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工作报告(共5篇)

时间:2022-03-05 10:22:36

农委工作报告(共5篇)

第一篇

一、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标准分50分,自评分50分)

(一)工作任务(标准分40分,自评分40分)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面积达到1030.8万亩,平均单产468.4公斤/亩,粮食总产达到482.8万吨,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实现了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连续七年超历史。县自2005年连续六年荣获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养殖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肉类总产48.7万吨,同比增长2.4%;禽蛋总产13.4万吨,同比增长1.4%;奶产量17820吨,同比增长10.7%。全市水产品产量27.5万吨,同比增长8.2%。

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全市已拥有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59家、188家,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10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5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2家。全市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达2家,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家,全市农产品加工年产值260亿元。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估位居第四位。

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全市着力推进优质粮油、生猪、水产品、油茶、家禽、茶叶、大麻、茧丝绸、蔬菜、毛竹等十大基地建设。全市已建成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示范区40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15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102万亩,油茶基地32万亩,茶业基地46万亩,蚕桑基地20万亩,生猪饲养量530万头,家禽饲养量1.2亿只。各县区围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目标,精心谋划和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平台。全市规划建设了11个县区级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入园企业达160多家,年创产值超过100亿元。建设并形成了畜禽水产粮食等各类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小区500多个。

农业标准化步伐加快。省瓜片有限公司已成功申报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正在审批过程中。今年我市有3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霍山县鳗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霍邱县杞柳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霍山县蚕桑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和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舒城万佛湖鮰鱼养殖)完成建设任务。全市新增标准化畜禽小区120个,水产养殖小区22个。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三品”企业用标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良好,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强化农产品认证监管工作。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86个,有机食品57个,“三品”认证总数达到201个。

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猪瘟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做到应免尽免。根据全省主要动物疫病监测方案,我市配合省疫控中心先后完成完成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蓝耳病、狂犬病血清学监测样品2871份、病原学监测样品2270份送检;完成疯牛病病原学监测样品20份送检;对牲畜开展了5314份布鲁氏菌病、4345份结核病自主监测。

2、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81亿元,同比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同比增长9.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822.5元,增长15.6%,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168元,增长7.5%,占期内现金收入的49.3%。

农民减负增收明显。扎实有效的开展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今年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仍按照2008年市减负监管领导组出台的《考评办法》,对各县区工作进行考评。认真开展减负执法检查,加大案(事)件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政策、惠农补贴及时发放。据统计,全市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耕粮补、农机补贴、村干补助,两免一补、阳光补助等惠农补贴计17.3亿元,共29大项40多小项,同比增长39%,惠及到175万户(其中含有城镇居民补贴)。全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900个,占全省9%,我市正着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神农杯创业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全市8月初启动了2010年“神农杯”创业竞赛活动奖励资金兑现的申报工作。经基层推荐申报,县区初审核实,计生、社会综治和安全生产三部门共同把关审查,并由各地张榜公示,全市已收到各地申报“神农杯”创业竞赛材料1626件,其中自然人约1581件,法人约45件。兑现创业竞赛奖励资金463万元,其中市级配套奖励资金154万元。

农资专项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开展“放心农资”和农业法律法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共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1000余人次,印发明白纸、宣传资料等62.86万份,录放45种光盘,展销“放心农资”产品12万公斤,举办现场咨询培训46场次,接待群众咨询8万余人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共出动执法车辆600多辆次,出动执法人员3586人次,整顿农资市场1472个/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6664个/次。查获不合法种子16062公斤、农药713公斤,挽回经济损失444.2万元,查处违法行为144起,立案查处106件。

3、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争取省支持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74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公共设施等建设项目。全市共确定了22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等项目进行重点推进。其中19个示范点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领导负责联系,并安排了127家市直单位跟随市领导开展结对帮扶。目前19个市领导联系示范点集中编制了居民点建设、特色主导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规划等综合性规划和分项祥规,平均每个示范点综合规划编制费用超过10万元。各县区和市直各个相关单位将清洁村庄环境整治、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开发等各类支农项目资金,集中在示范点上进行投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全市新农村示范点共争取到位土地整治等各类项目建设资金近3亿元,已获得农发行等金融部门贷款资金支持2.82亿元,吸收企业和社会工商资本近亿元,为全面推进示范点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全市流转土地面积134万亩,较2010年新增流转35.5万亩,百亩以上种粮大户有960户,千亩以上种粮大户有45户,万亩以上种粮大户有4户,荒地、荒滩、水面及林地流转增加20余万亩。积极兑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奖补,全年按核实兑现奖补777户,奖补面积33.53万亩,兑现奖补资金1117.9万元,其中市级奖补335.84万元。

