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04 11:53:00

海洋能源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是我国12个县之一,由404个岛屿组成。200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人均生产总值15352元,比上年增加222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0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8,分别增长14.5%和6.6%。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积极应对近年来出现的全国性能源紧缺局面,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洋。作为县的,规划、建立能满足未来10—2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源战略储备库就显得十分现实而且重要。

一、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背景和优势

能源历来是人类文明的先决条件,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特别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能源供应不足则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劲。沿海地区特别是出现的“电荒”充分凸显了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㈠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由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在大量开采的前提下资源蕴藏量快速衰竭,以及战争等不确定因素对资源的影响,世界各国逐渐提高了对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认识,认为能源转轨迫在眉睫。这方面,欧洲走在了世界前列,德国的风能发电量更是占到了该国总发电量的6%。得益于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大量开发,欧洲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伊拉克战争后油价大幅上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国内,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能源需求量大且资源缺乏,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等不仅受到交通瓶劲的制约,而且成本也大幅增加。近年来,能源紧缺极大地制约了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此,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和潜力,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大势所趋。

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能源特别是电的消费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用电发展规律表明,在人均耗电量1000-4500千瓦时这一阶段,普遍存在“十年倍增”的特点,当人均耗电水平达到4500千瓦时左右后,电力消费增长速度才开始趋缓。2003年,电力消费量1415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7%,人均耗电709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工业用电942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5%。与前几年相比,电力消费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发展趋势,预计在2-3年内人均耗电量将超过1000千瓦时,进入耗电快速增长的“十年倍增”阶段。结合县里到2020年总体发展规划和潜在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对电力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电力需求将有增长2倍以上的可能。

㈢全省范围内出现的电力紧张是促使加快能源规划、建设的外在动因。

2003年,全省出现了严重的缺电局面,在省内发电能力已充分发挥、外购电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电力缺口仍超过400万千瓦时,全省各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拉限电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此,全力以赴,加快电源电网建设,优化电源结构,在国内煤炭、油气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加强进口煤炭和LNG的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建立油品储备基地和煤炭中转基地成为省里优先发展的项目。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对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相当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计划成片开发。根据发改办能源[2003]83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风力发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意见的函”,规划到2010年省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0MW。在如此大背景下,为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丰富的风能资源和潮流、潮汛能资源,发展优质、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优良的港口资源优势,引进LNG项目和煤炭中转项目,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㈣丰富的能源资源为规划、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库提供了可能。

1、风能。省地处东南沿海风能带,共有大小岛屿3062个,大陆海岸线长约1800公里,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12个省市之一。据普查估算,省陆地可开发风能资源在1000MW以上。县位于省东侧,是全省风力资源最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之一,岛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平坦的地势条件,更是风能电站建设的理想选址地。计划开发的风电场位于北部的岛,受我国东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风资源I类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地形条件满足建设大型风能发电场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潮流、潮汛能。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潮流、潮汛能源居世界之首,而且主要集中在省海域,是潮流、潮汛能开发利用条件最为理想的地区。作为全国12个县之一,位于群岛中部,共有大小岛屿404个,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潮流、潮汛能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县境内被列入科技部项目的航道潮流能电站,已顺利完成试验,并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果,为下阶段的开发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此,要立足于丰富的资源,加强对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源的勘探、研究、开发,制定统一、长远的海洋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库,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打造海洋能源基地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为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由于各种制约因素,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㈠基础资料薄弱。

地处东南季风区,且县域内岛屿众多,风能和潮流、潮汛能蕴藏量十分丰富,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可利用风能和潮流、潮汛能的地域分布、蕴藏量等方面的资料极为缺少,为整体规划海洋能源基地、推出招商项目带来了许多不便。

㈡由于投资较大,资金不足问题首当其冲。

普遍来看,建设风电场和潮流电场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一般来说前者投资额要大于后者。4.08MW的风电场建设项目总投资预算为40907万元,为2003年度地方财政一般收入的354.8%。从资金上看,靠自身的财力打造海洋能源基地存在极大的难度,必须依靠招商引资来实现。

