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浦东 将以六大体系构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

时间:2022-03-13 02:35:00

创新浦东 将以六大体系构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

瞄准“一个目标”:“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上海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

加大“二个投入”:“十一五”期间,新区财力科技投入100亿元,引导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500亿元。

在战略布局上坚持“三大聚焦”:聚焦张江、聚焦自主创新企业、聚焦领军人才。

在推进过程中坚持“四个着力点”:一是以制度创新促进自主创新,二是以企业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三是以人才高地构筑创新高地,四是以环境优势加强综合优势。

建设“六大体系”:率先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体系,高效共享的创新服务体系,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社会崇尚创新的人文环境体系。

未来的浦东,将是创新的浦东,和谐的浦东,国际化的浦东。而创新浦东,是浦东的金字招牌,也是浦东精神的灵魂和精髓。今天,浦东召开浦东新区自主创新推进大会,公布《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的决定》。回望“十五”,展望“十一五”,描绘出“创新浦东”的精彩长卷!

“十一五”期间,努力实现“三个领先”,在体制机制创新、领军人才培育、创业风险投资集聚三个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努力实现“三大跨越”,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自主创新企业培育三个方面高起点跨越,形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新药创制集群和软件出口基地。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220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达标企业100家和产值或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

以往浦东创新的历程中,制度创新是关键的突破点。而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飞跃,也将依靠制度创新来推动自主创新。按照决定的要求,浦东将通过制度创新,率先建立起六大体系,共同构建自主创新的示范引领区。

一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争取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上建立浦东的优势,结合重点产业布局,力争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上有所作为;继续保持浦东在承担上海市科技兴市重大项目中的领先优势,并且力争在重大装备、数字显示、半导体照明、氢能和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种源农业等市级重大科技专项上有所突破,努力把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到国际水准。

二是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要抓住浦东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机遇,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建设,尽快研究和出台一批地方性政策及措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区试点,以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系、提高创业企业的育成能力、提升产学研结合驱动创新能力和产业的集群创新能力为重点,争取率先试行国家、上海市推进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全面启动国家创业风险投资体制建设综合试点,制定推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专项政策,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成张江创业投资园首期2万平方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重点在微电子产业领域,针对行业技术升级更新周期短,而专利的授权和侵权诉讼周期长的特点,开展缩短授权和保护周期的制度创新工作;开展研发型企业持有生产许可证的试点,实现研发环节和生产环节的分离,为构建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奠定制度基础。

三是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体系。加强“市区合作”、“部区合作”和“院地合作”,争取国家、市、中科院科研基础设施在浦东布点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鼓励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按其自主创新成效,分阶段给予不超过500万元资助;对经认定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其实际发生的直接技术开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实施重大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到2010年,引进和建设60家左右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独立研发中心,120家左右大型企业研发机构。

四是形成高效共享的创新服务体系。制定公共服务平台专项政策,对于公益性、实体性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由政府投资建设,购买社会服务来运营管理;对于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实体平台,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一次性补贴,由企业经营管理;“十一五”期间,新区从基建财力投资计划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公共平台建设投资或投资补贴;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将仪器、设备及设施对外开放,有偿共享,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将安排专项资金对使用者进行补贴。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政策,切实解决现有孵化器孵化功能不足的问题,同时创造条件支持海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专业孵化器。

浦东将加快建成2.5万平方米“浦东创新港”工程,使之成为集聚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基地,为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门式”的专业服务;加快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协会等综合性服务机构,形成若干能与国际接轨、有着重要推动力和影响力的权威中介机构;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资助和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为新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专利战略、人才培养、市场策划、咨询诊断、企业上市辅导等各类专业服务;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中介服务队伍,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五是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贯彻《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高新区知识产权中心的服务能力;支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申请,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实施能力,到2010年,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要达到220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率先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支持行业协会建立知识产权监测体系,建立专利预警机制;鼓励和支持新区企业参与和进入国家、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编制新区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新区医院、学校和区属企业要优先采购,新区政府采购给予不超过20%的价格扣除;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六是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的人文环境体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浦东新区科技功臣奖升格为浦东新区自主创新最高成就奖,每年安排1000万元对在自主创新中取得杰出成就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进行奖励;为自主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研发人员个人所得税形成新区财力部分,对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加强人才储备和培育,争取引入或在浦东设立研究性大学和专业学院,加快建设浦东软件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从业人员比重要超过25%;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十一五”期间,通过新建或认定挂牌等方式,推出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海外留学生服务窗口、人力资源机构的作用,优化人才集聚环境;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用于自主创新等方面人才的子女就学,并在就医、办理户籍等方面提供便利。

2006年将成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的一年。国家赋予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使得浦东再一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目光聚焦所在。“创新”,是浦东之所以为浦东的精神内核。“创新”,必将浦东继续走在潮流的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