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察系统管理情况考察汇报材料

时间:2022-05-12 10:14:00

电子监察系统管理情况考察汇报材料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及发展思路,我县成学习考察组,从月3日至10日,先后赴胶州市、青岛市学习考察。我们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参观、与工作人员交流、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胶州市、青岛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中先进的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功能定位等,掌握了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学习考察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岛市、胶州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针对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出现的审批超时、擅自设定许可事项、违反许可办理及暗箱操作、陪标、串标等问题,而传统的事前事中监督乏力、重在事后查处的“消防员”监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现状,及时调整思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监督监察理念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推行了电子监察,变“被动”监察为全面、规范、科学的“主动”监察,有效解决了传统监察方式和手段的不足。其中胶州市的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搭建电子政务服务及监察平台,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作

青岛市以“金宏”电子政务网为依托、胶州市以胶州政务网为依托,整合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政务资源,打造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全公开。

平台突出三大功能:一是政务公开全覆盖。将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政务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实现政务信息的全覆盖。并根据《政务信息公开考核办法》,对各部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情况进行在线监测。二是网上办事全公开。胶州市以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为主导,建起内外网结合的市、镇、村三级网上办理平台,将各部门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实行网上审批办理。受理单位、许可依据、办理程序、办理进度等信息全部在网上进行公开,申请人可随时登陆网站对申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等内容进行查询。以来,胶州市网上共办理事项96218件。三是公众参与全监督。胶州市通过设置纪检监察电子信箱和网上审批投诉举报信箱,受理网上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接受群众全面监督。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同时开通了10086短信投诉平台,群众编写投诉内容发送至指定号码,系统自动接收,办理情况也以短信的形式及时进行回复。以来,共受理网上举报、投诉342件,办结率达98%。

(二)搭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察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使用面积8700平方米,入驻市级行政许可事项300项、服务事项141项,设置服务窗口125个,入驻部门50个,工作人员346名。胶州市行政审批大厅(正科级事业单位),使用面积2600平方米,行政审批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50万元,本着“能进则进”的原则,将2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88项行政许可、36项非行政许可和24项便民事项纳入大厅直接管理,工作人员达150多名;对未进驻大厅的15个部门的66项许可事项负责年终考核。为实现全市所有许可事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目标,该市建立网上审批系统,构建了“胶州市网上审批大厅”,将全市4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中心通过在网上设立“并联审批”模块和外网信息服务,解决了申请人多头跑、审批部门分别跑的问题。网上审批系统运行以来,共受理事项54112件,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在所属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站,在各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室,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电子网络,使群众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胶州市不仅在行政服务大厅及15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对审批环境、工作秩序、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同时,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电子监察。对各种违规行为,系统分别给予“黄牌”、“红牌”警告,通过网络自动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督促整改和调查处理。

(三)搭建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

公共资源交易既是腐败易发高发地,也是监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青岛市、胶州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创新监察方式,搭建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在独立运行的同时,入驻行政监督部门6个: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和市国资委;入驻交易服务机构3个: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产权交易所。另外,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公证机构驻场监督监察。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使用面积1100平方米,公共资源交易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中心设置了评标区等七大功能区,配套安装了先进的指纹识别等八大智能化硬件监控系统,为公共资源的交易规范化、监督智能化提供了保障。中心建立了领导管理机构、服务工作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三级运行”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合法、有序、公平交易。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1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共完成土地交易35宗,成交额4.14亿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269项,交易额11亿多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亿多元,平均节约率为15%,最高节约率达24%。其中该市机动车排气监测站bot模式的招投标一项,中标额高出标底360万元,仅一项就收回交易中心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成本。集中统一监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由无形到有形、由隐蔽到公开、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

(四)搭建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平台,进一步完善立体舆论监督

胶州市随着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的目标,但存在着诸如咨询反映问题、投诉举报渠道不畅等问题。针对便民服务体系办不了、常规途径办不好的问题,该市不断深化“三级便民”服务模式,建立了“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网络平台,及时为老百姓释疑解惑、听诘纳议、受理诉求、信息,实现了“远程零距离、异地面对面”。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积极进行筛查,查找案件线索,能在视频平台进行答复的,当面答复,不能答复的,做出办理承诺,在进行初步调查后及时向群众进行反馈。对群众进行的投诉:采取问题分类别、部门分专区、上线分时段、一对一对口连线的方式,组织部门上线解答群众诉求,接受群众质询。同时,运用网络技术对视频影像、语音进行全程记录存档,对部门承诺办理的事项及时跟踪督办;对视频过程中群众反映部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安排专人进行督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廉政谈话,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网上举报投诉平台。

