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技能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10 11:15:00

青年技能培训现状调查报告

服务青年培训和就业,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是共青团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共青团市委紧紧围绕党政中心,紧密联系和青年的实际,立足共青团的政治、组织、活动等优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认真扎实地开展了青年培训就业工程,在服务青年培训就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推进青年培训就业工程中,由于共青团组织缺乏资金、缺少资源等问题,部分基层团组织存在“挂靠借名”、“虚报数字”等现象,影响了青年就业培训工程的有效推进。为此,团市委借助项目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按照“明确任务、项目实施,监督落实,考核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工作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扎实有效的推进了的青年就业培训工作。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培训班338期,培训青年29804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青年18699人,14473人实现成功就业。

一、基本做法

1、调查研究,理清培训工作思路。为全面了解农村青年的需求,团市委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调研。调查中发现96%的青年农民不愿在家务农,其中有87%的青年想到外地发展。同时,外出务工青年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基本上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重体力劳动。另外,外出务工青年基本上没有就业门路,无法获取就业信息,只能靠亲友介绍的方式外出打工就业。根据以上特点,团市委对青年培训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四个转变:一是在培训内容上,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向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转变;二是在培训职能定位上,从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向主动承担政府培训职能转变;三是在培训数量上,从不设定目标向明确任务、项目化管理转变;四是在培训效果上,从不评价效果向以培训就业率和团组织作用发挥情况为评价标准转变。

2、项目管理,科学设置工作目标。目标是项目实施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制定目标任务,是项目可实施的根本。在调研的基础上团市委对青年就业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以项目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推进青年就业培训工作,明确2012年就业培训工作以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并在科学分析青年数、青年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提出“2012年力争完成以共青团为主的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达4270人,其中考证率达到80%以上,实现就业率达60%以上”的目标。同时,借助项目管理手段,切实做好各团县(市、区)委项目任务的分解和落实。一是下发通知,申报项目。年初,由各县(市、区)上报培训项目书,明确实施培训的对象、项目的实施目标,实施的方式、推进计划、经费来源等内容,使各县(市、区)在对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规划的同时,初步树立项目管理的概念。二是上下互动,确定任务。在各地项目申报的基础上,结合全市的工作目标,团市委青年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办对各地上报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审核、把关,并根据团市委的总体任务和各地上报的任务,进行分析把握,在与各地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照“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原则,针对各地的经济总量和青年数等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项目任务数。三是签订责任,落实任务。团市委书记与各县(市、区)团委书记在年初签订《培训项目责任状》,明确了各地培训的具体项目,完成项目的时间,提高了各地完成项目任务的责任意识。

3、强化保障,确保项目正常实施。为全面推进青年培训就业工程,团市委通过四大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办、市人劳社保局等8家单位,下发了《关于大力开展返乡务工青年培训工作的通知》,把青年就业培训工作纳入“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纳入到各级人事劳动部门的就业培训体系,并把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为全市青年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举办了“省暨市返乡务工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启动仪式”。团省委、省农办、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市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各市团委分管书记、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市各级团干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代表、返乡务工青年代表、高校应届毕业生代表15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三是设立了市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金。由闽锋化学有限公司出资2000万元,专门设立市闽锋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金,每年拿出基金4%的增值部分(80万元),专门用于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相关工作,包括各级团组织举办的培训班以及培训工作考核奖励等。四是将培训就业工作项目列入2012年共青团五件实事之一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以上措施,团市委在促进农村青年培训、就业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4、示范办班,规范培训办班环节。确保项目质量,是项目实施的核心。工作中,团市委着重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克服人手紧张等困难,连续单独或为主举办全市示范班次的培训,创新培训方式,规范共青团组织青年培训办班的各个环节。一是管理到位、纪律严明。每期培训班,团市委都专门安排青农线的2名正式干部担任班主任进行全程跟班,对学员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各项纪律,实行上课签到制,同时建立健全了《班主任手记》、《跟班管理手册》等填报制度。二是坚持挥舞团旗,彰显共青团特色。团市委还在培训班中建立了临时团支部,让全体团员通过民主推选方式产生培训班临时团支部。每一期培训班都要求亮出团旗,体现共青团和青年的特色,临时团支部组织学员开展了篮球、乒乓球友谊赛及拔河比赛等活动,让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增强自己的团员意识。三是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除了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授课之外,如农家乐培训安排了外出考察实地观摩、菜肴实践制作,特种设备培训还安排了车间实训。四是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各期培训班除了白天的教学外,晚上还安排茶艺表演、调酒观摩、文艺活动、演讲、讨论交流等等活动。广大学员在认真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交流提高。五是学风良好、成效明显。广大学员学习积极性高昂,学风良好,自觉遵守请销假制度,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也为各团县(市、区)委起到了示范办班的作用。2012年1至11月,团市委本级成功举办农村青年培训班13期524人,通过考证318人,实现就业357人。其中农家乐培训班4期163人;酒店员工订单式培训班1期38人,并全部获得全国职业资格(餐饮或客房服务)初级证书并顺利就业;323人接受了起重机械司机、压力容器操作工、锅炉司炉工、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和电梯操作维护5类特种设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其中316名青年参加了考证,280人通过考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5、跟踪了解,全程监督项目进程。项目的推进,在于要有规范的管理程序,但更重要的是及时了解项目的推进情况,及时查找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实施。一是成立培训就业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实施、监督、考核工作。二是制定了项目月报制度。每月2号前,要求各县(市、区)对各地青年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团市委项目办,由项目办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统筹。三是制定了定期通报制度。在各地实施情况上报的基础上,由市项目办进行统计和分析,每个季度对各地的项目实施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形成“你争我赶、争优创先”的良好态势。四是建立了定期督查制度。团市委在年中,结合共青团年中工作督查调研,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过走访培训基地、查看培训台帐、与青年座谈等方式,实地了解各地推进项目的情况,保确培训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6、科学评估,表彰奖励优秀项目。项目的实施成果如何,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为此,团市委在实施项目之初,就开展了评估方案的设计和考核办法的制度。建立项目专项考核制度,将青年培训就业工作列入年底考核,并设立单项奖进行奖励。在考核评估办法上将采取实地走访、台账查询、就业查证等办法,确保项目成果的可靠性和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在科学评估、考核的基础上,团市委还将通过共青团目标考核加分、专项资金奖励等办法,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表彰奖励,对各县(市、区)团委和乡镇团委实行工作经费补助,以促进各地实施项目的积极性。

