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间:2022-03-11 11:05:00

深入学习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很自然地把《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作为必修课,多次阅读同志这篇光辉著作。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重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又受到新的教育和启发。在新的形势下,要切实做到“关心群众生活”,需坚持“四求”。

一是求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而他提出的目标任务都是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只要我们的中心任务、党的主张都以“三贴近”的形式,讲给群众听,用关心群众生活的行动做给群众看,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员力量,使群众自觉自愿地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争。反之,就很难把群众动员起来。战争年代如此,建设时期也是一样。七十多年前就说:“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么,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就精辟地论述了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同“关心群众生活”的辩证关系,及时纠正了那种只讲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收土地税、推销公债,其他一切涉及群众生活的问题,不讲也不管的“单打一”现象。使得党的工作,步入了“动员”群众“依靠”群众,首先从“关心”群众开始的正确轨道。而今,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抓紧抓实“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像同志讲的那样:“今天,我们要继续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依然要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传统,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既要体现在制定和贯彻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要体现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上。”从而“动员”、“依靠”群众把建设小康社会变成自觉的行动。战争年代关心群众生活,向群众讲明,“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这种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群众认识了这种战争,就组织起来,以身相许,为了实现自己的最高利益,而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因而赢得了几十年斗争后的胜利。今天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需要经历艰苦奋斗的历程,为了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在改革、建设进程中,会有利益的调整,甚至牺牲局部的、眼前的一些利益,但只要我们这些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的共产党员,在“动员”、“依靠”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从情感到行动,切实“关心”群众,那么,就一定会如同取得革命战争胜利一样,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成一个生动的现实。在这里,“通”与“不通”的焦点,就是能不能在实际行动中“关心群众生活”。

二是求细——群众利益无小事。七十多年前,同志就深刻指出关心群众生活应当抓细。因为群众生活本身,就是由衣食住行医学婚,柴米油柴盐酱醋茶等非常细的事物组成的,因此,关心群众生活就需要求细。比如,中央要求“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要千方百计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下大气力抓好农民增收减负和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具体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就需根据自己的实际,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因事制宜地做出方方面面细化的要求和部署。例如抓好就业再就业,我这里任务多大﹖就业岗位有多少﹖就业门路是什么﹖没就业的原因何在﹖是些什么年龄段的人﹖政府应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采取一些措施后还不能就业的人,都是些什么类型户﹖他们又有什么特殊困难和要求﹖如此等等,只有把关心群众生活问题,从抽象到具体,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每个村庄、单位、每个户头上,那么这种关心才能落实到人,群众才会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细化本身就是要我们去解决群众“十分盼望我们的帮助为他们去解决”的问题,关心群众生活,只有细化之后,才能落实到不同群众方方面面的不同要求上来。

三是求实——“关心群众生活”的任务提出之后,就有个如何落实的问题,同志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为了使工作方法与任务相适应,在方法上他又指出,要“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否则“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要解决方法问题,把“关心群众生活”落到实处,首先要知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希望什么,反对什么,关心什么﹖七十多年前,在“关心群众生活”上提得那么具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在江西考察时进农户、下车间、察民情、访民意,提出“党在农村的政策说到底就是让农民富起来。”“农民要富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艰苦奋斗”,这也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其次是帮民——群众行进在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中,因为水平、能力、地域、历史诸方面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会出现薄弱环节,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帮助的,指出:“一切我们领导的地方,无疑有不少的积极干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很好的工作同志。这些同志担负着一种责任,就是应该帮助那些工作薄弱的地方,帮助那些还不善于工作的同志们做好工作”,这就是承认工作的不平衡,而帮助后进的地方赶上来。同志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时,特别强调“要多到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地方去。团结那里的群众一起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第三是尊民——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革命和建设的行进中,他们会创造出很多可以推动工作前进的事迹和经验。在提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个光辉思想时,表扬了江西的长岗乡,福建的才溪乡这两个先进典型,批评了汀洲市只提工作任务而不关心群众生活的错误做法,从行动上尊重群众的创造。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进中,已经涌现出许许多多,非常有说服力的先进典型,只要我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这些典型,用关心群众的生活去推动各项任务完成的经验。就会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从而把关心群众生活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

四是求是——这个“是”就是让实践检验,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总书记到72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考察时意味深长地指出,1934年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在会上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说“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对党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任何时候,党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立场都不能变。”随之,着重指出:“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所拥有的工作条件同那个时期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但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就是“是”,是我们重学《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是”。也是检验我们“关心群众生活”的实际行动,是否进一步密切了同群众“心连心”效果的“是”,如果我们的工作达到这样“是”的要求,说明群众对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是满意的、认可的。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中,认真地重学在70多年前发表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著作是十分有益的。它会对深入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起着一种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