(二)重点工作(标准分10分,自评分10分)

1、民生工程。全市累计培训农民工62240人,完成任务的100%。其中,阳光工程培训3104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9200人;农民创业培训3600人,其中种粮大户300人,经济作物种植大户100人,畜牧养殖大户450人,水产养殖大户400人,科技带头人400人,农民合作组织管理人员150人,返乡农民工700人,龙头企业负责人400人,其他70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8400人。全年完成户用沼气15025口,乡村服务网点193处,其小区连户工程8处40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今年我市农委系统承办的两项民生工程,在全省综合考评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名。积极配合市农保办深入推进水稻、小麦、油菜等政策性农业保险。

2、维稳工作。继续加强对农民负担监管,重点整治涉农乱收费、乱罚款,“一事一议”不规范,支农惠农政策执行不到位以及农村土地承包,征占土地问题。强化村级财务管理,扎实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服务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抓好信访案件查处工作,对问题较多的地区和乡镇进行重点监控。全年,共清理涉农收费文件10个、项目15个;查处截留、挪用、克扣强农惠农补贴6.3万元;纠正和查处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74个;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减轻农民负担金额113万元;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44个,涉及金额34万元;查处各类损害农民利益案件数63个,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

3、招商引资。全年共外出招商12次,接待外来客商招商引资考察23批,共计90多人次。通过举办或组织参加高水平的农产品展会,有效地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优农产品与国内外大市场的对接,拓展农产品销路、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先后举办了首届国际羽绒节、国际徽商精英年会,组织参加了上海农交会、农交会、北京茶博会、中国国际农交会和武汉农博会、会等一系列大型展示展销会。利用各类大型展会的平台开展招商,及时掌握信息,对重点意向性项目,实施重点跟踪、重点对接、重点服务,招入艾莱依等投入3亿元以上知名企业,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宣传以及与外地有实力企业的对接,加强农业招商力度。招商小组引进工业项目7个,农业项目1个,合计到位资金合人民币12700万元。其中新引进项目4个,重大项目线索2个。

4、帮扶贫困。市农委作为杨光祥副市长的帮扶联系点寿县隐贤镇大树村的帮扶牵头单位,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开展春节走访慰问。2010年春节前夕,杨市长率四家帮扶单位到大树村开展走访慰问,看望了43户老党员和贫困户和部分军属,并送去了4.5万元的慰问金。二是制定扶贫规划。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大树村新建了村两委办公楼、村计生卫生室,帮助桥坝小学修建200米的砂石路,修建3座乒乓球台,帮助耿桥小学修建了50米长、3米宽的水泥路。帮助村委新建了1.4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大树村确定5000亩的水稻提升行动创建示范区和4000亩的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有效促进了该村的农村经济发展。

5、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村企合作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共有150多家企业与107个新农村示范村镇进行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的结对帮扶,已注入帮扶资金1.5亿元,确定共建项目500个,带动当地农民工就业2.4万人,帮助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公共事业投入明显增加,重点开展了村村通、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沼气建设等群众迫切关注的项目建设,通过农民出资出劳、政府奖补、村集体投入和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共筹集资金27783万元。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争取到各级财政专项经费,国家、省级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和乡村清洁工程等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在示范村镇广泛开展了三清四改工作和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共建设垃圾处理集中堆放点1500处以上。

二、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情况(标准分25分,自评分25分)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委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并按照市效能办的有关文件精神,完成了各阶段的规定动作,市农委和委属各单位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把机关效能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主帅主抓。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分工,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各把一方,各履其职。委机关和委属各单位均建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联动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委把机关效能建设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市效能办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各阶段的工作计划、目标、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今年召开了四次会议,专题研究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并落实了具体措施。并组织了两次农委系统机关效能暗访检查活动。委机关创建市农委机关效能建设简报,营造了良好的机关效能建设氛围。