青岛市依托“青岛廉政网”,开辟反腐倡廉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信访举报”、“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等栏目,纪检监察机关在规定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反馈。同时,青岛市及各区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明镜信息网”实名注册,安排专人受理和处理网络信访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格局,使群众更加便捷地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申诉、投诉。

(五)搭建公共资金监管电子监察平台,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转

青岛市以建设“四项公共资金”电子监察系统为重点,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的监管,通过与资金主管部门业务系统间的无缝对接,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抗震救灾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民生资金和部门管理的重要资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实施网上及时、动态、全程监控。同时,研发和应用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软件系统,设置信息公开、资金追踪、统计汇总、预警报警、监管联运等功能,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网络平台运行,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胶州市为规范和约束财政支出行为,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搭建了国库统一集中支付平台,建立起覆盖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财政部门实施全过程的电子监管,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督促单位自觉加强财务管理,现在财政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已大大减少。截止目前,已审核不合规单据30多笔,拒付资金150多万元。

二、应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青岛市电子监察系统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重要行政权力领域进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前提是以电子政务网为依托,以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载体,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事项效能情况和公共资源市场交易执法监察情况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核心是其过程的网络化。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监察建设管理的共同特点是:起点高,运作顺畅,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并能在创新政府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便民、利民、政务公开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尤其是主要领导能亲自协调和解决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开始建设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时,从管理体制、职能定位到场所建设、保障措施等,全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拍板定案,并多次就中心建设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和《行政服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行政服务大厅是集行政许可、招标投标、便民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行政服务平台,要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凡批必进,应进全进”。

(二)精心设计,突出实用性

青岛市、胶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重点针对存在的工作效率、越权审批、违规办理和服务质量等问题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重点围绕交易市场主体各方,即投标人、招标、评标专家等环节,设置监察模块,建立数据库。

一是细化固化业务流程。青岛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监察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土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经过4次精简保留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以及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的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分解为若干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设置的办理条件、时限等规范化要素进行固化,植入电子监察系统。根据《招投标法》及相关规定,将工程建设招投标从受理交易登记到中标合同整个流程分解细化为18个环节,环节之间形成无缝链接。操作中一旦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程序、时限、内容和办理条件,系统将会自动锁定,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并生成提示信息和异常信息指令更正。业务流程固化以后,不经授权和开发人员技术支持,工作人员无法自行修改。

二是合理设定监察点。不同的工作事项,监察的重点不同。行政许可审批侧重于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效能监察,而公共资源交易侧重于对交易市场主体各方的监察。青岛市在系统建设中,合理设定监察点,力求实用。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中,设定审批事项受理、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审批程序、证件打印等重点监察点。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监察中,设置时限监察、业务监察、投标人监察、招标监察、评标专家监察和综合监察等多个监察点,保证监察的实时性、准确性、直接性和实用性。

三是全面采集分析信息。每个监察点都设置数据库,用于采集行为信息,系统自动根据预先设定的监察规则,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类综合、对比分析,即时筛选业务流程中的违规和疑似违规信息,在监察点进行提示、预警。在工程招投标监察点设置中,大量采集投标人、招标、评标专家违规或疑似违规信息入库,只要行为人的行为信息与信息库采集的信息相吻合,系统将实时预警。监察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既可以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同步监控整个工作流程,也可以根据系统提示和预警开展监督监察工作,真正实现了事前、事中监察的有效链接。

(三)合理链接,注重可操作性

一是把每位工作人员的办公操作,根据细化固化后的程序模块进行合理分段,组合成岗位最佳链接,工作人员只需按照各自权限和系统提示进行选择或输入相关信息,即可完成常规工作。胶州市原来由15个人操作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现在只需6个人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电子监察系统自动对整个业务过程进行监控,监察部门和职能监管部门可利用网络和视频,全方位了解事项办理的详细情况,跟踪监控业务流程进展,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原来需要同时派出多人来完成各个事项的监督监察,现在只需1人在监控室就可完成。

三是把电子监察系统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电子监察系统设定绩效评估功能,自动对各行政审批职能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评标专家等进行考核评鉴,并根据评鉴结果做出“刚性监察”,投标人或评标专家若被预警或发黄、红牌,系统将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其报名和评标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