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10 05:51:00

扶贫办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特惠于困难群众,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二十万困难群众走访慰问调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市于2012年元月5日-15日开展了对城乡困难职工群众进行走访慰问调查活动。走访结束后,我们对走访调查的全市城乡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就相关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思考。

一、当前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

我市此次走访慰问调查活动覆盖全市城乡困难职工群众和单位共3740户、14900余人,所占比例达到了全市总人口的2.2%。共慰问乡镇敬老院29所,慰问困难企业、困难学校、困难卫生院11家,重点优抚对象(含“两红”人员及遗属)561户、占15%,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和英模374户,占10%,老党员和困难党员187户、占5%,持有“一卡通”证的计生困难户374户、占10%,其他城乡困难群众2244户、占60%。调查对象生活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基本有保障。2011年,共发放低保金4148万元,发放长寿补贴657.9万元、五保金968.6万元,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这些措施基本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

二是上学难问题进一步解决。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不仅免除其学杂费、书本费,特困住宿生还享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全市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

三是看病难压力正在逐步缓解。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保险政策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困难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就医状况明显好转。

四是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两红”人员住房及其遗属危房改造工程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等工作深入实施,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五是其他生活条件明显好转。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等工程,为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困难群众生活状况逐步得到了改善,但据调查,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经济收入较单一、人均纯收入低。大部分困难家庭因病或因智障等原因,无法从事劳动生产,使得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少,最低生活保障金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造成人均纯收入普遍偏低,大多数敬老院基本上靠财政转移来维持。调查中,家庭人均纯收入500元及500元以下263户,占7%;家庭人均纯收入500-1000元(含1000元)789户,占21.1%;家庭人均纯收入1000-2000元(含2000元)2110户,56.4%占;家庭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578户,占15.5%。

文化素质低且家庭户人口规模小。部分农村困难户自身素质低,他们发展缺技术,开展经营难,劳动缺技能,外出就业难,只能从事普通的农作物种植或打打零工,收入来源单一且单薄。同时由于经济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子女受教育水平低,形成贫困—辍学—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困难户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再加上家庭户人口规模小,劳动力缺乏,其人口数在两人及以下716户、占19.1%,三人的697户、占18.6%,四人的968户、占25.9%,五人的621户、占16.6%,六人及以上的738户、占19.8%。家庭劳动力在1人或无劳动力1429户、占38.2%,2人的1258户、占33.6%,3人的821户,占22%,3人及3人以上的232户、占6.2%。

住房条件较差,生活质量偏低。调查对象基本上仍然居住在土坯结构房中,甚至无自有住房,有158户困难家庭租住破旧的房产房,占总户数4.2%,户均40平方米。大多数低保家庭都十分贫困,家里几乎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经调查,32%的家庭有电视机,6%的家庭有电冰箱,3%的家庭有通讯工具,但这些多数都是亲戚朋友更新换代后的旧电器,近几年基本上没有购置,有的根本就不能正常使用。

三、致贫原因

根据本次活动的情况来看:城乡困难职工群众致贫的原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从宏观层面上看:

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受到历史原因、自然条件、救助体系建设等因素的制约。

1、我市财政较困难造成地方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由于我市财力一直比较紧张,加之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全市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尤其是1994年我市被取消国定贫困县待遇后,因不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列,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扶贫规划中,我市在扶持资金和扶贫开发重点村数量上与周边县相差巨大,三个五年扶贫规划全市仅有扶贫开发重点村111个,不到兴国、宁都、于都等县一个五年规划的扶贫开发重点村数量。

