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环保重点汇报2篇

时间:2022-11-06 10:10:18

县委环保重点汇报2篇

第一篇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环保部门精心指导下,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重点,以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为重中之重,大力强化环境监管和社会监督,依法忠实履行职责,通过全局人员的共同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国家已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控制。为此,我县高度重视减排工作,认真编制了《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方案》和《县2011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科学确定减排基数和减排项目,重点抓好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一是对县城内污染物排放大的企业进行工程治理,加大对顶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减少COD的排放。对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建设脱硝设施,削减氮氧化物的排放。对南方耐火材料厂的窑炉改造,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是从严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县大黄琉璃厂、县道山红砖厂、石镇博仁红砖厂、裴梅万柯红砖厂、红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关停处理,可实现二氧化硫削减281.78吨、氮氧化物削减71.73吨、化学需氧量削减119.2吨、氨氮削减1吨。三是以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养殖业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利用化工程,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四是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提升氮磷去除效果。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县大黄琉璃厂、县道山红砖厂、红酒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结构关停工作,共削减化学需氧量119.2吨、氨氮1吨、二氧化硫52.18吨、氮氧化物18.91吨。

二、环保系统能力建设工作

一是按照标准化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的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将该项目已列入2011年政府重大项目建设,该项目占地6亩左右,总投资约450万元,目前完成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市发改委立项、环境影响评价,县政府下发了项目建设土地划拨抄告单,委托南昌大学工程设计院编制了项目初步设计,预计8月份开工建设。二是我局环境监察大队成立于1995年,2004年升格为副科级二级单位;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8年,为股级二级单位。2004年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环境监察大队编制10人,环境监测站5人,与中部地区县级监察、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相比,分别缺少编制5人和13人。2009年经县政府同意,增设了驻工业园区环保所,编制3人,但至今未落实人员。近几年每年我局均向县政府请示增编增人,尤其是选招专业人员均未落实。目前我县监察、监测仪器设备缺乏,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奇缺,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开展。今年我局向县政府再次提交了请示报告,要求县政府招录不少于8名环境监察、监测专业人员充实到环保队伍中来,以便争取明年环境监察、监测通过计量考核认证。三是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和锻炼,努力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需要。加强了班子和队伍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环保执法服务水平。

三、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制定了《县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和重点、时间和步骤、分工和措施,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对全县7家涉重金属排放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摸清企业产生、使用、排放重金属的底数、排放种类和数量,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在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县“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采取经常性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方法,加强涉重金属企业的监督检查。建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库,做到一企一案,并及时了解企业最新动态。在建立污染源档案同时,分别建立健全重金属防治体系和污染事故应急体系,确保我县的环境安全。三是加大重金属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

四、环境执法工作

一是开展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特别是加大了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上半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10余人次,对全县60多家企业进行了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立即下发相关法律文书,责令其限期整改。二是重点排查了涉重金属污染企业。从检查情况来看,县海能电源有限公司和县云龙电源有限公司在危险废物处置、化成车间地面防渗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局已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立即停止生产,在期限内按要求整改到位,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罚。三是加强了汛期间的环境安全检查工作,对全县有可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梳理,特别加大了对县矿业有限公司尾沙库的监督管理,确保汛期尾沙库安全,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大了我县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规范了我县养殖行业的环境监管,建立了养殖行业管理台帐。今年4月,我局监察大队根据群众举报及时取缔了在大港桥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从事印刷电路拆解的项目,责令项目建设单位立即停止建设,拆除一切与饮用水保护无关的设施。五是对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中涉及到水泥厂粉尘污染问题,我局高度重视,多次派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措施,并向代表委员们进行了反馈。现该厂整治基本到位,5#、6#窑技扩改工程通过了省级验收。六是全面开展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半年来,完成排污费入库150.47万元。实施行政处罚案件数5件,行政处罚金额数40万元,执行到位案件数3件,执行到位处罚金额20万元。

五、环境信访工作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对群众来信来访建立了分管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按照县委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的要求,切实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环境污染问题。凡群众的投诉,均按照登记受理、调查取证、协调处理、总结归档的程序办理。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既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又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人性化操作。工作中突出一个“快”字,做到一个“实”字,讲究一个“细”。半年来,我局受理环境信访件44件,接待来访150余人次,其中:废水污染纠纷13件,废气污染纠纷18件,噪声污染纠纷13件,市局转办的信访件1件,12369环保热线转办的5件,市长热线1件,县委、县政府督办件4件,县长热线3件,形成调查报告10余份,目前已办结43件,还有一件正在处理中,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调处率100%,回复率100%,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相关单位、企业和群众的认可与赞同。