2、认真落实“八项”制度。研究印发了《市农委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要求委属各单位、各科室要认真落实“八项”制度,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加大落实“八项制度”力度,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政风评议相结合,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与年度目标考核相结合,同步推进,确保“八项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八项”制度的执行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精简了机关办事环节,尽量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今年我委根据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实际,又进一步制定了机关离岗告示制度、考勤考绩制度等5项制度,重新修订了10项日常管理制度,并设立离岗告示栏,初步建立起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在全委形成了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管理机制,提高了机关管理水平和机关形象,机关工作人员无上班时间打牌、玩电脑游戏、工作日午间饮酒等现象的发生。

3、推进政务事务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了党务政务办事“四公开”;进一步规范了公开内容、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以及办事结果和办事纪律等;通过4次政风行风“上线”活动,共解答农民群众的提出的问题39个,对现场不能解答的问题,在一周内全部妥善解决。

三、创优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标准分25分,自评分25分)

1、规范农业执法行为。今年以来,市农委机关和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四个行政执法主体按照市农委党委关于“要在规范农业执法行为,提高农业执法水平上取得新成效”的要求,严格规范农业执法行为,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共出动宣传车60多车次,宣传相关农业法律法规,送法、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36次,设立宣传展板31次,展示展板328块,开展咨询活动61次,发放明白纸等各种宣传资料50余万份,接受群众咨询7余万人次。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分别开展了春季和秋季全市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1000多辆次,动用执法人员5368人次,检查农资市场317个/次,检查农资经营门点3370多户次。查没假劣种子8875公斤,高毒农药0.12吨,假劣兽药800多公斤,劣质和过期饲料18000公斤。责令退回不合格农药8200公斤,肥料50多吨;货值总金额36.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55万余元。严厉查处案件,共查处农资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155起,其中,受理举报案件54件,立案查处122件,现场处罚33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件。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在农业执法工作中,没有1人因违规执法被投诉。

2、切实改进“两风”。今年以来,农业春季遭遇特大干旱严重影响,在大灾面前,市农委党委一班人坚持在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生产救灾一线的实践中改进“两风”,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走向田间地头指导科学抗旱保苗;进入村庄农户,查看党的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听民声,解民意,帮助农民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上。在全省开展的春季农业科技入户行动中,市农委党委成员和委属各单位负责人全部深入农村进行农业科技宣传,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在抗旱保苗期间,委党委委员和委属各单位负责人分成8个组,连续1个多月驻守在生产救灾第一线,指导县、乡、村三级组织发放生产救灾物资,进行灾后补种。由于服务到位,保障有力,实现了全市夏粮总产121.7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进一步改进了会风文风,尽量少开会、开短会,让职工有充足的时间干好本职工作,对文件也进行了精简,不该发的文件不发,文字要尽量简洁,提高办文质量;通过机关效能建设的开展,我委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机关职工都能够做到热情接待群众,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我委不存在政令不畅、拖拉拖诿、纪律涣散、执法不严、吃拿卡要等现象。

3、兑现服务承诺。重点建立并推行服务承诺制,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建立并完善限时办结制,规范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决不超期办理;建立并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和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进行了责任追究;建立健全了切实可行、比较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干部激励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4、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两集中、三到位”的要求,农委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与项目外经科合署办公,全委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由行政审批服务科集中履行。归并行政审批服务12项,实行一审一核,在现场勘察、研究的基础上,窗口直接受理、办理。近年来,窗口严格按照窗口受理、资料审核、现场勘察、窗口发证的程序,在承诺审批时限内办理各类行政审批13874件,其中农机登记入户13833件、动物防疫合格证11件、兽药经营许可证1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20件、种子生产许可证3件,农作物种子广告审查2件。窗口受理过程中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从未有违规、投诉现象。

第二篇

一、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应用推广组织体系。委电子政务工作在委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委副主任主抓,由委办公室负责并承担日常工作。安排精通电脑网络人员充实办公室,负责单位的电脑网络维护和电子政务应用推广工作。委属各单位分别安排一名电子政务应用人员按要求参加委里组织的相关培训,负责本单位电子政务应用及推广及电脑网络维护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二、明确电子政务办公方式的效力。我委实行网上办公与传统办公并存的“双轨运行”方式,网上发送的各类文件与纸质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1、各类农业信息、工作总结和计划等一般性政务工作材料,原则上除存档需要外,将全部通过同办公平台下发,与传统方式具有同等效力。政府公文在加盖电子签章后也将通过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发送,并具有正式书面公文效力。

