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13 11:40:56

水利局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河流众多,进入省河湖名录的有10条,均属于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境内有四条大河,均发源于龙门山脉,在金堂县汇入沱江。四条大河河道总长484公里,市境内河道总长94.6公里,境内两岸河岸线长156.8公里。

一、工作开展成效

从河湖长制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市主动作为,全面建立完善市(县)镇(乡)村三级河(湖)长工作体系,明确落实全市14条河流、23条干支渠、2座水库的河(湖)长和15个市级联络员单位。现共设立市级河(湖)长16名,镇村级河(湖)长及巡管员500余名。2018年以来,市级河(湖)长带头巡河达826余次,镇级河(湖)长巡河12571次,督促有关镇(街道)按照要求进行整改落实,效果明显。一是落实水资源管理,加强管控,维护良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2018年以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考核值均达标。二是加强水域岸线管护,突出优势,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截止目前,共整治堤防约86.5公里。已完成全市名录以内10条河流的河湖划界成果验收、400余处界桩埋设和61处公示公告。三是聚力水污染防治,多举并措,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制定河四大流域的水体达标方案;完成45条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18年至2020年,我市涉及的北河201医院、4个国控考核断面,综合水体均为Ⅲ类。四是强化水生态环境治理,因地制宜,助力提升人居环境:深挖易家河坝三江汇流的地理优势,改造成4A级旅游景区。全力开展白鱼河兴隆段综合治理,变成了秀美的滨水绿洲河道景观。通过实施三星湖水系连通工程,新增蓄水面积3800亩,以水系综合规划引领城市建设规划。五是实施水生态修复,突出重点,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依托湿地公园、生态湿地等河湖滨水区域绿化项目建设,带动绿色发展。目前已形成亲水绿地594亩,生态水面81亩。六是抓牢执法监管,协调有序,建立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完善建立河湖综合治理联动联防机制,严厉打击各涉水违法行为,自2018年以来,累积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堆、乱建、乱排等水事专项执法行动80余起,“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生态河湖基本形成。七是做好河道保洁,加大巡查,力促河道保洁常态化:2018年以来,每年出动车辆60余台次、每年投入人员2100余人次,对鸭子河城区段河道的垃圾杂物、漂浮物进行了集中清理,清理各类垃圾数千余吨,做到了垃圾不积累、河岸无暴露垃圾,保障了市水域环境干净。

二、调研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河湖长制工作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部分责任单位对部省、市及本级反馈涉水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整改落实不彻底,问题出现反弹,同时未建立问题清单,无问题跟踪督办详细记录。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入河的现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局部河湖特别是河渠交界处水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仍较突出。三是部分河湖长履职尽责不到位、巡河质量不高,巡河记录不规范。四是职能部门、联络员单位对联系河湖河湖长制工作的协调督促还不到位。五是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跨区域间协调联动机制的落实还不到位。六是部分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维护不规范,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为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将结合调研情况,继续河长办履行统筹、协调、指导、督导和考核的职责,联合各级各部门共同抓好河湖管理保护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督促协助相关单位履职尽责,对照各级反馈涉水环境问题清单,强化工作举措,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二是统筹各级各部门常态化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及时整理、总结全市农村水环境整治的经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对水域环境的满意度。三是进一步提高各级河湖长责任意识,增强做好河湖长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巡河巡湖责任落实,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突出标本兼治,从严从实抓好工作落实,做到守水有责、守水尽责。四是督促各联络员单位切实履行联络员单位工作职责,掌握责任河流基本情况,积极对接并协同县级河湖长开展巡河督导工作,加强联动协商,强化问题整改追踪,适时开展整改督查督导,确保各项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各项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五是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管共治工作模式,探索跨界河流污染防治机制,齐心协力抓好河湖长制工作,加快打造更优美水环境。六是进一步统筹协调住建部门、环保部门、相关镇(街道)和兴鑫水务有限公司,加强镇(街道)污水处理场站运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