六、发展提升年活动

一是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制定了《县环保局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范围及对象、任务和要求、时间和步骤,并将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和业务股室,内容具体,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二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主动为民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对能一次性办结的事绝不让其跑二趟。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两个优先”:即对符合产业政策、无污染或轻污染的项目,在项目立项前,优先出具环保意见;对受理符合要求的行政事项,优先予以审批。做到“四个零”服务企业:即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三是强化工作职责,当好经济发展“调节器”。在创优服务中把好环保准入门槛,做好“三个追求”。一是追求提前介入,把握项目信息,找准服务节点,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提前告知,对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帮办;二是追求快速通过,立足以人为本、方便业主,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逐步推行了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制度;三是追求质量保证,走好程序,守好门槛,树好形象,绝不因为招商环境趋紧而放松源头管理,在项目环评审批上坚决做到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四是强化行风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各股室一律实行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时限、办事结果“五公开”,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彻底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对行业不正之风实行“一票否决”的刚性考核。积极推行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半年来,我局共受理建设项目25个,全部予以审批(其中市级审批3个,县级审批22个),“三同时”竣工验收5家(其中省厅验收1家,市局验收1家)。

第二篇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环保部门精心指导下,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重点,以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为重中之重,大力强化环境监管和社会监督,依法忠实履行职责,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全县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状态;污染企业环境达标整治积极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通过环评审批并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减排取得阶段性成就并受到省政府表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组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和环保队伍建设明显加强。2006年被评为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市第四届文明单位、市环境保护图片展优秀奖;2007年被为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环境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市环保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环保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市环保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环保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达标单位、全市环保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实施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为实现减排目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加强了主要污染减排的组织与领导。成立了县主要污染物减排领导小组,下发了《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全县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通知》,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排污企业和单位,核实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控制目标;二是从调整产业结构、改进工艺,提升技术等方面下功夫,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切实落实“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实行关、停、并、转。近年来,淘汰了高能耗、高污染的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1#、2#湿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和峰6万吨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了鑫银矿业公司烧结锅工艺冶炼铅银生产线,折除了12口烧结锅、关闭了兴达化工1000吨活性炭生产线,关闭了县城规划区内2家年出栏3000头生猪养殖场,“十一五”期间共实施减排项目15个,使SO2减排3492.4吨,COD减排976吨,列全市第一位,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受到省政府表彰。2008年6月16日,县委、县政府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率先开工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到目前为止我县COD减排976吨。三是要求各企业项目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依法依规申报排放种类和排污量,审核发放排污许可证,大力推进治污限排工程,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总量控制指标之内。

(二)坚持防治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突破

2007年1月开始,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的通知》,据此,我们组织开展了环境执法整治工作,加大了现有企业治理力度,深入106家企业进行调查,分类疏理出36个企业存在环境问题,严肃查处了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排污企业。一是扎实开展了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我局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先后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水零排放、城市中心区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境内河流源头保护污染物零排放、工业园区未经处理污水零排放等七个专项行动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乐安河段沿岸周边地区水环境安全、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工业生活锅炉等五个专项整治。对无环保设施或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限期整改,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或群众反映强烈、多次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关停或取缔。自2006年以来,我县共责令企业限期整改80余家,关停或取缔企业15家,其中淘汰关停落后产能6家、选址不当企业5家、群众反映强烈、整改不到位的企业4家。二是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环境信访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按照县委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的要求,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切实维护群众利益,5年来共受理环境信访405件,接待来信来访千余人次,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调处率95%以上,回复率100%,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相关单位、企业和群众的认可与赞同。三是加大生活饮用水保障力度。完成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划定和报批工作,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对备用取水口进行了规范管理。同时加强了县城周边四座小(一)型水库的后备水源保护力度,启动了张家山水库水源地建设保护工作,为重点集镇青云镇集中式水源地进行积极准备;对第二水厂水源地组织进行了充分的科学论证,并为第二水厂完成了项目环评审批。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取缔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保障了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四是对养殖行业进行了集中整治。县政府下发了抄告单,对全县18家大型养殖企业共25个养猪场实施限期治理,并落实了督查单位,督查责任和企业限期治理时限,责令山庄、吉星、齐顺、天蓬、现代、益友等万头以上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实施养殖废水治理,共完成沼气池建设42800立方米,其中山庄养殖有限公司深化废水治理,在沼气治理后建设氧化塘3000㎡,种植水生作物完善末端治理工作。关闭了县城区内2家养殖企业,同时对新建养殖企业进行了合理布局,采取零排放模式,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严格控制项目建设。