2、凡成功发送的短信通知均视为已通知到,全市农业系统召开的一般性会议原则上通过视频会议方式进行。群众通过各信访窗口录入并转到各单位办理的信访件,视同纸质转办件同种效力。为此,我们要求委属各单位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工作,各部门负责人、网络管理员的手机要保持24小时畅通,并及时查看短信息;保证办公时间政务办公门户随时在线,及时查收统一待办事宜有关信息,统一待办的内容接受处理不得超过4个小时,“百姓畅言”回复时限不得超过3天,信访投诉每天上下班时间必须最少登陆一次,及时发现投诉案件,及时上报领导及时处理。

三、强化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培训是应用的基础。为确保电子政务的正常推进,我委对机关工作的人员,实行定时、定期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电脑实用技能和应用系统操作技能。2010年对委主要正副职领导、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其他能用到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委里对委属各单位负责人及电脑操作人员也进行了培训。2011年我委计划将对全部职工分批分期再次进行电子政务应用的强化培训,培训工作由委办公室组织,每组织一次培训,进行一次考试,并将培训结果与机关干部年终考评挂钩。对不按要求参加培训、在培训中无故缺课或培训考核不及格的,均视为未通过考核。

四、电子政务系统数据更新及网络维护工作。委机关电子政务系统原则上采取统一管理、个别维护的方式进行日常更新维护。委办公室负责全局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维护,并对各部门维护进行指导。每星期各科室向委办公室电子政务管理员至少上交一篇领导审核过的业务信息,委每周至少更新网络信息5条,不断充实农委网站各版块的内容,使各个版块内容常有常新,真正起到服务三农的作用。

第三篇

一、2014年上半年农业节能主要工作

今年上半年,市农委把节能减排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重点推进,狠抓落实,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排放和保护环境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扎实开展农业机械节能降耗工作。在三夏农机作业的高峰期,通过推广集中连片播收、节水灌溉、机械化秸秆还田等方式,降低了农机作业能耗;通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引导和鼓励农户购买节电、节油型农业机械,加快了一批老旧机型的更新换代速度;通过安装节油装置,采用柴油添加剂、金属清洗剂等节油措施,有效减少机械运行能耗;通过及时作业信息,合理安排农机手作业路线和区域,减少了空车运行和能耗消费机率。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45650千瓦,较上年同期降低能耗23%,实现机耕作业面积48.6千公顷,机播面积7.3千公顷,机收面积11.55千公顷,共补贴机具7913台套,更新节电、节油性农业机械8000台套,淘汰老旧小机具2000台套,对5万台套农业机械进行了检修和维护,推广柴油添加剂1000公斤。

2、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沼气工程建设任务,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明显提高。上半年全市共新建沼气池3190口,累计建设户用沼气6.7万口,当年利用可达4万口以上,年总产气量约1468万立方米,年节约标煤1.0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7万吨,保护林地14万亩;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7.57万平方米,年节约标煤3.3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26万吨。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带动了改厨、改厕、改圈速度,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3、着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着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把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农业节能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低碳农业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传统高消耗、高投入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农业”的转变。截至7月底,我市拥有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21个,“三品”认证面积超过300万亩,在霍邱、寿县、金安等粮食主产区重点推行水稻工厂化育秧、生态养殖、节水灌溉、秸秆气化等集约型农业科技,全市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面积达到305万亩,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00多个,新增精养池塘面积2.1万亩,新增连片集中供肥和阳光温室蔬菜基地面积5200亩,占蔬菜主产区面积35%以上。

4、突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新农村建设方面,积极争取省补项目资金,在示范村镇集中安装太阳能路灯和污水生物处理设施。大力组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采取户集中、村收集、乡处理的办法,全面清除露天垃圾。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投入“三清四改”资金3000多万元,开工建设工程项目60个,重点在42个示范村镇开展示范小区治理,新建水泥道路,整改下水道和配套涵闸,安装自来水管,清理污水池塘,开凿水井和新建公共卫生厕所等,建垃圾处理集中堆放点1000处以上;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在全市总结推广了“猪—沼—菜(果、鱼、菌、粮)”、“林—草—禽(鱼)”、“观光生态农业”等15种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类型。近期,我委组织人员在农作物秸秆大量产生的关键季节,深入田间地头,采取宣传教育为主的方法,努力减少秸秆焚烧量,大力推广还田肥用、氨化饲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到70%左右,焚烧和废弃秸秆现象得到了进一步遏制。降减农村面源污染方面,通过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虫害等技术措施,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今年上半年,我市家畜粪尿产生量约490万吨,主要用作肥料,占78%左右,10%左右用于生产沼气,利用率达87%。

