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时间:2022-11-22 03:10:0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党的/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会要求“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近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再次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大任务,意义十分重大。

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紧密依靠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上来。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从现实社会看,有些地方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过程中,由于不适当地强调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忽略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时,由于不注意工作方法,损害了群众利益,引发了大量的纠纷和矛盾,导致了群访和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问题出现和处理都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相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大,只有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

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完成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近阶段历史任务是要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不仅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且要面临和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公正、共同富裕、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利益关系调整以及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等,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解决这些发展道路上的问题,为发展创造平安有序的环境条件。

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目标的新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这是党对自己领导的事业认识上的不断提高、完善和深化,也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

二、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体现先进性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共建美好社会,是党赋予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体现党员先进性上更要发挥出不同于一般普通党员的表率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我个人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表率:

⒈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带头真学、与中央保持一致上做好表率。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首先是善于学习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在真学、真信、真用上带头,发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发挥表率作用。当前首先要把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深刻认识其内涵,求真务实,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要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保持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思想觉悟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作为上的先进性。

⒉党员领导干部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头发展经济上做表率。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要求,要体现在促进发展上带好头,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举措,进一步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抓大事,谋发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带领全市人民实现“三个突破、三个高于、三个达到、三个加快”的要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跨越。

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转变作风,为民谋利,扎根群众上做表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把群众的创造性发挥起来,而心想群众,扎根群众,为民多办实事,就是最好的群众工作,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大责任,同时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对待群众要动真情,有维系群众安危冷暖的深厚感情,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旺盛激情,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火热痴情。要讲真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要用真功,切实转变作风,把功夫用在解决群众所想、所盼的事情上,用在能帮群众解忧、解急的事情上,用在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难事上,用在真心真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蕴藏在群众中的深厚潜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出智。

⒋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依法办事,在保持社会稳定上做表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容之一。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依法行政的主体。领导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中肩负着重要责任。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高低、运用法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廉洁公正、依法办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减少和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因此,要真正地贯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略,构建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就必须确立法律意识,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通晓用法途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切实做到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三、立足本职,充分发挥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

政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在促进和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政协班子的一名成员,我将进一步立足本职,为构建我市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⒈运用统一战线法宝,发挥协调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政协具有联系面广、凝心聚力的巨大优势和根本职能,能够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人们团结和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为此,政协将继续高举“民主、团结”两面大旗,广泛团结各方面人士,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性因素,增加界别,扩大阵容。通过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听取各团体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请求,协调好利益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广泛、更稳定的社会基础。

⒉坚持服务是第一要务,不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和物质支持。政协履行职能的一切活动,都是把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作为第一着眼点与第一着力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政协将进一步发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致力发展”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准确把握履行职能与促进发展的切入点,组织和动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围绕全市的重点工作,抓住人民群众关心且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组织视察、深入调研,建言立论。××××年,政协将通过主席会、常委会、全委会、组委活动、民主评议等形式,重点围绕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工业小区建设、财税工作、百村万户帮扶工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视察、调研、协商讨论。在促进发展上献计出力,为构建全市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⒊发挥政协提案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的特殊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构建全市和谐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社会条件。政协下通各界,上达中央,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政协在提案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年,政协共收到提案件,所提提案数量和提案人数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通过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办理,必将有力推进我市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政协还将在化解和舒缓各种社会矛盾上发挥释放社会不稳定能量的“安全阀”作用。可以发挥各界委员观察社会敏锐、分析问题深刻、能提出较高水平对策的优势,形成发挥政协优势、符合实际需要、与党政部门衔接和广大群众互动的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与本界别群众利益相近、认同感一致的优势,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在化解社会经济利益矛盾,理顺社会情绪特别是社会经济地位下降群体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还可以积极发挥“预警器”作用,利用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信息来源广、反映途径多、传递速度快、党政领导重视等优势,方便快捷地把委员信息的意见和建议传递给党委、政府,以便党委、政府及时掌握情况,疏导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