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学习考察报告

时间:2022-02-04 09:18:00

交警学习考察报告

打造明星交警,推广标准作业,深化规范执法

在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学习考察时发现,每位交警都有一本《五大明星交巡警工作法》的小册子。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政委王林林介绍说,他们在深化标准示范岗创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坚持典型引路、标准作业,通过总结提炼各岗位业务骨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完善“郭晓红执勤工作法”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陈忠路口作业法”、“时刚假牌证识别法”、“袁明治安卡口实战法”、“叶青车管窗口服务法”,形成了五大明星交巡警工作法,相应建立了“五个”,并将“五个”作为全支队民警随岗培训的重要基地,带动队伍执法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始终将规范执法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改善执法环境、提高公安公信力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特别从去年11月份,该支队被公安部交管局确定为全国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后,他们以素质能力为根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和谐执法为要求,先后出台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标准》《随岗培训工作方案》《开展创建执勤执法“示范标准岗”活动方案》和《“示范标准岗”八条标准》等相关文件和制度规范,推出了干将桥、饮马桥、接驾桥等17个首批标准示范岗,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并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亮点。

为帮助民警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他们邀请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和分管副局长王锡忠为民警作专题辅导,在基层所队全部建立民警心理咨询室,引入民警心理调适干预机制,促使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融法、情、理于一体。

为提高民警的执法技能,他们积极改革创新教育训练机制,在基层所队配建计算机训练考试室、多媒体投影机,开辟网上学习、辅导、考试等培训新渠道,并选聘16位岗位能手作为教官,建立了“五大随岗培训基地”,分批组织基层民警进行随岗培训,确保每个民警每年训练时间达到15天。

为进一步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他们还建立健全了执法质量群众评判机制,定期开展警营开放日、开门评警等活动,推广民警现场执法“表扬本”制度,实行民警执法等级评定办法,推出和谐执法十条措施,全面提升交巡警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结合我们运城交警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第一,精神饱满是交警形象的基本要素。我们看到的交警,制服整洁,帽套手套,以及武装带保持洁白,个个看上去显得非常有精神,在指挥交通时的手势十分准确而且有力,不但体现自己的良好精神面貌,更向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行驶信息。能够做到以上这几点,老百姓肯定会认为这名交警是闪亮的,至少是威武的。

第二,勤奋管理、有违必究是规范执法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当中我们必须做到勤奋管理,只有你在工作当中不停地流动,不停地在路口的四个角之间巡视,加大控制范围,加大管理力度,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现在的交通形势越来越复杂,我们交警不能再象以前那样,往路中间一站,做几个指挥动作就可以了。现在的交通已经体现出了立体化的形式,路口也比以前宽大了许多,如果不勤加走动,努力管理的话,肯定不能全面地控制这个路口。那么隐患就会出现。可以这样说,我们交警不能单纯地做红绿灯的翻版,而要做到红绿灯不能做到的事情,体现出一个路口管理的灵活性。在工作当中要做到见违必纠。一切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交通违法行为,一个小小的,不经意间的违法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当中,一旦见到路口有违法行为,一定要积极上前阻止,切忌姑息了事。只有把违法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保证道路上的安全与畅通。

第三,依法纠违、程序规范是规范执法的核心所在。处理违法与交通事故,在交警的日常工作当中也是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可以说在处理这两项工作的时候,民警所面对的当事人的心情和心态都不是很好的,一旦民警在处理过程中的言语不当,或者处理有失公允。那就很可能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麻烦。所以,在执法中,我们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语言一定要规范,程序一定要规范,要做到有理有节,公正不阿,使当

事人心服口服,这样才是我们规范执勤执法的最根本的目的和核心所在。

第四,热情服务、以人为本是交警灵魂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警察这个职业越来越体现出它为社会服务性的一面,这个社会存在着不少的弱势群体,所以我们在路口值勤的时候,见到比如说老人,小孩,残疾人,孕妇等要过马路的时候,可以上前进行搀扶。遇到群众问路,要耐心地解答。要带着爱心去服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困难留给自己。我想,只要我们具备了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整齐美观的规范手势,娴熟于心的业务素质,以人为本的为民热情这四大要素,就能变成人们眼中的明星“人民警察”。

