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间:2022-08-27 08:35:00

安监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当前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今年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教育开始以后,在督导组的具体指导帮助下,“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目前已在机关全面展开,现在已经进行到大讨论阶段之中,一个抓学习、促工作的热潮也正在兴起。根据活动安排,今天全体党员集中,由我来讲党课。在近来活动中,自己也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了有关文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尽管还不是很成熟,但也还是很有收获。希望通过今天这个机会,与同志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今天我想谈的主题是:从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高度,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认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联系及其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的建设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造安全生产工作的新业绩,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当之处,请督导组领导和在座各位同志予以批评指正。

一、从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高度,进一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判断党的历史地位、充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真正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概括了党的执政总规律和总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党的总体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我们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理想信念的高度概括,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精确的表述。

(一)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先进性是党的性质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就是先导、先行的意思,就是要始终走在历史发展和时代的前列。

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党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时代进程、与国家和民族命运之间的关系上。纵览人类历史,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它的作用和命运,都是与一定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阶级、一个政党和一个政治集团,能否具有和始终保持自己的生命活力,归根到底,就在于其能否与时展的方向和趋势相吻合,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反之,就会停滞、僵化,迟早要被历史发展进程所淘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先进性,根本上就在于能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通过制定科学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担当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先进性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放到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紧紧抓住了决定党的历史地位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最新、也是最集中的提炼和概括。它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最重要的是,就要看它能否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它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是不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它是仅仅为少数人谋利益,还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党的先进性最终具体表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从这样的高度来解读党的先进性,才能够真正抓住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坚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走在时代和潮流的前列,就是坚持了党的先进性。

(二)党的理想信念决定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的支柱、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目标。

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同时也承认,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艰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真正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极大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过程中也会有曲折,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党不仅要有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而且还要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因此,我们共产党员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对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认真反思,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判断,推动了全党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相继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十条基本经验。这样,就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已经作出的战略部署,我们将在目前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

和谐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既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壮丽前景,又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工作任务而做出努力。

(三)党的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章》)。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同志也强调说:“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和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正由于此,党才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归根结底是要维护、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与党的宗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坚持党的宗旨,就是要自觉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安全生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的有机联系

我们所说安全生产的内涵是:通过人--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能够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生产工作,则是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它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部分所构成。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主体为:企业责任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中介服务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既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如对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所进行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等;也包含了政府安全许可、监管行政执法、应急救援、事故查处等;同时还包含了中介机构所从事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宣教培训、评估评价、工伤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多方面的活动。安全生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生命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益,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利益,一向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高度关切。马克思曾经针对西方社会工业化初期广大劳动者频频遭受的事故伤害,指出要坚决“制止个别的人追求一己私利,而扩大或重新引起这种灾难”;列宁在阐述苏维埃政权的任务指出:“关心工人的健康正是政府的职责”。1922年,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说:“大家注意,就请注意到劳工的三件事情,一、劳工的生存权,二、劳工的劳动权,三、劳工的全收权(意即收益权)。”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劳动者的安全健康问题。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的第一个中央政权--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就成立了劳动人民委员部,内设专门机构,负责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建国初期,面对繁重的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和当时出现的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而确立了安全工作的重要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上安全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安全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了伤亡事故多发。针对这种情况,同志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著名论断,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干部,都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来认真对待视安全生产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安全生产这个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摆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上。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总书记、总理、黄菊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职责。并从体制、机制、投入等环节入手,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全国安全状况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革命导师和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权益。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二)安全生产与生产力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密切相关。对这个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安全生产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事故伤亡历来有之,人类在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自然界、作业场所以及劳动工具等方面的伤害。马克思把这称作“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在农业化社会,与频频发生的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饥饿、灾荒等相比,事故伤害问题毕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在进入机器生产和工业化社会之后,安全生产问题才越来越突出,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国际劳工组织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公司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工伤事故变得越来越普遍,在目前全世界27亿劳工人口中,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各种工伤事故,2.5亿人受伤,90万人因在工作中接触有毒物质而发病死亡。即使美国这样的高度

发达国家,每年各类事故死亡也接近10万人。这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认真面对、无法回避的一个非常严峻、非常迫切的问题。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安全生产状况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对西方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GDP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是伤亡事故的高发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通常决定着该国、该地区的安全状况。欧洲前计划经济国家,以及工业化初期的印度、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工伤死亡率,约为西方国家的2倍或2倍以上;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非洲撒哈拉地区、中东以及伊斯兰教国家的工伤死亡率,约为西方国家的4倍甚至4倍以上。从我国的情况看,最近两年,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省市,如GDP人均2000美元左右的山东、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出现了事故“回头”、伤亡总量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带动安全状况的逐步稳定好转。同时也表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在社会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基层组织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只要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够缩短西方国家在安全生产上所经历的周期。

第三,加强安全生产,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安全生产是构成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产力,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同时,不断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鉴于全球性事故灾害严重,国际劳工组织曾经提出口号:“让劳动者体面地工作”、“让每一个职工平安回家”。意在提醒各国政府以及雇主方,要重视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和生存尊严,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保护条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一直试图把劳工安全和健康状况,作为中国产品出口的附加条件。这既是西方国家有意制造新的贸易壁垒的一种手段和借口;同时也说明,重视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趋势,成为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要求。我国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我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就必须顺应这个发展趋势,下力气解决好安全生产问题。

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现行的生产力结构,是复合型和过渡性结构,表现为个体私营小生产、工业化和国际化大生产若干形式并存;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种社会的生产力方式并存。既有技术设备先进、管理一流,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企业;又有一批历史包袱沉重、设备陈旧、技术面貌落后的老企业;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基础条件很差的小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这种特殊的生产力结构形式,增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力,逐步提高各类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最终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安全状况,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

