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青少年帮扶调查汇报

时间:2022-06-01 03:38:00

弱势青少年帮扶调查汇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这对于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来说,宛如一股巨大的暖流,温暖了我们的心。解决民生问题,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作为从事青年工作的一级组织,我们深深体会到,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心智发育不成熟,不具备完全自立能力,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和干扰。特别是其中的一部分青少年由于经济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承受力的脆弱性等原因而处于弱势状态。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影响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做好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对于优化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街道流动人口多,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频发,弱势青少年群体复杂,是全区各类弱势青少年群体的综合反映。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帮教,我们以街道为试点,决定在全区实施“帮扶帮教弱势青少年群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计划”。由点及面,全面铺开。自3月17日开始,我们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对街道书院、前十、后十12个社区和小官路、前钦宿2个村居进行了走访,我们制定了详实的调研方案,在调研过程中,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通过走访社区、村居,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关心、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调研,街道14个社区(村居)的弱势青少年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单亲家庭青少年,约有11人;二是贫困家庭青少年,约有18人;三是父母服刊的青少年,约有2人;四是残疾青少年,约有8人;五是网瘾青少年,约有4人;六是触犯法律的青少年,约有2人;七是留守儿童约有3人。

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弱势群体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需求:

一是需要“帮扶”的。因家庭经济困难造成辍学、因身体残疾造成学习不便的。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研究协调解决其学习生活上的难题。弱势青少年群体其合法权益往往不能够得到保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和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二是需要“帮教”的。处于弱势的青少年往往在思想、心理等方面处于弱势,这对于完美人格的塑造,价值理念的形成,道德规范的养成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我们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进行教育,解决其思想问题。部分青少年因为缺乏技能而无法通过诚实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我们应树立服务理念,为青少年提供培训机会,教授他们从业技能,创造就业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

无论是从青少年自身发展着眼,还是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考虑,都需要给青少年弱势群体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切实保障青少年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权、受教育权、劳动权、发展权和其他方面的基本权利。结合城区共青团工作的特点,针对弱势青少年特殊情况,我们着力从四个方面加大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帮教”力度,为建设和谐贡献力量。

1.打造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立足于教育、保护和预防,建立“社区、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工作格局。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站点等阵地的作用,举办多种培训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帮教”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配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青少年寒暑假向社区报到制度,充分发挥社区五老队伍的作用,开展“街道社区寒暑假学生辅导、书画比赛”等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不断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校法制课教育,做到“课时、教材、教师、教案”四落实。同时,与教育、妇联等部门联合,加大家长学校建设,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和监护能力。

2.发挥青年中心的作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有效服务。

青年中心是促进各类青年群体和谐相处的平台,加强青年中心建设有利于不同职业、不同领域、不同利益需求的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他们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们将依托青年中心,一方面发挥其社会扶助功能。多渠道吸纳社会捐助,扶贫济困。另一方面发挥其服务功能。根据青少年需求,突出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维权服务三大功能,开发项目,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强青少年社会工作力量。

我们将加大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更多的志愿者投身到弱势青少年帮扶中来。一方面要充实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形成良好的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把贴近社情民生,帮扶弱势群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根本任务,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日常化、小型化、平民化运行。同时注重项目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供给有效的志愿服务项目。

4.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夯实服务弱势青少年的扶助基础。

建立长效预警机制,完善对闲散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特困家庭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建档管理工作;巩固协调联动机制,加强街道、社区与预防成员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合作共建联动机制;建立长期“1+1”帮教机制,在社区成立“心理咨询站”、“青少年知法守法义务辅导队”,与闲散、独居、单亲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结对子;建立爱心助学机制,多渠道争取和募集资金,逐步加大助学款发放力度;建立职业培训机制,充分发挥职高、技校等职业院校的作用,组织有需求的青少年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其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我们相信,通过生活上扶贫、身体上扶康、精神上扶志、智力上扶学、就业上扶技,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公平正义得到进一步实现,社会机体更加健康,社区建设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