㈢项目科技含量较高,技术和人才问题比较欠缺。

与火电厂建设相比,当前,国际、国内在风电场建设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技术可以借鉴,潮流电站建设则基本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果可以照搬照抄,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由此,在技术和人才的需求上要求相当高。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相当数量的人才。

㈣缺少储备项目。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从项目角度讲,缺少必要的推介项目,不利于吸引外资,向外招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利用优势资源,量体裁衣,做好有投资吸引力的项目储备工作,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有效途径。

三、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方向和目标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旨在利用充裕的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源资源,发展环保的、可再生的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就而言,常规能源受到交通运输条件制约,因此,开发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源,打造海洋能源基地,可使从电力资源输入转变为自给,并最终向电力资源输出的方向迈进。

㈠风能电站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首选。

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是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尤其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风电技术飞速发展,单机容量不断增大,使得商业性开发风力发电成为可能。开发和利用风力资源,已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计划大规模开发。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风场年有效风速达6795小时,地形平缓,并可就地取材,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是开发风电场的理想选址地。因此,无论从可利用技术的成熟性,还是资源的可开发性看,风能电站建设无疑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首选。

㈡潮流、潮汐能应用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主攻方向。

目前,国际上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尚未大规模走向商业化运作。从长远的角度看,潮流、潮汛能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能为我国自行研制一些关键设备和产品,配套应用于潮流、潮汛电站并逐渐形成生产能力,乃至商业化电站(群)的建造,将对解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急需电力,优化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就而言,岛屿众多且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丰富的潮流、潮汛能,与风能相比,蕴藏量更大,稳定性更高,可选址范围更广。因此,加强科研攻关,最终实现并网发电是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主攻方向。

㈢立足港口,引进能源中转项目,拓宽海洋能源基地建设路子。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不仅要立足于风能和潮流、潮汛能,更要立足港口,建设大能源。在引进LNG和煤炭中转基地项目的基础上,建议争取、规划建设大型火电站项目,使一部分资源通过本地火电站的加工,以电的形式输出,减少运输成本。

四、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对策建议

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是配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的大手笔,前景广阔。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我们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㈠加强领导,明确工作,把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既然提出了目标,我们就要努力完成。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由于牵涉的部门较多,成立以县里主要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决定重大方针政策,协调重大工作措施,协调部门工作,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㈡加强勘查,收集资料,编制打造海洋能源基地总体规划。

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在打造海洋能源基地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盲目的现象,甚至出现“头疼医头”现象。为此,应未雨绸缪,及早考虑、督促有关部门特别是海洋和气象部门加强勘测和资料收集、整理,为今后编制县海洋能源基地总体规划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在条件许可前提下,设置几个前期项目的储备库,既有助于减少资源和经费浪费,又能保证项目有序开展。

㈢因地制宜,做好项目储备。

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把打造海洋能源基地分解成若干个操作性强、具有开发前景的项目,积极向外推广,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弥补自身不足。风能项目,立足,发展长涂、本岛;潮流、潮汛能项目,在对水道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长远规划,待技术条件成熟,逐步发展水道、水道等潮流、潮汛能源电站。

㈣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像打造海洋能源基地这样的大手笔,在资金、政策上必须给予一定的保障、引导。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资金运用,招商引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项目引进奖励制度,等等,以政策来规范工作,以政策来引导工作,以政策来促进工作。

㈤“借鸡孵蛋”,加大科研开发力度。

在自身缺乏科研人才的情况下,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的联系,借助外力实行科技攻关。特别是潮流、潮汛能源的开发项目,目前尚没有商业化的开发成果,科技部门应加紧国家863项目“70千瓦潮流实验电站实用化”的研发,并逐步使之大型化、商业化。

㈥抓住机遇,促进海洋能源基地建设的有效突破。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海洋能源基地建设,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积极向国家、省有关部门申报大型海洋能源开发项目,争取国家扶持资金,促进海洋能源基地建设的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