5、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全市拥有249家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集群,积极做好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粮食生产加工大市,我市拥有丰富的大米加工副产品-米糠,对其综合利用,既节能减排,又为市场提供了优质产品,提升了农产品效益。目前,全市拥有日加工米糠100吨左右的米糠油加工企业5家,如丰润油脂、庆丰油脂、远翔油脂、六禾油脂等,年加工米糠15万吨,生产提炼油脂2.2万吨,创产值近2亿元。友勇米业开展粮食加工副产品---碎米、稻壳就地转化和利用工作,积极发展稻壳发电,投资新建了年产10万吨超高淀粉糖浆生产项目,每年可节煤超过2万吨、加工碎米10吨。映山红生物科技、华银茶油、大别山科技等公司积极利用茶油生产副产品—茶籽粕开展茶皂素提取加工,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循环利用。

二、2014年农业节能计划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以农业机械、农技推广、农村能源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态环保等为主攻重点,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强调度,全面推进,确保全年推广沼气1.26万户,一产能耗下降6%,年节能3万吨标煤。

三、2014年下半年农业节能措施

1、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大力发展节油、节电、节煤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技术及装备,更新淘汰高耗能农业机械、老旧渔船和装备。推广应用复式联合作业农业机械,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降低农业机械单位能耗。推广节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节能。

2、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和以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广泛应用循环生态种养新模式。

3、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为重点,推广应用秸秆生物气化、太阳能利用、能源作物开发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新型农业技术,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重点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监测,积极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体系,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着力提升龙头企业加工水平。引导扶持粮油、茶叶、林果、蔬菜、水产、中药材、油茶等绿色(低碳)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其生产和加工链条向营养和保健食品延伸;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改扩建,引进节能、低耗的加工生产线及配套机械设备,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档升级;通过技术培训、考核评估、技术示范等方式,规范企业达到节能、减排、降耗行为。

5、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增加绿色植被种群数量,维护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等有害化学物质的生成,推进节能减排。

6、加速实施农业生物质工程。了解和掌握利用农业生物质工程前沿信息,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引导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方面的科技力量攻关节能减排关键新技术,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我市更多农业资源变成丰厚的高端节能环保产品,进一步节能降耗。

7、加强机关办公节能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室内空调温度设置标准要求,做到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强化对会议室、办公室、过道走廊等公共场所的节能用电管理,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普及无纸化办公,减少办公耗材;强化节假日节水节电管理,对长时间不使用的电器保持关闭状态;加强对公务用车的节能控制,严格按规定实行一车一卡购油,对问题车辆能够做到定期维修保养,过期及时淘汰报废,并鼓励多人合用车辆出差和办公。

第四篇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政府和市节能办有关文件通知要求,组织对全市农业系统集中开展了能耗计量调查摸底工作,根据全市节能工作统一部署安排,制定了2014年全市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将节能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农机、农技、农村能源和其他各个直属单位以及相关职能科室,对县区明确了相应的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建立了节能考评考核机制,上半年针对系统内部分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了2次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专项监督检查,充分履行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节能工作的监管服务职能,对10多家高耗能企业进行了专门指导和服务。

2、扎实开展农业机械节能降耗工作。在三夏农机作业的高峰期,通过推广集中连片播收、节水灌溉、机械化秸秆还田等方式,降低了农机作业能耗;通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引导和鼓励农户购买节电、节油型农业机械,加快了一批老旧机型的更新换代速度;通过安装节油装置,采用柴油添加剂、金属清洗剂等节油措施,有效减少机械运行能耗;通过及时作业信息,合理安排农机手作业路线和区域,减少了空车运行和能耗消费机率。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45650千瓦,较上年同期降低能耗23%,实现机耕作业面积48.6千公顷,机播面积7.3千公顷,机收面积11.55千公顷,共补贴机具7913台套,更新节电、节油性农业机械8000台套,淘汰老旧小机具2000台套,对5万台套农业机械进行了检修和维护,推广柴油添加剂1000公斤。