(三)严格环评审批,建设项目管理取得新进展

一是严把项目建设准入关和竣工验收关,从源头上杜绝新的污染源产业。凡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等严重污染环境或选址不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项目,按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坚决予以制止,对不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项目,必须履行相关手续,搞好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二是严格规范环保审批行为。2006年以来,共受理建设项目243个,全部进行了环评审批。按照“三个坚决不搞”的要求,否决了2个污染严重项目。三是开展了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清查。对2003年以来全县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验收就投产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10多个未经环评审批就已开工、未通过竣工验收就已投产的建设项目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依法监管和督促其进行整改。四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环境支持力度。如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5#、6#窑生产线项目、光伏电子产业项目、莹光化工项目、昌硕公司户外休闲产品生产线项目、鑫泰铜业再生铜项目、海能电源项目、云龙铅酸电池生产项目、贡米加工及生猪养殖项目等,都是我县发展的重点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涉及SO2、COD、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为此,我们必须要求此类项目在工艺设备更新、污染防治同步的前提下,重点安排控制总量,支持发展。五是对县重大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进行了环评公示,广泛开展了公众参与活动,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并积极主动为新建项目办理环评手续,及时协调解决环评、监测、评估、审批等环节的环保事项。园区入驻企业环评审批率达95%以上。

(四)围绕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

我县率先有组织的开展了生态县创建工作。2007年11月,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同创“六城”千人动员大会,作出了创建生态县的重大工作部署,成立了创建生态县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创建生态县的若干意见》和《县创建生态县实施方案》,聘请了南昌大家专家课题组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县建设总体达到“五个零排放”,“五个一流”和“山上全绿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社区花园化”目标。全面启动了生态县“十大”创建工程,坚持“生态建设、保护为本”的原则,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作。一是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委托省环科院认真编制了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规划。二是划定了县内主要河流及小(二)型以上水库水源涵养林保护区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以规模化生猪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为生态纽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业、水产业。四是做好了申报“中国绿色名县”的资料上报工作,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考核,于2010年3月获得了中国绿色名县推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绿色名县”的称号。五是开展了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我县已列为全省生态建设创建试点,陈营镇、裴梅镇、大源镇、梓埠镇已成为省级生态乡(镇);汪家乡新华村、石镇镇罗湖村已成为省级生态村。六是根据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创建要求,以饮用水安全问题、垃圾处理、乡(镇)所在地镇容镇貌、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结合新农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五)加强了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加快了环境监察和监测标准化建设步伐。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了环境监察用车和部分监察、监测仪器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使办公进一步规范化。同时,全县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将逐步建立。二是提高了环境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开展“环境执法年”和“环保能力提高年”活动,着力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队伍的监管手段和执法水平,掀起了“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能力大提高”的大热潮。通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使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三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程序和行为,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能,打造了“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环保政务环境。

(六)加强了环境宣传教育,环境意识和氛围逐步增强

为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我县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全县人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传系列活动。一是请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在有线电视台就保护和改善我县的环境发表了电视讲话;二是与省政协、县政协共同举行了一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行动月”启动仪式,省、市、县领导分别发表了讲话;三是围绕我县环境现状、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与执法、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内容,举办了一次大型环保图片展览;四是编印了《环境保护手册》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简明读书》,分发到有关领导、业主和市民手中;五是在有线电视台播放了“环境保护你我他——政协委员环保”电视专题片。六是与教育局联合发文,举办一次环保征文比赛活动,并在第三中学、珠田中学和珠田中心小学开展了环保知识进课堂以及垃圾分拣活动,让学生了解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通过我们的大力宣传,促进了社会各界积极关心环保、了解环保、参与环保,优化了环保执法和社会舆论环境,为我县环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下步工作

