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30 10:10:00

民生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保康经济实现"三年翻番"的重要保障.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我们组织专班,重点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住有所居等重点民生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该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年民生工作基本估价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能够方便就医,生活过得满意.调研中各界一致反映,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民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㈠群众"就业难"得到有效缓解.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积极举办大型城乡劳动力招聘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就业岗位718个,实现就业再就业3157人.总体来看,全县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形势趋于稳定.

㈡群众"就学难"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开展贫困生就学资助活动,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改建力度,强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和学生上好学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㈢群众"就医难"得到有效改善.认真落实国家医改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扶持,投资673.5万元对6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建村级卫生室39家;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积极引进医技人才,规范医疗队伍管理,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了明显改善.

㈣群众"生活难"得到有效保障.强化"五险"扩面,积极落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低保标准,取消低保户大病救助病种限制;完善五保供养体系,稳步推进救灾救济工作,目前"五险"扩面新增参保6563人,全县参保总人数达到10.3万人,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困难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㈤群众"住房难"得到明显改善.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全面启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开发商品住房,城乡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

二,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民生投入需要县级财力做保障,近年来,虽然我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预算投入,但与当前民生工作的发展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相比,资金投入依然还面临着巨大压力.由于缺资金,教育危房改造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办学条件依然艰苦;医疗装备落后,服务能力提速缓慢,公共卫生工作推进难度加大;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以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还很低,覆盖面还很窄.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民生工作的发展进程.

二是服务质量不优.集中体现在教学质量不优,教师力量薄弱,年龄结构老化,学科单一,城乡教学质量差距较大,学生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幼儿教学亟待加强,缺少教学场所和师资,尤其是乡,村幼儿上学难问题比较突出;医疗骨干缺乏,诊疗水平与医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服务质量得不到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社会保障能力亟待提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带动下,我县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层次较低,救助政策比较有限,受资金和指标限制,全县仍有很多困难对象不能及时得到救助;结构性失业矛盾仍然存在,困难群众就业难度大,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住房价格逐年上涨,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无力购房现象普遍存在.

三,年民生工作的基本思考

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五个领域.我们认为,全县民生工作应当立足当前,继续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医疗作为民生之需,教育作为民生之基,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安居作为民生之愿,继续改进和加强民生工作,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确保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具体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围绕民生之本,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全民创业为载体,全面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努力在创业中扩大就业.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重点发展磷化工,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力争引进更多的企业投资创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实现就业.二是积极挖潜创业项目,推动全民创业.高度重视创业项目库建设,开辟创业信息平台,正确引导创业人员创办适宜经济发展的致富产业,激发全民创业,全民创富活力.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计划,全面落实小额贷款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创业人员成功创业.三是加快发展农家乐旅游,促进农民自主创业.抢抓省委,省政府扶持发展农村旅游的机遇,规划发展一批以农家特色美食,乡村娱乐休闲,乡村度假养生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认真落实扶持政策,确保每年新发展农家乐250户,带动就业1500人.四是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安置就业.实行政府购买岗位,扩大岗位数量,强化就业指导,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大都有岗可上.继续开展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活动,实施外出务工人员订单培训,定向输出计划,力争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二,围绕民生之需,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坚持医疗卫生公益性发展方向不动摇,深入实施医疗改革,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巩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开展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启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河西,新街,光千等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加大诊疗设备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医疗条件,方便群众就医;逐步增加公益建设投入,重点抓好村级卫生人员工资保障工作,减轻县乡医院运转经费不足的压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二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群众受益面.进一步调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降低自费比例,做好在校学生的参保工作,力争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优化补偿方案,逐步提高补助比例;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逐步建立门诊统筹机制,改变患者只能住院报销的参合模式,让所有参合农民在门诊治疗期间,也能享受到同样的报销待遇.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大外派进修人员力度,充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县级医疗骨干人员到基层驻院帮扶,提高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加大对乡医的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四是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健康服务.认真贯彻新医改方案,逐步建立乡镇集中供药机制,切实监控好药品质量和价格,让广大群众用上放心药,实惠药;全面启动县,乡,村三级区域卫生信息"一卡通"工作,实行电脑联网服务,普及电子病历建设,确保让广大患者充分受益.

三,围绕民生之基,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难"和"上好学"的问题.一是抓好教育资助工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开展助学贷款,中职教育学费补贴等帮困助学行动,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助学金等社会资助力度,逐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都能上的起学.二是缩小城乡办学差距.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改造工程,多方筹措资金,扩大校舍面积,消除教育危房;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不配套,村级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的问题;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加大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力度,实行优质资源共享;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幼儿教学,加大乡镇幼儿园办班力度,规范幼儿教育管理,确保城乡幼儿都能享受到较好的学前教育.三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培训,适当补充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建立教师绩效工资考核评价办法,实现优绩优酬;积极做好薄弱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围绕民生之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一是认真落实好社保政策.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政策,完善相关标准和实施办法,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完善城乡低保政策,拓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范围,最大可能的实现应保尽保;继续抓好"五险"扩面,力争让更多的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二是建立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启动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农村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困难人员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面向社会募集资金,专户管理,机动调用;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社保基金筹资机制,强化保费清欠力度,增强社保基金支撑能力,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建立社保政策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对不落实的用人单位给予责任追究,确保政策惠及于民.三是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疗救助政策,放宽救助条件,扩大大病救助病种,提高救助标准;规范灾民救助制度,加大对救灾救济款物的监管力度,确保灾民衣,食,住不出问题;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多渠道救助特殊困难群体,扩大救助范围.

五,围绕民生之愿,加快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尽快制定出台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使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使之程序化,经常化和公开化,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贫困户住不起房的问题.当前要适当增加保障性住房数量,扩大建设规模,年全县廉租住房建设达到250套以上,配套经济适用房不低于120套,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同时,逐步提高廉住房补贴标准,加大经济适用房租金核减力度,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销售,出租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确保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住有所居.