3、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沼气工程建设任务,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明显提高。上半年全市共新建沼气池3190口,累计建设户用沼气6.7万口,当年利用可达4万口以上,年总产气量约1468万立方米,年节约标煤1.0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7万吨,保护林地14万亩;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7.57万平方米,年节约标煤3.3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26万吨。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带动了改厨、改厕、改圈速度,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4、着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着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把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农业节能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低碳农业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传统高消耗、高投入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农业”的转变。截至7月底,我市拥有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21个,“三品”认证面积超过300万亩,在霍邱、寿县、金安等粮食主产区重点推行水稻工厂化育秧、生态养殖、节水灌溉、秸秆气化等集约型农业科技,全市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面积达到305万亩,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00多个,新增精养池塘面积2.1万亩,新增连片集中供肥和阳光温室蔬菜基地面积5200亩,占蔬菜主产区面积35%以上。

5、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全市拥有249家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集群,积极做好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粮食生产加工大市,我市拥有丰富的大米加工副产品-米糠,对其综合利用,既节能减排,又为市场提供了优质产品,提升了农产品效益。目前,全市拥有日加工米糠100吨左右的米糠油加工企业5家,如丰润油脂、庆丰油脂、远翔油脂、六禾油脂等,年加工米糠15万吨,生产提炼油脂2.2万吨,创产值近2亿元。友勇米业开展粮食加工副产品---碎米、稻壳就地转化和利用工作,积极发展稻壳发电,投资新建了年产10万吨超高淀粉糖浆生产项目,每年可节煤超过2万吨、加工碎米10吨。映山红生物科技、华银茶油、大别山科技等公司积极利用茶油生产副产品—茶籽粕开展茶皂素提取加工,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循环利用。

第五篇

2014年,我委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以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业行政机关为目标,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为出发点、落脚点,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为顺利推进我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服务水平,我委强化组织领导,调整了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协调督办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和组织协调全委的政府农业信息公开工作;市场信息科负责政府农业信息公开网络平台搭建,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明确政府农业信息公开工作的负责人和联系人,负责本部门政府农业信息的制作、更新等工作。目前,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经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机制和领导有力、组织有序、统一管理、各负其责的局面。

二是完善制度。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高效、有序和规范推进,我委不断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在2008年出台《市农业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一系列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市农业委员会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暂行办法》、《市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市农业委员会新闻通报制度》,并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新闻通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流程图。为推进全市农业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委制定并实施了《全市农业系统新闻线索定期报送制度》和《全市农业系统农情、政务信息工作考评暂行办法》,调动了全市农业系统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全市农业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

三是拓展内容。我委在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科学决策、规范行政、有效监督的关键环节为重点的基础上,按照《条例》要求,逐步把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向整个农业行政管理范围拓展。先后修订、制定的《市农业委员会财政项目支出管理办法》、《市农业委员会财务管理办法》、《市农业委员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农业项目、资金等政府信息的公开均做出明确规定,并逐步推进实施。

四是创新方式。我委在以农业信息网、政府信息公开网为主要平台的同时,以群众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懂和便于群众知情、便于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监督为原则,结合农业和农村工作特点,区别受众对象,分别通过新闻会、新闻媒体专栏(刊)、政风行风热线、政务公开栏、办事服务指南、文件简报等形式进行政务公开,确保政府信息及时有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致全市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全面介绍了当前强农、惠农政策;市农委负责同志四次率有关科室负责人,走进市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宣传政策,解答农民朋友提出的问题;在全省农业系统率先开办了农业手机报,宣传、普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去年我委与市移动等单位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送农情信息,促农业崛起”活动,向全市近万名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养大户及涉农单位干部职工赠送农情信息,受到市政府和省农委负责同志的肯定。

2014年,我委没有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指导、技术保障能力有待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配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运作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推进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三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建设有待加强,信息渠道有待进一步理顺。

2014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一是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考核力度,进一步调动全委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整合全委信息资源和功能,加强政府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工作;四是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功能,规范政府信息流程,理顺政府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