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工作汇报

时间:2022-02-13 08:46:41

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工作汇报

一、“三农”专项任务落实及目标完成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两个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1.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府办副主任、农办主任和县气象局长任副组长,民政、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2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为农服务领导小组、县应对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和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救援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县气象局内,由县气象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全县11个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县委书记谢代银亲自审查立山村显示屏建设方案,副县长朱俊华二次到项目现场指导,亲自为《县气象防灾减指南》作序,为项目推进给予了有力的保障。

2.召开专项会议。2014年5月15日,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涉农部门,乡镇分管领导,现代农业企业、专合组织代表参加的“县气象为农服务需求调查座谈会”,征求涉农部门、乡镇和农业企业代表的意见,市局领导和业务人员到会指导,为推动我县“两个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制定政府专项规划。2014年7月,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以中央财政“三农专项”试点县为契机,力争到2016初步建立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农村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应急减灾工作机制,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推进县“三农专项”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4、建立绩效考评机制。2014年7月,县目标办制定了《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将“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和农村防灾减灾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责任落实和考核。采取动态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分,年终统一汇总并经县应对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目标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5、健全气象为农服务机构。2012年,经中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组建了“县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人,确定有专人负责气象为农服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人影作业、农用天气预报、农作物生育指标适应性研究等工作,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

(二)深化部门合作,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

近年来,我局积极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深化部门合作,实现了气象工作由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的转变,部门工作向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合作转变。县气象局先后被列为县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地质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县森林防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县农村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文广局、县国土局、县水务局、县民政局、县环保局已合作多年,今年再次协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数据资源和信息共享。今年,与县农业局联合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田间农情调查等《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活动6次,形成了《气象服务“三农”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调研报告》,收集了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大宗农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生育期指标,制定了《县农业气象服务周年工作历》;签订了《农业气象服务合作协议》和《林业气象资料使用合作协议》;组建了县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

(三)科学规划,制定实施方案

以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在深入田间地块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县2014“三农专项”实施方案》和《县2015年“三农”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一步修订完善县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积极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定期开展农田调查,了解作物生长状况和发育过程,细化、订正省、市两级业务单位下发的农用天气预报等产品,指导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先后制作农用天气预报18期,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专题服务产品13期。

(四)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和气候区划

在调研当地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政府农业发展思路,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市局领导和业务人员的指导下,与涉农部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共建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田和观测站网布局。

2014年9月至11月,在县镇村万亩甜橙试验基地,安装了6要素自动气象站1套、土壤湿度观测仪1套、电子显示屏1块;在现代农业园区中药材基地安装6要素自动气象站1套、实景观测站1套、电子显示屏1块;在回马镇蔬菜基地安装4要素自动观测站1套;在卓筒井镇东坡村蔬菜基地安装7要素温室小气候观测仪1套、电子显示屏1块,在立山村信息服务站安装全彩综合信息电子显示屏1块;在象山镇永南坝村蔬菜基地安装10要素小气候观测仪1套;在镇泉水村水产养殖基地、吊脚楼村信息服务站、卓筒井镇槐花村、安乐村、为干屏村油桃基地各安装电子显示屏1块;引进了省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和市综合业务监测平台,为切实开展光、温、水、土壤湿度、光辐射、CO2等气象要素指标观测和直通式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并将观测数据纳入省级信息传输及存储系统,利用数据开展农作物指标和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

同时,在省、市局农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县主要农作物之一油菜和特色农作物之一甜橙的精细化气候区划图集;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集正在编制中。合理的气候区划将对我县种养殖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五)深入开展直通式服务。将全县19个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4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3户养殖大户和306户村、社区负责人均纳入手机短信平台和省公众气象服务平台管理,建立了气象为农服务合作长效机制。采取与县农业局有关领导、技术人员不定期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等方式,与98%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全县直通式服务对象达145户,签订《直通式服务协议》大户10个。并通过电视、手机短信、QQ群、微博、微信、党政网、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广播、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农经网等媒介,将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及时传递给重点服务对象。

2014年及时更新完善由300余名村级气象信息员、11名乡镇协理员、300名地质灾害监测员、100余名防御责任人组成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全部纳入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系统管理和定期培训,并由县应对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县乡镇气象服务站管理办法》和《县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管理办法》。全县300个行政村,6个社区实现全覆盖,覆盖率达100%。信息员将农业气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村(社区)覆盖率达95%以上。各乡镇(社区管委会)发放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300余份;局统一制作和印发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县气象防灾减灾指南》10000份、《气象科普读物》3000份;华风影视集团无偿支援气象科普、防灾减灾影视专题片8部用于宣传。

(六)气象服务效益

充分依托乡镇农技推广、植保、土肥、种子、畜牧兽医、水利管理中心所、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等基层队伍和力量,加强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沟通和联系,收到了较好的服务效果:今年我县出现了春旱、伏旱,市、县局领导、业务人员与县农业局专家一起,深入旱情严重的隆盛镇、天保镇、卓筒井镇等,实地开展调查,撰写了旱情监测报告3期。同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及时缓解了旱情,预估减少全县抗旱支出及持续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5000万元。同时在抗击“8.9”、“9.11”、”10.27”暴雨及“3.20”、“10.11”寒潮期间,我局及时各类气象信息28期,提醒种养殖户、涉农企业、专合组织等直通式服务对象采取有利措施减轻灾害损失。今年3次暴雨均未造成人员伤亡,“8.9”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239万元,“9.11”直接经济损失1162万元,“10.27”暴雨损失不明显,由于气象信息传递及时到位,今年因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创近年来的最低。8月中旬,针对甜橙基地白飞虱严重的情况,我局与农业局专家专程实地调查,向生产企业——盛品果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企业根据我们的建议及时采取有利措施控制了病虫害的漫延,最终消灭了白飞虱,使当时濒临死亡的果树得到了重生,企业也焕发了生机。

(七)稳步推进乡镇(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服务需求,按照《省信息服务示范站建设标准》,拟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气象服务站、村农业气象服务站、卓筒井镇立山村农业气象服务站等三个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站。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二、资金使用情况及绩效

1、2014年“三农”专项资金共计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0万元,地方政府匹配50万元。

2、资金支出情况:113万元。其中,气象观测设备62万元,电子显示屏39万元,气候区划和风险区划3万元,引进综合观测业务平台费2万元,宣传资料费7万元。

3、绩效评价。各项支出均符合《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使用范围,初步形成了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试验示范基本框架和“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应急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受到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涉农部门、镇乡、新型农业企业、专合组织、重点大户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三、存在的问题和后期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县大宗粮油农作物生产相对稳定,特色农作物受资金、技术、市场的压力,发展相对滞后。

2.“三农”专项资金规模严重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很高,争着试点,更希望得到扶持资金和技术支持。

3.气象服务支撑能力不足,特别是丘陵地区农作物精细化气候适应性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二)后期打算

1.加强汇报和沟通,多方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2.完善升级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优势。

3.做好县镇万亩甜橙基地、隆盛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卓筒井镇油桃基地和蔬菜基地等四个农作物生育指标试验基地建设和气候适应性研究,编制县种(养殖)结构布局图,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指标集和专家知识库。

4.继续做好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