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汇报

时间:2022-07-31 09:22:19

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汇报

我市是2011年8月下旬区划调整后设立的县级市,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下辖12个乡镇、5个街道。区划调整后,驻巢的金融机构也相应作了规格和业务的调整,现有商业银行9家,22家保险公司、2家证劵营业部、2家典当行、4家小贷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一、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情况

近几年我市金融机构在上级主管和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围绕改革发展的主线,通过自身的改革提高,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不断适应金融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村金融政策、机构、服务体系和金融创新机制,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一)农村金融改革现状

1、农村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3.8亿元,较年初增加7亿元,较2010年增加17.7亿元。2011年度,涉农贷款88.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1.6%,4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3.1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9亿元,2家担保公司在保余额6.5亿元。

2、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我市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支持“三农”发展的方式和途径,金融服务不断创新。人民银行大力推动农村非现金结算服务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农民工银行卡、惠农卡等金融服务产品。银监分局着力加强监管引领,注重创新业务的功能监管,促进金融机构做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金融创新。农发行、农行等涉农机构逐步拓宽支农领域,信贷产品从粮棉油购销流通领域向“两头”延伸,进入加工和种植领域,并进一步扩大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小企业等领域。农村信用联社根据农户需求变化,调整小额农贷的限额,保持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基本稳定。

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85家,其中农村网点21家(不包括邮储银行二类网点21家)。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对信用联社进行改制,2011年12月30日国家银监会批准同意筹建农商行,今年6月将正式挂牌运营。小贷公司稳步发展,4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达到2.9亿元,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5亿元。

4、农业企业运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断增强。我市农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农业企业正努力突破家族式管理瓶颈,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联合、兼并、重组,整合成股份制企业,积极做大做强,实现规模经营,尝试向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光明槐祥工贸集团、富煌三珍公司被确定为拟上市后备资源企业,正在完善改制前的资产重组和财务管理工作,界定产权,理顺产权关系,力争在上市融资方面实现新突破。

5、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加强金融工作的协调服务。市政府拟于近期出台《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金融机构奖励考核办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法制建设、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逐步推进。

(二)、当前全市农村金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三农”贷款满足度有待提高。伴随着农村的土地流转,农业出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趋势,种养殖大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增多,出现了“公司+农户”、“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产业形式,但除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外,大部分种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很难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农村住房和农产品不符合当前商业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影响了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农户和农村经济实体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担保难,由于农业属弱势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收益低、风险大的特点,农户和农村经济实体在贷款时难以找到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贷款担保,影响了抵押或质押贷款在农村的发展。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农业贷款风险高、农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抵押担保不充分是制约其信贷投入的主要因素。

2.农村金融体系、机制、网点布局有待完善。目前,我市农村金融主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组成,农村网点只有21家,金融机构扎堆在市区,未能深入到急需金融服务的乡镇,贷款偏好于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农户和一些微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3.农村金融服务有待增强。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企业。作为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的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经营效益普遍低于其他产业,农业经营的风险大,一些农户考虑到风险以及未来偿还能力的问题,会尽量不选择向金融机构贷款。对于农村中小企业来说,通常通过租赁土地从事经营,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再加上存在信用档案资料缺失、失真等问题,影响了信贷项目的审查通过率,部分企业也因此放弃了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意愿。此外,农业是一个风险大、收益率低的产业,而作为“支农”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往往高于同期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无力承担过高的融资成本,而不得不选择其他的方式融资。

(三)、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机制。增加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类别。应鼓励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经济发达的乡镇设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农业人口较多、集市贸易繁荣的地区增设网点;鼓励城区网点向城郊、乡镇迁移,进一步优化农村网点布局。将商业银行机构引入农村金融市场,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整体服务质量,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别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2.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明确市场定位,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意识,唱响农字牌,做实农家事,优先确保有效的农户和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满足。逐步提高市级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对市级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的限制,适当提高不良贷款的容忍率,设置中小企业合理的风险容忍度。努力提高办贷效率,缩短办贷时间,满足农户和小企业短时间资金周转需求。实行差异化的信贷规模控制,应针对区域经济的特点,适当提高中小金融机构存贷比例,放松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约束,满足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