2、我市自然条件较差造成扶贫开发难度较大。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市有更多的群众处在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带,一定程度上给扶贫开发增加了难度。瑞金的贫困人口,从自然地理和分布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滞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交通条件落后,发展空间狭小;科教文卫等事业落后的区域,造成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较差,抗灾能力低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3、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完善造成对困难群体帮扶质量不高。由于社会救助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覆盖范围不广。社会救助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城乡标准差距较大。城市保障水平总体比农村保障水平要高得多,去年城市低保每人每月300元,而农村低保仅为每人每月110元;二是救助水平低。城市低保户的“三无”对象最高300元,一般在260元左右,农村特困户救助只有130元每月每人;三救助内容单一。目前只能勉强保障基本生活,对于困难对象就医、住房、入学有心无力。

(二)从微观层面上看:

从微观层面来看,除极少数是个人原因造成贫困外,大部分还是由于因病、因残、因智障、因灾和无劳动力所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无文化和无技术专长。

一是因病返贫。走访慰问调查中,近一半的人都是患有大病或慢性病等情况,特别是因病花治疗费又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困难程度更深。其中有近80%的调查对象是因年老多病,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收入渠道较窄,并且其法定赡养人同样生活困难,不能或只能尽极小一部分的赡养义务,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更加导致生活困难。

二是因灾致贫。有近15%的调查对象,由于自然灾害或先天性原因导致身患残疾,从而丧失了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或工作,既影响整个家庭的生产发展,又需要家庭付出更多精力给予照顾,有的家庭还需照顾年幼的子女等,导致整个家庭无收入或收入低。

三是因智陷贫。有近5%的调查对象,由于文化程度低,就业技能欠缺,就业率较低,长期处于待业和失业状态中,导致无稳定收入。再加上未能从事农业生产,使得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几乎为零,最低生活保障金成为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四、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困难职工群众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力发展社会事业。一要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到2015年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43亩以上,农业灌溉用水系数达0.5。加强扶贫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户每户有1项以上二三产业稳定增收致富项目,全市形成3-5个扶贫支柱产业,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扶贫支柱产业体系。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以上,基本解决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三级公路标准推进150公里县道改造,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稳步提高,2020年实现村村通班车。加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推进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全面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二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到2015年,每个乡镇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每个行政村办好1所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扫除青壮年文盲。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实现每个乡镇有规范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达标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目标。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成乡镇有一站一台,村有一室一屋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广播电视全覆盖,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

(二)坚持不懈做好扶贫工作。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一要部署好行业扶贫工作。各行业部门要将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乡村倾斜,帮助贫困乡村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科技扶贫,发展教育文化、公共卫生事业。二要加强定点扶贫工作。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认真做好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单位、企业包村帮扶的协调服务工作。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抓好定点扶贫,市党政领导各带一个市直部门、一个市属企业,重点帮扶一个乡(镇)、抓一个示范村和一个示范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示范村。市直(驻市)单位、市属企业要在“三送”活动所在乡(镇)选择一个村作为挂点包扶联系对象。实现全市4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和市级扶持村单位挂点帮扶全覆盖。要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实行扶贫点、“三送点”和新农村建设点“三点合一”,纵深推进定点扶贫工作。要扎实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认真落实帮扶措施,做到“真心帮扶、真情投入”,更多地在助农增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为贫困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三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扶贫。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大力倡导企业发挥社会责任,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强规划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群众组织参与扶贫。积极发挥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的牵线搭桥作用。

(三)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规范管理、积极配合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和医疗救助工作,确保底子清、情况明、救助准确。一要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水平,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和受灾群众生活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到2015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二要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对国家、省、市安排的各类扶贫专项资金,从计划分配到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要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完善项目和资金的公告公示制度,认真执行资金报账制度、项目验收制度,严禁截留、挪用、拖欠、挤占和贪污挥霍各类扶贫资金。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全面审计、监察和检查。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与资金计划分配挂钩。三要即时救助与发展性救助相结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加强发展性救助,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让困难群众掌握一定的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困难群众的“造血”功能,帮助困难群众提高改变生存状况的能力。四要加强扶贫统计监测。扶贫、统计、民政、财政、发改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对贫困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加快建立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开展对扶贫开发重点村贫困监测。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不断规范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工作,更加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