7、上下联动,构筑就业服务体系。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依托青年就业网、各乡镇青年就业信息牌等载体全面服务青年就业。团市委创立的青年就业网,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平台、帮助青年就业。近年来,团市委共统一制作乡镇青年就业信息牌27期,就业岗位信息1.83万多个(涉及230余家用人企业),其中09年1至10月制作了乡镇青年就业信息牌9期,就业岗位信息5400多个(涉及80余家用人企业),通过有效的措施让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招工信息,切实帮助青年就业。同时,还开展了纳爱斯女工招募推荐、农民工就业服务大型联动专场招聘会等项目,通过团组织推荐直接帮助青年实现就业。

二、初步成效

通过项目化管理方式的探索和运用,团市委初步掌握了青年培训的运行规律,有力促进了青年培训工作。概括来说,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整合了社会资源,增强了工作动力。团市委致力于构建开放性的工作格局,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增强培训机制运行的动力。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党和政府部门发挥政策优势,社会组织发挥联络和协调优势,企业发挥资金优势,丰富了青年培训工作的资源,增强了青年培训工作的动力。

2、延伸了工作手臂,搭建了工作平台。团市委努力构建以共青团为主体,青年、党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之间互联、互通的工作平台。至目前为止,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创业”竞赛委员会、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协会等网络体系已成市开展青年培训工作的有力依托。

3、扩大了培训效果,提升了工作水平。培训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带来了培训效果的显著提升,培训青年的数量和质量较往年明显上升。2012年1至11月,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共投入培训资金626.6万元,举办培训班176个,培训青年10530人,完成年初任务数的246.6%,有6387名农村青年通过共青团组织的培训,实现成功就业。

4、激活了基层组织,推动了组织运行机制的建设。培训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激活了团的基层组织,促进了组织运行机制的完善。党政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参与青年培训工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了解了共青团,认同了共青团,为建立完善自我运行能力更强、青年参与程度更深、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大、更加富有效能的共青团组织运行机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5、凝聚了青年,巩固了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就业成才是当代青年的根本需求。抓住这一根本需求,就抓住了服务青年的关键。培训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找准了服务青年的切入点,竭诚服务青年、真心走进青年,在服务上凝聚青年,积极帮助和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切实增强了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巩固了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三、几点体会

1、项目化的运作管理方式,实现了青年培训就业工作由“虚”向“实”的转变,提高了社会对共青团开展青年培训就业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率。

2、项目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提升了共青团干部“破解难题,操作到位”的能力。通过项目的运作,让广大共青团干部进一步认清了项目推进的力量,掌握了实施项目的方法,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3、项目化的运作管理方式,让广大青年真正得到了实惠。由“虚报”到“实干”,不仅是共青团干部的作风转变,更多的是让广大青年在参加“实实在在”的培训中,提高了职业技能,获得了就业岗位,真正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