3.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针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方式,量身定做贷款新品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将小额贷款、微小贷款、农民建房按揭贷款、林权抵押、原材料抵押、仓储仓单抵(质)押等产品和担保引入农村,丰富农村金融产品。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2年一季度,我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有效满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一季度货币信贷运行保持稳健,各项存贷款持续增长,有效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1、各项存款保持增长

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合计各项存款余额238.1亿元,余额比年初增长27.9亿元,同比多增2.1亿元。个人存款较快增长:3月末,我市人民币个人存款余额160.7亿元,同比增长19.4%;余额较年初增长21.9亿元,同比多增2.5亿元。财政性存款同比多增:季末,财政性存款季末余额2.6亿元,较年初增加2.1亿元,增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各项贷款较快增长

季末,我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合计余额为148.9亿元,同比增长7%;余额较年初增加5.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3亿元。从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较快:季末,我市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62.8亿元,比年初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7亿元。票据融资余额5.9亿元,较年初增加2.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8亿元,有效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局面,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从机构分布看,农行、中行、建行、农信社贷款增加较多:季末,农信社贷款余额较上季增加1.8亿元,是本季新增贷款最多的机构,支持三农成效明显;农发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贷款本季分别增加2066万元、1.1亿元、1.5亿元、2269万元、8643万元。

(二)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导向型增长方式受宏观调控影响大。由于我市经济产业链短,粗放、资源依赖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对市场变化、能源、环境等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反映敏感;而目前宏观调控手段尚不完善,经济与金融部门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时“一刀切”现象较多,我市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地方经济充分发展。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资金困难。当前影响中小企业经营的制约因素相当复杂,既有外部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因素。既有资金问题,也有成本、用工、土地等问题。其中,资金问题仍然是一个主要因素。尽管近年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但部分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资金链脆弱等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及社会各方积极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金融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政策建议

(一)工作打算

1、找准市场定位,持续加大有效信贷投放

市政府将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顺应形势,针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角色转变,找准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一是要深入分析前一阶段信贷投放中存在的问题,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力争有利于我市经济金融互利双赢的信贷份额,为我市今后经济金融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厚实基础。二是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加大对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金融服务,促进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强力融入大。市政府等高对接,积极推动与驻肥金融机构的资金、服务对接,加大协调金融机构对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项目对接、产品对接和市场对接。

2、立足区域实际,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区划调整,为我市跨越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我们将引导各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域实际,努力提高执行信贷政策的灵活性、科学性。一是要做好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大项目以及在行业技术处于领跑、领先的大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二是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三是要加大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进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大绿色信贷投入,提倡低碳经济。

3、完善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

我们将继续加强银政合作,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建设和创新。一是稳步开放金融市场,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二是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研究保险+信贷的运作模式,完善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和确保可持续发展。探索抵押担保品创新机制,如宅基地质押、林权抵押、地上物收益抵押等,研究解决抵押品少担保难的问题。探索其他担保方式如信用担保公司、农村合作组织或协会提供担保等。三是大力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有效拓展筹资渠道。

(二)政策建议

1、建议省政府和市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量化目标和政策措施,在全省、全市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

2、建议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化管理政策,支持基本面和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企业。

3、建议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贷款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容忍度,存贷比在规定控制线上有一定上浮比例。

4、建议金融机构要按照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加强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设,进一步下放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创新和推广,规范发展票据承兑、信用证、保理、信托理财等业务,提高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能力。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定价水平和各项收费标准,坚决禁止各种附加在贷款业务上的不合理要求和收费,切实减轻中小微型企业财务负担。

5、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快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积极开展银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