发挥信息警务,提升管理效能,服务人民群众

由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研发的“四色预警”系统通过设定四种不同的警情阈值,对路面交通拥堵状况、车辆行驶速度以及车辆事故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报警,不仅极大提高了排堵保畅工作效能,还改变了传统的接处警等勤务机制。

以往,路段上发生的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大多先由群众打110报警,再转至交警大队处理,当民警到达现场时,交通堵塞已形成了较长时间。现在,通过实时警情发现,及时出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警情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每起警情由原来的警情出现到警情排除,平均需20分钟以上,减少至现在10分钟之内。

近年来,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充分运用交通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依托建立“四色预警”为核心的快速警情响应机制,不断提高交通管理精确制导能力。两年来,他们共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改造、升级执勤执法科技装备,建成自动控制交叉路口144个、交通信息视频检测点103个,无人看守的智能化电子卡口20个、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路口、路段285处,对所有基层执勤大队和重点公路中队建立交通分控室、网上巡逻执法室及二级接处警平台。

他们还通过大力推进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九大系统建设,整合指挥调度、信号控制、电视监控、电子警察、交通诱导、接处警等交通管理功能,运用自动检测、电子监控技术实现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的自动识别和gps定位技术就近调度警力进行应急处置,利用监控设施开展网上巡逻执法,远程抓拍交通违法,推广运用“网上巡逻”、“鼠标执法”等新的执勤执法方式,大大提高了警情快速响应能力和科学管理效能,非现场执法率从两年前的42%%迅速上升至目前的64%%,2008年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侦破率达96%%以上。

执法之本就是追求群众满意,纠违投诉:不到十万分之一。数字有着异乎寻常的说服力

城市越大,行路越难。无论在哪一座城市,交警都是矛盾的焦点。可以说,交警要让群众满意简直是个奇迹,但是在苏州交巡警支队,奇迹出现了。近几年,苏州交巡警支队每年查处交通违法行为都在300多万起,每年平均接到的群众投诉仅30起左右,而且基本实现了有效零投诉和零违纪。纠违投诉十万分之一不到,这对一支拥有近千名民警的执法队伍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又是什么样的制度在约束着他们?市交巡警支队支队长张仁发一语中的:“要带出一支勤政廉政、执法为民的交巡警队伍,打牢思想基础是关键,每一个民警都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都必须深刻领会‘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没有这一点,就不能当好一个执法者,手中的权力就会被滥用,人民群众当然不会满意。”

在交巡警支队,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论学习,产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再加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品牌抓典型等一系列制度激励,争当城市“活雕塑”成为很多民警的自觉追求。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郭晓红,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刘军、何伟,一等功荣立者薛伟忠,反盗抢车辆能手时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支队连续四年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今年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示范单位”。全体民警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和良好的群众口碑,对“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出了全新注解。

在去年市公安局统一组织的对民警执法质量满意度调查中,社会各界群众对交巡警执法态度、办事效率、办案质量及公正执法等情况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7%。在“大接访”活动中,支队接待的180多起上访案件,有95%得到圆满解决,5%得到妥善解决。执法质量是执法工作的命脉,简单机械甚至野蛮粗暴,最终只能是加深群众的抵触情绪,既不利于交警开展正常的执法活动,还容易恶化警民关系。为此,市交巡警支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执法规范和工作举措,不断强化执法形象,提高执法水平。

支队领导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执法规范措施,强化民警“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执法理念。城市道路、公路巡逻、高速公路、车管事故等都出台了执法执勤规范,从语言到着装、从程序到法规,交警的每一个执法行为、每一项执法措施和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明确、严密、标准的操作规定,真正让执法民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支队还为每一个路面执勤民警配发了录音笔和无线“警务通”,前者记录民警整个执法过程,后者有效落实执法告知制度根除说情风,有效监督民警的执法过程。

体会是:有理有情,人性化诠释执法。交警执法决不是敬个礼开张罚单这么简单,铁面无私、不徇私情、不惧权贵当然能得到群众肯定,但如果有理再加上有情,既精通业务,又以人为本,群众就会打心眼里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