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定位

时间:2022-11-21 02:54:00

浅议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定位

党的*《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将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加以强调。当前,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职能定位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如何按照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定位为现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功能,是政府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来找准政府职能的定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各级政府只有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认真履行这一职能,就能够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应当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要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在现代经济增长方式中,政府提供的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公共服务,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xx市为例,近年来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先后制定了《xx市政务公开办法》和《xx市政府聘请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等,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政府行政行为,改进了作风,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增强了xx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今年1—9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边境旅游出入境的人数增长53.7%;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15%。从上述可以看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经济发展的总阀门,转变的程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

第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政治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我国宪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财产等不受侵犯,公民有劳动、休息和受教育的权利,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等等。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这要求政府必须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同时,只有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xx市在政务公开工作中,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公开事项由少到多,从开始的“热点”问题逐步扩大到事关“钱、权、人”等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增强了广大群众参政意识,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

第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而公共服务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具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整个社会满意度的作用,因而完善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团结和社会安全的稳定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改革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三农”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发挥政府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必须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问题,尤其是利益关系调整的原则和规范,只能由政府来解决。政府必须能够从具体的利益关系中超脱出来,单独饰演裁判角色,才能保证公正地实现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理性地计算改革的成本和收益,规划和设计改革方案,让社会公平地分担改革成本,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够分享改革成果,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位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其实质是要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与个人自主空间的界限。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突出以人为本,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切实转变观念,规范权力,依法行政,服务百姓,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是服务政府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的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要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的治理而不是统治;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健康发展。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应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

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没有制度保证,“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

四是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政府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和“忠实的服务员”。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总之,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从优先于经济目标向优先于社会目标转变、财政体制从投资型向公共型转变、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从以审批为主的工作方式向以监管为主的工作方式转变、价值取向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的转变,通过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在思想层面解决认识问题,重要的是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政府行政行为规范。以改革为统揽,从体制、机制的改革、公务人员素质提高等一系列具体环节抓起,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采取综合手段,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工作中,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夯实理顺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基础,突出转变政府职能这一重点,选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一突破口,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围绕这个定位,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改变过去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缩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特别是在经济管理上,要强化“看不见的手”,弱化“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凡是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凡是该社会办理的,政府不插手。同时,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不断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应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对因盲目决策而造成重大失误、导致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直至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二是完善执行机制。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管领导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科学分工,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落实。发展目标、工作任务确定后,要按照分工和职能进行分解,由谁负责,谁去执行,怎样推进,都应十分清楚、明确。三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这是确保决策落实到位的关键。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监督考核,公正评价其作用和贡献,督促其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第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因此,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解决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在公共支出职能上,主要集中于非赢利性领域;在公共支出的投向上,必须符合和体现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重点投向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公共领域,切实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财政管理制度上,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规范财政重大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真正实现法治的、公正的、决策透明的和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管理,便于社会公众监督。

第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行政质量,是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按照建立透明阳光政府的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做到内容规范、形式多样、程序严密、机制健全,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得到保障,使政务公开贯穿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要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要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使行政活动过程和行政权力的运用公开化、透明化,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减少权力运行的随意性。从机制上对公共权力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监督,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