(三)安全文化反映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是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揭示未来发展方向,为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了一定社会的安全价值观和判断标准,以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和行为准则等等。安全文化建设,则是为此而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全民性、群众性的具有宣教疏导、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作用的活动。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广泛深入人心,全社会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和判断标准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的安全文化,正在逐步形成。这一安全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综上所述,安全生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安全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必须自觉遵循的方针和原则,也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明确的行动指南。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繁重,矛盾和问题很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发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精神,在实践中探索一条合乎我县情况的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国家总局要求就是要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理论、体制和机制、方法手段、科学技术、安全文化“五项创新”,加快安全生产工作“五个战略性转变”(即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被动防范向加强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转变;从事后查处向加强双基工作、强化责任主体转变;从目前的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安全生产工作战线得到切实的贯彻。

最近,国家总局提出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强化主体、综合治理”为内容的安全生产工作基本思路。

“预防为主”,就是要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任务,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落实防范措施上,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

“标本兼治”,就是从国情和现阶段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把长远发展战略和近期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立足当前,通过强化各级领导责任制,强制性行政执法,开展专项整治,经常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督查等现实措施,

遏制事故多发势头,实现治标;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通过加强“双基”工作,增加安全投入,推动科技进步等举措,改善基础条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治本。

“强化主体”,就是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主体,特别是企业责任主体。通过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自觉地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自主负责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综合治理”,就是要从体制、机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各种手段;就是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公务员之家:

(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倡导和树立安全发展观,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安全发展观的提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倡导和树立安全发展观,就是要用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来分析、认识问题,指导工作实践;就是要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的方针,把发展建立在劳动者生命健康得到切实保障、安全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就是要认清安全生产所具有的长远效益,把安全生产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和健康的需要。

为了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2004年我们初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综合考核体系。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对各单位的安全工作绩效实施量化考核,对促进我们的综合监管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去年六种非正常死亡事故与前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各项指标均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其中:交通事故5885起,死亡88人,同比下降3%;伤503人,同比下降45。生产安全领域一般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下降50%。火灾事故204起,未造成人员死亡。煤气中毒、游泳淹溺和食物中毒事故率均为零。

最近,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对安全生产综合考核体系进行了补充完善,进一步强化了考核的针对性。2005年的各项考核指标已经下达到各个单位。一些行动较快的单位,已经层层分解,逐级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考核奖惩办法,继续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等制度,形成了一把手抓安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推动了安全生产的全面发展。

(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把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要着眼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对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集中治理,继续关闭整顿那些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伤亡事故多发的小矿小厂,淘汰落后生产力。与此同时,继续抓好大企业的安全工作,推广先进的典型经验,发挥他们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是认真加强源头管理。在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各类企业安全评价工作。结合年检制度,探索建立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市场退出机制。通过严格实施安全许可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事故。

(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坚持面向基层、面对社会公众的方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情况;宣传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和舆论氛围。要大力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推广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搞好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月”活动,扩大声势,增进实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的安全技术素质。

(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就是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经过去年的努力,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工作机制不断得到健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不能适应繁重的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下一步,要本着规范设置、提高权威、理顺关系、强化职能的思路,继续推动各单位安全机构建设。

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首先应该肯定,机关党员队伍和安全监管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几年以来,全体党员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努力,吃苦在前,在安全生产工作和各项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坚定地贯彻市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党组工作意图,较好地发挥了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我们在政治素质、思想和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我们的工作与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之间,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要抓住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有利时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党的建设以及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加强政治建设,增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现阶段政治建设基本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2003年,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进入了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安全生产工作压力很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安全生产工作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07年,即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稳定全国安全生产形势,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扭转;到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

状况明显好转,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20年,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安全工作各项主要指标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一是要增强政治责任意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战线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是要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把事故多发的势头坚决遏制住,进而实现全县安全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好工作,确保年度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实现;三是要增强服务意识,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寓服务于执法之中,做到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通过加强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挂在心上,不仅在安全形势不好的时候寝食难安,而且在安全形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也不能盲目乐观,而应居安思危,做到稳中思险,稳中识患,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把预防工作做到前头,以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思想建设,坚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念。安全生产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这支队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考验,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为履行职责提供思想保证。

要切实搞好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强化约束。对党员队伍和监管队伍中出现的问题要严肃查处,以起到教育警诫作用。同志指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自律意识,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用来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能用来谋私利。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和诱惑,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必须身体力行、付出努力。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上,更要体现在实践能力和具体工作表现上。“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矢志不移地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又要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具体职责,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做好安全监管和各项具体工作,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新课题,时至目前,在安全工作领域,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问题仍然很多。即便是过去比较熟悉的问题,也有一个技术换代、知识更新问题。要使我们的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真正承担起安全综合监管的重任,就必须学习。按照中央提出的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队伍。要在学习科学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的基础上,加大业务学习的力度。学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政策和执法水平;学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监督管理水平。通过持续不解的学习,每个同志都要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内行”,具备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和能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效性。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安全生产领域得到贯彻落实,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作风。

作风问题包括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两个方面。在思想作风方面,要自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干实事,防止“假大空”和形式主义。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规律,认清安全生产的长期艰巨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措施针对性,增强驾驭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作风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发扬“严、细、实”作风,提倡和发扬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安全生产是同大自然作斗争,安全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必须真抓实干。严,就是要从严要求,依法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细,就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情况心中有数,部署周密,工作细致,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搞粗枝大叶、大而化之;实,就是要注重实际效果,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

我们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管部门。我们的作风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对于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的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表率作用。希望党员同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作风问题的重要性,加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战线作出好的榜样。

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