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11 08:49:03

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报告

2015年以来,我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和工作亮点

(一)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责任落实,构建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先后16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和教育实践活动,明确党委委员在分管工作的党建责任,牵头建立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9个,去年我到党建联系点——竹洞畲族村进行指导不少于10次。坚持随机调研推进工作,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抓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活动制度。牵头组织全乡13个党支部340余名党员参加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并开展了民主评议工作,对5名评议为“差”的不合格党员做出了限期整改的处理意见。督促落实“”制度,完善“五步决策法”等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

(二)扎实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 “连心”工程方面,深化“三送”工作,整合“三送”工作队和名誉村书记等资源,争取、筹资约80万元,用于完善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开展党员“先锋创绩”、志愿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党员关爱制度,“七一”、春节等节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困难群体22人次,落实50周年以上党龄老党员补助政策,发放资金34800元。“强基“工程方面,严把程序、纪律关,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截止目前,已完成村党支部换届选举,除龙西村外,其他8个村均完成了村委会提名(自荐)工作。加大各村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力度,所有村办公场所均达到了“六有”标准。深化村支部书记分类管理制度,根据村级年终考核,将9个村分为三类,村干部工资待遇与考核类别直接“挂钩”,村、组干部月工资待遇平均为978元、30元。严把党员“入口”关,组织公安、计生等部门对拟发展的党员进行政审,发展党员10名,预备党员转正15名。同时,集中力量整顿后进党组织,夹州村转化到位。“模范”工程方面,一方面组织乡村干部学习观看《焦裕禄》、《第一书记》等电视专题片,另一方面认真培养、发掘、宣传模范人物,以邓同福任所长的XX司法所于2013年被评为市首届十佳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广泛宣传老党员黎日清、老教师吕世仁先进事迹。

(三)工作亮点。村企共建。企业实行帮扶,章源钨业天井窝钨矿投入19万元帮助沉井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梅树坪钨矿出资10万元,用于硬化龙西村紫竹园组通组公路。村里做好服务,沉井、龙西等村村干部与乡干部一道,为企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主动协调处理企业与周边村民的矛盾纠纷,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村级规范化建设。规范村级活动场所,近两年投入80余万元,用于各村活动场所新建或维修,做到了村级活动场所“六室”(村党支部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齐备,积极建好用好活动阵地。规范村级规章制度,各村均以“党支部园地”、“村民之家”、村级重大事务五步决策法等牌子规范上墙。

二、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乡村领导班子战斗力不强。党政班子成员相互协调配合、相互“补台”不够,有时存在畏难情绪。乡村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乡村干部考核体系不完善,没有充分激发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骨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党员教育方式单一、没有针对性,效果不好;党务工作者业务不熟,责任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缺少有效的指导;村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因待遇低等原因,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乡虽然配备了两名组织干事,但是他们都是兼职,要承担其他方面的大量工作,在党建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

3、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党建村建工作在村级考核中比重仅为17.5%,传导压力不够,导致村级将党建村建工作当成了软目标而非硬任务。党员教育方式单一、老套,没有根据行业、群体、对象、需求等进行分类施教,党组织活动存在应付、流于形式的现象。

4、村党组织缺乏活力。流动党员不断增多,一对一联系难度加大,导致“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党员素质整体偏低。全乡60岁以上党员103名,占29.9%,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189名,占54.9%,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缺乏生机活力。

5、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普遍存在组织与任务不适应、方法与诉求不适应、力度与要求不适应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精神懈怠、工作不实,态度不端。

6、经费保障力度不大。2015年,全乡投入基层保障经费73.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61.7万元、乡级财政11.6万元。党建经费投入不足,村组干部工资报酬支出约55万元,占75%;基层党建工作支出18.3万元,平均每个党支部1.41万元;没有设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层党组织办公和服务场所建设经费,这与上级规定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各村组织运转经费年均6.85万元,主要支付村组干部工资报酬,保村级日常运转。村干部人均约为1000元/月,报酬待遇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村级活动场所还存在“短板”,有4个村场所面积在300平米以下,占44.4%。

(二)原因分析

1、对“党建第一责任人”认识不到位。思想认识不到位,作为全乡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还不深刻,存在重示范点、轻普遍性的情况,注重在XX村等条件好的地方打造亮点、树立典型,对其他村指导说得多、做得少,关心重视不够。

2、对党建工作思考不多、落实不力。缺乏创造性,欠缺新举措。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思考不深入,很多时候,上面怎么说、下面照着做,党建工作按部就班没亮点、无特色,典型带动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好。基层党建考核体系不健全,对基层党组织及党支部书记的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仅限于听汇报、看材料,工作实绩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来,考核流于形式。

3、政绩观还存在偏差。很多时候将乡里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上,对党建投入不够,特别是在村组干部待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我本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带头履行抓党建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的专门例会。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并深入联系点解决实际问题。与各村党支部签订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党建工作列入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奖惩兑现。

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在坚持党性观念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等基本条件的同时,把具有创业创新能力、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达到“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目的。

强化骨干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干部管理、监督约束、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乡村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教育培训。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

创新党建体制机制。开展以“党组织科学设置、党员分类设岗定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各党支部根据实际下设种植(养殖)党小组、老年人党小组、学习兴趣党小组等特色党小组,建立新的党组织体系;探索根据不同群体的党员特点,实行分类设岗定责,使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更加明确。

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严格实行村干部(驻村干部)轮流值班服务制度,推行预约服务、代办服务、包村联户服务、走访服务、服务评价等制度,健全乡、村、组三级服务网络,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加大工作保障力度。按照每名党员30元的标准由乡财政落实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确保各支部有钱开展活动;在全乡实施村专职支委固定补贴试点工作,增强党组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