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组织工作提升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10 05:00:00

全县组织工作提升现状调查报告

组织工作担负着为党的事业选干部、聚人才、打基础的重要职责,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努力实现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最终目标,是组织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和重要战略任务。

一、组织工作满意度现状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统筹兼顾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从近几年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干部群众对我们所做的工作比较认可,对总体工作成效比较满意。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组织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离干部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审视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扎扎实实地整改,努力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组织部门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组织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组织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涵盖干部、人才、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因此,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一方面,组织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特别是在干部工作上往往保密性较强,一些特定的程序、步骤不能够公开,导致群众对组织工作,尤其是对干部工作往往存有神秘感,缺乏认识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宣传引导不到位,造成组织工作的公开度、亲民度不够高,群众往往更多地关注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一定范围形成了“组织工作就是干部工作”的认识误区,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到对组织工作满意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足。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日益加大,广大干部群众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对选人用人民主公开程度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如积极推进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实行“两推荐五差额”选拔方式、出台提任干部配像公示制度、推行干部选拔任用过程记实制度等,总结出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

3.基层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不明显。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如实行农村党员星级管理、推行党员创业信贷工程、实施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出台村级组织运转目标管理以奖代补和党建工作双向述职等制度,对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村干部、党员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

4.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虽然我们在部门自身建设水平上有了较大提高,但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和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导致组工干部知识结构老化、开拓创新能力不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理念来指导工作实践,难以形成突破和开创组织工作的新局面,尤其是组工干部下基层不够,对基层工作情况掌握不透,使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组工干部自我要求不够严格,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漂浮,自律性不严,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5.其他方面因素。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主体、主职在组织部门,但是,组织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组织工作的成效实际上是一个地方综合状况的反映,同党委、政府工作的关联度很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程度的联动性很强,同其他部门工作的互动性很广。人民群众也不可能就某项工作去分析和划界,分清哪些是组织部门抓的、哪些不是组织部门干的。因此,在进行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时,可能对县里其他工作的不满情绪发泄到组织部门上,对党和政府某一方面的不满意通过组织满意度测评这个渠道表现出来,从而影响了客观评价。

三、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对策措施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是党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是组织部门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组织工作宣传,提高组织工作透明度。一是加强《条例》的学习。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作为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县委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和加强干部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好选人用人关。同时在县委党校干部培训中增加《条例》等政策法规学习内容,使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熟悉党的干部政策法规。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整合资源,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网络、短信等平台,在《今日》、《党建网》等载体开辟《条例》等政策法规知识专栏,向全县干部群众宣传干部有关政策法规,增强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了解。三是逐步实行干部工作公开和反馈制度。以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四权”为重点,认真抓好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逐步实行初始提名、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干部考核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和反馈,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通报领导干部产生过程,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性。

2.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认可度。一是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认真抓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为重点,努力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倡导高效、廉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二是推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加强以胜任本职岗位工作为目标的业务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采取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到县内授课、委托异地高校培训、选派领导干部到省市和境外进行培训和学习等形式,形成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对科级党政领导干部、新进班子成员和中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在班次类型上,在抓好主体班次的同时,认真办好短期班、专题研讨班、专家论坛、学习会等。三是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干部的主要抓手,重点抓好“三个一批”,即“上挂一批”,继续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省直单位挂职;“外派一批”,选派一批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横挂一批”,选派新提任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信访工作督查专员,选派干部到县行政审批中心、县项目前期办、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建立健全挂职情况通报、挂职工作巡查和挂职成果转化等机制,力争干部挂职锻炼取得更大实效。四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全面实施干部监督进社区制度,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离任交接、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探索建立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有关规定。完善领导班子工作运行机制,健全班子内部谈心谈话制度和组织部门谈心谈话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退二线干部的管理,努力为退二线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健全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执纪执法、信访和审计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加强协调配合。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是提高选任干部工作民主程度。积极探索和实行“两推荐五差额”办法选任干部,通过群众海推、组织推荐,和在不同群体中差额推荐、差额提名、差额圈选、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等方法选任干部,进一步促进选人用人的科学化、公开化和民主化。目前,我县已用“两推荐五差额”的办法选拔出6个乡镇长人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加大竞争性选拔的工作力度。积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用竞争的方式选拔县管领导干部,重点面向基层干部、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有选择性地面向大学生村官和优秀村干部,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上来。同时,探索实施从乡镇领导中选调部门领导,开展机关部门中层干部轮岗交流。三是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意见》,对领导干部个人工作实绩考核进行细化和量化,把对干部的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届中考核与换届考核、普遍考核与重点考核结合起来,真正把干部任用建立在严格、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基础之上。四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贯彻到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干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二要树立事业至上的用人导向。把爱岗敬业、干事创业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和条件,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见高低、以贡献定位子的选人观念,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有选拔的机会、任用的舞台和应得的地位。三要加强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引导和鼓励干部到那些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去工作,把经过基层和生产一线锻炼培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上级党政领导机关,逐步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选拔培养机制。

4.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高基层党建实效性。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功能。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情况、新特点,总结经验、分类指导,巩固已建立的基层党组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拓宽基层干部来源,打破地域、单位、行业、身份限制,扩大选人视野,拓宽干部来源,选配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二是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党员素质。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学习培训,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党员星级管理,健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定落实指导、帮助、检查、评比、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促使党员承担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三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深化城乡支部结对互动共建、村级组织运转目标管理以奖代补、党建工作双向述职等制度,全面实施村干部到乡镇机关挂职锻炼制度;继续推行村两委主要干部例会制度;开展村主要干部集中轮训工作;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培训工程。四是深入开展“阳光服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围绕行业领域党组织和党员的职能定位,深入开展“党员双承诺制”、“五星党员”、“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优秀共产党员”等争创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5.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服务大局的自觉性、组织工作的原则性、改革创新的敏锐性、抵制歪风邪气的战斗性“五性”要求。二是加强能力建设。着力培养造就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特别要抓好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等现代知识学习,帮助和引导组工干部提高思想理论素养、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本领。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十严禁”等各项纪律规定,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分干部和群众、不讲内外有别、不搞亲亲疏疏,大事小事都严格把握、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公道正派地选人,选公道正派的人,着力树立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形象。四是深入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架起组织部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桥梁”。进一步落实组工干部联系乡镇部门制度,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广泛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了解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为干部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模范部门及业务精通、政治过硬、团结协作和服务优良的过硬队伍,以组织部门的模范表率作用和组工干部创先争优的一流业绩,争取人民群众和上级组织的肯定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