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治庸问责工作汇报

时间:2022-09-21 10:06:00

领导干部治庸问责工作汇报

日前,市“治庸办”召开自查整改情况通报会,通报自查报告审查情况,5家单位和41名市管领导干部的自查报告没有通过审查。市“治庸办”已向自查报告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下发了书面反馈意见,要求重新开展自查,重新撰写自查报告,后再报送审核。

以治理庸懒散为主要内容的“治庸问责”,是转变机关作风,打造效能政府、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方式和举措。在这一专项治理工作中,自查整改阶段的工作细不细、实不实、真不真、硬不硬、狠不狠,是保证“治庸问责”能否取得实实在在效果的重要保证。市对相关单位和领导干部的自查报告“不深刻”、“不过关”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退回”限期整改,很好很及时。但是,笔者觉得绝不能止于“退回”。

其一,要深挖思想根源。自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排查问题,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而如果没有一种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麸皮糙痒,空洞笼统,不结合本单位、本职工作实际,不能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没有找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带而过、一笔划过,只能说明其思想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是形式主义的翻版、官僚主义的泛滥。甚至有些单位、领导的自查报告根本不是出自本人之手,没有经过本人之脑,而是秘书代劳,包办代替,用万能的公式、模式、样板,一套一改一用了之,应差一下、应付一回。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不投入,即便“退回”重新来过,也说不定还是穿靴戴帽、蒙混过关而已。

其二,要严肃进行问责。态度决定高度。工作态度上的马虎,不可能在工作上尽心尽责,也不可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不用说以实际工作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了。而不称职就要撤职、不尽责就必须问责。从表面上看自查报告“退回”已经是一种处罚和告诫了,但如果止于“退回”而不对相关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有更明确更严厉的责任追究,很有可能以新的应付来应付。其结果,看似材料丰满了,但是现实工作仍然很骨感、很疲沓、很懒散。

其三,要切实举一反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工作态度的形成,也不是仅仅针对一项工作的。自查报告可以“不深刻”、“不过关”,也就难以保证在其他环节、其他方面、其他工作上会深刻、能过关。打蛇要打七寸,治病更需救人。要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排查、反思,以小见大,举一反三,解剖麻雀,从而达到既促其整改,又教育和警戒他人的目的。反之,如果仅仅立足于就事论事,简单的“退回”再“收回”,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以点带面、以己醒他,就又陷入了新的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了。因此,必须切忌、力戒止于“退回”。

其四,要转变工作方法。方法决定效果,过程决定结果。每个注重效果的人必须注重方法,没有需要结果的人必须抓好过程。一个好的工作方法,能够决定工作的成败得失效果结果。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之所以会出现偏颇,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方法不对、过程不细。就拿“治庸问责”来说,要想避免风暴过后,庸懒散等情况依旧、死灰复燃,就必须坚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方法,过细抓实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有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并建立健全常效工作机制,以制度管人,用规范管事,讲究方法,注重实效,不断打造出素质精良、作风过硬、群众信得过的机关。不让自查报告止于“退回”,本身就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完善的工作经验。

知错必改,有错必究,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但是,怎么改,如何究;改的程度,究的力度,是衡量我们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的关键之所在。如果不痛不痒、隔靴搔痒,只能会错上加错,乃至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