近年来,我县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要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大的不足是环境执法能力和队伍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按照省厅提出用三年时间建设中部地区三级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的目标要求,今年是最后一年。我县目前仅配备了二辆执法用车和一辆监测用车,监察大队装备了少量的现场检查仪器设备,执法用房建设、环境监测装务配制以及按要求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环境监测站应配备人员编制18人,其中专业人员占85%,并持证上岗,现缺编缺员13人,专业人员仅有1人;环境监察大队15人,现缺编5人,专业人员1人)和岗前培训,严重制约了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不能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环境风险预警上沦为盲点。

最大的困难来自“十二五”减排任务以“十二五”新建项目总量需求之间的矛盾。2010年度污染物更新调查数据表明,我县工业源总量偏小,而生活源和农业源总量较大。但生活源总量较大源自城镇人口增量过大,在落实到实际减排项目上却不能实现(实际产业的处理量小),从而使“十二五”期间减排受到限制,难以为工业源提供总量支持。

最普遍的问题是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还没有转化为环境保护工作合力。企业的环境保护主体作用、部门依据环保职责分工积极履行职责、乡镇及村抓生态创建积极性不高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环境信访压力不断增大。

下一步,我局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做好服务大局的各项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效践行科学发展,推进我县国际稻米城建设,主要工作是:

一是积极主动地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全力服务好县重点项目建设。二是以环评审批为手段,在调结构促转型上发挥积极作用。对重点投资方向、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尽快办理环保手续;对于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立项、选址、审批、建设等各个环节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同时,加强投资引导,严控、严防“两高一资”项目落户和反弹。三是做好我县2011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确保全面完成减排任务,迎接国家环保部核查。四是全力开展“四绿”环保专项行动;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绿水”专项整治;重金属污染防治“绿地”专项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绿风”专项整治;农村污染防治“绿野”专项整治。五是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把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闸门;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继续加大排污费征收和行政处罚力度;进一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和程序,提高预警应急能力。六是扩大环保能力建设成果。启动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尽早动工建设。大力优化机构队伍建设,选录环境监测专业人员,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完善监测、监察仪器设备。七是加强生态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力争创建2个省级生态乡镇和3个省级生态村,充分发挥生态示范的引领作用;结合农村清洁工程,以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土壤、养殖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在农村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主的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改善村镇生态环境。八是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环保队伍形象。加强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努力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需要;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环保服务水平。

对我县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环境保护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更是优化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是推进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议一:加快环保能力建设,解决能力不足短缺问题。一是力争7月底或8月初开工建设环保执法业务用房,力争明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二是在执法业务用房建设的同时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并申请上级部门配套装备监测设备。三是按照国家中部地区环境监察大队、监测站建设标准,解决人员编制问题,所需专业人员分期解决。为保障明年内环境监测站通过计量考核认证,恳求县政府今年招录不少于8名分析化学、环境监测或化工类本科学历大学生充实到环保队伍中来。对于环保执法用房建设经费筹措问题,一方面省厅原则上对各地的补助标准是中央资金150万元,省级200万元,采取对县项目资金补助方式来解决,具体落实会与县政府协商。另一方面,要求县政府将我局现有房产出让资金金额用于环保执法大楼建设。为保障环境监测能力适应我县新兴产业的需要,要求县政府从今年开始5年内在预算中将排污费县级留成部分金额用于执法能力建设和弥补执法经费不足。

建议二: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加强县城污水管网建设,扩大污水收集范围,把县工业园丰收产业区的污水纳入到县污水处理厂。二是适时启动主要集镇的生活污水处理,用生活源减排换工业发展空间。三是在引进发展项目过程中,除(户外休闲、纺织、印染)和医药化工两个重点打造的产业外,尽可能规避以水污染为主的高污染项目(比如造纸、发酵酿造类食品、制革等),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控制总量的需求。为此,建议县政府建立新项目引进部门联审制度。

建议三:尽快对生猪产业化发展进行科学调控。我县生猪产业化发展在近10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成果,但是生猪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可小视,尤其是对地下水影响更是长期以来未引起重视(环评中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从今年6月1日开始)。我县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点多面广,已经是遍地开花,如何引导好生猪产业化发展,需要进行组织专家论证科学调控,防患于前,实现多赢。同时,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审批。

建议四:加强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工作。目前省级生态创建工作由于没有项目支持,我县大多数乡镇积极性不高,今年没有乡镇申报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但生态建设及其农村环保工作,对于农村饮用水安全,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意义长远,是全县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大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