,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一层,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我们再打开政治学的书本,可以看到,所谓权力,就是指一种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影响和支配他人从事即使自身本不愿意的行为的能力。

我认为,权力就像是人类的思想,它是与我们的生命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人有了生命的形式,而却没有思想,那么他就不会去让自己和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生命的存在也就豪无意义。只有当思想作用于生命体的时候,才会产生一种力量,让自己和他人去做一些事情。权力也是如此,它是与管理者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管理者获得了一个管理的职位,而却没有权力,这样的管理和管理者也就只是一种象征了,只是表现了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却没有强制力量。反过来说,没有管理者也就没有权力。只有当权力与管理相结合的时候,当支配力量与强制力量共同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权力的存在和权力的力量。

认识和理解了什么是权力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权力到底从何而来呢?

二、对于权力从何而来,古往今来有着各种说法。有的说,是天给的;有的说,是神给的;有的说,是上帝给的;有的说,是靠我自己的本事获得的等等。但是,仔细剖析这些说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去说明自己获得这种权力既合理又合法,让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不再疑惑、怀疑甚至挑战、夺取自己的权力。

就权力本身来说,它也和一切事物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然过程,权力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及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也必然伴随着它所依附的这种实体形式的发展而发展,它也必将随着人类走向高度文明而导致的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权力自身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人们也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慢慢也开始摆脱它的魔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所以也是一切权力的最终来源。人民群众委托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政党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团结、带领和领导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也就是把权力授予这种政治力量。权力在伴随着中华民族两千年的历程中,终于在年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中找到了它真正的起源和归宿:“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至此,关于权力从何而来的争论宣告结束。党的权力、国家的权力、领导干部的权力等等权力,无一例外,全部来自于人民。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权力、权力从何而来,接下来就应该明白:拥有了权力到底为谁服务呢?

三、其实,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了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权力为谁服务的问题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我们打开《中国共产党党章》,在总纲中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力量。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党一贯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当人民把权力授予党及其领导干部的时候,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

领导干部作为代表人民、代表党行使权力的群体,总体上是让党和人民满意和放心的,也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的。但是,现在一小部分领导者,有了“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念头,把人民和党赋予其的权力,当成以权谋私的工具。一旦有了权,就用来谋钱,用来压人,用来制人,用来谋取各种私利,自觉不自觉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严重地阻碍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谁给予的权力,就向谁负责;权力归谁,就为谁服务。这是最简单的逻辑。那么一定有人要问,为什么权力到了某些人手中,其“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性质就变了呢?这也许是对权力的认识不够,也许是立场的不同,也许是利益的驱使,也许就是权力的魔力存在了几千年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权力为私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值得更深入的探讨的,更是发人深省的。

权力为谁服务,不仅在于愿望,还在于现实;不仅在于逻辑,更在于体制;不仅在于表面的感性认识,更在于深刻的理性认识。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制和机制,让每一个掌权者都真正的认识到——权力千变万化,深不可测。既能给人带来快乐,又能使掌权者遗臭万年!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只有服务于人民的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有服务于人民的权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权力;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体制和机制的严格保障下运行的权力,才是人民赋予的权力!

四、关于怎样使用权力的问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先后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等重要决定。我认为这一系列重要决定的本质,就是在于强调党及其领导干部如何在实践中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首先,要按照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去运用权力。列宁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一切权力的行使都要以对人民群众负责为出发点,每一言论、每项政策、每个行动都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最高标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一个政党及其领导干部,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走到群众的对立面去,就会一事无成。每一个立志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干部,必须处理好个人和群众的关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这是我们使用权力的核心和基本保障!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权力配置体制。权力的出现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管理。但是,如果权力的配置失去了科学性,往往会带来权力的过于集中、权力的过于分散等弊端。权力作为一种关系,也是一种体系。上自国家政权,小到单位、集体,都要有一个合理的权力结构。只有真正地做到科学的配置权力,才能使它们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权力的过于集中往往会带来贪欲的膨胀,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定律。权力的过于分散,又会带来多头管理,大大降低权力的效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决定已经为我们科学的权力配置体制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我们使权力的运用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对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向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建立权力滥用导致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睡眠权力”的惩罚制度;健全纠错机制;防止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被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所利用;实行和完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等各种制度。把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起来,防止个人凌驾于组织,杜绝一切漏洞。

第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此增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人民有效行使管理权力的权力。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的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依法对其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促使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积极行使纪律检查权,改革和完善纪律检查体制。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充分保证人民能够有效行使管理权力的权力。

总而言之,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和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在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都要树立与人民要求相一致的科学权力观,使我们手中的权力永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